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黨章》維譯研究
——以翻譯目的論視角為背景

2020-11-24 09:34紅,張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維吾爾語政治性目的論

關 紅,張 鵬

(新疆醫科大學 語言文化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一、引言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德國漢斯.威密爾(Hans Vermeer) 最早提出了翻譯目的論(Skopos theory),并與凱瑟琳(Kathari)一起在《普通翻譯理論基礎》(《Theoretical basis of general translation》,1984)一書中指出目的論指導下的翻譯活動是動態的、以達到翻譯目的為主的翻譯活動[1]??死锼雇∧取ぶZ德(Christina Nora)之后對這個翻譯理論做了發展和完善,指出了“目的論是對傳統翻譯理論的一種創新”[2],為翻譯實踐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筆者就目的論三原則作一闡釋:(1)“目的原則”(強調譯語的上下文語境和文化情景)[3],翻譯的目的主要分為三類:A、譯者的目的;B、譯文的目的(一般為交際目的);C、借助特殊手段達到翻譯目的。(2)“連貫且具有忠實性的原則”(強調譯文的連續性和可被譯文讀者接受,且原文與譯文存在語際的一致性)[4]。(3)“忠誠原則”(一方面是諾德提出的譯者要盡量翻譯出忠實譯語讀者的譯文,另一方面譯者要忠實原文作者的寫作意圖)。筆者認為翻譯《黨章》時,維譯者應首先對《黨章》的語言特點做一簡單論述,其次針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化背景和《黨章》學習宣傳的需要為目的進行翻譯分析。

二、《黨章》及其翻譯策略

《黨章》是典型的政論語體且具有政論說服性的文章,它的維譯屬于在少數民族黨內群眾中作為宣傳材料的一種,針對的人群是維吾爾族黨員。就我們所知,維吾爾族的生活習俗、思維方式與母語為漢語的讀者具有很大的區別。為達到交際一致的目的,筆者認為維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必須依據具體的語境對《黨章》的原語語序進行調整,必要時重新組建原語的語序結構。下面對《黨章》的翻譯方法進行舉例說明:

(一)《黨章》維譯過程中應適當增減詞

漢語言在言語表達方面通常較多地使用慣用語,語言表達言簡有力、意義深遠,語句表達中常出現以排比、對偶來加強語氣的句子;而維吾爾語則不然,據筆者長期學習以來發現,維吾爾語語言結構較為嚴謹,邏輯分析較為細致,言詞表達簡潔明了,易于淺層語言分析理解。

例1 ……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8]

例2 改革開放應當大膽探索,勇于開拓……[8]

上例中“改革開放”在《黨章》中的文段開頭已經做了總結性的概括,是極具漢民族政治特色的詞匯。此例句譯文中適當采取增減詞語的翻譯方法進行翻譯。

(二)對《黨章》中的一些政治性術語進行解釋性維譯

在政論文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類本身具有漢民族政治文化色彩的政治性詞語,這些詞語往往與中國的政治性政策緊密相連,詞匯簡潔,內涵深遠。維譯者通常會選擇直譯加注的方式進行翻譯,既保留了《黨章》的語言結構特征,又方便了維吾爾語讀者在不了解源語文化的情況下第一時間為他們解答疑難困惑。這類政治性詞語在《黨章》中很多見,例:

例3 四項基本原則[8]

這里的“四項基本原則”是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民主專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是我們的立國之本”[6]。如果是首次使用采取直譯的方法譯成“t?tasasijpirinsipta”,無論是以漢語為母語的人群還是以維吾爾語為母語的人群,很難一目了然。因此,翻譯《黨章》時要么把握全文的聯系看文章是否有政治術語的說明,有則采取直譯法,無則進行解釋性翻譯,以求達到言語互通,將政策深入普及人心的作用。類似的詞語在《黨章》中還有很多。

例4 科學發展觀[8]

對于在政論文中出現頻率很高的政治性術語,維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針對首次出現的情況一般會采取直譯(保留原文的結構),然后注明進行解釋。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政治理論文獻翻譯材料不斷地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宣傳和普及,尤其是新疆,維吾爾族基本上已經達到了耳熟能詳的地步,翻譯過程中的注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三)依據《黨章》中的目的語調整維譯文邏輯與銜接

由于漢族和維吾爾族兩個民族的歷史文化不同,思維表達方式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漢語言中通常將表達的重點放在陳述的語句后,而維吾爾語中則由具體情況而定,通常語句一開始就會下結論,然后進行具體解釋。主要因為漢語言表達注重語義的意合,維吾爾語言語表達方面注重形合的表述,因此在具體語句的表達上維吾爾語顯得邏輯數量往往比漢語言多得多[7]。由此維譯者在翻譯時既要考慮維語讀者的思維表達方式,又要思慮源語上下文信息的銜接狀況,才能達到具體的宣傳和學習的目的。

例5 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8]

例(5)中“所有黨員(barliq kompartijε εzaliri)”維譯者翻譯的過程中發現它適合做主語,因此將它提到句子的最前端,強調本句是同主語。

例6 黨員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黨員義務,不符合黨員條件,黨的支部應當對他進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8]

這里“黨員”做主語,“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黨員義務、不符合黨員條件[8]”作謂語,維語直接翻譯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這里的謂語省略,與后文黨支部對其進行教育所包含的概念相對。

三、結語

筆者通過本文的研究得出政論文翻譯時,維譯者首先要考慮的是譯入語的翻譯目的,強調翻譯目的的同時更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政治敏銳洞察心理,還應注重還原源語的上下文語境和文化情景,同時強調譯文的連續性和可被譯文讀者接受的程度,且同時確保源語與譯語語義表達存在一致性。這個過程中,譯者需要具有深入精通兩種語言文化的能力,翻譯時一方面要盡量忠實譯語讀者的譯文,另一方面要忠實原文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譯者要想在語言表達、語法結構、句式邏輯順序、語義表達上滿足維吾爾語讀者對《黨章》的宣傳度,就要在深挖源語言語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讀者的接受程度以及維譯的目的。

猜你喜歡
維吾爾語政治性目的論
把牢信訪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翻譯目的論下江蘇菜系英譯研究
目的論視角下的宜興特產翻譯實踐研究
淺析維吾爾語表可能語氣詞
嵌入與功能整合:社會組織黨建的“政治性-社會性”二維分析
從目的論角度看中藥藥名英譯
統計與規則相結合的維吾爾語人名識別方法
網絡政治參與與傳統政治性理的轉變
維吾爾語話題的韻律表現
新疆外宣英譯特色探究——以目的論為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