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四大排行榜指標體系研究

2020-11-18 14:37吳德明張凌云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20期
關鍵詞:校友會排行榜指標體系

吳德明 張凌云

(武漢輕工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增強教育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臺和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1]正如阿爾特巴赫所說“世界一流大學悖論是每所大學都想成為世界一流,但是沒有人知道它是什么和如何成為”,這就使得大學排名對大學的影響越來越大,大學越來越借由排行榜來更好地找準自身定位及需要補齊的短板。本文選取國內認可度較高的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以下簡稱武書連榜)、艾瑞深校友會網大學排行榜(以下簡稱校友會榜)、金平果大學排行榜(以下簡稱中評榜)、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以下簡稱軟科榜)四大排行榜指標體系進行比較研究,以期對發現大學排名的總體趨勢,促進高校實現內涵式發展。

一、國內四大排行榜介紹

當前國內大學排名中,有10多個機構、30多個不同類型的大學排行榜,也有不少排行榜僅發布過一兩次,未能延續。本文選取的四大排行榜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評價體系,要了解四大排行榜的排名指標體系,有必要先了解其發展和興起的過程。

(一)武書連榜

1993年,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大學評價課題組在《廣東科技報》發表了《中國大學評價》,這是我國第一個包括理工農醫、人文社會科學活動在內,以目標評價、定量評價為核心的大學排行榜。2002年,我國第一個包含258個本科專業的大學排行榜由武書連課題組發表。之后,武書連大學排行榜按年度每年發表。[2]

武書連榜設有兩個一級指標,分別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設有四個二級指標,分別為研究生培養、本科生培養、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以及50余個三級指標。隨后每年都會對三級指標的內容進行增加和調整,一、二級指標內容及權重較為穩定,沒有變化。武書連榜重視數量和質量,同時自己開發SCD源期刊,考核科研產出等。

(二)校友會榜

2002年,我國首個“中國大學排行榜”網絡評選由中國校友會網推出,并于2003年發布了中國第一個由網絡評選產生的大學排行榜“2003年中國大學排行榜”,這也是世界范圍內唯一以校友、質量、影響為主題特色的“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3],該排行榜一直持續至今。

校友會榜基于大學的三大基本職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其主要特色在于以質量指標、累計性指標為主,側重從“校友成就”與“學術成就”對大學進行排名,強調高校對社會的貢獻。其指標體系包括教育教學質量、高層次人才、優勢學科專業、高端科研成果、科研項目、科技基地、辦學層次、社會聲譽和國際影響九個核心指標,涵蓋評測指標有400多項,是目前國內大學評價指標數量最多的大學排名。

(三)中評榜

中評榜始于2004年,由中國科教評價網與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按年度連續發布。2017年,邱均平擔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成立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院長。此后,金平果大學排行榜就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和中國科教評價網等單位聯合發布。中評榜在排名上堅持分類排名與專業排名并舉,如依據大學不同的辦學條件,將大學分為一般大學和重點大學兩個層次進行排名;依據大學的科研競爭力分綜合性大學、師范類院校、農林類院校、醫藥類大學等八種類型進行排序;此外,大學所屬地域也是中評榜的分類評價的標準之一。[4]

中評榜指標體系強調“規模與效益”、“數量與質量”、“教學與科研”之間的平衡關系等,指標設置既有絕對數指標也有相對數指標。中評榜設一級指標 4 個,二級指標 13 個,三級指標約 30 個。一級指標包括辦學能力、科教產出、質量與水平、學校影響力4 個方面,二級指標包括教師隊伍、教育經費、項目與平臺等 13 個方面,三級指標包括杰出人才、研究生導師數、專任教師數等約 30 個方面。

(四)軟科榜

軟科旗下擁有眾多在國內外具有深遠影響力和業內認可度的排行榜,如2003年首次發布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是全球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大學排名之一。2015年,上海軟科依托自身的高等教育數據積累和國際著名出版機構愛思唯爾集團的文獻數據庫發布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并一直持續至今。

軟科榜基于自主研發的高等教育評價專利技術和戰略合作伙伴的數據支持,設置10個評價模塊,細分30個評價維度,使用百余項評價指標,涉及數百個評價變量,是關于中國高校辦學水平最為全面、最為系統、最為細致的排名評價。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對象是中國1200多所本科層次的高校,為恰當反映高校在學校性質和學校類型上的差異、確保公平性,排名設置了1個主榜(綜合性大學排名)、6個單科性大學排名、3個非公辦大學排名,采用差異化的指標體系分別排名。[5]

