?

《我與地壇》:時空坐標中的生命對話

2020-11-11 07:57葉軍彪
關鍵詞:生命哲學我與地壇

葉軍彪

摘 ? 要: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是對人的生存這一古老命題透徹而深邃的思考。作者通過與時空坐標中的地壇的對話,把自己對人的生存與死亡的思考,提升到哲學層面,使作品充滿了理性思辨色彩。

關鍵詞:時空坐標;生命哲學;《我與地壇》

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我與地壇》,是對人的生存這一古老命題透徹而深邃的思考。在文中,作者通過與時空坐標中的地壇的對話,把自己對人的生存與死亡的思考,提升到哲學層面,使作品充滿了理性思辨色彩。

地壇首先是一個獨特的空間場所。這是“一座廢棄的古園”,“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園子無人看管,上下班時間有些抄近路的人從園中穿過,園子里活躍一陣,過后便沉寂下來”,因而顯得荒蕪而冷清。

地壇又存在于時間中。它在時間里誕生,“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并隨著時間而破敗,“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經過幾百年的時間積累,地壇對世間變故有了發言權,它見證了時間的流逝,也見證了生與死從時間里經過,生與死就是一段時間的開始和結束。

從時空的維度看,地壇就是時間河流中一個荒蕪、冷清、古老、殘破的空間,非常適合人去面對人力無法改變的命運。而歷經四百多年歲月洗禮的地壇,又像一位飽經滄桑、深諳世事、慈祥寬容的老人,能夠接納那些被命運所困擾的人,傾聽他們的訴說,啟發他們的人生。于是,在作者眼里,“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因此,“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因為“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在這里,作者開始靜靜地、長久地思考生與死的問題,常?!耙贿B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

而作者之所以要思考生與死的問題,是因為他所遭受的命運的沉重打擊。作者來到地壇的時候,是在經過了一個人生的大轉折之后,那就是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因為殘疾,在就業、愛情上遭遇的歧視和不公的待遇,讓他憤怒、痛苦乃至絕望,于是作者陷入了人生的困境,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皟蓷l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弊髡咴诹硪黄⑽摹肚锾斓膽涯睢分袑懥俗约寒敃r的精神狀態:“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面對命運的殘酷打擊,生存還是毀滅,成了作者不得不面對的艱難選擇,也成了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重大問題?!八劳?,可以說是史鐵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主題……史鐵生一生中思考得最多的就是‘了生死的問題。青春年茂之時,殘疾不期而至,殘疾帶來的肉體痛苦以及精神重壓,讓死成了一個自然擺放在史鐵生面前的問題?!盵1]61

作者和地壇對話的過程,就是思考生命的過程。地壇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空間,它接納所有的生命,花、草、樹木、昆蟲,都可以在這里生存?!凹缐闹艿睦习貥溆娚n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地壇告訴“我”,所有的生命都應該存在,不論高貴還是卑微,健全抑或殘缺。

而凡是存在的生命甚至物體,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或價值?!凹缐T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這樣的生命甚至物體,充滿了“情感和意蘊”,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它們的存在,使地壇有了生命的氣息,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

同時,作者又把生命的存在放到時間的進程中去思考,因為只有在時間的進程中,才能看清生命的存在狀態,才能領悟命運之于人的影響。十五年前,“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在這一段時間的進程里,作者寫了在地壇里的同行者:一對散步的中年夫妻,一個熱愛唱歌的小伙子,一個喜歡喝酒的老頭,一個捕鳥的漢子,一個中年女工程師,一個有天賦的長跑家,一個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命運。比如那個長跑家,“因為在‘文革中出言不慎而坐了幾年牢”,出來后工作不如意,待遇不如人,“苦悶極了便練習長跑”,“他盼望以他的長跑成績來獲得政治上真正的解放,他以為記者的鏡頭和文字可以幫他做到這一點”。第一年他在春節環城賽上跑了第十五名,但是只有前十名的照片掛在新聞櫥窗里;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櫥窗里只掛了前三名的照片;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櫥窗里掛的又是前六名的照片;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櫥窗里卻只掛了第一名的照片;終于在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但櫥窗里只有一幅環城賽群眾場面的照片。他就是這么一個失意的長跑家,命運總是和他開玩笑。

