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0-11-28 07:21龐振華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對策建議電子商務農產品

龐振華

摘? ? ? ? ? ?要: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互聯網+農業”新模式不斷得以應用,農產品電子商務對促進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以貴州省為例對當前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出發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此促進貴州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電子商務;問題;對策建議

1.引言

近年來,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對各行業的影響不斷加深,發展“互聯網+農業”模式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農村電子商務由此產生并得以迅速發展。通過借助信息化和數字化手段,有效拓展了農村信息服務領域和業務,降低了農業發展成本。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近年來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成就。貴州省作為貧困大省,近年來不斷借助電子商務發展農業經濟,但其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廣大農民參與度較低、產品質量和標準化程度低、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各區域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貴州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和效果,因此要著眼于智慧農業發展前景,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全面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2.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2.1 農產品品種不斷增多

貴州省位于云貴高原東部,地勢東高西低,平均海拔1100米。全年氣候濕潤,降雨量平穩,生態環境優越,具備發展有機食品、無公害產品以及綠色產品的天然稟賦條件。從貴州省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中所經營的農產品種類來看,幾乎涵蓋了所有農產品及其加工制品,不管是糧油、干果、禽蛋、茶葉、雜糧,還是鮮活農產品等,消費者都可以通過電商平臺進行購買,尤其是隨著冷鏈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有效提高了鮮活農產品網絡銷售額。在未來,隨著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更多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制品將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

2.2 各類電商平臺不斷增多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貴州省農產品電子商務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中,京東、蘇寧、阿里巴巴等依舊占據主導地位,而中糧我買、本來生活、中國網庫、郵樂網、順豐優選等電商平臺迅速崛起和不斷發展,農民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都在自建電商平臺,尤其是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等項目的啟動和實施,加上各大電商平臺不斷在農村布局,農村電商實現快速發展,對農業農村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

2.3 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近年來貴州省得到了國家許多政策支持,先后成立了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以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倡打造農產品銷售公共服務平臺,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我國提出“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等要求,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貴州省各地方政府在信息進村入戶、快遞物流、精準扶貧等方面的不斷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高度重視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積極引入大型電子商務平臺。有些地方政府還建立農產品電子商務補貼制度,強化人才培訓等,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3.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廣大農民參與度較低

近年來,貴州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取得了較大成效,但B2B依舊是其主要發展模式,也就是電子商務企業與涉農企業進行合作的電子商務。電商企業與農民直接簽訂合作協議的比例較低,也就是B2C的形式仍然不足。由此可以看出農民參與電子商務的積極性不高。在貴州省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小農戶與大市場”現象,農業發展仍然以個體經營為主,而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農民應該是主力軍,但是由于農民參與度不高,導致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不充分,也說明電子商務沒有將小農戶與大市場進行有效對接,進而難以實現農民經營手段的現代化。主要是因為我國廣大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普遍較低,其在學習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因此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積極性和能力也相對較低。

3.2 產品質量和標準化程度低

與工業品不同,農產品的質量和特性與其生長環境緊密相關,因此其品牌化難度相對較大,限制了農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貴州省農產還存在著同類農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的問題,不能夠推出品牌化產品,品牌知名度較低,沒有形成品牌效應。由于品牌化程度較低,所以消費者難以通過品牌來識別商品質量,使得農產品線上銷售的難度較大。當前我國農產品的質量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真正實現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較少,導致消費者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認可度較低。我國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層次和質量要求不斷提升,甚至很多消費者會花費高價購買進口農產品,雖然我國農產品產量多,但是高端需求并不多。這種失衡狀態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品牌化和標準化顯得尤為重要。

3.3 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

基礎設施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基礎。雖然當前4G和5G技術不斷實現新的突破。貴州地區的農村地理位置偏遠,還遠遠沒有建成能夠滿足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需求的物流體系。同時,廣大農村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對計算機的操作技術水平較低,而能夠達到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人才更是十分匱乏。另外,貴州省物流網絡建設還存在很多缺陷。農產品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主要是方便、快捷,很多農產品易腐爛,需要保鮮,所以對物流配送的要求較高。雖然很多大中型城市在生鮮冷鏈物流體系方面相對健全,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還存在諸多問題。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受到很多的限制。

