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職生的學習心理與行為現狀及應對策略

2020-11-25 02:40王漫漫程顯新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31期
關鍵詞:學習心理中職生中職教育

王漫漫 程顯新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高度重視,中職生作為中等職業教育的主體,其學習狀況備受關注,而學習上多次失敗的特殊體驗使其學習心理與行為問題突出。通過對相關文獻梳理,總結出中職生的學習心理與行為存在的問題:重專業實操課,輕文化課學習;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努力方向;學習態度不端正,主動性較差;學習自我效能感低,自信心較弱;學習方法不科學,時間管理觀念差。分析學校、社會、家庭及學生自身原因后,提出以下策略:增強學生自信心,樹立恰當的學習目標;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樹立正確教育觀;重視學校學習氛圍建設,改革評價體系。

〔關鍵詞〕中職教育;學習心理;中職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31-0029-05

一、引言

學習心理是指人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反映、特點及其活動規律[1],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之一[2],也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學生只有具備健康積極的學習心理,才能克服學習中的種種困難,順利完成學業,成為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3]。因此學習心理的研究對于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中職生是在學習上有著多次失敗體驗的特殊群體,對其學習心理的研究更是不可或缺的。

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迅速發展,已成為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共有中等職業學校一萬余所,在校生一千五百多萬人。國務院2019年2月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健全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框架,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健全育人機制,完善評價機制,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教育部2019年工作重點中亦強調要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加強中央部門的政策聯動和制度協同,強化地方政府統籌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改善辦學條件,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梢?,國家為中職生制定了各項扶持政策,這不僅為中職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也對中職生的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中職生大多因中考成績差,沒能進入普通高中學習,被迫選擇中等職業學校,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后他們學習狀況不容樂觀。為了改善中職生的學習現狀,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本文梳理近十年的相關研究,首先對中職生的學習心理與行為現狀進行了歸納總結,然后從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學生自身四個方面分析出導致問題的主要因素,最后從學校、家庭、學生三個方面提出了有效應對策略。

二、中職生的學習心理與行為現狀

(一)重專業實操課,輕文化課學習

對于中職生而言,學習文化課是必要的,同時,學習興趣又是學生文化課學習的基本動力,它直接決定著學生文化課學習的效果和質量。近年來針對中職生的諸多研究發現,中職生大部分比較喜歡上專業實操課,而對文化課和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濃。譬如,李晶巖[4]的研究中發現,中職生對學習文化課的必要性認識不足,78.99%的中職生都喜歡上專業實操課,僅5.8%的學生喜歡上文化課,這與鄒國祥[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此外,劉勝益[6]針對中職生數學學習態度的研究中也發現,一半以上的中職生對數學課的學習不感興趣,認為學習數學對自己幫助不大。

(二)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努力方向

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明燈,明確的學習目標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者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和努力的方向。綜合近年來針對中職生的諸多研究發現,中職生普遍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認真學習的動力和努力的方向。譬如,張柱海、冷麗梅[7]對中職衛校學生學習動機的研究中發現,中職生在確立學習目標方面的問題嚴重,有一半的學生在學習目標方面存在困擾,成績排名靠后的學生在學習目標方面的困擾更為嚴重。周曉靜[8]對中職生厭學現象的研究中也發現,中職生嚴重缺乏學習欲望,存在著嚴重的厭學情緒,70.4%的學生沒有學習目標或學習目標不明確。

(三)學習態度不端正,主動性較差

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可以幫助學生主動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或排除其他事情的干擾,從而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或任務。在以往研究中諸多研究者發現,中職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不夠端正,學習主動性較差,總想投機取巧,對學習抱有僥幸心理。例如,王國光、田靜[9]的研究中發現,中職生同學之間基本上不會討論學習問題,在學習遇到困難時,88.6%的中職生習慣抄襲別人的答案或直接置之不理,從不主動尋求解決困難的方法。鄒宇潔[10]的研究中也發現,中職學生學習態度總體上不盡人意,雖然在認知水平上對學習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但是在行為傾向上學習行為與認知水平并不一致。

