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的五個板塊及其結構

2020-11-17 06:46鄒建軍
關東學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理論體系

[摘 要]文學地理學要發展為一門新的學科,有必要重新探討相關的核心概念與術語。根據中國學者的文學地理學著作與論文,本文首先界定了幾個相關的概念,然后系統地清理了現有文學地理學術語系統,探討了五個板塊之間存在的結構關系。文學地理學要成為一門新的學科,理論建設與批評實踐都不可缺失,理論的完善與完備是努力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文學地理學;文學地理學批評;術語創新;理論體系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新詩傳播、接受與文獻集成及數據庫建設(1919-1949)”(16ZDA240)。

[作者簡介]鄒建軍(1963-),男,文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武漢 430079)。

文學地理學批評,是近十年以來由中國學者提出并建立的一種新的文學理論,然而直到今天,文學地理學作為一門學科,也沒有能夠完整地建立起來,雖然有了許多的成功實踐,然而我們不得不直面一些重要的問題。什么是文學地理學批評的核心理論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系到文學地理學學科建設的諸多問題,從理論到實踐,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本文所討論的主要問題,包括:第一,文學地理學與文學地理學批評相關概念的界定;第二,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的五個板塊;第三,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體系的結構形態。

一、對于相關術語的界定

首先,我們有必要對文學地理學與文學地理學批評的相關概念進行界定?!拔膶W地理”這個詞,最早是由梁啟超先生提出來的;作為一門學科的“文學地理學”,則是由曾大興教授提出1989年,曾大興發表《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社科信息》1989年第12期),正式開啟了文學地理學的實證研究。2011年4月19日,曾大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文學版”發表《建設與“文學史學”雙峰并峙的“文學地理學”》,從理論上明確了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意義、學科定位和建設目標。。曾大興回顧了從梁啟超到劉師培、汪辟疆、金克木、袁行霈等人對于文學地理學的研究,探討了楊義、梅興林、陶禮天、鄒建軍等諸多學者對文學地理學的探討,提出要建立一門獨立的文學地理學,把文學地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來提倡。在《建設與文學史學雙峰并峙的文學地理學科——文學地理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參見《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一文中,他認為從前學者們總是喜歡從文學史的角度來進行文學研究,主要探討有關文學發展的歷史線索與史學形態問題。根據文學發展的事實和學術研究的需要,我們有必要重新建立一門從空間的角度研究文學的學科,這就是“文學地理學”?,F代以前的中國文學研究者,的確很喜歡和注重從時間的角度來研究文學,結果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國文學史》《中國近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這樣的著作,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從空間的角度來研究文學。在人類有史以來的中國文學研究中,由于如此不經意的選擇,過于注重時間一維,而忽略了空間一維,造成了諸多失誤,發生了很大問題。如果經過多年的努力而建立了“文學地理學”之后,就能夠真正地解決文學的發生、起源、發展、演變及其動力等方面的問題。所謂“文學地理學”,就是要提出和解釋中國與外國文學的發生、演變與發展的空間結構問題。沒有文學地理學的相關理論及其實踐,這樣的問題就永遠不會被重視,永遠沒有辦法解決。所以,文學地理學的確是一門很有必要建立和發展的文學研究的新興學科。中國文學地理學會已經成立多年,每年都主辦大型學術年會,參與討論的學者眾多,學科來源廣泛。每一屆年會之后,都會出版論文集《文學地理學》中國文學地理學會自成立以來,已分別在南昌、廣州、蘭州和日本福岡、青海西寧、陜西漢中、湖北宜昌成功主辦第1—9屆年會,編輯出版《文學地理學》第1—7輯。。雖然我們做出了很大努力,文學地理學還是沒有完整地建立起來。中國文學史當然是一門重要學科,現有的文學史概念與理論基本上是從西方來的;而文學地理學是從中國本土發展起來的。文學史與文學地理學,一個是關于時間的學問,一個是關于空間的學問。文學地理學雖然還未能完整地建立起來,卻在最近十年有了很大的發展。如果在中國知網進行搜索,可以發現已經有很多論文、諸多著作。筆者的《江山之助——鄒建軍教授講文學地理學》,也以自己的努力參與其間鄒建軍:《江山之助——鄒建軍教授講文學地理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每一年都有文學地理學內容。越來越多的學者特別是青年學者,關注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運用文學地理學的相關術語概念,來研究中外文學史上的作家與作品。文學地理學作為一門新的學科,現在有許多人都富于建設的熱情。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文學地理學的理論體系與學科框架,正在逐漸地完善起來。

