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產業產業鏈現代化建設的路徑研究

2020-11-28 07:20于永法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路徑研究特色產業

摘 要: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產業鏈自主可控,這是由現代產業具有的規模經濟、創新經濟、速度經濟的特征所決定的。當前,最重要的是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圍繞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從源頭創新來全面布局產業鏈,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通過挖掘行業潛力,更好促進新業態不斷培育壯大,使之真正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面對新市場形勢,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帶來的長期影響,應該主動創新,布局新的產業鏈條,才能讓老字號品牌熠熠生輝。

關鍵詞:特色產業;產業鏈現代化;路徑研究

全面高水平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高質量的產業鏈協同配套。在后治水時代的浦江,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轉變顯得愈加迫切。水晶行業作為浦江特色產業,面臨系列傳統向現代迭代的考驗,這其中重要環節就是打造特色產業鏈,以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倒逼產業升級。通過走訪浦江水晶產業,我們形成了以下調研與思考。

一、發展現狀和優勢

1.發展現狀

截止2018年底,浦江縣共有水晶企業637家,其中水晶產業園區438家,開發區落地企業72家,各工業功能分區落地企業127家;水晶行業規上企業28家,其中燈飾掛件1家(占3.57%),工藝品13家(占46.43%),飾品4家(占14.29%),日用品3家(占10.71%),鉆類飾品7家(占25%),燈具與建筑裝潢材料暫無規上企業;全行業從業人員1.52萬人。2018年度,水晶產業實現工業產值62.1億元,稅收1.93億元,其中規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7.36億元。截止2019年底,規范后全縣共有水晶企業505家,其中規上企業27家,水晶產業園區428家,其中規上企業22家,水晶產業實現工業產值62.2億元,其中規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7.9億元。

水晶產業完成規范集聚后上升勢頭持續向好,逐漸步入發展快車道,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實交稅金穩步增長,并且市場份額擴大、產品體系健全、品牌建設成效明顯、產業優勢得到顯著提升。浦江縣水晶制品產業量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水晶加工集散地之一,全國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出口產品主要銷往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年初發文公布“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名單,浦江縣水晶產業園區成功獲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為金華市唯一入選單位。

2.發展的基礎與優勢

浦江縣水晶產業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全國同類產品市場銷量最大、產品品種最多的產業地位,已初步具備了特色鮮明的產業基礎和產業優勢。一是集群發展優勢明顯。從本世紀初開始,浦江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水晶加工集散地之一,所獲得“中國水晶玻璃之都”名符其實。中部、東部、南部、西部4個水晶產業集聚園區的建成,使該縣的水晶集聚優勢更為明顯。二是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綜合看,浦江縣水晶玻璃制品在全國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其中,水晶燈飾掛件全國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達70%、水晶工藝品全國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達80%、鉆類全國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達80%。出口產品主要銷往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

3.產品體系初步形成

浦江縣水晶玻璃產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產品體系日趨完善,目前已形成了燈飾掛件系列(八角珠、燈球、長條、三頭尖和掛片等)、燈具系列(吊燈、吸頂燈、壁燈、臺燈、落地燈等)、工藝品系列(動物、花果、人像和各種模型等)、飾品系列(首飾、服飾、項鏈、手鏈等)、日用品系列(文具、餐具、煙缸、花瓶、鐘表等)、建筑裝潢材料系列(羅馬柱、方磚、貼片、門簾窗簾等)、鉆類飾品系列(用于時裝、鞋帽、皮帶、箱包及其它物品裝飾的各種鉆類產品)等七大系列產品。華德工藝、東州水晶、恒誠工貿、飾然工貿、奧發水晶、富利華水晶、晶盛水晶、小橋水晶、瑋瓚工貿、亞華水鉆、凱瑞車鏡等一批優勢企業通過轉型發展,進入了高端工藝品、奢侈品配套和人造寶石等新市場。

二、存在的問題

1.企業規模偏小。浦江縣現有水晶企業規模明顯偏小,缺少引領的龍頭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家數少,截止目前規上企業僅有27家,占全部水晶企業的4.3%,2018年度水晶產業總產值62.1億元,其中規上企業產值7.36億元;2019年水晶產業實現工業產值62.2億元,其中規上企業產值7.9億元,占水晶產業的11.95%,整個產業還處于企業規模小、缺知名品牌、缺龍頭企業的現狀。

2.產品結構需拓展。從產品結構看,低端產品供給過剩與高端產品有效供給不足并存。該縣生產的水晶產品除了水晶工藝品和日用品外,其余都不是終端產品,如水晶燈飾部分基本上是為廣東的燈具產業做配件加工,而飾品配件(含燙鉆)剔除水鉆的話,占全國85%以上,燈飾掛件占全國60%以上。集群內的企業以簡單加工為主,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所獲得的附加值和利潤很低。同時,生產工藝都是冷加工,沒有熱加工。

3.品牌效應不強。從企業品牌看,自主品牌的培育能力、市場競爭力相對不足,世界級知名品牌偏少,從“做產品”到“做品牌”的轉變任務艱巨。水晶行業內多數企業主要依靠貼牌加工生產,沒有自己的品牌,特別是缺乏國內具有較大知名度、形成完整產業鏈、產值大的水晶龍頭企業,沒有標桿引領水晶行業的發展。如東洲水晶雖在行業內有一定知名度,但體量不夠大。

