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傳授文化背景知識的作用及意義

2020-11-25 02:42白曉紅
銀幕內外 2020年5期
關鍵詞:傳授文化背景閱讀理解

白曉紅

摘要:在整個英語教學體系中,閱讀理解教學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閱讀過程是讀者的語篇各個層次的信息相互作用的過程。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講授對閱讀的正確理解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閱讀理解;文化背景;傳授

一、問題的提出

因為對于把英語作為一門外語來學習的中國學生來說,英語輸人的主要來源是閱讀。同時就我國的具體情況而言,通過閱讀獲取信息仍然是學生在今后工作中使用英語的主要技能之一。從一定意義上講,對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閱讀水平的高低往往標志著英語學習的成敗。簡言之,所謂閱讀理解就是閱讀加理解,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理解,而理解的途徑則要靠閱讀,兩者相輔相成、協調統一。在實際的閱讀理解教學中,筆者發現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學生的詞匯量大增,掌握了不少語法知識,但閱讀理解能力卻未見提高。具體到一篇文章而言,單詞幾乎都認識,語法結構也沒問題,但整篇文章看了幾遍卻不知所云,即產生了閱讀而不理解或是難于理解的問題。

二、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與閱讀理解教學的互動

從實踐層面上看,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與閱讀理解教學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閱讀理解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掌握語言工具,進而能運用這個工具去學習、了解國外的文化知識。而要想使學生掌握并熟練運用這一工具,離不開在閱讀理解教學中向學生傳授有關文化背景知識;另一方面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達到閱讀理解教學的目的。簡言之,閱讀理解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反過來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又能幫助閱讀理解教學完成自己的任務,兩者是一種良勝互動關系。

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對閱讀理解教學的促進作用。閱讀理解是讀者對讀物進行的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它包括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兩個層次:一個是淺層次的字面理解,另一個是深層次的推論理解。(姜方臣、張蘇1998年)在閱讀理解教學中,學生對推論理解更難以掌握,而推論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Carrel 1983年)事實上,一個人擁有的文化背景知識越豐富,他在閱讀中的猜測就越準確,他對所讀文章的理解就越深刻。反之,缺乏文化背景知識將直接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因為理解文章的關鍵在于正確使用背景知識填補文中非連續事實的空白,使其同文章的其它部分連成一體。由于學生沒有使用背景知識,無法找出上下文的聯系,必將嚴重影響他們對文章的正確理解。常表現為閱讀速度緩慢,歪曲原義,不能得出正確的推論判斷和預測。另外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對閱讀理解學習的興趣。傳統的閱讀教學僅把閱讀材料當作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的媒介。時間一長,學生會覺得閱讀課枯燥無味,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日趨減少,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把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作為閱讀理解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來強調,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文化背景知識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促進他們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培養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閱讀理解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向學生傳授文化背景知識。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一直是制約中國人與講英語國家的人進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以至于在交際中遇到許多問題,造成誤解或陷人尷尬境地。有的學者認為,了解文化背景知識、認識漢英文化差異,能培養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積極理解的態度,增加不同文化接觸時的適應能力,增強不同文化交際的技能。(于秀華2001年)筆者認為,這也是我們閱讀理解教學乃至整個英語教學所追求的重要目的之一。早在20世紀20年代,著名學者胡適就曾強調:“我們學習西洋文化,不單是可以識幾個洋字,會幾句洋話,我們的目的在于輸人西洋的學術思想,所以我認為中國學校教授西洋文化應該用‘一箭雙雕的方法,把‘思想和‘文字并教?!彼詿o論是從直接的、眼前的—語言的習慣,還是從間接的、長遠的目的—文化寬容與文化借鑒來看,我們都有必要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知識。而這一任務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閱讀理解教學來實現。

三、閱讀理解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傳授的內容

在討論了閱讀理解教學與文化背景知識傳授的關系之后,問題的重點就轉到了閱讀理解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傳授的內容之上??偟膩碚f,可以被稱為英語文化背景的知識非常繁雜,我們不可能在閱讀理解教學中事無巨細將它們一一傳授,這就需要我們弄明白在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應重點傳授哪些文化背景知識。

與上邊的一些文化背景相比,在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應更重視深層的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這些文化背景知識主要包括:第一,英美國家宗教信仰的文化背景知識。英美國家的宗教精神源于基督教?;浇绦麚P的“愛”更多地表現了人的自由平等意識?!妒ソ洝沸Q,世上一切人,不論男女老幼都是上帝的兒女,任何人不管他是貧富貴賤都是兄弟姐妹,都是平等的。因此,人與人之間不應該相互欺壓,而應用愛心相互寬容。這種宗教精神是歷來主張等級有別,長幼有序的中國人難以理解的。第二,英美人思維方式的文化背景知識。注重思辯理性,是英美人的一貫傳統。在多數英美人看來,只有思辯理性的東西才是最真實、最完善、最美好的。在實際事務的處理中,重視實證與分析,凡事習慣于從具體或局部到整體考慮問題,一種由點到線,通過分析和邏輯推理的線式思維模式。中國人則重直觀感受、切身領悟,習慣于對事物進行整體感悟而形成一種“生動活潑”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的差異往往成為其它差異的根源。第三,英美道德觀的文化背景知識。英美國家的道德觀與中國的有很大的不同,使兩者的倫理體系和道德規范具有了不同特點。英美重契約,中國重人倫;英美重理智,中國重人情;英美的倫理道德以人性惡為出發點,強調個體的道德教育,中國的儒家從人性善的觀點出發,強調個體的道德修養。第四,英美婚姻家庭觀的文化背景知識。在以個體為本的英美國家,包辦婚姻是不可思議的,離婚也是一種極為普遍,毫不奇怪的現象。英美青年擇偶一般不需征得家長的同意,主張絕對自由結合。這同中國人強調家庭整體,互相依存,休戚與共的婚姻家庭觀有著很大的差異。

猜你喜歡
傳授文化背景閱讀理解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謠教學策略——以中班語言活動《茶口粉干》為例
傳授技藝
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學探究
芻議英語閱讀理解講評課
談初中生英語授課方法
我的十年教學之路
干花手作達人親自傳授
哈哈鏡
哈哈鏡
新目標英語中考總復習文化背景知識自測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