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基督生于當代 約翰·亞當斯的《厄爾尼諾》

2020-11-23 06:54文字張舒然
音樂愛好者 2020年11期
關鍵詞:基督瑪利亞亞當斯

文字_張舒然

二十年前的千禧年之交,人們遭遇了未知的“千年蟲”危機、世界末日預言等,不過整個世界還是在一片熱鬧的氣氛中見證了人類歷史第二個千年的到來。2000年12月,美國作曲家約翰·亞當斯(John Coolidge Adams,1947- )在法國巴黎夏特萊劇院首演了他與著名導演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ers)合作的清唱劇《厄爾尼諾》(El nino)。該作的名字取自西班牙語,同時也指太平洋西海岸每四年一次的暖冬氣象。

這部兩幕一百分鐘的舞臺作品巧妙地將古老的宗教故事與當下人類社會所面對的種種問題結合,如種族、政治沖突、女性主義等,以一種立足當下、極富沖擊力的現代視角重新講述。二十年后,人類與這個世紀的第一場全球瘟疫遭遇,經歷了由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史上最暖冬天。這部作品二十年內經久不衰,還曾重新制作了多個版本。至于為何取名為“厄爾尼諾”,亞當斯說:“我認為耶穌誕生這件事掀起了它自己的精神風暴,吹散了舊世界的秩序與敗壞,提供了一種新的視野?!?/p>

《厄爾尼諾》是一部用現代語言重新講述基督誕生故事的清唱劇。當然,音樂史中講述這個故事的作品有很多,最著名的包括亨德爾《彌賽亞》的開篇章節,以及巴赫的《圣誕清唱劇》?!妒ソ洝分凶盍罴s翰·亞當斯印象深刻的是基督誕生的章節,正像他當年親眼目睹自己的兒女降生瞬間的感慨格式“這一切如何發生?”盡管當時亞當斯說自己的信仰還在“搖擺未形成”。多年以后,他得到了以這個主題創作的機會。

全劇以《圣經·新約·福音書》耶穌降生、出逃埃及、回到拿撒勒三部分內容為藍本:耶穌由瑪利亞圣靈感孕,在伯利恒降生,天使報喜給牧羊人。東方三博士看見東方的伯利恒之星,帶來乳香、黃金、沒藥朝拜耶穌。希律王(King Herod the Great)得知此事,要求三博士找到孩子的下落以后稟報他,他也要前去拜訪。天使向瑪利亞的丈夫約瑟報信,令他攜耶穌和瑪利亞逃往埃及。三博士夢中得到指示,不要再回到猶太希律王處,希律王得知后大怒,下令屠殺伯利恒全城嬰兒。希律王死后,天使向約瑟顯現,令他帶著耶穌與瑪利亞回到拿撒勒。

這個在西方世界婦孺皆知的故事給了亞當斯與彼得·塞勒斯以更廣闊的空間和視角。在全球時代,他們的目光不只停留在故事本身,而是縱躍了人類歷史的時間與空間。塞勒斯創作的臺本不僅延續了從《圣經》中選取的傳統,還選用了《圣經》之外的偽經,中世紀神秘劇,二十世紀墨西哥女性主義詩人羅薩里奧·卡斯特亞諾斯(Rosario Castellanos)以及中世紀偉大的女詩人、神學家希拉德加德·馮·賓根(Hildegard von Bingen)的詩等各類素材。這些文本無一例外都是女性作者,一反傳統西方對這個故事的男性視角,以女性主義的視角切入。

關于基督誕生的藝術作品,可以用浩如煙海來形容,但《厄爾尼諾》的初衷并不是打造一個離經叛道的“眼球故事”,而是面對當下,賦予這個傳統故事以新的詮釋。就像亞當斯在其自述中所寫的,從青少年時期一直到大學時期不斷對上帝與真實的思索。這種方式等同于戲劇領域對經典的重構,或者歌劇領域的全新制作。整部作品的基本形式格局源自亨德爾的經典清唱劇《彌賽亞》。就像《彌賽亞》開始時以合唱預告基督的“道”一樣,這里也是合唱,使用了十五世紀一首中古英語的贊美詩《我歌頌貞女》,贊頌并預告了基督的降生。演員們在舞臺上穿著簡樸,充滿了生活化的氣息。作品以基督的母親瑪利亞為中心,安排兩位瑪利亞,一位穿格子襯衫,由女高音飾演,唱英語,代表傳統白人心中的瑪利亞形象;另一位始終唱西班牙語,由女中音飾演,歌詞以拉丁裔幾位女詩人的詩作貫穿,塑造出一個對上帝充滿情感的女性形象。

