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宴射儀探究

2020-11-28 07:20余冠宇上官紅偉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北宋

余冠宇 上官紅偉

摘 要:宴射是古代行于朝廷的宮廷禮儀活動。北宋初期承襲了唐五代以來的禮儀制度,“宴射儀”作為“軍禮”,表現出了次數頻繁、地點多樣、參與對象上廣泛的特點,和政治、軍事、外交密切相關。自真宗朝開始,宴射逐漸抽離軍事功能,真正走向規范化和制度化,但此時宴射也漸趨衰落。宋徽宗時期,隨著政治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以《政和五禮新儀》的制訂為標志,最終形成了具有北宋特色的“禮射”制度,并影響了此后南宋的宴射。

關鍵詞:北宋;《政和五禮新儀》;皇帝宴射儀;嘉禮

“宴射”亦作“燕射”,指君臣的宴會中所進行的“射禮”活動。君臣聚飲而射,既有濃厚的宴會氣氛,又帶有一定的政治和軍事色彩。北宋時期,“宴射”活動迎來了鼎盛階段,對“宴射”也賦予新的內涵,尤以《政和五禮新儀》(以下簡稱《新儀》)中的“皇帝宴射儀”為代表。此后的明、清,“宴射禮”逐漸走向消亡。本文將結合宋代禮制的史實,對宋代“宴射儀”加以探究。筆者認為,《新儀》“皇帝宴射儀”是在向“三代”禮制思想的回歸下,承襲了唐五代以來的“宴射禮”制度,適應時代背景下所形成的獨具北宋特色的“宴射”,并影響了南宋的射禮制度。

一、北宋的宴射禮

北宋開國伊始,在制度上表現出了“因循唐制”和“沿革五季”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多次進行了編纂本朝禮典的嘗試,如《開寶通禮》、《禮閣新序》、《太常因革禮》等,其中的“射禮”部分大體上是對唐《開元禮》的繼承,沒有擺脫唐《開元禮》、五代以來形成的框架。經歷北宋前中期對于禮典編修的嘗試后,宋徽宗時期,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新儀》頒布,標志著具有北宋特色的禮制最終形成,其中射禮部分的“皇帝宴射儀”展現“了全新的時代特征。

1.太祖、太宗朝的宴射活動

北宋的宴射活動,以宋初三朝為盛,據《宋史》記載,在太祖、太宗、真宗時期,“宴射”就有十八次。宋初前期的“宴射”活動,表現出了次數頻繁、地點多樣、參與對象上廣泛的特點。宋太祖、太宗曾多次在迎春苑、玉津園等皇家園林進行“宴射”?!端问贰份d:“太祖幸迎春苑宴射?!盵1]此后迎春苑作為北宋前中期主要的宴射場所,多次進行“宴射”。

除迎春苑外,宋初的“宴射”還在玉津園、瓊林苑等處甚至官員家中進行。在這些活動中,往往會談及較為重要的話題。據《續資治通鑒長編》載:“幸太清觀,遂幸開封尹後園宴射。上謂宰臣曰:‘五代諸侯跋扈,多枉法殺人,朝廷置而不問,刑部之職幾廢,且人命至重,姑息藩鎮,當如此耶!乃令諸州自今決大辟訖,錄案聞奏,委刑部詳覆之?!盵2]

除了皇家園林和官員府邸,宋初還常在軍事場所進行宴射,這些活動通常是在軍事征討行動前后進行。如在對南方的戰爭中,水戰是重要的一個部分,引起了太祖、太宗的重視。太祖、太宗就曾多次在視察教船池、講武池和新水磑等處后進行宴射?!堕L編》記載了對南漢的軍事行動結束后,宋太祖進行了宴射:“丁酉,幸教船池,遂幸玉津園宴射?!盵2]

在宴射這種相對輕松的活動中,一些不常言道的話也被提及,如《長編》中載:“太祖幸作坊宴射,酒酣,顧前鳳翔節度使、兼中書令臨清王彥超曰:‘卿曩在復州,朕往依卿,卿何不納我。彥超降階頓首曰:‘當時,臣一刺史耳,勺水豈可容神龍乎。使臣納陛下,陛下安有今日。上大笑而罷?!盵2]

在外交領域?!把缟洹痹谒纬踝鳛橐环N重要的招待外國使節的方式,展示宋代的國家氣度和軍事實力。據《續資治通鑒長編》所載,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曾數次召入朝的吳越王俶參與“宴射”,并禮遇有加:“上數召俶與惟濬宴射苑中,惟諸王預坐,俶拜轍令內侍掖起,俶感泣。又嘗令俶與晉王光義、京兆尹廷美敘兄弟之禮,俶伏地叩頭固辭得止?!盵2]吳越王俶在此前一年應趙匡胤約,出兵與北宋會師南唐都城金陵,十二月,錢俶入朝表賀。北宋朝廷為彰顯本朝“異恩”,對其以最高的規格接待,既表現了宋朝對于歸附的地方政權的仁厚和寬待,又通過“宴射”展示了宋朝的強大軍力,威懾錢俶和其他周邊的政權。

