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擬人化手法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應用

2020-11-25 02:40張麗麗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10期
關鍵詞:動畫設計

【摘要】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生動趣味的擬人化手法備受廣大觀眾青睞,其不僅是塑造角色性格的關鍵手段,而且是動畫藝術的顯著特征,是其他藝術手段難以匹及的。因此,本文結合動畫角色的擬人化特征,重點探討了擬人化手法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應用策略,以縮短影片與觀眾的距離。

【關鍵詞】擬人化手法;動畫角色;動畫設計;角色設計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擬人化,是將人物特征賦予思想或情感的對象,使之人格化的過程。通常而言,擬人化手法多運用于將人物角色以外的其他動畫角色人格化,賦予其人類獨特的情感、動作、表情、語言特征等,以增強觀眾的共鳴體驗,提升整個動畫的藝術鑒賞價值。

一、動畫角色的擬人化特征

對于動畫角色而言,其擬人化特征主要體現在形象、動作、語言方面,通過角色擬人化使觀眾深刻了解角色思想,增強動畫的藝術效果。

(一)形象擬人化

動畫角色形象涉及其外在形態、表情、服飾、習性等方面,設計師根據角色需求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出獨特、趣味、新穎的藝術形象。其一,形象擬人化離不開人格特征。從外形層面看,設計者往往將生活特征賦予角色形象上,以彰顯人格化特征。如《汽車總動員》中,皮克斯創新了汽車的擬人形象:由慣用的車燈眼睛轉變為車窗眼睛,將慣被設計為嘴的擋泥板刻意忽略,增加了擬人化嘴;神情方面,表情、神態均為重要的非語言信息,傳達著人格化的喜怒哀樂,如《蟲蟲特工隊》中的小工蟻飛力,其在發明時面部神態體現出十足的熱情,被趕走時又倍感沮喪傷感,面對霸王時又不乏勇敢果毅,這無疑都是動畫角色的擬人化表現;服飾方面,擬人化設計凸顯了角色的不同身份與職業,如《工作細胞》中,紅白細胞的服裝分別體現了其在人體中所擔任的“職業”,紅細胞身穿紅夾克工裝,頭頂圓餅狀帽子,懷抱標識“氧氣”“二氧化碳”的箱子四處奔波;而白細胞身著白色工裝,頭頂白血球字樣的帽子,手持武器,隨時捕殺外來病菌。[1]

(二)動作擬人化

動作擬人化,是將人格化的運動狀態、規律運用于動畫角色設計中,實現想象與現實的緊密交織,有時是將四腳動物變作兩腳走路,有時是將物品創作成有腳有手、有鼻子有眼的生命形象。以《美女與野獸》為例,設計者將動畫中的茶壺、杯子、鬧鐘、蠟燭臺、掃帚等均采取擬人化手法,此類角色結構不同,動作規律也隨之不同,但動作方式均模仿人類的動作特征加以設計,強化了多元角色的趣味性。應注意的是,角色動作擬人化設計過程中要注重角色自身的局限性,充分考慮角色特有的運動特性,如魚在水中游、鳥在天上飛、蛇靠身體爬,只有嚴格依循生活法則,遵循生物自身特點,不生搬硬套擬人化手法,方可收到較佳的效果。以動畫《快樂的大腳》為例,除了跳舞的大腳、會說話的企鵝以外,企鵝其他特點均維持了其原型的自然特性,如搖搖擺擺的走路方式;再如《功夫熊貓》中猴子大師的猴拳、俏小龍的蛇形、朱莉母老虎的虎拳及其十足的跑跳切滑力,這些無疑均體現了角色原型的動作特征。

(三)語言擬人化

人是世界上唯一具備語言功能的生命,因此,語言已經成為一種鮮明的人格化特征。在動畫角色設計中,使角色張口說話成為一種重要的擬人化手法,語言溝通可使觀眾清晰地讀懂動畫,讀懂動畫角色的性格與態度。在美國,經由語言擬人化的動畫角色猶如真實音樂劇的“演員”,以獨特的語言風格與聲音特點傳達角色的多元情緒與故事的生動情節。以《冰河世紀》為例,除了那只松鼠從頭到尾未說過話,其他動物均以語言進行交流,經過設計者的構思與創造,賦予不同角色不同的聲音,凸顯出了不同的性格。如老虎以洪亮的聲音烘托其冷酷與生猛,大象的聲音則更深沉,體現了其沉穩與理性的性格特征,樹獺聲音趨于尖銳,語言風格更幽默詼諧,凸顯其狡黠與靈活,觀眾可通過不同的語言風格、聲音來判斷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極大地增強了動畫的觀看效果。[2]

二、擬人化手法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在動畫角色設計中,擬人化手法應用要依循角色設計的順序與原則,通過原型選定、撰寫小傳、觀察角色特征、融入擬人化元素等,成功賦予角色人格化特征,還要綜合考慮動畫的商業、娛樂、藝術或科教等用途加以調整,如此方可設計出具有完整意義的擬人化動畫角色。

