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大自然文學生態倫理思想對比研究
——以《走進帕米爾高原》與《寂靜的春天》為例

2020-11-26 01:48夏侯勤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長江叢刊 2020年14期
關鍵詞:倫理思想帕米爾高原卡森

夏侯勤/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大自然文學是當代生態文學書寫的一種獨特形態。安徽籍作家劉先平是中國大自然文學的開拓者,是我國大自然文學的一面旗幟,致力于大自然文學創作三十余年,作品達300 多萬字,出版作品四十多部,其中9 部作品被譯成英文版。他先后獲得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林格倫文學獎提名,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大自然文學作家,激勵并帶動了一大批優秀作家,如胡冬林、牧鈴、黑鶴等。以劉先平為代表作家的中國大自然文學在世界大自然文學中獨具特色,開創了大自然文學的一種新形態,一種新文體,開創了新的審美天地。美國自然文學從十七世紀興起,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別具美國本土特色的文學流派,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逐漸滲透進人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受到公眾的普遍接受和充分的肯定。美國自然文學因其以內涵豐富的自然為寫作對象,以探索自然與人類的關系為主題的特點而受到生態批評家的廣泛關注。從事自然寫作的作家們不僅表現了對文學審美價值的追求,而且探討了土地、環境的價值和對自然界的倫理觀,從而啟示人們要理順荒野與文明的關系,呵護自然,保護環境。美國涌現出約翰·巴勒斯、約翰·繆爾、蘇珊· 庫珀、瑪麗· 奧斯汀等自然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迅速改變了當下人與自然的關系,愈演愈烈,翻天覆地,從而直接引發了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等一系列尖銳矛盾。在經濟利益驅使下,人類過度開采自然資源,生存環境持續急劇惡化,導致人類正面臨著全球化的生態危機?;诖?,全球背景下的生態保護運動迅速崛起,倡導保護環境和反對破壞生態,同時批判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社會發展理念,使得環境生態問題與道德倫理問題相互交織,生態倫理學應運而生。很多大自然文學作品的生態倫理思想躍然紙上。從事自然寫作的作家在追求文學美學的同時,深入探討了的生態倫理思想,旨在達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劉先平的《走進帕米爾高原》在以“天人合一為基調的中國生態倫理傳統的基礎上給與生態道德以現代的闡釋: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知足知止,平等互利,為人類留一片詩意的棲居地。生態道德的建設,尤其要關注兒童。蕾切爾·卡森是美國自然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寂靜的春天》揭露了由于人類對化學藥劑的毫無節制地使用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巨大破壞,同時質疑了人類中心主義的狹隘思想。從生態批評角度對作品《走進帕米爾高原》和《寂靜的春天》進行解讀,能更為深刻體會蘊含在兩部作品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倫理思想,也能體悟出中美大自然文學在此領域的創作異同。

一、《走進帕米爾高原》的生態倫理思想研究

《走進帕米爾高原》敘述了作者劉先平在中國西部的探險經歷以及沿途所見所聞引發的人文思考,誠如作者自述“我希望用大自然探險奇遇,還給孩子們一個真實的大自然世界,激活人類曾有的記憶,接通與大自然相連的血脈,接受生態道德的洗禮、啟蒙,同時啟迪智慧的成長”。[1]作者多維度展開了一系列鮮活畫面:大漠尋鶴、守候普氏原羚、尋訪香獐、駱駝靈感、跟蹤白唇鹿、泥塑藝術長廊、展示凝固的歷史、天域大美阿爾金等等。作者以自身見聞為創作素材,吁求人們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從而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天人合一’是中國生態倫理傳統的基調,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儒家、道家為代表。其中儒家以人為主,從人道出發,以人道體悟天道”。[2]在《走進帕米爾高原》中,劉先平依托以儒家、道家為基礎的生態倫理傳統觀念,生動闡釋了中國現代生態倫理思想。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據估計最早有上百萬只,到了1997年,樂觀估計也就剩下了兩萬只。藏羚羊的絨毛極具市場價值,價格高達數萬美元;麝則長有寶貴的香囊。這兩種動物引發不法分子瘋狂盜獵,它們悲慘的命運和險惡的生存狀況引發世人關注。作者認為正是因為人類的貪婪,給自然的生靈帶來即將滅頂的厄運。動物“為人類帶來了福祉,也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1]作者把批判的矛頭直指使用藏羚絨毛制品的人類:人性的虛榮與貪婪使他們喪失了生態道德,并且追根溯源,直指盜獵猖獗的終極原因是買賣市場的存在。曾經發達的彩陶文化、青銅文化導致過度砍伐森林、開荒種地,直接引發洪水等天災,人禍引起天災,“對自然無情的攫取,招致大自然的懲罰,至今不都還在警示著我們嗎”?[1]面對曾經如詩如畫般的大自然被破壞得支離破碎,激起了作者“無限的悲憤、憂慮”。[1]劉先平借由作品無疑搭建起了人與自然的道德對話機制,傳達了鮮明的生態倫理意識。作者堅信人類沒有權利以毀壞自然的方式來迎合自身的需求,并單純維護自己的倫理原則。為此作者感嘆“真的,來這兒是享受,多壯美! 祖國有多么遼闊!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懂得了保護藏羚羊是保護一種生命。它們和我們一樣,都有生存發展的權利,都是大地的孩子?!保?]生態倫理思想激發大自然文學闡釋人與自然的道德關系,并且認為“人的道德關懷必須或者應該從人的范疇擴展到動物范疇;應該建立起對自然所有生命形式的道德自律:人與動物的關系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3]《走進帕米爾高原》呼吁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創作圖旨可見一斑,作者堅信“只有人們以生態道德修身濟國,人與自然和諧之花才會遍地開放?!保?]