(四)學習自我效能感低,自信心較弱

學習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動機,會給自己確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并為之奮斗,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采取有效的措施[11]。近十年來諸多研究發現,中職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普遍較低,學習自信心較弱。例如,袁文萍、馬磊[12]的研究中發現,“考試失敗”在中職生中多發且對中職生的心理應激影響較大,占82.28%,多次考試失敗的體驗降低了中職生的自信心,同時其學習自我效能感也被削弱。武任恒、曾瑩[13]的研究中也發現,大部分中職生在以往學習中的成功體驗極少,自信心非常薄弱,即使是在技能方面取得了優秀成績的同學也認為自己不如普通高中的學生。

(五)學習方法不科學,時間管理觀念差

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合理的時間安排可以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來針對中職生的諸多研究發現,中職生不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計劃,不懂得利用課堂時間,也不愿在空閑時間適當安排學習任務。例如,王國光、田靜[9]的研究中發現,中職生不會學習,92.8%的學生課前不預習,一半以上的學生不及時復習所學內容,僅有6.1%的學生上課會適當做筆記,這與張彩俠等[14]的研究結果相一致。丁竹青[15]對中職實習護生的研究中也發現,僅有少部分學生會對每天的學習做總結與回顧,一半以上的學生基本不制定操作練習時間表。

三、中職生出現學習心理與行為問題的原因

(一)學校方面

1.教師職業倦怠及專業素質不高

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態度等都會影響中職生的學習心理與行為。然而孔祥富[16]的一項針對中職教師的研究發現,從情緒疲憊維度和成就維度兩個維度上看,分別有93.8%和94.7%的中職教師有輕度或中度的職業倦怠。另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專業實踐知識嚴重缺乏以及教育科研能力較弱,能夠完全達到《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要求的教師不多[17]。

2.課程設置不合理及課堂教學忽視學生主體性

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工作在生產、服務一線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而中職學校的課程設置還是以理論知識課程為主,且沒有考慮到中職生基礎差的現實因素,加重了學生對學習的排斥心理。課堂教學也依然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創造性和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課堂枯燥無味,教學語言也不通俗易懂,而且部分教師對一些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不及時批評糾正,這就進一步削弱了中職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力[18]。

3.中職學校的評價方式單一

中等職業教育在評價體系上,應區別于普通高中教育,無論是在評價內容、標準還是評價方式上都要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殊性。然而程艷霞等[19]的研究中發現,中職學校在評價取向上偏離,部分中職學校對于教學質量的評價還是采用傳統的筆試評價,不能將文化理論課的學習與學生對技能知識的掌握結合起來,只把一次考試的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忽視過程性評價。導致中職生不能準確把握努力的方向,從而影響了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家庭方面

1.父母教養方式不科學

父母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養育子女過程中反映出的觀念、態度、情感及其他一切言行舉止的集合體[20]。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同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與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常遭父母拒絕的學生多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容易產生敵意和攻擊行為;而常獲父母接納的學生則多表現出充滿愛心、助人為樂等親社會行為[21]。對孩子的管教過于嚴格,會使孩子的自信心、進取心、自尊心都受到打擊,容易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消極情緒[22]。

2.父母文化水平低

文化水平較高的父母不僅重視自我的學習與提高,也重視子女的學習,讓子女在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中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蘇敏等[23]的研究中發現,超半數的中職生父母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無法指導孩子的學習。同時,父母教育期望對中職生的自我定位有很大影響[24],然而很多中職生的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對孩子的期望也不高,認為能順利拿到畢業證,進入社會能有一技之長就可以了,因此平時也不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導致中職生對學習抱有僥幸心理[25]。

3.家庭不完整

家庭不完整包括父母離異、父母一方去世造成的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以及父母一方或雙方長期在外地工作的家庭,這會使中職生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調查發現,中職生所在的家庭中,存在大量的不完整家庭[26]。蘇敏等[23]的研究中發現超半數的中職生長期不跟父母住在一起,由父母一方、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照顧。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家長可能會對中職生疏于管教,家庭關愛的缺失也會使中職生產生自卑等心理問題,進而失去學習欲望,產生學習心理問題。

