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銀團貸款發展不足與策略

2020-11-13 09:45聶晶晶
新金融世界 2020年6期
關鍵詞:銀團貸款

聶晶晶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銀團貸款的總體規模和對公占比不斷提升,銀團貸款也成為銀行信貸投放和同業合作的主要方式。銀團貸款具有聚合資源、分散風險、促進合作、提高效率的優勢,是銀行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和緩解風險集中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我國銀團貸款市場發展現狀和態勢

近年來,我國銀團貸款的規模迅速擴大。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2019年12月發布的《銀團貸款行業發展報告》,截至2018年末,銀團貸款余額7.39萬億元,同比增長15.43%,相比2012年增長了3.6倍,占對公貸款余額11.07%,不良率遠低于銀行平均不良率。

截至2018年末,政策性銀行和大型商業銀行繼續發揮主導作用,銀團貸款余額占比86%以上,是銀團貸款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排名前五的金融機構分別是國開行、農行、工行、中行和建行。

從區域分布看,銀團貸款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占到2018年新簽銀團貸款合同金額的32%。從行業投向分布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類項目占44%,房地產類占21%(其中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占43%),制造業類占17%,以上三個行業為銀團貸款的重點投向行業,占到了新簽銀團貸款金額的82%。

2018年末銀團貸款平均不良率為0.49%,雖較上年末上升0.06個百分點,但遠低于銀行平均不良率,增幅也遠低于不良貸款平均增長率??梢钥闯鲢y團貸款在分散信貸風險、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方面的優勢。

銀團貸款市場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我國銀團貸款市場近年來穩步發展,但與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規模以及市場實際需求相比還不匹配,整個銀團貸款市場的政策、觀念、模式和環境有待提升。

2019年以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顯現,融資需求減少,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對銀行貸款規模帶來直接沖擊和負面影響,優質項目資源稀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銀行自覺組建銀團意識不強,同業合作和風險分擔的需求被考核指標沖淡,搶抓市場份額的獨家承貸意識更加強烈。在此背景下,銀團貸款成為銀行信貸規模受限時的被動選擇。特別是在一些優質客戶、熱點行業的大型項目中,銀行即使組建銀團,牽頭行的承貸份額往往占比50%或以上,銀團貸款的分銷作用沒有很好發揮。

組建銀團的往往都是大型或特大型項目,這種項目的借款人或者實際控制人融資能力強,在雙邊貸款談判中通常處于強勢地位,利率也享受最優惠價格。由于銀團貸款牽頭行牽頭組建銀團、代理行從事代理委托工作等原因,借款人需相應作出補償,額外收取銀團費用。而實際操作中,企業往往更重視降低當下財務成本,而忽視可獲得長期穩定大額融資渠道、管理更加便利、授信效率和企業聲譽提升等潛在優勢,導致組團意愿不強。其次,與多家銀行同時商談貸款條件,因談判對象的增加導致借款人轉圜余地變小、話語權減弱,也是很多企業不愿意組團的原因。

目前我國銀團貸款市場牽頭行局限于國開行和少數幾個國有大行,參加行范圍同樣狹小,中小銀行市場占比低,同樣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獲得銀團貸款的比例也不高。大多數銀團貸款支持的都是國有企業和少量龍頭民企,項目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港口、化工和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屬于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流動資金和中小企業占比極少。牽頭行和貸款支持對象的局限性,弱化了銀團貸款在“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方面的杠桿驅動和導向引領作用。

目前我國銀團貸款市場參與者都是銀行,資產負債結構類似導致活躍度低,參與交易的資金量有限,銀團貸款資產流動性差,風險在銀行體系內部流轉。根據境外成熟銀團貸款市場的經驗,除銀行業金融機構外,投資銀行和基金公司等非銀機構投資者的積極參與促進了銀團貸款市場的蓬勃發展。EMEA(歐非)和美國銀團貸款市場排名靠前的銀團牽頭行中就有不少投資銀行。機構投資者的參與擴充了銀團貸款市場的資金量,增強了二級市場的流動性。

國際銀團相關信息可通過查詢路透、彭博等第三方資訊機構了解銀團貸款實時和歷史交易數據,上述機構也對銀團貸款進行統計分析和分類排名。而我國銀團貸款市場由于缺乏電子信息系統,項目信息和市場合作渠道并不暢通,效率不高。缺乏信息披露制度,容易造成部分企業多頭授信,銀團貸款雖然可部分避免此情形,但難以掌握跨省融資情形。近年來監管部門開展的聯合授信試點工作,就是為了避免多頭授信、過度授信,但僅限于部分試點企業,尚未全面鋪開。缺乏專門的銀團貸款統計數據,也不利于銀行業務開展和監管部門進行監管。