01《厄爾尼諾》DVD封面

02CD封面圖,圖中女性照片為墨西哥女詩人羅薩里奧·卡斯特亞諾斯

整部作品的音樂是典型亞當斯式的簡約主義風格,隱隱能感受到亨德爾《彌賽亞》式的傳統氣息。但同傳統清唱劇不同,作品中還加入了舞蹈與影像,音樂在這里塑造氛圍感,同時引導觀眾在舞臺和影像之間轉換注意力。這里,與舞臺幾乎同步放映的影像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它與舞臺本身同等重要,筑造了一個與舞臺本身若即若離的第二空間。影像由塞勒斯親自拍攝,復述了基督誕生這個故事的另一個拉丁裔版本:洛杉磯拉丁裔幫派成員帶著他年輕的懷有身孕的女友出逃,躲避洛杉磯警察局的追捕,在一輛轎車中逃至沙漠。就在此時,一名參與追捕的警察,在一家快餐店前,手捧薯條可樂,仰望天空,受上帝的感動而淚流滿面。第一幕最后,伯利恒之星閃耀,耶穌圣嬰。此處的唱段《基督之星》來自智利女作家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與中世紀神學家希拉德加德·馮·賓根的詩歌。歌詞中“一顆點亮世界的星”成為基督誕生的最有力隱喻。

在第二幕中,塞勒斯天才般的腳本設計成為整部清唱劇最引人注意之處。這一幕的開始使用了一首搖籃曲,歌詞來自墨西哥早期殖民時代的修女學者胡安娜·伊內斯·德·拉·克魯茲(Juana Inés de la Cruz,1648—1695)的詩歌。隨后,天使加百利向瑪利亞報喜,音樂如中世紀瑪利亞形象那般純潔。然而,緊隨著的就是暴力與屠殺的場景。這里,彼得·塞勒斯引用了墨西哥女詩人羅薩里奧·卡斯特亞諾斯的詩歌《紀念特拉特洛爾科》(Memorial de Tlatelolco),巧妙地把《圣經》中耶穌誕生后希律王下令屠殺伯利恒男嬰與1968年發生在墨西哥城特拉特洛爾科三種文化廣場的特拉特洛爾科事件相聯系。

《厄爾尼諾》就這樣在歷史與現代、宗教與世俗的邊界中來來回回。的確,這也正是一副現實景象?!澳鞲绯堑?968年是一個充溢著激情和打破障礙的年代,學生們在大街上,在廣場上,在公交車上結成團體,‘走向人民’——一場系統內爆發的、非暴力的革命,一場為歡欣、信念和在廣場上游行經歷所帶來的興奮所驅動的革命?!?/p>

藝術,尤其是音樂藝術,在二十世紀之后被賦予了更多反思的責任?!八囆g要能夠直面當下,尤其要能夠準確地面對一些被人忽視的問題?!边@是美國作曲家約翰·亞當斯的藝術理念。他與搭檔彼得·塞勒斯的諸多作品都踐行著這一理念,比如著名的《尼克松在中國》(Nixon in China)?,F代世界的宗教逐漸式微,圣誕節這一宗教節日如今也早已變成超越宗教本身的普世狂歡。尤其在中國,狂歡與購物已成為儀式,“基督誕生”的故事本身卻因其古老久遠而遠離生活。但在如今這樣的特殊時刻——人類正面對戰后首次全球性瘟疫的挑戰,數十萬人失去生命——嚴肅地談論“新生”的意義看上去不合時宜。這部作品的基調顯然不是輕松的,它不是一種輕松的愉悅或緩和,而是觸及了人類的苦難和使命這樣的終極問題。信徒可以以現代的視角重新理解它,不信者也可以從中汲取營養。無論是否是宗教的信徒,它永遠是一個可以常讀常新的古老故事。

不過,整部作品的結束依然是充滿希望與安慰的。最后一個場景取自《馬太偽經》,耶穌、約瑟夫、瑪麗亞逃離了希律王的追殺,精疲力竭的一家人在一棵棕櫚樹下,瑪利亞饑渴交加,想要棕櫚樹上的果實,卻因為太高而拿不到。這時嬰孩耶穌命令棕櫚樹彎下腰,令他的母親恢復。他令棕櫚起身,并令水源滋潤萬物樹根。音樂此時由童聲合唱唱出羅薩里奧·卡斯特亞諾斯的詩歌:

Lady of the winds 風之女神

Heron of the plains 大地之鷺

When you sway 當你起舞

Your waist sings 你的腰身歌唱

Gesture of prayer 是祈禱

Or prelude of wings 或是飛翔的前奏

You are the cap into which the skies 你像天上的帽子

Pour one by one 一個個倒下

From the dark land of men來自黑暗之地的人

I’ve come Kneeling to admire you 而我,跪地仰望

Tall,naked,alone 那個高大,赤裸,孤單的

A poem.一首詩

猜你喜歡
基督瑪利亞亞當斯
呆伯特
淺析米開朗琪羅《哀悼基督》
為施政和立法之依據:近代中國政府基督宗教調查研究
給自己一次失敗的機會
給自己一次失敗的機會
給自己一次失敗的機會
從基督紳士到職業俗人——美國高等教育的轉型與啟示
在白宮的童年
——瑪利亞·奧巴馬
基督式懺悔
瑪利亞重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