文學地理學批評不同于文學地理學,也不同于文學地理學研究。一門學科要在實踐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來,要在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才有可能建立起來。簡要地說,就是從地理的角度去批評、研究具體的文學作品,在進行作品批評基礎上來研究作家,通過作品來探討作家,通過作家來說明作品。我們運用文學地理學批評相關理論,可以解讀中外文學史上的文學作品,然后再去研究作家,當然,也包括在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礎上,去研究相關的文學社團、文學流派、文學思潮等文學現象,然而,文學地理學批評還是以對于作品的分析為主。近十年以來,我運用文學地理學批評的相關理論,主要研究了易卜生的戲劇、柯勒律治的詩歌、華茲華斯的詩歌、譚恩美的長篇小說等據“中國知網”檢索資料顯示,從2006-2016年,鄒建軍共發表譚恩美長篇小說研究論文8篇。。同時,最近十年我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基本上也屬于文學地理學研究,主要是運用文學地理學批評方法探討外國的作家與作品。我們首先是解讀作品,然后才是研究作家,因為沒有作品就沒有作家。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地理敘事、地理詩學、地理書寫等是我們探討的重點。文學地理學則是高一級的概念,是對文學地理學批評、文學地理學研究的總體概括,目標是建立一門以此為名稱的學科;文學地理學批評,主要包括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和文學地理學批評實踐兩個部分,主要目標是要建立起一種新的文學批評方法,可以與文學倫理學、文學社會學、文學心理學、文學美學等相提并論,或者與西方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新歷史主義、后殖民主義、女性主義、新批評等相提并論。文學地理學研究,則是對文學地理學所有方面所進行的探討,凡是與文學地理學相關問題的研究,都可以叫做文學地理學研究。

文學地理學要為文學研究者提供基本思想與批評武器,就要在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方面有所思考,提出一整套新的術語和概念,并且要為一般文學研究者所運用,為一般讀者所理解?,F有的文學地理學批評所有術語,都具有自己的解釋功能,有的術語的功能比較強大。如果沒有解釋功能,或者解釋功能弱小,那就不能成其為術語與概念。沒有術語就難以表達概念,沒有術語和概念就不會有新的思想。沒有一整套新的術語與概念,文學地理學批評就不會是一種新的批評方法,文學地理學就不會成為一門新的學科。根據中國學者現有的文學地理學著作與論文,現有的文學地理學理論系統,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術語:地理、地理空間、地理意象、地理敘事、地理詩學、地理書寫、地理基因、地理感知、地理記憶、地理根系、地理思維、文學地理學批評、文學地理學研究、地方感、地域文化、祖居地、客居地、流放地、寫作地、現地法、系地法、區域分異法等主要的著作與論文包括:曾大興《文學地理學概論》(商務印書館,2017年)、鄒建軍《江山之助——鄒建軍教授講文學地理學》(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鄒建軍、周亞芬《文學地理學批評的十個關鍵詞》(《安徽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鄒建軍《文學地理學批評的十個關鍵理論術語》(《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等。。由此可見,文學地理學、文學地理學研究、文學地理學批評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也是三種不同的文學批評方法。