(一)選定角色原型,傳達設計意圖

動畫角色原型選擇猶如電影開拍前的選角一般,要確保角色滿足動畫整體基調與氛圍,且具有十足的藝術感染力與創造力,精準傳達導演的意圖,并為角色運動、劇情發展等后期制作奠定基礎。角色原型的選擇涉及兩方面:一是正面角色原型的選定。正面角色通常為動畫主角,以動畫《熊出沒》為例,由于這是一部發生在森林中的故事,因而主角均為森林動物,為了和伐木工光頭強抗衡,兔子、松鼠等小體型動物缺乏力量感,老虎、獅子又過于兇猛,因而選擇了熊這一原型作為正面角色,其既可與伐木工光頭強抗衡,形象上又不至于太過威懾,以此奠定該動畫的幽默總基調,深受孩子的喜愛。二是負面角色原型的選定。以動畫《蚊子的一生》為例,創作者意圖在于諷刺貪婪的人必將毀在貪婪的欲望之中,以此告誡觀眾知足常樂、適可而止。從動畫意圖來看,角色屬于負面角色,因而選擇原型時要選擇外形不那么可愛的角色,如此悲劇來臨時方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而外形不美、貪婪又可傳達癢的主題,蚊子無疑是最佳選擇。[3]

(二)撰寫角色小傳,明晰角色性格

撰寫角色小傳可使動畫角色形象更生動飽滿,通常而言,動畫短片并不需撰寫小傳,長篇動畫則離不開角色小傳,其可使設計者對角色性格的理解更深刻,避免創作后期方向迷失。在動畫角色小傳撰寫時要盡量詳盡,無論是角色生平,還是經歷,均會影響動畫作品的藝術效果。以《瘋狂動物城》為例,主角之一是狐貍尼克,其自小與母親一起生活,雖貧窮卻快樂,但當他加入小騎童子軍后一切都變了,作為這個群體中唯一的食肉動物,他遭受了排擠與歧視,只能偷偷哭泣,并下定決心不再顯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也不再試圖扭轉其他動物對自己的刻板印象。長大后,他與兔子朱迪不打不相識,并肩查案,朱迪想讓他成為警察,尼克欣然答應,但在新聞發布會上,朱迪因緊張說出了動物發瘋與食肉動物相關,這使得尼克立即想起了小時候備受欺凌的經歷,頓覺遭到朋友背叛摔門而去。若無小時候的經歷,尼克不會產生如此行為,可見,撰寫角色小傳可使動畫各環節合情合理、角色生動鮮活。[4]

(三)觀察原型特征,融入擬人手法

撰寫好角色小傳后,設計者需仔細觀察角色原型的身體結構、神態表情、動作形態等特點,合理融入擬人化設計元素。一方面,要觀察角色原型的身體結構,尋找原型中近似于人的某些特征,采取擬人化、夸張化手法創造出多元角色。以《瘋狂動物城》為例,主角兔朱迪的原型小巧呆萌,設計者通過縮短上半身比例,進一步夸張腳部比例,凸顯了該角色的靈活、勇敢特征;而警察局長原型為水牛,設計者通過夸張其肌肉,賦予其“硬漢”造型。另一方面,要觀察角色原型的神態表情,通過相似面部特征的變形、添加不存在的人格化面部特征,精準反映角色情感并傳遞信息,營造詼諧幽默的氛圍。如動畫《海底總動員》中,設計者保留了魚的面部結構,同時將其眼部設計為類似于人的可自由活動的眼瞼,以塑造角色性格、傳達不同的思想情感。此外,要觀察角色原型的動作形態,為角色擬人化運動設計提供便利。在角色動作設計前,設計者要先對原型動作進行細致觀察,如貓如何玩毛線球、獅子如何捕獵、羚羊如何奔跑、兔子如何跳躍等,將動畫原型各形態、動作了然于胸,既要使所設計角色符合人的運動規律,又要適合角色原型身體構造,達到一個適度的動作效果。例如,《瘋狂動物城》中,傷心時原本豎著的耳朵緩慢垂下的兔子朱迪;用手打字、接打電話極其緩慢的樹獺等。[5]

三、結語

綜上,動畫角色因被角色設定師賦予生命與魔力,方可在屏幕上恣意揮灑表演。動畫影片的感染力、后續產品的開發潛力均取決于角色設計情況,除了基本造型層面上點、線、面、色彩等造型藝術構思以外,還要賦予角色擬人化處理方式,將“人的屬性”與“被擬對象的屬性”全面融入角色的形態、動作、語言、情感之中,使觀眾跟隨趣味十足的角色在極具創造力、想象力的世界中穿梭遨游,使整個動畫影片兼具商業性與藝術性。

參考文獻:

[1]王詩瑩.淺析擬人化手法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表現[J].藝術教育,2020(2):142-145.

[2]范夢雪.擬人化手法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應用[D].蘇州:蘇州大學,2018.

[3]王涵,劉虹弦.動畫角色的擬人化風格研究[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3,26(4):35-37.

[4]劉昆.動畫創作中動物角色造型設計的擬人化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3.

[5]關曉朋.動畫角色的擬人化特征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8):258.

作者簡介:張麗麗(1986-),女,山東臨沂人,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動畫設計。

猜你喜歡
動畫設計
基于品牌傳播的吉祥物動畫設計探討
Flash動畫設計的課程研究與互動探討
二維動畫場景色彩研究與應用
三維動畫模擬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中?!癋lash動畫設計”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動畫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廣西動畫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藝術元素有效融入動畫設計教學的途徑探究
多媒體技術下動畫設計教學方法的應用
漢代畫像石藝術在現代動畫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