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媒時代深度報道的問題與出路

2020-11-17 12:23吳詩晨
新聞前哨 2020年12期
關鍵詞:智媒深度

◎吳詩晨

一、深度報道面對的現實情況

關于深度報道,學界多使用學者丁柏銓給出的定義,即“深度報道指的是某些通過展示宏觀背景,對新聞事實進行分析、解釋或預測并達到相當深度的報道的總稱。 ”由此可知,深度報道不是簡單的報道事實,而是在事實的基礎上,為讀者梳理出關于事實的認識。

中國的深度報道起源于1980 年關于“渤海二號”的翻沉報道,該報道被認為是我國批評性新聞的重大突破,以輿論監督的形式推動了民主與法制的進程。 20 世紀80 年代中后期,深度報道進入黃金時代,涌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的深度報道記者和作品,如《大學生畢業成才追蹤記》、“三色系列”、《關廣梅現象》等,1987 年更是被譽為中國新聞界的“深度報道之年”。 進入90 年代,以央視為代表的《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電視深度報道節目,開始大放異彩。在新聞發展的歷史上,深度報道既代表一家媒體的風格和品質,也是衡量一個媒體人業務能力的重要標志。

深度報道的式微, 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移動媒體的廣泛應用而來的。 2020 年中國網民突破9 億,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8.97 億,“兩微一端”和短視頻平臺已然超越傳統媒體成為影響力最大的信息傳播渠道。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紙媒、廣播以及電視媒體風光不再,在追逐新聞快餐化的同時,紛紛裁撤深度報道部門,嚴峻的現實迫使傳統媒體的深度報道記者大量流失。

但是也要看到, 當前我們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大有可為歷史時刻的機遇期,這些現實為深度報道提供了豐富的新聞素材和廣闊的寫作空間。 此外,在深度報道寫作的過程中,大數據、算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不僅能縮短寫作時間, 也能為其提供更專業的數據分析,例如財新網在新冠肺炎期間的一系列深度報道。 可以說,在智媒環境中,盡管深度報道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

二、智媒時代深度報道存在的問題

智媒時代,人們觀看新聞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算法、直播和增強現實等技術讓人們能夠“私人訂制”信息以及感受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用戶更傾向于短小、新奇、娛樂性強的圖文與視頻,對深度長文的喜愛度和容忍度逐漸下降。然而,深度報道受到的沖擊不僅僅來源于外部環境,深度報道內在的質量問題同樣值得重視, 如今的媒介環境只是使得這些問題更加凸顯。

1.深度報道沒深度,甚至出現偽深度

隨著快節奏、淺閱讀、碎片化時代的到來,大多數人不自覺地滿足于追逐信息的表面化和便捷化。 傳播方式的改變和市場競爭的劇烈, 打亂了傳統媒體采寫深度報道的節奏,求新求快以及為了與新媒體和自媒體爭奪受眾市場,一些深度報道難以做到細致和深刻。學者董廣安曾寫到“理性剖析是深度報道最顯著的特征, 這意味著深度報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面報道或反面報道,而是對復雜事物多方面、多層次的描繪和剖析,以提供全面的、翔實的事實,讓受眾去思考和判斷。 ”

但是,在實際報道中,一些冠有深度之名的報道,實則只是材料的疊加、觀點的照搬以及模式的硬套。 更有甚者,一些記者為了奪眼球, 在采寫深度報道時加入自己臆測的內容, 在介紹事件時只給出一方的觀點, 忽視另一方的聲音,嚴重違背了最基本的平衡原則,被公眾指責后,還試圖以非虛構寫作為借口推脫責任。例如財新網在2019 年4 月發布的特稿《高管性侵養女案疑云》只呈現了單一信源,并且記者還在報道中預設了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判斷,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對社會輿論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所以說這些只有量的廣度,沒有質的高度,“居心叵測”披著深度外衣的偽深度報道就是“皇帝的新衣”,不但不能給受眾傳遞有價值有深度的信息, 還會影響媒體自身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破壞輿論生態,加劇輿情焦慮,以及損害社會信任機制。

2.因循守舊,不擅使用新媒體技術表達

現在大部分的深度報道依舊遵循傳統的寫作手法,篇幅較長,通常以圖文形式呈現,傳播方式單一。 還有一些報道不講究寫作技巧,文字本身存在模式化的問題,也會導致可讀性較差。

不過,更為嚴峻的問題是,大多數媒體發布在其新媒體平臺上的深度報道往往是其報紙版的復刻, 即從記者采寫到編輯改稿,再到美編設計版面等,整個過程既沒有使用新媒體技術表達,也沒有考慮到讀者的喜好和需求。 實際上,這既與媒體要求深度報道要有時效性有關, 也與傳統媒體出身的記者缺乏新媒體素養, 不會使用能夠吸引受眾的報道形式和技巧有關。

