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倡議下茂名港的持續升級與發展

2020-11-28 07:21陳科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20年10期

陳科

摘? ? ? ? ? 要:茂名港地處南中國海之濱,擁有得天獨厚的深水港口區位優勢。2019年,茂名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9.47%,對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占比達67.4%,年平均增長速度大大高于同期外貿增長速度。本文從 “一帶一路” 倡議實施背景出發,以茂名港定位為切入點,闡述茂名港持續升級發展策略,為茂名 “產業立市、港口興市” 提供建議,使茂名港成為茂名打造沿海經濟帶新增長極的核心驅動力。

關鍵詞:“一帶一路”;茂名港;升級發展

基金項目:2018年度茂名市科技局項目:“一帶一路”戰略下茂名港的持續升級與發展(編號:2018040)研究成果

1.“一帶一路”與茂名地區經濟發展

1.1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與中國經貿合作保持平穩

2013年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這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實踐平臺踏入第7年,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總額超過54.6萬億人民幣,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了7700億人民幣。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極大沖擊,國際貿易和投資隨即陷入低迷,面對這種復雜的情況,“一帶一路”的經貿合作同樣也受到影響。與疫情暴發之前相比,與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總額2018年到2019年維持了年均4%的增長,總體上“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總體保持平穩。

1.2 “一帶一路”與茂名地區經濟發展

在傳統石油化工行業背景下,從經濟發展總體上看,海洋經濟已成為茂名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值得關注的是,在對外貿易增速平穩發展的形勢下,茂名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增速明顯高于平均數值。過去兩年中,2018年,茂名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157.1億元人民幣,對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總值為64.3億元,占同期茂名市外貿進出口值的42.4%;2019年,茂名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9.4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占比達67.4%。由此可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融入茂名地方開放型經濟,積極引導茂名市外貿企業開辟“一帶一路”新興市場,促進茂名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可視為推動茂名外貿發展、進而促進茂名地方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契機。

2.茂名港基本定位與發展現狀

2.1茂名港客觀條件及基本定位

首先,就港口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而言,茂名深水港口資源在廣東省優勢得天獨厚,尤其是航道水深凸顯了茂名港的開發價值。茂名港位于廣東省茂名市區東南,下轄博賀港區-10米基本等深線距海岸僅700米,-15米等深線距海岸2.5公里,-20米等深線距海岸11公里;北山嶺港區天然水深-24米,不需復雜疏浚即可達-22米水深航道,適宜建設30萬噸級大型深水碼頭。從氣候條件看,茂名地處南亞熱帶(地理坐標東經110°19°-111°41°,北緯21°22°-22°42°),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海岸線海水泥沙回淤少,對于航道清理維護十分便利。

其次,從地理環境出發,茂名港區位因素優勢明顯。茂名港主港水東位于湛江港、廣州港兩大港口之間,東距香港維多利亞港210海里、廣州港黃埔港區246海里、西距??诟?2海里、湛江港69海里,是我國西南地區及中南地區通往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更是我國南方距離馬六甲國際海運主航道最近的港口之一。同時,至廣州380千米、湛江100千米的陸路距離體現了茂名港地處廣湛水陸交通線的中心位置。從腹地交通條件這一港口生命線來看,茂名港后方具備公路、鐵路、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通過沈海高速(廣湛高速)、325國道、207國道、高水一級公路及包茂高速,公路交通可通往全國各地;通過洛湛鐵路、廣茂線、河茂線及在建的廣東沿海鐵路可接入國家高鐵干線網絡;水東港區、博賀新港區與后方煉廠、石化園區已建各類管道連接的重要通道。茂名市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集疏運條件為茂名港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近期廣湛高鐵先開段、茂名東站至博賀港區鐵路的完善,陸路水路相輔相成,茂名港已初現立體交通體系樞紐雛形。

第三,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給茂名港的全面快速發展插上了“政策”的翅膀。

茂名素有“南方油城”之稱,茂名港是國家四大進口原油接卸港之一。隨著博賀新港區的開發和完善,茂名港可延續進口石油、天然氣接卸中轉儲運系統的主要港口地位,兼顧洛湛鐵路沿線及腹地物資中轉功能,發展集裝箱支線運輸,拓展港口物流,夯實廣東沿海地區性重要港口及華南地區綜合運輸體系重要樞紐的地位。

