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如何理解太空威懾?—美國NSI公司《太空與美國威懾》報告述評

2020-11-29 22:19段鋒國防大學軍事管理學院
國際太空 2020年9期
關鍵詞:威懾智庫航天

段鋒(國防大學軍事管理學院)

美國NSI公司利用虛擬智庫(ViTTa)研究方法,就太空在美國威懾戰略中具有何種地位、作用等問題,向全球范圍內多個專業、多個機構的航天相關人士征詢了書面或口頭意見,進而匯總梳理為一份清晰、完整的研究報告,并提交給美國軍方。該報告在學術理論和學術方法上對我國航天界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1 引言

2017年12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JCS,簡稱參聯會)、空軍航天司令部(AFSPC)、空軍總部(USAF)、戰略司令部(USSTRATCOM)聯合發布了一份題為《太空與美國威懾》的研究報告。該報告由美國NSI公司牽頭完成,旨在為參聯會聯合參謀部戰略多層評估辦公室提供決策支持。NSI公司采用虛擬智庫研究方法,針對聯合參謀部和空軍提出的23個非保密問題,向超過111名“主題專家”征求意見,在專家們的書面或口頭意見基礎上,由公司課題組匯總、梳理為一份完整的研究報告。

2 報告的主要內容

NSI公司課題組對27份有深度的回復意見進行了提煉,并將這些意見進一步聚焦到4個方面。

太空在美國威懾戰略中具有何種地位作用

受訪的主題專家們有一個共識,即太空系統是美國威懾思想、威懾政策的“顯著特征”,是美國經濟力量、國防力量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多域作戰不可缺少的助推器。同陸、海、空、核、網等領域一樣,太空領域也能發揮威懾作用。但在更深層次的具體問題上,專家們存在或大或小的分歧。

(1)是否有必要發展獨立的太空威懾戰略

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根本性,將直接關系到太空系統在美國整體威懾體系中的地位,進而關系到其長遠發展與運用。對于這個問題,專家們分為明顯對立的兩派。太空威懾派的6位專家認為,太空對于美國的國家安全如此重要,有必要發展一項獨立的太空威懾政策,盡管該政策最終也將與國家安全航天政策、民用航天政策等其他政策集成到一起。但是,多數受訪專家認為,太空力量與其他國家安全力量已深深交織在一起,單獨的太空威懾是沒有意義的;單一太空域的威懾效果并不好。甚至還有專家認為,實施太空威懾的作用不大,即使對于美國,“沒有GPS,農民的拖拉機一樣可以按直線前進”。許多反對獨立太空威懾戰略的專家都同意退役空軍少將、軌道-ATK公司(Orbital ATK)的詹姆斯·阿默所說的太空只是國家力量中另外一個領域的觀點;也同意參聯會副主席海騰上將所持的立場,“沒有所謂的太空中的戰爭,只有戰爭”。

(2)如何防護美國太空資產

在這個問題上專家們也分為兩派:霸權派和集體管理派。霸權派認為,太空優勢、太空主宰對于美國和盟國的防御十分重要,需要在太空保持美國的軍事霸權。相應地,霸權派對于獨立的太空威懾戰略的認可度也要高一些。集體管理派則認為,要想實現太空霸權、太空主宰或太空優勢,不僅不可行,反而會損害美國的安全。法國專家夏維爾·帕斯科博士認為“太空仍然是無法完全控制的環境”,許多專家同意其觀點,并建議“美國必須向集體性的國際管理邁進,主要是牽頭建立國際性的太空安全規則”。

(3)如何確保太空威懾的可靠性

受訪專家們普遍認為太空系統顯著增強了美國在各個領域的威懾可靠性,如洛馬公司(LM)的馬克·伯克維茲認為太空系統在許多年里一直是核威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來也是常規威懾的關鍵組成部分。但具體到太空領域的威懾可靠性,專家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見建議。①太空領域的威懾不同于其他領域,建議清晰地界定何為對美國太空系統的威脅,以及明確闡述美國的反制措施;②由于太空系統價格高昂、美國對太空系統依賴程度高、空間碎片的太空污染等原因,不宜在太空使用動能武器來實施威懾;③在太空領域遭受威脅時,最好通過其他領域來實施威懾,那才是美國的優勢。

太空作戰、政策、投資如何影響美國的多域威懾

這個問題設計得不太聚焦,不盡合理,且事實上與其他問題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復,所以專家們的回復也無甚新意。主要包括須把太空力量納入多域威懾整體力量體系、太空系統在信息鏈路中具有重要作用、太空系統在增強威懾能力的同時也存在脆弱性等。