二、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的五個板塊及其結構關系

文學地理學所講的“地理”,和我們從前所講的“地理”并不是一回事。文學地理學為什么要重新界定“地理”,有沒有必要和可能重新界定?從前學者所講的“地理”,是指地球表面的地相與地貌,也包括地球內部的地質。文學地理學所講的“地理”,則是指“天地之物”杜雪琴:《“天地之物”:文學地理學批評之根》,《文學教育(上)》2012年第15期。。自世界有史以來,天、地、人三者乃世界之全體,宇宙之構成,“人”在天地之間所能看到的一切物質,我們都稱之為“地理”,包括地貌、地質、水文、氣候、物候、氣象、天文等。所有這些與地理相關的東西,都是文學地理學者必須關注的地理要素。作家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對于自己所感知與認識的一切,總是一種全息相的東西,也是一種綜合性的表達。如果把“地理”僅僅界定為地貌與地相,那顯然我們在研究作品、研究作家等文學現象的時候,就沒辦法來進行與展開。因為作家所要表達的,是他站在大地之上所能夠觀察到的天地之間所有的東西,包括了人與物。江河湖海、風云雷電、花鳥蟲魚、日月星辰等等,包括地相、地質、氣候、物候、氣象、水文、天文等所有的要素,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立體的、全方位的地理信息系統。從建立一門文學研究新學科的角度,我們基本上不可能再去建立文學天文學、文學水文學、文學植物學、文學物候學、文學氣候學、文學地質學等,然而我們的確可以建立一門“文學地理學”。有的學者對此提出反對意見,但最后還是認為文學地理學者可以重新界定“地理”概念,讓文學地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完整的學科,并且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運用前景。這樣,文學地理學就會與從前的文化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拉開很大的距離。因為文化地理學中的“地理”和我們所講的“地理”完全不同,雖然在研究對象上有一些交叉。文化地理學者所講的基本上是一些有關區域文化與習俗方面的知識,似乎從來不探討理論問題,也少有獨立的術語與概念。文學的確是一種很特別的東西,研究文學是一門很特殊的學問,沒有專門的術語和概念,是不可能進行的。文學與藝術是人類所創造出來的精神產品,并且是與物質化的東西差距很大的精神產品。文化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所關注的民情風俗、家庭生活、家族傳統、歷史沿革等,也是其他學科可以關注的內容,而文學地理學基本上不關注這些東西。文學地理學關注的基本對象,是以作家作品為中心的文學現象。文學與藝術來自于社會生活,而又高于社會生活;來自于自然山水,而又高于自然山水,這就是文學與藝術的最大魅力,也是文學地理學之所以不同于文化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根本原因。研究對象的不同決定研究方法的不同,決定相關的術語與概念的不同,同時也決定學科性質與學術境界的不同。我們并不是要將文學地理學高看于文化地理學或人文地理學,而是指出后起的文學地理學是中國本土學者提出來的一種新的批評方法,是中國學者提出和建立的一門新的文學研究學科,與來自于西方的文化地理學或人文地理學是完全不同的。

現有的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板塊:

首先是針對作家本身而提出的術語,包括地理基因、地理感知、地理想象、地理詩學、地理發現、地理根系、地理記憶、地理意識、地理思維、本籍文化和客籍文化等等。從地理的角度去研究相關的作家時,可以運用這樣一些概念和術語?!暗乩砀怠笔俏易罱岢鰜淼囊粋€重要術語。蘇東坡出生于四川眉州,后來一生在十七個州做官。他所創作的許多文學與藝術作品,與他所到過的地方存在直接的關系,最典型的當然是黃州、惠州和儋州。在黃州大約四年時間,蘇東坡一共寫了700多篇作品,和黃州山水關系密切,如《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詩詞文賦。對其文學藝術創作產生重要影響的,還有另外十四個地方,它們共同構成了影響蘇東坡文學藝術創作的地理根系。運用地理根系理論,不僅可以解釋蘇東坡這樣的作家,也可以解釋易卜生、奈保爾、納博科夫、石黑一雄這樣的作家,凡一生到過諸多地方的作家,并且這些地方又對其創作產生過重要影響,地理根系就具有適用性,并且有比較強大的解釋功能?,F有的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中的主要術語是針對文學作品的,這些針對作家的術語與概念,偶有運用都很有解釋功能,所以文學地理學也成為研究作家的一種重要方法。相比之下,地理記憶、地理基因、地理感知、地理根系等,解釋功能要突出一些。

