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診處方點評不合理原因分析及對策

2020-11-11 10:44鄧怡文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處方點評干預

鄧怡文

【摘 要】目的:通過對醫院門診一段時間的處方進行點評分析,以提高處方水平,規范合理用藥。方法:選擇2019年1-6月我院門診開具的1400張處方,對其進行點評,并加以日常干預。結果:1400張處方中,合理處方有1315張(93.93%),不合理的處方有85張(6.07%)。不合理問題涉及:大處方;抗生素濫用;處方中同時存在西醫診斷內容及中醫診斷內容;小兒用藥量超標;對處方進行修改后,醫師未能及時簽名;各種藥品的通用名未能準確標注。結論:該院門診處方還存在較多問題,通過展開處方點評工作,在及時了解處方問題的基礎上,加以有效干預,有助于提升處方質量,避免不合理因素出現。

【關鍵詞】處方點評;門診處方;干預

【中圖分類號】R96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處方是由注冊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為患者診斷、預防或治療疾病而開具的用藥指令。是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為患者審核、調配、核對、發藥的醫療文書,是處方開具者與處方調配者之間的書面依據,具有法律、技術和經濟上的意義。因此說嚴格按照處方管理規定,開出符合規定要求的合格處方,是我們每個臨床醫師必須遵尋的也是應盡的職責。自2007年5月1日起新《處方管理辦法》及《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1](后文稱《規范》)正式實施后,國內各級醫療機構臨床用藥均已基本達到規范化、嚴謹性以及合理性標準,且處方點評工作已在各級醫院落實。為優化門診處方點評,此次以2019年1-6月本院門診開具的1400張處方為對象,展開處方點評工作,重點分析處方中各種不合理問題,并加以干預,期待能提升臨床用藥質量及其合理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篩選2019年1-6月本院門診開具的1400張處方,所含藥品包括各種西藥以及中成藥等。

1.2 方法

以《規范》中與處方點評相關的內容以及附則為依據,由專業人員負責點評表填寫工作,并展開綜合點評工作。此次研究點評內容涉及:是否存在大處方;抗生素應用情況;處方內診斷內容的兼容性;小兒用藥量規范性;藥品配伍情況;醫師簽名情況;藥品通用名的標注情況等。通過回顧、分析各種處方問題,再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避免不合理情況再次出現。

1.3 觀察指標對所選處方中不合理問題進行分析、統計。

2 結果

1400張處方中,合理處方有1315張(93.93%);不合理的處方有85張(6.07%)。不合理問題涉及:大處方;抗生素存在濫用;處方中同時存在西醫診斷內容及中醫診斷內容;小兒用藥量超標;藥品配伍錯誤;對處方進行修改后,醫師未能及時簽名;各種藥品的通用名未能準確標注,詳情見表1

3 討論

本研究對本院門診開具的1400張處方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合理處方有1315張(93.93%),不合理的處方有85張(6.07%)。不合理問題涉及:①大處方問題;②抗生素濫用;③處方中同時存在西醫診斷內容及中醫診斷內容;④小兒用藥量超標;⑤藥品配伍錯誤;⑥對處方進行修改后,醫師未能及時簽名;⑦各種藥品的通用名未能準確標注。

《規范》中相關內容已明確規定:處方藥品需要使用規范藥品通用的名稱,并且單張處方的藥物需要在5種以內,門診處方內所涉及的注射劑實際使用率要嚴格控制在40%以內[2]。為提升門診處方質量,進一步提升其點評水平,我院主要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1)建立處方點評與實施機構

創建處方點評工作組,由具有豐富經驗與高級職稱的臨床藥師與藥學人員任小組成員,主要任務是對處方點評的具體事項負責。成立處方點評專家組,小組成員主要為臨床醫學、醫療管理部門以及藥學等負責人,一旦發現問題與誤差就要及時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并對其進行整改[3]。

(2)建立完善的處方點評制度

一要建立起完善的處方點評制度,對處方點評的實施進行有效規范。根據相關處方點評模式的規章制度,再與國家重點點評的相關藥物進行結合,并合理化的使用這些藥物。除此之外,還要建立起三級處方點評制度,主要包括處方點評專家組、臨床醫師與調劑藥師這三方[4]。完成點評工作之后,處方點評專家要反饋最終的點評結果,以此來促進臨床合理化用藥。

(3)優化處方點評流程

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要從多個方面與多個角度來開展處方點評工作,首先需要做的是提高藥劑師的綜合素質,為患者提供最需要的藥物,并且處方點評小組要對具體處方進行相應點評[5]。除此以外,要對行政干預權利進行合理利用,在建立起處方點評模式之后,要將藥劑科的作用及其職能充分發揮出來,確保處方點評工作的權威性、專業性與準確性。

(4)進一步優化院內信息系統

通過對HIS系統進行合理利用,在規范處方單開具流程的基礎上,明確確定各種藥品適應證、抗生素應用規范、處方內診斷內容書寫規范、小兒用藥量規定、藥品配伍條件、醫師簽名流程以及藥品的通用名標注程序等內容,及時發現日常工作中不合理問題,并立即展開調查、干預以及處理,加強與醫師間密切溝通,有助于避免醫患矛盾,提升點評工作水平[6]。

綜上所述,我院門診處方還存在較多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院藥劑科的處方點評模式也會越來越完善,通過展開處方點評工作,在及時了解處方問題的基礎上,加以有效干預,有助于提升處方質量,避免不合理因素出現,通過尋找更多方法來提高處方點評的工作水平,進而促進臨床用藥合理性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史麗娟.2010-2012年西安醫學院附屬寶雞醫院門診中成藥處方點評[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120-122.

謝婷婷,朱曼,任浩洋.依據抗菌藥物PK/PD理論對我院門診藥房抗菌藥物不合理處方的點評及案例解析[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13,(6):323-325.

賈萍,劉遼,易宏英,等.我院2011年7月至12月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情況分析[J].中國藥業,2013,22(4):47-48.

馬康,吳婭敏,王新歌,等.2011-2015年北京市延慶區醫院門診西藥處方點評結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12):1875-1877.

成守龍,劉俊.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門診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及合理應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5):426-429.

居國華,邱建平,曾明輝.2014年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門診中成藥處方點評與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12):1682-1685.

猜你喜歡
處方點評干預
醫院他汀類降血脂藥物的使用情況和處方分析
全樣本處方點評在合理用藥中的作用
處方用藥配伍禁忌分類研究
某院2015年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及合理用藥評價
猶太法則與教學公平的矛盾體現及其控制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積極想象在音樂治療中的運用研究
門診藥房處方點評系統的信息化建設
丙戊酸鈉制劑臨床使用合理性的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