在宋初與契丹的外交往來中,“宴射”開始嶄露頭角。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宋太祖就曾下令契丹使者在講武堂觀諸班騎士習射。[2]在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宋太宗召見了契丹使者同那時已經歸降的南唐后主李煜、南漢后主劉鋹宴射。[2]

2.真宗及之后——儀式化的“宴射禮”

真宗時期,“宴射禮”開始真正走向規范化和制度化,但此時的射禮也逐漸衰落。

首先,軍事色彩逐漸減弱,文學色彩加深,“宴射禮”逐步走向正規化和程序化。真宗朝時,“宴射”活動也較為頻繁,并制定了很多相關制度。在真宗朝時,曲宴中進行射箭成為定制,君臣之間得到了更多互動。

其次,宴射正式確立為一種外交慣例,并廣泛運用到周邊政權的往來上。在和契丹的交往中,“宴射”起了重要的作用?!端螘嫺濉酚涊d景德二年(1005年)時的宴射,真宗“命鎮安軍節度使石保吉賜契丹使者宴射于玉津園。自是凡契丹使者至,皆賜宴射,命節度使或樞密使,天圣后率用管軍者主之?!盵3]

再次,從仁宗、神宗朝開始,見于史書的“宴射”活動明顯減少,“宴射”明顯呈衰退狀態,如玉津園的“宴射”甚至已不見諸史料。

3.《政和五禮新儀》和“皇帝宴射儀”

北宋徽宗朝時,“宴射”出現了新的發展。一方面,大射禮在宋代荒廢,取代其位置的是更為便于進行的宴射禮;另一方面,隨著北宋中后期禮制的完善,宴禮重要性提高,宴飲中進行的宴射禮地位隨之變化。在《新儀》中,即不再出現“大射禮”,取而代之的是“皇帝宴射儀”,分類從“軍禮”移至“嘉禮”。

二、南宋的宴射禮

在康王趙構建立南宋朝廷之后,“宴射禮”在戰亂頻仍的情況下,并未有實施。直到紹興十八年(1148年),才開始有對恢復宴射活動的記載,《宋會要輯稿》記載:“丙子,金使賀天申節,始宴射于玉津園遂為故事?!盵3]《咸淳臨安志》也記載:“玉津園在嘉會門外,紹興十七年建。明年金使蕭秉溫來賀天申節,遂燕射其中?!盵5]顯然,高宗重建玉津園主要是為了延續北宋接待外使進行宴射的傳統,但整個高宗朝,除了接待北使如蕭秉溫以外,鮮少在玉津園舉行射禮活動。與金使在玉津園宴射的記載也很少。

在孝宗朝前期,孝宗為收復失地,表現出了很多新氣象,他曾多次親臨玉津園習射。乾道二年(1166年),孝宗在禮閣中討論宴射禮討論到《新儀》中的“皇帝宴射儀”,宰執就上奏說:“此乃政和間《五禮新儀》所載,禮式繁苛,費亦不少,祖宗朝禮式又無所該載?!盵3]宰執之話明顯指出了《新儀》“皇帝宴射儀”的問題所在,一是繁復,二是花費巨大,三是這種禮式并非祖宗朝禮式中有記載的。對此,孝宗的回應是:“祖宗朝享無樂,今當事事節省,俟別行擬?!盵3]但對于《新儀》“射禮”繁雜禮式和巨額花費的問題,并沒有阻擋“宴射”活動在孝宗朝的舉行。在“宴射禮”經過閣門的精簡之后,“宴射”成為了保證宋朝延續性和表現光宗勵精圖治收復北方失地的重要形式。就在討論“宴射舊禮”不久之后,孝宗即在玉津園同皇子、將軍和臣僚宴射。淳熙元年(1174年)九月,孝宗又率皇子、宰相及將軍們在這里講燕射禮,親自演射,借以提倡尚武精神。以后他又多次到玉津園進行宴射,甚至曾因射箭時斷弦導致臉部受傷。

光宗朝中后期至南宋滅亡,幾無關于南宋“宴射”的記載。明田汝成在《西湖游覽志》中說:“玉津園……孝宗數臨幸,命羣臣燕射于此。自后翠華罕駐,景物漸衰?!盵6]

參考文獻:

[1]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M].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

[3]徐松.宋會要輯稿[M].劉琳等,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政和五禮新儀[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0

[5]咸淳臨安志[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

[6]西湖游覽志[M].臺灣影印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7]欽定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

猜你喜歡
北宋
蘇軾《李白仙詩卷》風格探析
從服飾表現的視角再議《韓熙載夜宴圖》的成畫年代
隋唐至北宋時期河洛地區與周邊區域的文化交流
北宋院體花鳥畫的革新和演變
從任職蜀地官員看北宋巴蜀地區的士風
淺議北宋軍隊回圖貿易
威縣出土《新宗城縣三清殿記》刻石新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