3.4 各區域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當前,貴州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各區域存在的不平衡現象變得愈加明顯,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貴陽市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農村電商服務體系,籌建成13個電商產業園、600余個電商服務站點,因此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相對較高。但是貴州省其他地市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方面還存在諸多的問題。而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所依賴的物流技術和云計算及大數據等都集中于貴陽市及其周邊地區。所以,各區域發展失衡是當前貴州省乃至全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歷史和現實條件導致這種失衡問題將不斷擴大,而實現各區域間的協調發展是未來農產品電子商務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4.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建議

4.1 提升廣大農民的參與度

在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高素質人才成為最稀缺的資源,所以國家要注重對新型復合人才的培養。首先,全面提升貴州省各地區農民的綜合素質,使其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知識。由于農民知識文化水平較低,對電子商務認知不足,因此限制了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積極性。各地方政府應該制定和實施電子商務職業農民培訓制度,構建完善的信息化農業培訓體系,確保廣大農民能夠定期接收到電子商務相關的培訓,提升其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其次,在貴州省各大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中開設相應的農業電子商務相關專業,根據貴州省和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趨勢設置相應的課程體系,強化對專業化人才的培養。最后,在各鄉鎮開設專門的交流中心,搭建學習溝通交流平臺,在交流學習中選拔出優秀人才,進而可以將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向新的臺階。

4.2 提高產品質量和標準化程度

隨著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和品牌及標準化要求的不斷提升,加大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壓力。所以制定農產品統一的標準并全面加快品牌化進程是當前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重要任務。通過制定農產品透明的標準體系能夠從源頭上追溯和保證產品質量,也能夠清晰地向消費者展示農產品相關信息,最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同時,構建完善的交易信用體系,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全面的交易信號機制,以此對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進行監督和約束。政府各部門要強化協調配合能力,學習國際農產品標準,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我國特色農產品行業標準,不僅要與時俱進,還要因地制宜,打造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文化,滿足市場中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要求,進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

4.3 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要將基礎設施建設視為重要基礎和保障,完善鄉村信息化建設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成本。由于農村是信息化建設水平落后,限制了農戶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能力。農民難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了解市場中對農產品的各項需求,難以對農產品種植生產進行調節,即使農產品種類多能夠滿足需求,但是由于信息化程度低和物流不發達等原因難以及時送達。所以,要適度加大在農村地區信息化體系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構建完善的信息化體系,加快建設冷鏈物流、大數據、云計算等基礎設施,進而從根本上降低農戶個體、涉農企業等生產成本。同時要鼓勵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參與到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中,以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4.4 實現各區域協調發展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就為農業發展指明了道路,使其向著智慧農業的方向發展。由于各地區自然條件和現實條件的差距,導致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各區域出現嚴重失衡。所以,貴州省各政府部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發揮比較優勢,制定出相應的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策略。要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積極發揮政府部門的指引作用,鼓勵涉農企業、合作社、農民以及物流企業等發揮各自職能和優勢條件,有效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要為其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減小各區域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差距,進而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的協同發展。

總結

加快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要求,對于精準扶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農產品電子商務作為新興產物,其發展還處于不斷探索和進步階段,因此難免會存在很多的問題。從本文的研究來看,應該從提升廣大農民的參與度、提高產品質量和標準化程度、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各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出發,促進貴州省乃至全國農產電子商務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發揮其在促進“三農”發展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旺青.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05)

[2]楊碩.大數據背景下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路徑探析[J].電子商務,2020(05)

[3]黃筱玥,何小東,吳青林.“互聯網+”環境下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探討[J].中外企業家,2020(05)

[4]趙莎莎.電子商務時代農產品營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9(12)

猜你喜歡
對策建議電子商務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電子商務
關于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的議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