三、智媒時代深度報道如何突出重圍

如今, 互聯網技術已經發展到智能化階段, 在傳媒領域,人工智能不僅重塑了新聞業的業態面貌,更為傳媒產業的業務鏈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作為新聞生產的具體環節,傳統的深度報道同樣面臨著巨大挑戰, 如果不做出有效的調整,就會在未來的發展中逐漸被時代淘汰,退出歷史舞臺。

1.運用技術優勢創新新聞敘事方式

近年來,AR/VR、人工智能、傳感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不斷發展, 這些技術為深度報道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敘事路徑。 以傳感器技術為例,它以傳感器為載體,以大數據處理技術為依托,在信息采集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拓寬信息的廣度,挖掘信息的深度,還可以增加信息采集的時空維度,甚至預測未來的信息。

再如大數據技術,深度報道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對新聞內容進行信息化解讀與可視化呈現,依靠數據挖掘,透析宏大的背景,清晰展現新聞中的相關關系,從而推動自身敘述方式的發展。 兩個技術結合最好是新聞案例就是, 央視在2014 年推出的《據說春運》特別節目,節目利用百度地圖LBS 定位的可視化大數據, 播報了國內春節期間人口遷徙的情況。

此外,美國傳播學者帕夫利克曾在其著作《新聞業與新媒介》中,提出過“全景化報道”的概念。 全景化報道注重運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進行媒介內容呈現, 往往在一篇深度報道中綜合運用圖文、視頻、超鏈接等方式從多個角度展現事件全景,并借此進行深度的內容解讀和走向預測。例如每日經濟新聞在2018 年推出的深度報道《OFO 迷途》,就通過11 個共享單車主要競爭城市的大范圍系統調查, 以H5 產品形態、視頻、動畫、可視化數據圖表以及文字深度報道的融合形式,呈現出OFO 的運營狀況,為其他共享經濟行業和創業公司敲響警鐘。

2.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深度報道的透明性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 新聞生產環境由封閉走向開放,用戶對深度報道的公開透明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透明性是新聞客觀性原則的內容之一,指的是“新聞采集、組織和傳播對公眾公開,新聞編輯室的內部和外部都有機會監測、檢查、批評,甚至介入到新聞生產過程中。 ”例如2003 年普利策新聞獎特稿獲獎作品《恩里克的旅程》,作者在報道中一共添加了197 條注釋, 為正文的真實透明提供可靠的依據。 提高深度報道的透明性,意味著思維的轉變,在保證新聞客觀性性的前提下, 從展示報道內容真實轉變為展示報道過程真實。

傳統媒體時代,受制于媒體屬性和媒介性質等原因,深度報道往往以成品呈現。但在智媒時代,則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新聞生產網絡, 媒體可以將新聞的來源、采集過程、篩選和使用等過程編入區塊鏈條,附帶上時間戳后生成區塊數據再發送到各個節點。 使用這個技術的好處是,用戶在閱讀深度報道的時候,可以查看該報道的生產全過程, 且不必花費額外的成本去核實內容的真實性,這樣不僅能提高深度報道的透明性,還能降低新聞生產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減少“后真相”問題的出現。 盡管目前該技術在新聞領域的運用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但其發展前景仍然可觀。

3.努力打造高精尖的深度報道隊伍

在任何時代, 高素質的新聞工作者都是媒體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對于傳統媒體還是智能媒體,想要做出優秀的內容便離不開專業的新聞工作者。 深度報道作為一種深入研究型報道,內容本身具有深刻性、解釋性和預測性,深度報道不僅要做到客觀傳達事實,還需要介紹詳實的事件背景,對事件進行深入分析,并預測事件的未來發展走向。 進入智媒時代,深度報道對于記者的理論水平、專業能力和業務素養的要求變得更高了。 可以說,深度報道突破瓶頸的關鍵就在于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方面,應結合媒介環境培養專業化的深度報道記者;另一方面,在短期人才短板難以克服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諸如眾包等合作的方式獲得資源。

結語

今天, 技術與媒介的深度融合已經改寫了傳媒業的運作邏輯,變革了新聞的生產模式,重塑了信息的傳播規則。未來,智能媒體將會進化得更加個性化和人性化,不僅能幫助傳媒工作者完成內容的采集、整合與推送,而且能凈化用戶的信息世界,想用戶之所想。 但是,無論傳媒環境如何變化,優質內容和主流聲音永遠都是“剛性需求”。只要在原創性、深刻性、創新性上用心盡力,堅持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深度報道必能擺脫困境,突破重圍。

猜你喜歡
智媒深度
智媒時代新媒體副刊的出路在哪里?——以封面新聞人文副刊為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智媒時代“機器人記者”對媒體記者社會職能的影響與應對
智媒時代,新技術如何為新聞報道賦能——新華社AI合成主播在新媒體報道中的運用效果分析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智媒時代新聞行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
“智媒高速”在天津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應用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