其次是針對文學作品的,包括地理景觀、地理意象、地理空間、地理敘事、空間要素與空間結構、時空體與時空結構等。這些術語可以用來解釋相關的文學作品,而且解釋有的文學作品是非常有效的,特別是那些偏向于古代的文學作品,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在長詩、長篇小說、多幕劇、長篇游記作品里面,的確是存在“地理敘事”的問題,只是用“自我抒情”不足以說明其特征。在中國文學批評理論體系里,有所謂的“家族敘事”“女性敘事”“倫理敘事”“歷史敘事”等,為何不能講“地理敘事”呢?所以,我們提出“地理敘事”概念,并以此解釋中外文學史上的許多文學作品,包括電視連續劇《亮劍》、美國華人作家譚恩美長篇小說、易卜生的系列戲劇以及古希臘的悲劇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針對文學作品的概念和術語是最早提出的,并且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列。所謂文學現象,就是以作品為中心的現象,沒有作品就沒有作家,沒有作品與作家就沒有所謂的文學,沒有文學就沒有文學史與文學理論,包括文學批評。因此,針對作品的文學地理學批評術語是極其重要的,發揮的效果也最為顯著。相比之下,地理景觀、地理空間、地理敘事等術語,具有比較強大的解釋功能。

最后是針對文學地理學學科歷史的,主要有這樣一些術語,包括文學地理學、文學地理學批評、文學地理學研究、文化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生態批評、環境批評、西方文學地理學三大板塊、中國文學地理學三大關系、中國文學地理學會等。生態批評、環境批評都是從西方來的,雖然這些年來在中國比較受關注,然而從文學地理學角度來說,也是可以重新探討的。生態批評和環境批評,雖然和文學地理學相關聯,卻不可等同于文學地理學批評,各自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生態批評強調生態問題,即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和自然的關系出現了問題,讓人類自身感到了嚴重的威脅,有的時候造成了生態災難,成為生態批評出現的背景。在現代工業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人類就沒有所謂的生態問題,當然也就沒有生態文學,自然也就不會有生態批評。而文學地理學的興起,與生態問題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環境批評是生態批評的擴大,認為人類之所以出現嚴重的生態問題,是因為沒有保護好自己所生存的環境,因此作家要注重對生存環境的關照。環境描寫在自古以來的文學作品中是存在的,所以批評家要往前進行追尋,以求為環境批評的存在找到理由與根據。不能說古代就存在生態文學和生態批評,然而可以說古代存在環境文學,到了當代才出現了環境批評。由此可見,無論是生態批評還是環境批評,雖然與文學地理學相關,然而并不是一回事。人文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學科是從西方沿襲而來的,是借用西方的知識系統和基本理論而發展起來的。文學地理學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學,更不等同于人文地理學,它們不是一種從屬關系,而是相關關系。人文地理學研究人文與地理之間的關系,文化地理學研究文化與地理之間的關系,而文學地理學則是研究文學與地理關系的學科。所以,文學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文化地理學三者分屬于不同的學科,相互之間具有很大的區別。文化地理學研究的是人類的物質文化與地理之間的關系,而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是人類所創造的一切與地理之間的關系。人文地理學和文化地理學研究的范圍太廣,似乎少有理論上的創見,沒有哲學與美學的支撐。無論是生態批評還是環境批評,在西方或中國都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只是兩種不同的批評方法,它們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屬于文學地理學或者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從前研究古代文學的學者,接觸外來的東西不多,沒有生態批評與環境批評,以為生態批評和環境批評就是文學地理學。從前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者,認識到生態批評和環境批評實際上就是文學地理學關注的重要問題。文學地理學者不僅要關注地理問題,也要關注生態與環境的問題。生態批評和環境批評,在美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發展得比較充分,有自己一整套的理論,也有一整套的術語和概念,在中國并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有的學者只是引用而沒有自己的創造。改革開放已經有四十年,我們有什么新的文學理論讓西方的學者所引用和看重?文學地理學有自己的東西,上述五個方面的術語及其所表現的概念與觀念,就是中國學者自己的創造。相比之下,西方雖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文學地理學理論,然而融合于生態批評與環境批評中的地理思想,還是值得我們借鑒;西方的文化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等學科,具有強大的學術根基與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也值得我們學習。文學地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我們還需要提出一些有利于學科建設的新的術語,地理文學與非地理文學等就是這樣的術語,不過還沒有來得及充分地展開論證2018年4月,在四川成都舉行的文學地理學專題學術研討會上,筆者首次提出了“地理文學與非地理文學”概念,引起與會者的極大興趣,然而對這一對概念沒有充分展開。。