(三)社會方面

1.不良的社會風氣

中職生思想觀念尚未成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非常容易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一方面,職業教育長期以來備受歧視,而中職生作為職業教育的主體,也長期飽受來自社會的歧視[13]。另一方面,各種不良媒體的誘惑,如網絡游戲、暴露文學、暴力影視等,以及不良思想的侵蝕,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學習無用論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中職生對學習的正確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觀念發生扭曲,不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意義、價值是什么。

2.就業形勢嚴峻

中職生在就業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限制和阻礙。首先,就業機會受限,如公務員考試,中職生不具備報考資格;其次,不管是就業去向、工資收入,還是社會保障等都處于較低水平;最后,職業發展空間狹窄,職業晉升的過程中會受到學歷的限制,想要晉升中層或者更高層就必須要提升學歷[27]。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使中職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從而失去了努力學習的欲望。

(四)學生自身

1.對自我認識不充分,不能正確歸因

充分認識自我,正確歸因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維納歸因理論,要把失敗歸因為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才有助于學生的提高。然而以往諸多研究中發現,中職生往往把失敗歸因為外部的不穩定因素和內部的穩定因素,如把自己學習不夠努力的原因歸結為班級學習氛圍不好[5],責怪老師課講得不好才使得自己根本聽不懂那些內容,以及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差[13]。把自己成績差的原因歸結為能力的不足降低了中職生的學習自信心,對自我認識的不充分導致他們無法給自己樹立合適的學習目標。

2.學習毅力薄弱,自控能力差

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有研究發現,其學習毅力處于一般水平[28],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自我控制能力差,非常容易出現成癮問題。例如,姜進梅、支偉[29]的研究中發現,近60%的學生使用手機或電腦超過4個小時。杜媛媛[30]的研究中也發現,有將近一半的學生對手機重度依賴。外界事物特別是手機對中職生的誘惑使本身自控能力差的中職生產生了嚴重的學習心理與行為問題。

3.學習習慣不良,學習適應力差

很多中職生長期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有研究表明,學習習慣會顯著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31],這也是導致中職生學習成績差的原因之一。學習習慣的不良加上升入中等職業學校后課程數量的增多,以及陌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訓練,不少學生會感到手足無措,在短期內難以適應,就會容易產生厭惡、逃避學習的心理和行為。

四、解決中職生學習心理與行為問題的對策

(一)重視學校學習氛圍建設,改革評價體系

學校要建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教師要做到“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給學生做好榜樣;其次,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關心、愛護學生,以“德心融合”模式育人為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開展各項團體心理活動,使學生與教師之間搭建起信任的橋梁;最后,還要加強課堂管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管理好課堂秩序,對擾亂課堂紀律的行為及時批評制止,對學習認真的學生給予表揚。同時,學校還要打破傳統的單純以成績為主的評價模式,完善綜合評價體系,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32],重視過程性評價,既要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還要重視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方法等的評價,也可以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專業課考評制度。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樹立正確教育觀

要想解決中職生的學習心理與行為問題僅僅依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中職生家長的配合。研究發現,家庭親密度對中職護理生學習心理有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也應給中職生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首先,家長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身作則,給中職生樹立榜樣;其次,家長要多與中職生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及時了解中職生在學習和思想上遇到的各種問題,以便使這些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最后,家長應給予中職生較高的期望,鼓勵其樹立更高的目標,比如:參加技能大賽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參加對口高考考取理想的大學。

(三)增強學生自信心,樹立恰當的學習目標

中職生大多對于批評的話語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免疫,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和認可,因此在日常管理和教學中要注意保護中職生的自信心,多鼓勵。首先,要引導學生正確歸因,分析自身的優點和不足,比如:當學生考試失利后,教師應及時與學生溝通,引導學生把失利的原因歸結為努力程度,讓學生相信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只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就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其次,要引導學生樹立恰當的學習目標,不僅要樹立長期目標更要重視短期目標,因為短期目標具有較好的動機效果[7];最后,樹立了恰當的目標后還要引導學生把樹立的學習目標分成小塊,制定出具體的計劃包括每天的計劃、每周的計劃、每月的計劃,并且嚴格按照制定的計劃完成,從而使中職生逐漸養成制定學習計劃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姚茹,官群.中小學學困生學習心理發展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以學習適應性測驗為依據[J].中國特殊教育,2014(1):90-96.

