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和靜羽毛畫的藝術特征與社會效益

2020-11-28 07:20孫展航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社會效益藝術特征

摘 要:羽毛畫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工藝美術形式之一,使用禽類的羽毛為主要創作原材料,以中國畫構圖模式加之版畫、剪紙以及裝飾藝術的表現手法制作而成的美術品種。2012年4月,新疆巴州和靜縣羽毛畫藝術家張萍成立和靜縣羽彩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打出和靜羽毛畫品牌,她把絲路文化、風土人情、有代表性的自然風光融入羽毛畫創作,作為新疆禮物、特色工藝品及旅游紀念品的綜合品牌受到國內外游客和藝術品愛好者的歡迎。本文將探究和靜羽毛畫的藝術特征與社會效益,發掘其特有的文化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為傳承和發展和靜羽毛畫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和靜;羽毛畫;藝術特征;社會效益

一、羽毛畫的發展歷史及全國分布概述

1.羽毛畫的發展歷史

羽毛畫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的羽毛貼畫,是羽毛工藝的雛形,到西漢時期在長沙馬王堆墓的中發掘出了“羽毛貼花絹”,證實了羽毛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到唐代出現了用于裝飾王宮“鳥毛立女屏風(現藏于正倉院)”,才使羽毛貼花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工藝美術形式。后至清乾隆年間出現“硬木鑲螺鈿框點翠掛屏”,是傳統金屬工藝與羽毛工藝完美結合的藝術品,將我國羽毛粘貼工藝的表現形式,藝術題材以及制作技藝都推向了新的高度。

2.羽毛畫的全國分布

中國民間美術的創作具有“就地取材”的特點,而禽類的羽毛是一種常見且易得的創作原材料,故羽毛畫工藝在我國分布比較廣泛,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地域及傳承人有遼寧沈陽闞大為羽毛畫、新疆和靜張萍羽毛畫、廣西玉林李普新羽毛畫、山東臨沂王少年羽毛畫、湖南寶慶何斌陽羽毛畫、重慶渝北顧民羽毛畫以及山東濟南工藝美術總廠羽毛畫等,分布無明顯規律。

二、和靜羽毛畫的選材與制作工藝

從制作工藝的角度看,羽毛畫與剪紙一樣,同屬于剪貼藝術,是將禽類的羽毛經過清洗、消毒、修剪等加工后,采用“平貼、浮雕貼以及貼繪并舉”等工藝制作而成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此項民間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其選材與制作工藝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優化,制作工藝精細而繁雜。

1.羽毛畫的選材

禽類的羽毛被作為裝飾品進入人們生活已經有久遠的歷史,羽毛因其飄逸柔軟的特性與也被民間工藝人發掘,演變至今已成為重要的民間美術原材料。和靜羽彩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立之初用的羽毛是從當地養雞場以2元錢一公斤進行回收,例如野山雞和孔雀等珍貴禽類的羽毛則以數百元一公斤的價格收購,后隨著公司規模的增加與優質羽毛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張萍的丈夫在和靜縣巴潤哈爾莫敦鎮修建了一個占地約27000平方米的高標準養殖基地,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羽毛原料。在創作過程中結合作品的特點選擇大小、顏色、軟硬程度不同的羽毛,以達到原材料合理利用的目的。

2.羽毛畫的制作工藝

羽毛畫的制作工藝巧妙地結合了雕刻、中國畫以及剪紙等其他藝術形式的優點,既突出了傳統工藝的內涵表達,又融入了現代的審美習慣。傳統羽毛畫的制作工具比較簡單,主要原材料以畫紙或絹布和各類優質禽類羽毛。工具以剪刀、鑷子、毛刷、膠水和鉛筆等簡易工具為主,但羽毛畫作品的制作無法使用機器替代,仍需手工完成。一幅成品羽毛畫的制作過程大體可分為以下六個步驟:

(1)羽毛分揀。在收集的羽毛中挑選符合創作標準的材料并進行分揀歸類,統一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后晾干待用。

(2)設計草稿。即根據作者的構思和創意,在羽毛畫專用的宣紙或絹布上使用鉛筆起稿,勾畫作品的大致輪廓。

(3)羽毛加工。根據構圖的需要選擇各色的羽毛備用,將選中的羽毛按照創作需要修剪成對應的形狀大小,有時因已有的羽毛原材料顏色不夠豐富,無法滿足創作需要,故可對羽毛按需要進行染色處理。

(4)粘貼羽毛。將加工處理好的羽毛使用膠水、毛刷等工具,根據草稿輪廓畫面中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粘貼羽毛,因在粘貼過程中容易將羽毛弄臟,所以需要等膠水晾干后才可進行下一片羽毛的粘貼。這是羽毛畫最關鍵也是最復雜的一步,也是最考驗羽毛畫藝人工藝水平的一道工序。

(5)作品裝裱。制作完成后,對作品進行裝裱處理,可進行卷軸與畫框兩種裝裱方式,適用于家居、辦公裝飾陳列與收藏等,這是整個羽毛畫制作過程的最后一步。

三、和靜羽毛畫的創作題材與藝術特征

1.和靜羽毛畫的藝術題材

和靜羽毛畫題材主要以新疆本地自然風光為依托,融合絲綢之路文化、地域民俗風情,并充分挖掘和展示巴州獨特的文化如東歸文化、胡楊文化、樓蘭文化、石油文化、軍墾文化等,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其題材形式包括山水、風景、人物、花卉、飛禽走獸等形象,地域特征明顯,文化內涵濃厚,擁有豐富的審美及文化價值。

風景題材主要以巴州當地的自然景觀為主,如巴音布魯克大草原、鞏乃斯草原、天鵝湖等,運用工藝美術的手法展現了遼闊壯美的地域景觀,具有構圖恢弘大氣、令人神往的視覺效果;人物題材同樣富有典型的地域文化,例如蒙古土爾扈特部東歸祖國等,也包含人物的肖像、全身像等較為寫實的作品;花卉題材中以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天山雪蓮、大漠胡楊,象征吉祥富貴的牡丹,以及傳統梅蘭竹菊等題材為主,此類作品往往會配合鳥獸魚蟲出現,營造一幕自然祥和之境,往往也會有美好的寓意與特殊的象征;飛禽走獸題材中帶有美好象征寓意的內容較多,如傳統十二生肖題材,和靜天鵝湖中的天鵝、寓意福壽延年的仙鶴、代表吉祥的鯉魚等等,除次以外則是刻畫天山腳下的牛羊群或雄鷹駿馬等。

2.和靜羽毛畫的藝術特征

傳統工藝制作的羽毛畫作品,大都借助中國畫的構圖技法以及雕塑、木刻、裝飾等工藝的制作手法。和靜羽毛畫在繼承傳統處理方式的同時,吸收西方繪畫的用色技巧,充分發揮羽毛特有的質感效果,其作品往往有構圖飽滿,立意鮮明,題材新穎,與時俱進的特點。在強調自然質樸的效果外,采用適當的染色處理,使得整幅作品在視覺感官方面更具質樸與厚重感,無疑是一種成熟凝練的處理方式,不僅考驗著羽毛畫師的美術功底,更對單一材料多元化運用的一種考驗。