4.市場競爭力低。從產品質量看,中高端產品和個性化產品缺乏,“中國制造”質量競爭力不夠強。絕大多數企業屬于規模小、檔次低的微小企業和家庭作坊式企業,產品檔次不高,經營以“低質跑量”為主,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企業間往往采取拼價格的手段去擠占市場份額,形成行業無序競爭,市場秩序混亂,惡性競爭層出不窮,企業普遍利潤微薄,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弱。

5.發展后勁不足。大部分企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都還比較低,信息化技術未得到充分利用,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才剛剛起步。一方面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大多數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多以簡單仿制為主,依靠低成本、低價格來維持其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專業人才儲備和研發能力不足,尤其是設計人員、專業工匠、工藝大師嚴重短缺。導致產品迭代更新不快,產品的質量品質較低,美觀度不夠。

三、對策和建議

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作聯動、強化“龍頭”企業牽頭帶動,打出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組合拳”。

1.注重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

做優、做精、做專、做特、做強水晶產業,整合優勢資源,培育龍頭企業,推進企業上市;助推3D玻璃項目,打造“柔性顯示”,引進智能終端。堅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生態支撐,聚焦穩鏈補鏈強鏈控鏈,以小縣大城戰略為抓手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加大力度推進重點企業、項目培育引進和產業園區建設。培育龍頭企業,特別要加強對目標企業的培育,推動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品牌運營等方面實現突破,將之培育為特色顯著、競爭力強的區域性品牌企業。同時,通過兼并、聯合、重組等形式的資本運作,組建企業戰略聯盟,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強化規模經濟優勢。支持水晶加工個體戶、小微貼牌加工企業加入企業聯盟,聯合申報、使用產品品牌等形式,走規?;l展之路。

2.注重產業數字化

加快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圍繞大數據、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等技術,加快研發和應用布局,深化“數字+”應用示范,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建立“數字化車間”和“物聯網工廠”示范項目,引領其他企業進行企業上云、兩化融合、智能制造等數字化改造。推進“企業上云”行動,支持企業利用互聯網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開展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組織開展水晶企業+互聯網創新試點,支持水晶企業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積極推進跨境電商服務,充分利用該縣水晶獨特的資源和政策優勢,開設水晶跨境電商園,為入駐電商企業提供政策、金融、法律、管理、攝影等配套服務。

3.注重產業延伸

針對浦江縣水晶產品鏈和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通過有效招商,推動水晶從單一的中間產品向上游的優質原材料、下游的終端產品延伸,從冷加工切割打磨為主向熱加工、吹制加工等技術延伸;保持手工加工工藝的優勢,培育發展壯大優秀技工隊伍。結合該縣深厚的書畫與文化底蘊,做精做深做透水晶工藝,把水晶工藝品打造成為藝術品和收藏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主動拓展國際市場,力爭主動引導企業每年新拓展2-3個國際市場。積極利用出口信用保險與貿易融資擔保等政策工具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引導企業加強對歐洲、南美洲等市場的研究,主動適應市場,精準開發目標市場。

4.注重優化產品結構

要聚焦水晶產業,大力實施“強鏈、補鏈、延鏈”工程,打造廣泛聯結、緊密互動、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鏈條。鼓勵水鉆、燙鉆等優勢企業從“標準制造”向“制造標準”轉變,從賣產品向賣技術、賣服務轉變;融合文化藝術,大力發展水晶工藝品,推動水晶工藝品沿“商品-禮品-作品-收藏品”路徑進化。瞄準大眾市場,拓展高強耐磨玻璃、工業藍寶石等工業產品,促進水晶產品的終端化;引導水晶產品嫁接光學照明、醫療水晶、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推進產品上檔次和更新換代,推進浦江縣水晶行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5.注重擴大消費需求

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穩步推動生活性服務業需求正?;?、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全面提升服務業創新能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制定實施數字生活新服務行動,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夜間經濟數字化,推進街區(商圈)數字化改造,加快建設步行街,以新服務帶動新消費,加快建設現代消費體系,積極創建消費中心城鎮。

總之,產業鏈協同發展成為了當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現實路徑。浦江水晶行業的探索正為我們打造特色產業提供了一個基礎樣本。同時,浦江水晶產業鏈還沒形成系統完備的上下游鏈路,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布局依舊較為欠缺,這都需要黨委政府和企業共同加大治理力度。

參考文獻:

[1]朱述斌.“共生型”中國農產品價值鏈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2019.7

[2]黃啟源.互聯網+助推一顆水晶“流浪地球”》.人民網,2019.10

[3]東??h水晶和硅產業科學發展,造就水晶之都.連云港日報,2019.11

[4]俞佩芬.高端訪談:浦江水晶要沿著“微笑曲線”兩端拓展產業鏈,2019.10

作者簡介:

于永法,男,中共浦江縣委黨校副校級校委委員、高級講師。

猜你喜歡
路徑研究特色產業
基于特色產業新聞宣傳的地方發展推動思考
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路徑分析
特色產業科普的創新思考與發展研究
河北加快推進細化實化縣域特色產業振興措施
哈爾濱新區對外開放路徑研究
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培育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研究
宣威特色種植四兩撥千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