[2]杜允.大學生學習心理研究述評[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11(11):101-103,107.

[3]張冠華.學生管理視角下大學生學習心理現狀及對策[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6):80-83.

[4]李晶巖. 核心素養培養視角下中職生合作學習模式研究[D].中山: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19.

[5]鄒國祥.中職生學習動機調查[J].教育與職業,2011(10):54-55.

[6]劉勝益.90后中職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調查和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7):30-31.

[7]張柱海,冷麗梅.中職衛校學生學習動機現狀調查研究[J].職教論壇,2017(17):19-22.

[8]周曉靜. 中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的分析與應對策略[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9]王國光,田靜.關于職校生學習力的調查報告[J].職教論壇,2011(21):88-90.

[10]鄒宇潔. 中職學生學習態度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11]李麗.中職生情緒智力、自我效能感與英語學業成績的關系[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1(2):85-88.

[12]袁文萍,馬磊.中職生生活事件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7):1072-1077.

[13]武任恒,曾瑩.中職生學習習得性無助的實證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2(11):87-90.

[14]張彩俠,曹彬,楊新勝.關于中職生學習現狀的調查[J].職教論壇,2009(23):63-64.

[15]丁竹青.中職實習護生學習自主性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護理研究,2018,32(10):1656-1658.

[16]孔祥富.認同危機背景下中職教師職業倦怠研究[J].職教通訊,2019(7):48-52.

[17]涂三廣,何美.基于標準的中職教師專業素質調查:問題與建議[J].職教論壇,2016(30):21-29.

[18]任逸姿.中職學?;盍φn堂的構建策略研究——基于課堂教學管理的視角[J].職業教育研究,2018(5):41-45.

[19]程艷霞,陳瑞生.現代中職教育的特點、問題及建議[J].教育與職業,2015(21):13-16.

[20]Darling,Nancy,Steinberg,et al.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

[21]Uji M,Sakamoto A,Adachi K,et al. The Impact of Authoritative,Authoritarian,and Permissive Parenting Styles on Childrens Later Mental Health in Japan:Focusing on Parent and Child Gender[J].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2014,23(2):293-302.

[22]李文柱,賈梅英,溫魁賓.發現學生:中職教育大發展的新起點——關于中職學生心理認知狀況的調研報告[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23):63-67.

[23]蘇敏,王福建,郭晨.職業院校學生學業狀態的調查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21):33-38.

[24]周昊昊,張棉好.父母教育卷入對中職生學習投入影響的實證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5):75-83.

[25]汪文嫻. 四川省中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及對策[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26]陶嘉強. 中職學生的家庭結構、依戀關系與其同伴關系的關系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8.

[27]李興洲,趙紅.政策視角下中職生生涯發展困境與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8(5):54-58.

[28]曹瓊,李夢婕.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力培養的策略與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8,39(35):22-26.

[29]姜進梅,支偉.職校生學習狀態實然分析與應然探究——以江蘇某職業學校機電類專業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9(27):21-25.

[30]杜媛媛. 小組工作介入中職生手機成癮問題的實務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9.

[31]劉露萍.高職學生學習習慣對學習成績影響程度的模型分析——基于重慶市5所高職院校2027名學生樣本的實證分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2(7):175-179.

[32]戚亞慧,韋雪艷.不同學業成績中職生學業自我效能感、希望特質和心理韌性的關系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14):69-73.

(作者單位:淮北師范大學,淮北,235000)

編輯/衛 虹 終校/張國憲

猜你喜歡
學習心理中職生中職教育
職業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研究與對策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團體輔導的運用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淺析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微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
公開課與常態課學生學習心理和行為的表現分析
關于職業院校技師層次學生學習心理狀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