上述五個方面的術語與概念,分別針對作家、作品、文學史、文學理論和學科歷史。只有在這樣的分類之后,我們才能知道在現有的術語和概念里面,哪些是沒有或少有解釋功能的,需要進一步補充和豐富。在以上五個方面的理論術語之間,是一種共存與補充的關系。因為作品是文學的中心,所有的文學現象都是作家作品為中心的文學現象,而作家的前提是作品,所以現有的文學地理學是作品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是一種正確的選擇。文學與地理的關系,首先就是體現在大量的文學作品中。從對于作品的解讀出發,我們才可以讀懂作家,因為作品里所有的東西,只有從作家那里才能得到說明。所以,從作品的基礎到作家的前提,這是文學地理學研究的一種基本邏輯。所以在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中,針對作家的論述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文學史的構成與發展,從前主要是注重時間的因素,文學地理學研究興起以后,人們更加注重空間的因素,因此文學史也就納入了文學地理學研究的范圍,成為文學地理學批評的重要對象。然而,針對文學史的文學地理學理論術語是并不完善的,在當代也許只有楊義和梅新林等學者有一些思考,然而也并不十分成熟。文學史是一門比較成熟的學科,并且是一門影響很大的文學研究學科,要用文學地理學的觀念對之進行改造,也許存在諸多的困難。然而,把文學現象還原到當時的歷史時空之中對文學史現象進行解釋,需要一些具有創造性的術語。而針對現有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理論的術語,在當前的理論中就更少見了。中國現有的文學理論,整個體系都是從西方來的,少有文學與地理、文學與空間等方面的內容,文學地理學要重新解釋文學的本質與構成,也需要一系列的新的術語。人們對于文學的理解一旦形成了慣性,就不容易形成全新的認識。針對文學地理學學科理論的術語與概念,同樣也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許多問題需要重新思考。文學地理學是一種新的文學批評方法,我們的理解是比較獨到而深入的;而文學地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到底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才算是一門學科的建立,也并不是太清楚。所以,有關文學地理學學科的理論,還有待努力。文學地理學理論體系本身相當重要,每一個真正有內涵、有解釋功能的術語和概念,都標志著一種理論觀念的建立,或者一種批評方法的成熟。針對文學作品的術語是適用的、豐富的,針對作家本身的術語也是基本適用的、豐富的,然而針對文學史和文學理論的術語是殘缺而沒有解釋功能的,針對文學地理學學科建設與學科歷史本身的術語,基本上是缺失的,說明我們對于學科的歷史還沒有關注,對于學科建設本身是不夠重視的。對于文學作品的研究是文學研究中最基本的內容,因為文學現象是以作品為中心的;然而作家與作品具有同樣重要的文學史地位,許多現有的文學史總是以作家為題而建章立節,這就證明作家的歷史定位往往決定了文學史敘述的基本框架。所以,加強針對作家的批評術語與概念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文學史、文學理論與文學地理學學科歷史和學科建設的術語與概念,因為研究對象的廣度與問題的復雜,具有相當的難度,所以當從長計議。當我們對作品和作家的研究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理論認識就會水到渠成,而蔚為大觀。