更讓作者聯想到自己,并聯想到命運的偶然和不公的,則是一個小姑娘。小姑娘當時三歲,是個“漂亮的小姑娘”,而且“她的嗓音很好,不是她那個年齡所常有的那般尖細,而是很圓潤甚或是厚重”。她還有一個哥哥,七八歲,“兄妹倆總是在一起玩,玩得和睦融洽”??瓷先?,這個小姑娘是個非常幸福的人。但“時隔多年,我竟發現那個漂亮的小姑娘原來是個弱智的孩子”。這使作者痛苦地領悟到,生命往往是不完美的,生命之間是存在差別的,“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潭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沒有肥力的沙漠”。因此,我們要學會接受生命之間存在差別的事實,“看來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磥砭椭缓媒邮芸嚯y——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而“由誰去充任那些苦難的角色?又由誰去體現這世間的幸福、驕傲和快樂?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因為“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生命之間盡管存在差別,但在時間的長河中,一切生命終將消失?!白屛蚁胂?,十五年中堅持到這園子來的人都是誰呢?好像只剩了我和一對老人?!倍S著時間的流逝,所有的人最終都會老去、死亡,“十五年中,他們或許注意到一個小伙子進入了中年,我則看著一對令人羨慕的中年情侶不覺中成了兩個老人”,“不管多么漫長的時光也是稍縱即逝,那時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實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當牽?;ǔ蹰_的時節,葬禮的號角就已吹響”。

在與地壇對話的過程中,作者感悟到了時間和空間的永恒,生命的存在和消亡,并對生存與死亡進入了哲學層面的思考,即生和死都是一種存在: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面對生命的這種存在狀態,作者并非是一種悲觀的心態。在時空的坐標中,“我”是很短的一個瞬間,是很小的一個角色。但生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人和人連接成整體的,時間也是一個整體,因此,“我”會消亡,也會永遠存在。在文中,作者用寓言式的語言,表達了他對生命的參透: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洼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當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嗎?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蘭克說,追尋生命的意義是人生存的基本動機,如若不能發現生命的意義,人便不能活下去。而死亡無疑是對生命意義的最大威脅,它讓生命陷入荒誕,似乎一切意義都化為虛無,那么人該如何從這悲慘的命運中發掘出生命的動力?史鐵生將生命的意義建立在永恒之上。[1]89史鐵生還用“音符與音樂”的譬喻表達對生命的領悟:“不是音符連接成音樂,而是音樂要求音符的連接。那是固有的天音,如同宇宙的呼吸,存在的浪動,或神的言說,它經過我們然后繼續它的腳步,生命于是前赴后繼永不息止?!盵2]作者對生命的這種參透,從根本上取消了生命的荒誕,從而使人本身具有了無限的時空性質。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莫言曾經說過:“我對史鐵生滿懷敬仰之情,因為他不但是一個杰出的作家,更是一個偉大的人?!痹谳喴紊系氖疯F生,對生命沉思冥想成了他的足跡,冥想給沉重的身體插上了飛翔的翅膀,使得他比四肢健全的人走得更遼闊更高遠,對人生、對命運的思考,滲透在洗盡鉛華、平白如話的文字中。而他“關于死亡的探討,融合了哲學、宗教及近代物理學等多方的思想資源,再加上他樂思善思,使得其作品充滿了理性思辨色彩”[1]107。

《我與地壇》中的“地壇”只是一個對話者,作品所寫的是一個人在生命的絕望中尋求希望的過程,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無奈和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是由于人生大變故所產生的強烈絕望情感,最終達至生命歡樂頌歌的過程”[3]。生命就是一個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諸法無去來處,生命則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就是史鐵生帶給我們的關于生命的哲學思考。

參考文獻:

[1]顧林.救贖的可能——走近史鐵生[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2]史鐵生.病隙碎筆[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7:191.

[3]王安憶.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371.

猜你喜歡
生命哲學我與地壇
對《過客》特殊意象的解讀
《我與地壇》對母愛的闡釋
《我與地壇》中的“超越”
《我與地壇》與人生的境遇
藝術意境中生命哲學的靜照及其表征
從熊十力的生命哲學看人的生命觀
生命哲學視閾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關于《老子》生命哲學探析
《我與地壇》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取向
創造與創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