2.2 茂名港歷史沿革及發展現狀

孫中山先生1919年所著《建國方略》,已將電白港(即如今的茂名港水東港區)列為中華民國需建的九大良港之一。1986年,茂油公司(中石化茂名分公司前身)提出建港初步方案,1992年9月,水東港首期工程建成,并裝船通航。1998年9月, “水東港” 更名為 “茂名港” ,成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 2010年5月,交通部首次將茂名港納入珠江三角洲地區群體港口,并明確將茂名港規劃為服務華南及西南部分地區的能源運輸主要口岸。2012年6月,茂名市政府啟動與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的正式合作,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茂名港。2019年3月,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茂名港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茂名港下轄博賀新港區通用碼頭正式開港投入使用。

目前,茂名港下轄博賀、水東、吉達三個港區,投入運營生產泊位32個,其中萬噸級泊位5個,最大靠泊能力3萬噸,建成倉庫總面積6800平方米,堆場總面積11.32萬平方米;成品油罐60個,罐容50萬立方米,原油罐12個,罐容60萬立方米。至2019年末,茂名港已與全球40多個國家、地區,100多個口岸建立了貿易往來,當年實際完成貨物吞吐量2508萬噸。與2018年相比,受新冠疫情影響,2019年茂名港貨物吞吐量增長略有波動。

3.“一帶一路”倡議下茂名港持續升級發展策略

3.1發揮深水大港優勢,完善港口網絡交通

依仗粵港澳大灣區內海洋空間與綜合發展規劃機遇、充分重視“一帶一路”的協同性、復合性和創新性,結合茂名港國內少見的深水港區優異條件,以此統籌優化茂名港相關海陸運輸空間、運輸產業和運輸產業規模,加快重點交通項目建設,形成交通疊加效應,向內積極融入環北部灣“三地七方”合作機制,加強與周圍港口的內內合作;向外適時謀劃展開中馬港口“聯盟”,完善開辟東南亞近洋港口班輪航線和聯運快線,促進具體產業項目落地,為“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及粵港澳海洋經濟聯動打造優質運輸環境。

3.2 加速信息化項目建設,推動關港深度合作

智能港口信息化建設不僅是衡量港口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甚至已成為現代港口的管理與綜合服務水平未來發展走向的關鍵因素。在“智慧港口”道路上,以茂名現有特色石化產業為抓手,塑造突出當地產業特色的港口信息化應用與服務模式,打造華南地區最大石油化工專業港口和廣東省石化物流聚集地。重視與海關的信息化互聯互通,不斷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應用,加快重點產業通關速度,為“一帶一路”發展提供精準助力,促進茂名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

3.3 培育港城經濟新動能,打造宜居宜業品質茂名

臨港產業的布局與港口發展緊密相連。茂名港在港口物流業、臨港產業方向重點聚焦石化背景產業,發展石化科技、精細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港城區域支柱產業。在潛導產業選擇方面,響應 “濱海綠城,好心茂名” 的綠色發展理念,從區域環境滿意度、林居相宜措施出發,結合茂名港臨港工業的經濟效益、臨港產業文化對本地社區的價值和利益的增值,重點打造濱海度假和休閑康養綜合旅游項目。

結語

作為水陸交通和物流的樞紐,港口同時兼具“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紐帶角色。茂名港區位境域資源具有稀缺性、獨特性的海洋發展優勢,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戰略倡議的實施更是為茂名港的發展帶來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茂名港應抓住難得的時代發展機遇,以深水大港、廣東沿海地區重要港口及華南地區綜合運輸樞紐清晰定位、進行整體統籌,發揮現有石化主導產業優勢,融入港口物流、濱海旅游作為潛導產業進行培育,使茂名港成為中國海上能源新通道,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往來,為茂名打造沿海經濟新增長極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珍珍,甘雨嬌.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聯盟機制研究[J].東南學術,2018(01):175-179.

[2]王敏.經濟全球化與”一帶一路”戰略下的港口轉型升級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01):30-31.

[3]趙鵬軍,呂斌.港口經濟及其地域空間作用:對鹿特丹港的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5(05):108-111.

[4]茂名統計局.茂名統計年鑒[R].廣州:年鑒社,2000-2019.

[5]Seong-Hyeok,Moon. Port Economic impact model (PIM) and its planning applications[J/OL]. 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6,22(4):363-387,DOI:10.1080/0308883950000007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