和靜羽毛畫大氣的構圖與豐富的層次感彰顯了尋常的羽毛在經過藝術加工后所帶來的強大視覺沖擊。民間美術擅長將象征喜慶、吉祥的文化符號融入到作品中,用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理想,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羽毛畫也不例外,如象征富貴的牡丹、象征高潔的蓮花和象征長壽的松柏等題材,都能在羽毛畫中得到生動而不粗俗的表達,體現出一種樸素淳厚的生活氣息,在迎合民間大眾審美的同時,帶來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審美體驗。在這種色彩環境下,樸素而不失華麗,便成了羽毛畫與眾不同的藝術魅力。此項藝術形式雖然來自民間,但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極吸納其他藝術形式的長處,并能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更新制作技藝與藝術理念,使得羽毛畫能始終保持優雅而大氣視覺感受。以質樸的藝術風格為基礎,跟隨時代的腳步是和靜羽毛畫的品格和魅力,這種品格與魅力不僅表現在它的內容題材上,同時更重要地表現在羽毛畫豐富的文化內涵。羽毛畫在誕生之初便融合了中國畫焦點透視、注重意境的藝術表達形式,西方美術傳入中國后又融入了西方美術中寫實并注重立體感的特點,這也是其他民間美術形式很難達到的模仿效果,充分展現了蘆葦畫多元的表達能力與極強的可塑性。

四、和靜羽毛畫的產業發展與社會效益

1.和靜羽毛畫的產業發展

(1)公司發展。2002年起,張萍第一次開始研究羽毛畫的創作,在經過十年的不斷嘗試與探索后,張萍熟練的掌握了羽毛畫的制作工藝。2012年4月,和靜縣羽彩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立,同年以《和靜天鵝湖》等作品參加烏魯木齊第二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將和靜羽毛畫打出了名氣,作品受到了國內外客商的高度贊譽,半年多的時間里,共計售出上萬幅羽毛畫。2013年,和靜蘆葦畫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作品“百花杯”優秀獎和全國“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銅獎及自治區優秀旅游產品獎。公司先后被評為和靜縣先進企業、巴州先進旅游企業,婦女“三學三比”示范基地、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F如今,和靜縣羽彩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集研制開發、生產加工、技能培訓、網絡經營、連鎖銷售等于一體的民族手工藝品產業綜合開發公司。

(2)產業規模。公司現擁有生產廠房占地1000余平方米,巴州和靜縣民族構成眾多,文化底蘊深厚,資源種類繁多,這給民族工藝品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資源。為提高和靜工藝品產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羽彩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經過不斷探索和發展,已成為巴州民族手工藝品業的龍頭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預期中,公司計劃充分利用當地的投資環境和文化資源,在繼續擴大羽毛畫生產的同時,還準備開設特色養殖業,既能為羽毛畫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原材料,又能帶動養殖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從而真正將羽毛畫做成能帶動當地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產業。

(3)主要市場。如今公司在巴音布魯克、鞏乃斯林場旅游區、庫爾勒市、烏魯木齊市、青島和上海等處設立了產品連鎖銷展售處,公司產品受到歐美等國家的大量訂單,遠銷出口到加拿大、澳大利亞、哥倫比亞等國家?,F在國外市場漸漸成為公司的最大市場,其中大多數的羽毛畫作品銷往歐洲、北美和東亞等國的市場,隨著羽毛畫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銷量也在不斷增加。

(4)發展建議。旅游業已成為自治區支柱型產業,呈現井噴式增長的趨勢。2018年新疆累計接待國內外旅客約1.5億人次,2019年累計接待旅客超過2億人次。旅游業的繁榮給新疆旅游產品帶來了巨大市場,和靜羽毛畫作為“新疆禮物”擁有豐富的審美文化價值,可以滿足不同游客的消費需求。新疆幅員遼闊,美景眾多,和靜羽毛畫擅長將自然及人文景觀融入到作品中,結合景區的特點開發相關的系列作品,例如以新疆天山天池、喀納斯湖、賽里木湖等著名景點為題材內容,創作相關的羽毛畫作品,并進入對應景區進行線下銷售,以景區龐大的客流量為市場,提升和靜羽毛畫的知名度與銷量。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可以進行文創產品的開發。以羽毛為原材料進行加工制作的創意產品有很多,如耳墜、項鏈、書簽、擺件等裝飾品,此類商品具有精美便攜的優勢,適合與旅游市場相結合,既能將羽毛原材料高效利用,又能帶動當地制造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崗位。

