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生活教育為本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2020-11-18 08:54陳葉斌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一日生活生活教育幼兒教育

陳葉斌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說:“全部的課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鄙钍怯變夯顒又?,生活中蘊含著許多隨機的教育契機,幼兒的學習也隨時發生于生活。教師要以“生活教育”為導入,對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游戲的展開、進餐的習慣及班級公約的制訂等方面進行思考與研討,利用改變形式、增強難度、增加參與度等方式,在一日生活中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提高幼兒自我管理的能力。

【關鍵詞】生活教育;一日生活;幼兒教育

隨著集體活動的弱化,游戲與日常生活占據幼兒一日生活的比重越來越大?!?-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提到,“幼兒的學習在游戲與日常中進行?!毙聲r代的教師更應該關注如何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發展自己,如何深層次地挖掘游戲與日常的價值?!耙蝗丈罱哉n程”,教師要在一日生活中找到契機來促進幼兒發展。本文針對教師如何發現一日生活中的課程、如何在一日生活中發揮幼兒自主能動性進行闡述。

一、先以教人者教已

陶行知曾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毙抡n程改革使教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提出新概念“有教先學”,即教師在傳授知識時需要了解所教對象為什么而學、要學什么、怎么學。教師應著眼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根據教材和學生心理特征,運用現代認知理論,創設情境。教師在教學中應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盡可能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讓其在觀察、實驗、調查、參觀等實踐活動中,主體參與自主探究,從而獲取新知識,養成獨立思考、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嚴謹推理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為后續學習做準備。

(一)生活經驗,開發課程

幼兒園的外面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坪,幼兒總提議去草坪上遠足、野餐。這一次,幼兒準備得很充分了,帶來了野餐布、零食、帳篷。幼兒對野餐的生活經驗很充分,而且通過家長的協助,幼兒了解了帳篷的結構以及搭建技巧。在野餐結束后,幼兒對帳篷念念不忘。于是筆者提議:不如我們自己來制作一個帳篷吧!在收集完成材料后,搭建帳篷的活動緊鑼密鼓的開始了……

生活中的點滴,幼兒都能發掘出自己感興趣的點。教師要留心生活中的教育契機,發現其中的教育價值。在活動中,教師要利用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提供更豐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讓學生進行實驗等探究活動,由師生共同創設引導發現概念、定理,解決問題的情境。像此次建構帳篷活動看似簡單,其實在開展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如捆扎問題,對幼兒的捆扎技巧有一定的挑戰難度,但幼兒也在活動中慢慢摸索出一字捆扎與十字捆扎的區別;為了讓帳篷固定,幼兒需要做出思考、設計,這對幼兒的立體感、設計以及邏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讓幼兒的能力也隨著活動的不斷開展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自然發現,生成課程

周三的午餐時間是幼兒的最愛,因為這一天總會有糖蒜出現在幼兒飯碗中。幼兒總問:“還有糖蒜嗎?”“我的家里都沒有糖蒜!”這一天,在我們班級的菜地進行活動時,有幼兒發現,地里種的大蒜的根部好像長出了新的大蒜。于是筆者和幼兒一起將地里長出的大蒜挖了出來,請幼兒回家請教自己的爺爺奶奶該如何進行腌制,需要哪些材料。隨著活動的不斷進行,幼兒帶來了各種調料,并開展了腌制的廚藝活動。等待21天后,幼兒的糖蒜就出爐了。幼兒每天都在期待與等待。

生活即教育,教師需要與幼兒大膽嘗試,才能生成好的課程。糖蒜事件帶來了遠比品嘗美味更多的價值,幼兒在活動中知道了大蒜的生長過程、認識了各種調料、嘗試了糖蒜的腌制,而這些遠比集體教學中的生活課程來的更加直觀、更加有意義。教師要在大自然中發現閃光點,并將其與生活結合,選擇合適的點切入,從而生成課程。幼兒在其中不只是按部就班的演員,而是有自己想法、有不同經驗的導演,而教師作為輔助的副導演,需要將幼兒往正確的方向引領,其他的工作交給幼兒,可以產生別樣的驚喜。