二、《寂靜的春天》的生態倫理思想研究

美國自然文學以包羅萬象的自然為創作對象,探索人類與周遭環境的關系,作品引發生態批評家的廣泛關注。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和作家蕾切爾·卡森出版于1962年的《寂靜的春天》就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生態倫理學名著。

《寂靜的春天》以作者的親身調查數據和科學結論向世人展示了日益加劇的環境危機:鳥兒不見蹤影、豬永遠養不活、蘋果樹無法長出果實、花草又枯又黃、魚兒死亡等等。作者虛構了這樣的一個小鎮,指出其實在世界的很多角落它都真實存在著。作者質問究竟是什么令美國小鎮美麗的春天變得死寂?她警醒世人,人類正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危機:由于過度使用殺蟲劑等化學危險品,人類面臨著暴露在化學危險品當中的境況,從“在母親的子宮里開始,直到我們死亡“。[4]化學藥物殺死了所有的昆蟲,無論它們是否對人類有益與否。這些化學武器在殺死昆蟲的同時,對人類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了巨大威脅??ㄉ赋鲞@些化學藥品不應該被叫作“殺蟲劑”,而應該被叫作“殺生劑”,認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巨大悲哀??ㄉ会樢娧沂境霏h境持續惡化的幕后推手就是人類本身,“使這個本就病懨懨的世界更加沉默寡言的,是人類自己的所作所為”。[4]受利益驅使,任何代價都被某些利益主體認定是合情合理的。人類大肆改變周圍環境,毫不猶豫地鏟除“存在有一點不合心意或者有一丁點的毫無必要”[4]的植物們??ㄉ粲跞伺c自然和諧共生,倡導自然平衡論,批判人類中心主義,呼吁人類在科學上需要謙卑,“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驕傲和自負”。[4]基于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困境,卡森以非凡勇氣和遠見卓識,積極倡導生物控制法,批判化學控制法,化身為環境保護的新行動主義先驅?!都澎o的春天》引領了全球規模宏大的生態保護運動,啟迪了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其偉大之處彪炳史冊,它所倡導的“環境危機觀、自然平衡論和新行動主義思想,把我們帶回到了現代工業化文明社會中被人們遺忘的一個基本的價值觀念,即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融”。[5]該作品喚醒了公眾的環保意識,扭轉了人類征服自然的狂妄自大態度,極大地促進了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凸顯生態道德是道德規范中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特殊范疇。

三、結語

仔細研讀比較中美部分大自然文學作品,發現其在生態主題、寫作手法、敘述視角以及思想來源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另一方面,該類型作品聚焦大自然,在生態倫理思想闡釋方面有著共同欣賞自然、認識自然和保護自然的文學價值追求。此類作品希冀借由環境的書寫激發人類的環境保護保意識,倡導人類與自然對話并和諧共生。大自然文學作品通過刻畫大自然的優美,表達作者對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的贊美之情,促進人類自省,推動全面生態倫理意識提升。深刻認識大自然文學作品的生態倫理思想對于人類環境保護事業的長足發展無疑是一針強心劑?;诖?,大自然文學的創作、傳播與研究必將日漸繁榮。

猜你喜歡
倫理思想帕米爾高原卡森
帕米爾高原
制約帕米爾高原旅游發展因素淺探
卡森和里夫斯
中國夢視角下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研究
帕米爾高原耕地地力評價與改良利用
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與當代中國道德建設
善良是路標
善良是路標
善良是路標
歐茨小說《大瀑布》中的生態倫理思想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