2.和靜羽毛畫產業的社會效益

(1)帶動就業。為了不斷增強和靜羽毛畫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效率,擴大生產規模與提高市場知名度,并提升企業產品科技含量,公司不斷吸收先進設備和技術人才,并加大對各民族工人的培訓力度,增加就業崗位。培訓方面,公司首先對有意向加入公司的學員進行免費的技能培訓,學員不限年齡、性別、民族,每個班人數為50人,培訓班級個數不限,由公司提供培訓所需的原材料與老師等等,培訓時間為期20天,參加培訓合格的學員可以直接進入公司就業。2016年6月,公司開班手工藝制作培訓班,讓許多貧困家庭可以足不出戶進行手工藝品的制作,與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后,做出來的合格產品由公司按照收購價格進行回收,每人每月按照制作數量的不同能有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的收入。在公司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憑借自己的勞動實現了脫貧。

(2)扶殘助貧。公司在人才培訓的過程中了解到,當地的很多未就業的殘疾人依然有進行羽毛畫創作的能力從。公司成立以后,張萍就開始對和靜縣下屬村鎮進行調研訪問,了解貧困家庭的生活狀況,對有意向就業的人進行免費的羽毛畫制作培訓并吸納他們就業??紤]到有些殘疾人行動能力有限,經過培訓之后,工人可以在家中進行羽毛畫的制作,由公司提供制作所需要的原材料,工人按要求加工好后,由公司上門回收,使很多行動不便的人實現了足不出戶進行工作的“家庭工廠”。目前公司平均每年對三千余人進行羽毛畫制作培訓。作為和靜縣成為民族手工藝品產業開發的龍頭企業,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國家和社會解決更多了許多的就業問題。

五、結語

本文主要對新疆和靜縣羽毛畫的藝術特征與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做了簡要的分析與探究,包含羽毛畫的藝術題材、制作技藝、產業發展和帶動就業等內容,闡釋了羽毛畫作為一項特殊民間美術技藝的與眾不同之處。制作工藝方面用料講究且工序復雜,無法使用機器進行大規模生產,只能手工完成。羽毛畫也同樣擁有廣泛的題材和藝術特征,滿足不同人群的審美及文化需求。社會效益方面,公司積極吸納貧困人口與殘疾人加入到羽毛畫的加工生產,為社會創造了可觀的工作崗位,通過對各民族工人的培訓與吸納,增進了民族情感,為脫貧致富貢獻了力量。和靜羽毛畫通過自身獨特的表達方式向中國乃至世界展現著大美新疆的文化與風情,畫中挺拔的胡楊林,壯闊的天鵝湖,像一張張名片展示在世人面前,講述著一個個古老西域的故事。

參考文獻:

[1]劉昂.民間藝術產業開發研究[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

[2]董季群.中國傳統民間工藝[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3]李建軍、陳彤.新疆文化發展戰略研究[M].烏魯木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4]甘莉.寶慶羽毛畫的飄逸靈動分析[J].美與時代(中旬),2014(07)

[5]楊梓桐.羽毛工藝品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6]吳衛平.胸有彩鳳 翎羽成畫[J].中華手工,2005(04)

作者簡介:

孫展航(1996--)男,山東濰坊人,新疆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左紅衛教授攻讀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美術研究。

猜你喜歡
社會效益藝術特征
醫學學術期刊在媒介傳播生態系統中的發展研究
家庭農場經營模式下參與主體目標取向及社會效益分析
廣西賀州過山瑤尖頭頭飾藝術特征及文化內涵
圖書館財務管理與社會效益分析
文化資源與青少年校外教育結合的幾點思考
當下中國大陸喜劇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發展
漢語言文字的藝術特性與創新設計
電影《煎餅俠》的大眾藝術美學特
論財務管理的目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