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重癥患者實施腸內營養安全護理的臨床效果與預防并發癥的效果觀察

2020-11-16 10:26于淼田野吉奇
健康之友 2020年10期
關鍵詞: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

于淼 田野 吉奇

【關鍵詞】腸內營養;安全護理;外科監護;危重癥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84-01

外科重癥監護室的病人主要包括由于手術、出血以及創傷,導致存在一定生命危險的危重癥患者。由于這個階段的患者普遍存在高分解低代謝的狀態,很容易出現機體熱量不足、蛋白質營養不良的問題,進而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傳統的護理模式中容易忽略患者的機體營養問題,所以并不適應于危重癥患者的康復要求。本院自從針對危重癥患者采取腸內營養支持模式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康復效率提升,并發癥的發生率得到控制,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本次研究選取了院內2018年9~2019年9月期間選取危重癥患者共計16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為41.83±8.23歲,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41.87±8.82歲,分別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患者年齡不超過80歲;患者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危重癥患者。

排除標準:患者不配合治療或未簽署知情通知書。

1.2方法

外科重癥監護室患者普遍存在生命危險,容易出現高分解、低免疫、低代謝的特征,容易出現機體熱量不足、蛋白質營養不良等問題,嚴重影響預后表現,所以,采取腸內營養(EN)安全護理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在研究中對兩組患者采取區分護理模式。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基礎護理模式下添加腸內支持安全路徑研究與護理工作。院內營養科、外科系統主任醫師以及管護師構成研究成員,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研究,并探討危重癥患者常出現的不安全護理因素,對預防并發癥的策略進行分析,并選擇合適的安全高效腸內營養支持方案。在完成患者的評價后,選擇鼻胃管來進行營養支持,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后做好非計劃拔管以及堵管的預防控制工作。在營養支持過程中,需要關注輸注前后的安全因素,并由受過專業技術訓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操作,實施12小時全方位的護理,直到拔管后為止。

1.3檢測標準

在完成區分護理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對比兩組患者營養支持前后的HB,血清ALB差異。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對比,包括吸入性肺炎、腹腔內感染、膽道感染等三個類型。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工作,過程中計量材料采取t進行檢驗,以p<0.05視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前后Hb,血清ALB含量差異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Hb,血清ALB含量差異,護理前差異很小,護理干預后,差異顯著(P<0.05)。

表1 護理前后Hb,血清ALB含量差異(mg/L)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患者發生率為2.5%,對照組為12.5%,差異明顯(P<0.05)。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3討論

對外科重癥患者采取腸內營養安全護理路徑,能夠滿足日常護理的要求,同時也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在安全護理路徑的應用過程中,能夠有效調整患者的血清蛋白含量,滿足胃功能要求,降低胃腸功能失調的發生率,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機體環境。值得注意的是,相當一部分危重癥患者都存在應急條件下輕癱狀態,所以存在胃潴留的可能性較大,在護理過程中對不良反應進行科學監測,能夠更好的保障護理整體效果,避免胃功能失調帶來的不良影響。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探討了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Hb,血清ALB含量差異的差異,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在并發癥抑制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P<0.05)。綜上所述,針對危重癥患者采取腸內營養安全護理路徑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不但可以緩解患者的病情,提升護理效率,同時也可以抑制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升患者預后表現,建議在臨床推廣并使用。

猜你喜歡
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
老年危重癥患者心衰發病特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ICU危重癥患者為防止腸內營養制劑錯位輸入靜脈的防范措施及護理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腹內壓監測對開放危重癥患者胃腸內營養的影響
機械通氣患者床邊胃鏡下置鼻空腸管行腸內營養的護理
消化道腫瘤術后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聯合治療效果分析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營養支持
經鼻腸管早期腸內營養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應用及護理體會
腦出血鼻飼患者家屬對腸內營養安全認知度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