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個聚焦”助力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

2020-11-29 14:26福建省民政廳
紅土地 2020年4期
關鍵詞:蘇區老區殘疾人

◎福建省民政廳

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老區蘇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全省84個縣(市、區)中有70個老區縣,其中原中央蘇區縣37 個,占全省縣(市、區)總數的44%,占全國中央蘇區縣總數的38%。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老區蘇區發展,對習總書記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的目標要求進行了研究部署;省委出臺了《關于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的實施意見》,省人大常委會重新修訂《福建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民政部門認真履行職責使命,充分發揮民生兜底保障壓艙石的作用,堅持織密網、建機制、托底線,著力“四個聚焦”,助力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

一、聚焦精準救助工作要求,實現兜準底。

緊盯摸底排查、對象識別、數據比對、監督管理等關鍵環節,扎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一是加強重點困難群眾摸底排查,著重對重度殘疾人(含精神或智力三級殘疾)、重病患者、未納入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退保對象、近年申請未通過對象等5類重點群體進行排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對象納入兜底保障范圍,2019 年凈增低保對象2.85 萬人,全省低保覆蓋面穩步提升。二是建立了“支出型貧困”低保政策,進一步完善對象認定辦法,細化家庭收入核算、剛性支出扣減、重病重殘單人保、延保漸退穩定脫貧等規定,低保救助從“收入型”向“支出型”貧困適度延伸。三是健全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實現與14 個部門、21 家商業銀行的數據交換,對救助申請對象的戶籍、房產等24項信息進行橫向核對,提高精準識別水平。定期與相關部門開展困難群眾數據庫比對,及時掌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完全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人員底數,為兜底保障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四是扎實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聚焦“漏?!薄板e?!?,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資金監管不力等重點問題精準發力,嚴肅查處社會救助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決防止“兜不準底”的情況。

二、聚焦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確保兜住底。

進一步強化社會救助的制度合力,織密織牢兜底保障“安全網”。2019年,福建省成為全國第5個實現社會救助標準城鄉一體化的省份,省級財政下達各類社會救助資金19.6 億元,其中對老區蘇區縣低保、特困補助資金在原比例基礎上再提高10%后增加補助2.24億元。一是狠抓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將符合條件的12.2萬名老區蘇區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使因病因殘致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70個老區蘇區縣低保年平均標準7131元,遠高于省定扶貧標準,實現了納入低保范圍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吃穿兩不愁”。堅持脫貧不脫政策,對農村低保中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6-12 個月時間的漸退期,確保貧困戶穩定脫貧。二是不斷提升特困救助供養服務,科學制定救助供養標準,加強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強化失能特困人員護理,落實簽訂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委托照護兩個協議,持續提高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70個老區蘇區縣共有6.52萬名老區蘇區特困人員得到救助供養,特困供養月平均標準1497 元,比2018 年底增長15%,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42.2%,比2018年底提高了22.3個百分點。三是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出臺《臨時救助工作規范》,優化了審批流程,增強了救助時效。70 個老區蘇區縣3000元(含)以下救助金額的審批權限全部下放給鄉鎮(街道),并在鄉鎮(街道)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2019 年共實施臨時救助14.9萬人次,支出資金2.27億元,有效發揮臨時救助在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四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基本生活保障。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早行動、早部署,強化救助政策指導,全面下放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社會救助審核審批權至鄉鎮(街道),全面摸排老弱病殘等特殊困難群眾情況,通過臨時救助、低保救助、發放慰問金或應急物資、結對幫扶等措施精準分類幫扶,確保群眾不因疫情致貧返貧。自疫情防控一級響應啟動至2月底,全省各地共為特殊困難群眾發放口罩79 萬只、消毒液11913瓶、價值284.31萬元的生活必需品,為2908名困難群眾辦理城鄉低保,實施臨時救助11441 人次、1282.3萬元。

三、聚焦特殊群體關愛保護,切實兜牢底。

統籌發揮綜合性保障政策作用,切實保障好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一是強化殘疾人福利保障。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動態調整機制,為老區蘇區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3.6億元,夯實殘疾人脫貧奔小康基礎。二是做好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印發實施《關于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健全應急處置、定期探訪、結對幫扶等工作機制,全面開展農村留守老人定期探訪、巡視工作,以縣為單位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臺賬,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保障能力得到有效增強。三是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留守兒童關愛保護辦法,70 個老區蘇區縣全面配齊鄉鎮兒童督導員、村(居)兒童主任。出臺《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實施兒童關愛保護行動計劃,開展“十、百、千”示范活動,打造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10 個市級樣板示范點、100 個縣級示范點、1000個鄉村基礎示范點,實現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兜底保障水平、關愛服務能力、基層關愛力量的有力提升。

四、聚焦人民群眾關心關切,努力兜好底。

在“兜住底”“兜牢底”的基礎上,突出群眾關切,通過加大政策資金扶持,發揮社會力量在脫貧攻堅的補充支持作用,更好地履行兜底保障職責。一是加大老區蘇區項目支持。中央財政老區專項扶貧發展資金每年3500萬元全部用于老區蘇區生產生活項目;加強對革命遺址保護利用的資金投入,省級財政從2019 年起持續5 年每年安排1 億元用于革命遺址保護利用。二是加快補齊老區蘇區養老服務短板。全力推進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將部分基礎條件好的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加大對老區蘇區縣農村養老服務傾斜支持,2019 年省級補助支持老區蘇區縣新建466 個農村幸福院,占新建幸福院總數的93.2%;支持老區蘇區縣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41個,占年度建設照料中心總數的91.6%。三是引導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積極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發揮人才、資金、技術、信息優勢,掛鉤幫扶老區蘇區貧困村、貧困戶。全省共有687個社會組織在863 個扶貧項目上投入3 億元資金參與老區蘇區等貧困地區脫貧工作。推進“三社聯動”,通過購買服務,在11 個省級農村社區試點和100 個市縣兩級城鄉試點中實施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項目,為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專業服務,進一步提升困難殘疾人等對象社區康復和社會支持水平。

猜你喜歡
蘇區老區殘疾人
蘇區精神
紅星照耀下的湘鄂贛蘇區
2019年度廣東省老區宣傳工作 先進集體名單
延安,老區的希望
奮力打贏老區脫貧摘帽攻堅戰
全線出擊,積極進攻
任弼時與湘贛蘇區的“肅反”
革命老區展新姿
我驕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