銀團貸款分銷和轉讓市場的不完善,導致銀團貸款市場規模進一步發展受限。目前我國銀團貸款市場均是場外交易完成,無中介機構的介入和電子交易系統,同時也缺乏完善的銀團貸款轉讓管理制度,標準化、電子化和公開化程度低,具體操作依靠人工進行,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銀團貸款周轉率低,很多優質客戶的銀團貸款通常持有到期,占用大量資本,也反向影響銀團貸款總量的發展。

策略和建議

國外銀團貸款市場發展的成功經驗、金融科技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金融市場間相互借鑒交融的時代背景,對銀團貸款市場的發展帶來很多啟迪。

(一)結合當前熱點和客戶需求進行模式創新,提升客戶組團意愿

近年來,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漸成熟,結合客戶的實際需要,銀團貸款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市場上也出現了如債務優化銀團、備用銀團、母子銀團、并購銀團、綜合授信銀團等個性化定制的新銀團模式。在政府債務重組和國企混改的當前熱點中,銀團貸款也積極發揮了杠桿撬動作用,取得良好效果。如2018年由國開行牽頭組建、多家國有大行參與的山西交控融資再安排銀團項目,優化債務結構、降低利息負擔,以時間換空間成功化解2600億元高速公路債務風險,成為全國成功處置政府債務的典型案例。再者,由天津市國資委主導、交通銀行牽頭的天津津智資本并購銀團項目,是國有資本與金融機構共同創新實現雙贏的典型案例。還有歐美市場上大型企業普遍使用的備用銀團貸款,向客戶提供短期資金,或者不提供資金僅提供流動性儲備,支持公司評級發債,目前國內也有個別銀行嘗試,通過滿足客戶流動性需求鎖定中長期服務關系。

(二)鼓勵中小銀行參與銀團貸款市場,普惠眾多中小企業

銀團貸款要惠及中小企業,就必須增加中小銀行在銀團貸款市場中的占比。目前中小企業融資仍以間接融資為主,但中小銀行為中小企業組建銀團的情形不多見,反倒是組團去爭取大客戶是市場常見現象。但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中小企業是活躍市場、保證就業的基本力量。銀行應重點思考如何利用好銀團貸款的特點,做到風險分擔、信息共享、聯合授信,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獲得銀行貸款做好金融服務。國家也可以考慮通過減稅、補貼等形式,或降低中小銀行小企業貸款風險系數和資本占用要求,來鼓勵銀行為中小企業組建銀團貸款的積極性。

(三)增加市場參與者,研究非銀行機構參與銀團貸款市場的方式

考慮引入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與銀團貸款市場的具體方式,如保險、養老基金、財務公司等,盤活存量信貸資產,使銀團貸款成為常見的投資品種。如不能突破分業經營的約束,資產轉讓僅限于銀行之間,由于經營模式和資產結構的相似性,即使政策層面呼聲再大,市場發展也難以突破瓶頸。

(四)加快信息系統建設,做好銀團貸款信息公開披露工作

銀團貸款統計和信息披露工作需要制度和信息系統的支撐。參照債券市場建立銀團貸款項目信息披露制度,加快信息平臺建設,對一、二級銀團貸款成交情況、利率、費率、期限、擔保和信用評級情況進行分類統計,并定期發布實現信息共享,促進市場參與者間交流,也為銀團貸款一、二級市場發展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五)搭建統一規范的銀團貸款轉讓場內交易市場,提高效率有利監管

考慮借鑒成熟證券市場模式,建立銀團貸款電子交易系統,銀行和其他機構投資者以成員身份進場交易,以標準化、電子化方式推動銀團貸款二級市場發展。場內交易在提高市場交易效率和透明度的同時,對于以資產轉讓為名,實則規避監管、轉移不良資產、 盲目擴大信貸規模等假轉讓可起到預防、監測作用。

猜你喜歡
銀團貸款
舊信封
上半年我國企業貸款增速回落
銀團貸款和房地產抵押權登記
俄氣從中國銀行獲得20億歐元貸款
中國銀團首次與俄羅斯國有銀行開展拆借業務
長白山農商銀行一季度貸款實現開門紅
你會貸款出國留學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