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伴支持互動模式對手部燒傷術后手關節活動度、社會適應性的影響

2020-11-11 10:44楊雅琴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1期

楊雅琴

【摘 要】目的:研究同伴支持互動模式對手部燒傷術后關節活動度、社會適應性的影響。方法:取收入我院的66例手部燒傷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33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同伴支持互動模式。對比兩組患者手部功能恢復情況、關節活動度及社會適應性。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關節活動度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社會適應性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手部燒傷術后患者實施同伴支持互動模式,能顯著改善手關節活動度,提高患者社會適應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同伴支持互動;手部燒傷;手關節活動度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1

手是身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在生活中,手部燒傷案例并不少見。手部由于特殊的生理解剖結構,因此在燒傷后會產生瘢痕、畸形,不但影響外觀,還會限制正常手部活動,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因此術后護理對恢復至關重要。本次研究是以同伴支持互動模式對手部燒傷患者實施術后護理,使患者手關節活動度、社會適應性顯著提高【1】。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66例手部燒傷患者,選取時間:2018年1月-2019年1月。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其中觀察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為33-51歲,平均年齡(25.23±2.31)歲;對照組男10例,女23例,年齡為21-56歲,平均年齡(32.78±4.12)歲。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燒傷后常規護理措施:①抬高患肢超過心臟平面(20-30°),以減輕疼痛和消腫。保持手的功能位,防止腕下垂或虎口痙攣。②及時觀察指端顏色、血液循環、指溫、彈性、是否腫脹、有無滲血等不良反應,如果發現患者腫脹明顯,手指蒼白、皮溫下降現象應報告醫生處理。③手部制動一周,防止移植皮片因活動而滑動,從而影響手術效果。④指導患者增強營養,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以促進傷口痊愈。⑤手指創面基本愈合后,鼓勵和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護理上+同伴支持互動模式干預。具體如下:選擇一定數量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①支持者與患者面對面分享自己的燒傷經歷、情感體驗、目前生活狀態和瘢痕狀態等內容,并及時向醫護人員反映被支持者的精神心理情況,作為下一步干預的證據。②小組式的燒傷同伴支持團體,經過培訓后的護理人員把一群面臨共同困難的組員聚集在一起,根據組建目標,分為燒傷患者支持小組、傷殘適應小組、壓力管理小組、職業訓練小組等不同形式,后期則由組員自由開展集體活動。③組織燒傷患者進行集體交流和互動,患者們可以自由分享彼此的經驗、存在的疑問等。④網絡信息化同伴支持模式,同伴支持者以24小時熱線電話、燒傷醫護患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實時為患者解答各種心理及生理疑難問題。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手部關節活動情況:手部功能恢復評分總分100分,≥90分為優,76-89分為良,≤75分為差。社會適應性狀況:評分共100分,總分越高,表示社會適應性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通過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關節活動情況分析。

觀察組在同伴支持互動模式干預下,手部功能恢復率(84.85%)顯著高于對照組(57.58%),兩組間數據差異明顯,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手是我們進行大量活動時的必要器官。且為暴露部位,因此很容易造成損傷。日常生活中引起燒傷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火、油、電等導致手背部、掌關節、腕關節等多部位燒傷,發病率較高【2】。而且多損傷深層組織,往往因瘢痕增生,使手部產生嚴重畸形和明顯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手指不能屈伸,手指和手掌黏連不能活動。雖然常規護理也能滿足基本護理需求,但手部燒傷患者的術后護理十分重要【3-4】。因此同伴支持互動模式是以提高患者手部活動功能、患者社會適應性能力為護理目標。

同伴支持互動模式是由多個個體組成,其共同點在于:有相同的體驗或經驗,有相似的心理感受等。共同聚集在一起進行分享的行為,包括分享心理、情感、信息、觀念等。這種模式,在歐美國家燒傷患者中被廣泛應用,并被美國列為促進燒傷患者重返社會的三大重要措施之一。

本研究,通過對觀察組實施同伴支持互動模式,患者的手關節活動度及社會適應性都有顯著提升(P<0.05)。臨床上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李麗,李大為,楊子云.手部燒傷瘢痕攣縮整形術后綜合康復治療的r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8,030(013):54-55.

楊永花.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觀察[J].心理月刊,2018,43(008):138.

趙娟,黃建瓊,周敏,等.封閉式負壓吸引聯合顯微手術對手燒傷后瘢痕攣縮患者手部功能及攣縮組織TIMP-1表達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9,036(003):439-441,444.

李芳,馬興云.人性化護理在手部燒傷整形患者護理中應用效果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18,040(006):906-907.

李文.手部燒傷患者瘢痕整形術后的康復功能鍛煉及護理干預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9):114-1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