二、四大排行榜指標體系比較

就目前四大排行榜來看,基本都是以大學功能作為評價依據,從數據是否準確可靠以及數據采集的難易程度為出發點來選取和設置各自的評價指標及其權重,通過對數據進行收集、處理,最后進行計算得分,從而得出排名結果并加以公布。因此,分析大學排名,必須從最基本的評價指標著手,分析具體的指標以及每個指標的比重。

(一)指標數量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在指標數量設計上,武書連榜最少,軟科榜最多。軟科榜在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均為四大排行榜中最多,分別為10項、30項、84項;其次為中評榜,分別為4項、9項、45項;武書連榜最少,分別為2項、4項、24項。因而,僅從數量上看,軟科榜在四大排行榜指標設計中更為全面具體。

(二)指標內容比較

如表2所示,四大排行榜指標體系共涉及19個一級指標,除了武書連僅有2個一級指標外,其他三大排行榜評價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均在3個以上,這就表明學術排名機構趨向于多維度認識學術組織的內涵與本質。從一級指標的內容看,主要涉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學校影響力等4個方面,但在指標內容的選擇上,四大排名機構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中,武書連榜指標體系僅僅考察了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校友會榜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增加社會影響指標,中評榜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影響基礎上,重點增加了高校辦學能力指標。軟科榜一級指標較為全面,重點增加了高端人才、重大項目成果等指標,可見,各排行榜在指標內容維度的選擇和側重上差異較大。

(三)指標權重比較

指標權重是被考察指標在整體中價值的高低和相對重要的程度以及所占比例的大小量化值。如表2所示,通過對四大排行榜指標體系權重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大學排名機構對排名的認知重點。通過對四大排行榜指標進行排序可以發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影響、辦學資源等指標的權重偏高,反映了大學排名機構對這些指標的高度關注。與之相反,學科水平高端人才、重大項目成果、國際競爭力等指標的權重偏低,表明這些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排名起著補充和豐富作用。

三、大學排名指標體系的總體趨勢

(一)一級指標指向大學基本職能

一級指標反映的是指標的分布范圍及領域,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的結構和整體特征可以通過其一級指標來進行表現。從指標內容上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出現頻率最高,4個排行榜都有涉及。同時,“社會影響”、“國際競爭力”均有出現。這些風格迥異的大學排名指標體系傾向性基本一致,這是由大學的職能決定的。大學的發展始終圍繞著其基本職能,這又反映到大學評價指標上,體現為評價指標將向著高等教育基本職能方向發展。雖然,大學在高等教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在辦學層次、類型等方面的不斷分化,大學基本職能依舊是大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遵循。

(二)規模與效率相結合

規模涵蓋學校發展規模與數量情況的綜合指標。效率則是指大學的運行效率以及對社會資源的使用情況。最初的大學排名指標體系過分重視硬件設施、經費或人力資源的投入總量等方面,如武書連榜注重總量和規模,在三級指標中本科畢業生數、碩士畢業生數、博士畢業生數都是總量指標,且所占的權重達到一半以上,這說明就武書連榜認為辦學質量與規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排行榜對規模的追求,易造成高校貪大求全,單純追求規模錯誤導向,使得規模較小和學科較少的高校在大學排名中處于劣勢。隨著高等教育進入大數據時代,對效率的分析成為高等教育對現實問責機制的最佳回應,效率指標的必要性日益凸顯,日漸成為大學排名指標體系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三)國際化評價指標不斷加強

國際交流與合作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第五大職能,國際化已成為全球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大學的國際化程度決定著大學的國際競爭力,對大學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且正逐漸反映在大學排名指標體系中。如在軟科榜中“國際競爭力”指標在所有十項指標中位列第四,占據重要份額。其他榜單均設有“收錄國外SCI、SSCI和EI的論文數、被引次數”等具體指標。各大排行榜在指標體系的設計上與結果呈現上都體現了國際化意識的不斷加強,對大學國際化進程的評價也是未來大學排名的重要發展趨勢[6]。

誠然,大學排行榜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缺乏特色、分類不明、部分指標重復交叉等,排名機構也需要不斷完善指標體系,以便更能接近大學的質量內涵,促進大學的發展。同時,大學也需要清醒的認識到內涵建設的漸進性和階段性[7],正確認識大學排行榜的功能,理性利用大學排行榜,做到“為我所用”,促進高校內涵發展。

猜你喜歡
校友會排行榜指標體系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排行榜
排行榜
排行榜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2017知名高校校友會與江蘇僑務工作座談會順利召開
2015知名高校校友會與江蘇省僑辦建立聯誼共同體
中國音樂學院上海校友會成立
美妝排行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