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對社區治理的影響與啟發

2020-11-28 07:20姜其沅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社區治理疫情防控啟示

姜其沅

摘 要:2020年的這一場新冠疫情對我國的基層治理能力是一次巨大考驗,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在分享勝利喜悅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社區中,還存在社區自治尚未完善、居民參與度不高、網格功能發揮受限、保障準備不足等問題。根據發現的問題,本文嘗試提出對策建議,以更好地完善基層治理。

關鍵詞:疫情防控;社區治理;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笔睾蒙鐓^這道門,不僅是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然要求,更有助于完善基層治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當前,在疫情防控方面,我們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我們應當充分反思在疫情防控期間社區治理暴露出來的問題,并以此為重點持續改進、持續作為,為進一步完善基層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處理提供有益借鑒。

一、疫情防控中社區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社區自治尚未完善

一是多頭管理不堪重負,社區自治有待加強。社區承擔著很多上級相關職能部門直接下達的各項任務,除人員信息摸排外,還有門頭房排查、安全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任務,同時,由于職能部門信息不共享,導致重復報表,同一個內容,多次填報,更加重了社區負擔。而社區居民在建言獻策、監督考核等過程中作用發揮不足,社區自治未能真正實現。

二是考核督導過多過細,形式主義仍然存在。很多考核過分關注形式、硬件設施等,考核指標過多過細,存在一定程度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的問題。同時疫情期間,各種監督考核過多,檢查人員一波接著一波,使他們疲于應對、分身乏術,難以集中時間、精力做好社區防控工作。

2.群眾參與層次較淺

一是社區居民缺乏參與意識。我國城市社區普遍存在參與不足的現象,在傳統的思想的影響下,城市社區居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是社區治理主體,在他們看來管理社區事務是政府的事情,應該由政府全權建設和治理,自己則坐享其成。在某些居民自治沒有充分激活的社區中,很多居民對社區招募志愿者的通知置若罔聞、視而不見,甚至還抱有抵觸情緒,缺少參與其中、貢獻力量的“主人翁”意識。

二是缺乏專業有效的參與渠道。本次社區層面的疫情防控仍然是以人力戰、組織戰為主,而非技術戰、專業戰。某些具備專業技能的居民有參與意識,但由于缺少充分的組織引領和有效的參與渠道,沒有參與到疫情防控之中,造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資源浪費。

3.網格功能發揮受限

一是網格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網格員大多為選聘人員,工資待遇不高,在社區管理中也只是輔助角色,不具備獨立處理社區事務的權利。同時,由于網格員身處在防疫一線上,要承接很多不理解工作的群眾帶來的負能量,導致網格員自身對工作產生厭倦感,職業認同感不高。

二是網格管理者的管控思維仍較重。受傳統治理方式的影響,很多社區干部本身的管理理念陳舊落后,沒有認識到充分發動群眾參與的重要性,工作方法創新不足,導致社區居民參與率仍然很低。

4.保障準備仍有不足

一是缺乏對社區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在疫情開始初期,由于防護物資的極度短缺,導致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防疫工作時連基本的保護措施都沒有。

二是缺乏對社區工作人員的專業教育培訓。專業的技能培訓是開展工作的重要前提。當面對這種公共衛生事件時,對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基本的防護及護理措施的培訓,是應當且必須的。

二、疫情防控對加強完善社區治理的啟發

1.理順社區職能,激發內生動力

一是重新定位社區職能,合理劃分職責權限。按照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社區居委會是社區居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自治組織,應該是對下負責,而不是對上負責。對于那些屬于政府部門工作職責而政府部門又能夠依靠自身獨立完成的工作,不能由社區居委會來承擔;對于那些確實需要社區居委會協助的事宜,應當為其提供經費及必要的工作條件。上級政府在基層社區治理中應切實履行主導責任,加強對社區治理的政策支持、財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設指導,充分尊重其自主權,支持他們依法開展自治活動,不斷提高依法指導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審慎利用考核手段,堅決破除形式主義。要努力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首先要審慎考慮考核的內容,考核的目的應當以結果為導向,只要能夠達到最終要求,對形式、硬件等外在條件,不應作為考核的重點內容。其次,要突破政府作為社區考核單一主體的評價機制,探索建立市級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履職履約雙向評價機制,突破形式主義桎梏,真正發揮出考核“指揮棒”的作用。

2.整合多元力量,完善治理結構

一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強化政治引領。要通過各種形式、平臺、活動,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凝聚力,把每條戰線、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切實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

二是激活社區居民的自治力,鼓勵多方參與。要通過有效的激勵手段,充分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管理的積極性,鼓勵引導他們多方位、多渠道參與社區管理事務,培養鍛煉他們的自治能力。

三是發揮專業機構服務力,整合專業力量。要大力發展在城鄉社區開展糾紛調解、健康養老、教育培訓、公益慈善、防災減災、環境保護等活動的社區社會組織,同時,加大配備使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力度,及時將專業機構和專業人才統籌整合與社區治理之中。假使將來再發生類似這種公共事件,可以迅速整合專業力量,納入工作隊伍,切實提升治理能力的專業性、有效性。

3.強化網格運行,精準科學管理

一是精準識別網格,壓實主體責任。精準管理網格是進行網格化管理的關鍵點。實現精準管理的前提是對網格的精準劃分,要根據網格的所在區域、居民、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等情況,調整優化網格設置,整合黨建、綜治、城管等各類網格,明確責任邊界、明確責任主體,防止出現網格的漏洞、死角。

二是充實網格力量,加大資源下沉。要嚴格按照按社區規模和人口比例配備充足的工作人員,強健專兼職網格員隊伍。要加強網格資源配置,把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市場服務等下沉到網格。另外,還要探索人員、物質臨時下沉網格的新機制,在發生臺風、洪災等突發事件時,確保人員、物資能夠以網格為單位及時下沉到基層一線,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

4.做好應急預案,補齊人財物短板

一是做好應急預案,強化應急管理。要以此次疫情為警醒,舉一反三,對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尤其是涉及民生的衛生健康、環境污染、安全管理等領域,加強防范、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應急預案準備,強化應急演練,做好應急物資管理儲備工作,不打無準備之仗。

二是加強隊伍建設,補齊人財物短板。在加強社區隊伍建設方面,首先要確保人性化管理,保障基本人權。疫情期間,就是要保障每名工作人員的口罩、防護服、消毒水等防護用品的基本供應,要合理安排輪休,在面對強大工作壓力時,還要注重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確保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其次,要優化隊伍結構、提升素質能力。調研中發現,社區80%的工作人員年齡段在35-55歲,平均年齡超過45歲,學歷大多集中在??茖用?,缺少專業化、年輕化的社區工作隊伍,是阻礙社區治理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專業培訓,鼓勵支持他們進行學歷教育,建立完善進入和退出機制,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水平。同時,要注重實用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等激勵手段,提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德福.社區疫情防控要抓緊補短板[N].環球時報,2020-02-06

[2]彭世文.優化社區網格化管理 打造疫情防控堅強堡壘[N].湖南日報,2020-02-20

[3]涂小莉.社區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需要注重“四化”[N].中山日報,2020-02-13

猜你喜歡
社區治理疫情防控啟示
2013~2018年烏魯木齊市猩紅熱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細菌性傳染病綜述
2013~2017年東莞市大嶺山醫院急診科接種狂犬疫苗情況分析
依托社區學習共同體推進社區治理的路徑研究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心理建設:社區治理新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