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編輯工作優化提升措施分析

2020-11-26 05:39崔曉
探索科學 2020年10期
關鍵詞:出版單位流程優化

作者簡介:崔曉(1982.4—),女,吉林長春人,本科,吉林人民出版社編輯,研究方向:編輯出版。

摘要:隨著出版轉型工作越來越深入,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出版社對出版編輯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對出版編輯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出版編輯工作進行優化和提升,首先要提升編輯人員的編輯能力,其次,加強編輯人才的教育工作,優化工作流程,堅持自己的特色,發揮專業優勢。

關鍵詞:出版編輯工作;優化提升;

引言

出版編輯作為精神文化產品的內容把控者不僅承擔著產品的策劃、再創作的任務還是文化消費的引導者和產品營銷的推廣者。編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出版物的質量和受眾接受的的程度,因此,作為一個編輯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更好的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社會的需求。

一、編輯人員要提升自己的編輯能力

要做好出版編輯工作就要求編輯人員具有較高的編輯能力,能夠準確把握出版編輯工作的核心思想,熟練應用各種編輯工具,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和相關領域前沿內容,具備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編輯人員的編輯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會對出版物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編輯只有不斷地增強自身的編輯力,才能有效的優化編輯工作。

1、提高編輯工具的應用水平

計算機是編輯人員在工作中最常用的也是主要的編輯工具,單純的在計算機上進行文字編輯與排版,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出版編輯工作。在網絡信息時代,很多工作不是進行簡單的文檔校對與修改,還需要根據文本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除文字外還有聲音、動態演示等了多元化的內容[1]。而且部分內容需要適應網絡化的閱讀模式,要根據網絡傳播的特點對內容進行合理的排版和策劃,這些都需要編輯人員具備較強的新媒體應用能力。編輯人員可以針對新時代背景下出版編輯的工作要求進行自主的,系統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2、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

在網絡傳播時代傳統的文字圖片出版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廣大網絡受眾的需求,出版編輯在進行內容策劃和編輯的時候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在內容策劃和選題中加入新媒體元素。而創新意識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編輯人員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研究網絡傳播的特點,發現受眾的心理需求,挖掘生活中的創新點,在編輯工作中將這些創新點融入產品中去。在進行內容編輯時,要善于運用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和辯證的眼光去思考和看待問題,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

3、鍛煉自身的語言溝通能力

出版編輯工作并不是一個人的工作,在選題、策劃、加工等環節都需要不斷地和作者、專家、審核員、印刷、媒介等進行溝通和交流[2]。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同時在進行溝通和交流過程中塑造自身的形象,搭建自己的人脈關系網,對于以后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重大的意義。編輯人員可以參加一些演講口才培訓班,通過系統的培訓來鍛煉自己的語言溝通能力,此外還可以積極參加根類演講比賽,在實踐中不斷成長。

二、加強出版編輯人才的教育工作

提高編輯人員的編輯能力不僅要靠編輯人員進行自主學習,政府和出版單位還要加強對出版編輯人才的教育工作,有效提高編輯人員的綜合素養。

首先,政府層面上要加強《出版管理條例》中所要求的崗位培訓體系的建設,讓培訓體系能夠形成制度化和可持續化,建立嚴格的培訓監督體系,保證每一位“準編輯人員”能夠持證上崗[3]。除此之外,還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對出版單位的繼續教育工作的落實情況和教育質量進行考核,切實保證編輯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能夠勝任工作崗位。在社會層面上可以舉辦出版行業的專業知識競賽,以賽促學,通過知識競賽的形式加強編輯人員對出版行業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促進編輯人員進自主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

其次,作為出版單位應該重視對編輯的繼續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各版塊編輯的工作水平。例如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定期對編輯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對編輯的工作能力進行調研和評估,善于利用每個編輯的長處,真正做到知人善任,針對編輯人員的短板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以彌補不足。制定合理的內部人才培養機制,采用“傳幫帶”的形式培養新人,不斷提升每一個編輯人員的工作能力。

三、保持自身特色,走自己的路

在從傳統出版行業向現代出版業轉型過程中很多出版單位為了迎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和受眾的需求,放棄了自己的專長,隨意改變出版單位原有的定位,導致出版單位失去自身的特色。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出版轉型過程中保持自身的特色很重要,應保持自身專業出版的優勢,努力發揮自身的長處,結合新媒體和網絡傳播的特點,運用現代化數字出版技術,開創屬于自己的轉型之路才是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策略[4]。例如,斯普林格、培生等國外出版集團在面對網絡時代的沖擊時并沒有一味地尋求自身定位上的不足,而是堅持自己的特色,將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斷做強、做精、做細,從而在專業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四、優化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編輯制度

傳統的編輯流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審、改、校、印。優化工作流程就是在原有工作流程的基礎上通過調整順序等手段重新配置資源,讓各種資源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工作流程的優化在編輯管理工作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研究實用性較強的流程優化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出版編輯的工作效率和提升工作質量[5]。

1、高端稿件優先處理

高端稿件在出版單位的日常工作中具有關鍵性地位,是保證出版單位順利發展的基礎,是體現出版質量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對于高端稿件的處理要做到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保持高端稿件最高的優先級。

此外,在稿件的初步審核、退回修改、最終審核等各個環節也會加快運行速度,使編校時間有效減少。當然,優化工作流程并不是一味地減少編輯工作流程中的一些步驟,而是通過適當的調整,合理安排時間,以提高工作效率。

2、 發揮信息技術手段的作用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工作流程,減少“工作數量”,提高“工作質量”。熟練應用信息化技術,實現網絡辦公與編輯,多人共同協作,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以減少編輯工作中的重復性勞動與事務性勞動,降低編輯人員的勞動強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而且通過計算機初步審核快速校對,能夠有效排除一些基本的錯誤,加快審稿與校對環節,大大加快了編輯速度。

3、建立完善的編輯制度

科學合理的編輯制度可以實現編輯工作的不同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規范編輯人員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選題報告制度,要求責任編輯一定要提高選題標準,保證質量;稿件催審機制,要求要擁有足夠數量的專家,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稿件選擇專業的專家進行審核把關,提高評審質量,出示專業的審稿意見。責任編輯獎懲激勵制度,嚴格評價編輯工作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質量,獎懲結合,激發責任編輯的工作積極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出版編輯工作的優化和提升不僅需要編輯人員不斷學習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還需要政府和出版單位方面完善培訓制度,提高編輯人員的專業素養。此外還要優化工作流程,堅持自身的特色,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編輯人員和出版單位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麗娜.淺析高校出版編輯工作優化提升措施[J].新聞研究導刊,2019, 010(015):187-188.

[2]那蘭蘭.優化編輯工作流程,保障出版質量[J]. 赤子, 2020, 000(004):50.

[3]胡雅莉.數字時代下出版編輯力的提升策略分析[J].神州(上旬刊),2020, 000(010):288.

[4]李睿.新媒體環境下圖書出版編輯工作創新思路[J].科技傳播,2020, 000(005):39-40.

[5]王斌.基于數字出版時代編輯工作現狀及優化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9, 010(004):184-185.

猜你喜歡
出版單位流程優化
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在急性腦卒中搶救中的應用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劉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與元英&宮脅咲良零距離 from IZ*ONE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簡圖
出版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課四備”磨課流程例說
全國經營性圖書出版單位首次等級評估完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