三、如何建立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的體系

中國現有的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包括上面的五個板塊的內容,雖然有了不少的術語與概念,但從總體上來說,還沒有完全建立自己的學科理論體系。

近十年以來,有不少青年學者運用文學地理學批評的方法來研究文學現象,運用得比較多的是有關作品和作家的術語,有關文學史和文學理論方面的術語是比較少的,有關學科史的術語也有一定運用。文學研究的基本對象就是作品與作家,沒有作品就沒有作家,沒有作家與作品就沒有文學。在研究作品的基礎上再來研究作家,在研究作家的基礎上再來研究文學史,研究文學史上的文學社團、文學流派、文學思潮、文學運動等,最后才能進行反思和批判,補充和完善現有的文學理論。這樣的理解基本上是符合邏輯、事實與規律的。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雖然有了自己的術語系統,然而還需要我們積極思考,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完善。在以后的文學研究實踐過程中,有些東西可能會被淘汰,有些東西可能被重新提出,而有些東西可能要被賦予新的內涵,有的東西可能具有新的功能?,F有的文學地理學批評理論體系,體現了中國學者在理論建構上所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文學地理學要成為一門新的學科,不是輕而易舉的,而是需要我們不斷地付出巨大的努力,要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它、發展它、豐富它,并且也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因為要在大量文學地理學批評實踐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發現新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而這種解決辦法,就會成為新的術語,表達新的概念,構成新的理論。然而,如何才能建立與完善文學地理學的理論體系?第一,大量文學地理學批評實踐是行之有效的途徑。文學理論也許有多種多樣的來源,然而對于文學作品和作家的研究,透析文學的本質和文學的構成,并從中抽象出相關的理論是最為主要的。文學地理學是從地理的角度來研究文學,以文學和地理的關系為基本的研究對象,當然會有許多新的發現,并且會成為文學地理學理論的重要內容。第二,借用西方現有的文學理論也是一條重要的路徑。雖然西方并沒有成體系的文學地理學理論,但并不是說沒有文學地理學批評實踐,從孟德斯鳩到史達爾夫人、從丹納到麥克·克朗,西方的文學地理學也是富有成效的,并且提出了在世界上產生很大影響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更為重要的是,與文學地理學相關的理論也是存在的,如當代英美的空間批評、生態批評與環境批評等,都值得我們加以借用,融合到文學地理學的批評理論中來,從而豐富與修訂現有的文學地理學理論及其體系。第三,從歷史的、社會的與科學的角度,審視文學與地理的關系,讓文學地理學的理論建立在穩定的、客觀的、科學的基礎之上,不至于成為一種偏執而短命的東西。地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被稱為科學中的科學,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可以為文學地理學所借用,從而幫助文學地理學成為一門文學與地理相交叉的學科;同時,文學也是一種特定的社會文化現象,也是人類社會中一種重要的歷史現象,因此,把文學所受到文化與歷史的影響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也是文學地理學理論體系建立時所不可忽略的。如果我們只重空間而不重時間,只重科學而不重人文,只重文學本身而不重社會與歷史,結果可能會讓我們走向歷史的反面。只有將文學與地理的關系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與歷史系統之中,進行綜合性地考察與研究,才會讓文學地理學及其理論走向科學,實現方法論意義上和學科意義上的重構與重建。

猜你喜歡
理論體系
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我國上市公司收購法律制度研究
初探教育法學的理論體系與學科建設
供給側改革與中國經濟發展
淺談如何學好高中生物課
構建圖書館知識服務理論體系的思考
英語語言學的理論體系與構建探討
《文心雕龍》“通變”論主旨研究綜述
初探管理會計在煤炭企業中的應用
淺析信息經濟時代會計理論體系的發展與變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