二、探尋生活中的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個自立的人的重要表現是獨立的生活。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一)自主游戲,促成長

游戲自主首先要做到的是幼兒自主地選擇游戲。例如,在進行自主性游戲時,幼兒可以自由地選取游戲區域。教師在前期可以設定角色,到了后期教師提供的只是環境。小班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游戲經驗,豐富和拓展原先固定的游戲;中大班的幼兒在進行區域游戲時,在自由選擇區域的同時,對各類區域材料有一定的認識,并且了解材料的玩法。教師可以請大班的幼兒自己設計區域材料,如自制棋需要幼兒自己設計棋譜、制作棋子、制訂規則,這給大班的幼兒帶來了挑戰,但制作自制棋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幼兒的思維邏輯,也增加了幼兒游戲的樂趣和主動性。

(二)自主進餐,養習慣

自主進餐是幼兒從被動進餐到主動進餐的表現,也是幼兒從被動管理到自主管理的表現之一。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自主進餐有不一樣的要求:在小班剛開始的階段,基于幼兒年齡較小,控制能力較弱,但可塑性較強的特點,便只在上午吃點心時進行自主進餐。于是在小班自主進餐前,教師會根據餐廳需要,選擇四位服務員。服務員的職責分別是:分餐、邀請客人、傳菜及倒水。中、大班幼兒在進餐時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由教師分餐、兒童等待進餐的方式,轉而采取了幼兒自主進餐的形式,讓幼兒真正地自主起來,減少幼兒消極等待的現象,從而讓其快樂地進餐。

啟動幼兒自主、自助用餐改革后,幼兒從“等待用餐”轉變為“自助式用餐”,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兒自己動手拿餐具、盛飯菜、端碗盤、品嘗食物、送餐具、維護衛生等,從而讓幼兒享受、體驗自助式午餐的整個過程。經過了自主用餐的實踐,中、大班的幼兒逐漸實現了就餐環節的自我服務。幼兒很喜歡自主進餐,吃多少盛多少,既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也節約了時間。幼兒的吃飯速度和飯量有了明顯增加的同時,也逐漸感受到了謙讓與協作的重要性,幼兒的能力比以前提升了不少,而且更加自信了。

(三)自主公約,增樂趣

游戲規則是對幼兒游戲的一種約束,一種來自教師的管理。教師制訂每個區的規則是想要通過其提醒幼兒進入區域后需要遵守規則。而這種游戲規則對幼兒來說有時也是一種壓力。在進入中大班后,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集體討論的方式來讓幼兒自己制訂游戲公約,從而讓幼兒從遵守規則轉變為自我管理。

課程來自于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教育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無處不在,處處都是教育的契機。教師要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理念,要綜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實施教育?;顒又袝霈F許多細致的小事,教師只有用心觀察和發現,并生成教育活動,才能讓幼兒獲得更全面的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在一日生活中幼兒的自主程度。自主程度能很好地反映幼兒的認知情況、發展狀況以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師要在一日生活中給幼兒提供更多的空間和自由,讓幼兒成為生活的主人。

參考文獻:

[1]申林靜.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李阿慧.一日活動中幼兒自主性的培養策略探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6(05).

[5]梁君.我的事情我做主——淺談在一日生活中提升幼兒的自主性[J].教育(文摘版),2016(08).

[6]楊少敏.一日活動中提高幼兒自主性的策略[J].科教導刊,2019(13).

猜你喜歡
一日生活生活教育幼兒教育
幼兒一日活動中感知數量關系的指導方案
語文教育教學與生活實踐思考
傳遞真愛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美術教學回歸生活探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淺談如何將國學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音樂游戲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