美國威懾思想需要做出什么樣的調整

針對這一問題,專家們提出的4種觀點比較有代表性。①僅僅改變戰略思維方式是不夠的,必須改變“關鍵條件”,也就是必須改變美國對太空系統的高度依賴。②需要改變一個過時的觀點,即蘇聯解體改善了太空威脅狀態。③亟需政策制定者向敵人明確地界定相關的太空行為邊界。同時,應認真考慮將國際規則的制定及作用納入美國的威懾思想中;考慮太空威懾時,要有合作思維。相應地,不少專家質疑“通過懲罰實施威懾”思想在太空領域的適用性,尤其是質疑動能武器的使用。④不要把太空系統排他性地看作僅僅是太空領域內的事務,而要看作“存在于多個領域之內的復雜生態系統”。進而指出,攻擊太空生態系統的最好方式可能不在太空,在研究美國太空生態系統、天基資產防護問題時,必須將這一點考慮進去。

太空領域可以借鑒哪一領域的威懾思想

關于從哪個領域來獲得威懾思想的參考借鑒,除了陸地域以外,海上、水下、空中、網絡、核領域均有專家提及。專家們給出的理由:①可以借鑒海上的“遠程識別與跟蹤程序”等機制來建立一個管理有序的太空環境;②太空威懾與潛艇威懾均具有難以被追蹤的特點;③太空力量與空中力量均主要在地球表面上方的垂直空間內自由行動;④太空作戰與網絡作戰均能在產生大面積破壞效果的同時很少或基本不殺傷人員,也難以被追蹤;⑤太空力量與核力量均能在單次或有限攻擊條件下實現大規模毀傷。但是,專家們占主導性的觀點認為,由于太空的物理特性與其他領域完全不同,在參考借鑒其他領域威懾思想的時候必須十分謹慎,要避免生搬硬套地借用其他領域的威懾思想。

3 報告的價值

NSI公司這份報告無論在學術思想還是在研究方法上,對我國航天理論界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較為準確地描繪了美國航天界對太空威懾思想的總體認知

從報告整體來看,在如何確保太空威懾的可靠性,太空作戰、政策、投資如何影響美國的多域威懾,美國威懾思想需要做出什么樣的調整,太空領域可以借鑒哪一領域的威懾思想等問題上,專家們的觀點呈現多樣化狀態,不存在一家獨大的情況。在如何防護美國太空資產問題上,霸權派和集體管理派基本上旗鼓相當。但考慮到后者相對于前者屬于“后發”事物,當前已成長至能夠與前者比肩的高度,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美國航天界越來越多地認同多邊化,整體上合作的意愿有所增強。當然,美國希望的多邊化主要是與其盟友國家或能夠掌控的國家之間的關系,其目的也主要是為了制衡中、俄兩國。

報告最核心的議題在于是否有必要發展獨立的太空威懾戰略。美國有專門的、不同層級的太空戰略,如2011年頒布的《國家安全航天戰略》、2018年頒布的《國家太空戰略》、2020年6月頒布的《國防航天戰略》。冷戰結束后,太空威懾思想逐漸從核威懾思想中分離出來并不斷發展。1996年的《國家航天政策》提出,國家安全航天活動應該“威懾,警告,并在必要時抵御敵人攻擊”。此后,雖然沒有明文寫出“太空威懾”這個詞語,但2006、2010年的《國家航天政策》以及《國家安全航天戰略》《國家太空戰略》和《國防航天戰略》均多次提及“威懾”一詞,2018年版的《太空作戰》條令也引入了“強加成本”“成本收益對等”等重要的威懾術語??梢钥闯?,美國自20世紀末期開始一直事實接受并延續了太空威懾的思想。但美國官方文件中始終未曾出現“太空威懾戰略”字樣,而部分智庫和專家對這一概念較為熱衷。2010年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太空威懾與先發打擊穩定性—一項初步評估》報告就明確提出要發展國家太空威懾戰略。2016年1月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發布的《從避難所到戰場:美國太空防御與威懾戰略框架》報告也提及太空威懾戰略的說法??梢?,官方文件與學術研討在概念用語上存在著細微但明確的差異,這是十分關鍵的。學術觀點一旦進入官方文件,就表明其價值、重要性得到官方認可,將對美國相關能力的發展建設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綜合NSI公司這份報告和美國相關文件,總的來看,美國航天界普遍接受太空威懾的思想,美國也在事實上發展了許多太空威懾的能力,威懾已經成為美國太空力量的主要使命之一,但多數人并不贊同發展獨立的太空威懾戰略。這一方面體現了多數人認為今天的太空領域在能力上不可能獨自完成戰略威懾的重任;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部分人對過度強調太空領域獨特性、獨立性可能會破壞美軍整體威懾能力的憂慮。參聯會聯合參謀部如果接受該報告的觀點,那么美國將不太可能發展獨立的太空威懾戰略。

虛擬智庫模式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有益借鑒

NSI公司對虛擬智庫的定義是,通過利用全球性的主題專家網絡來生成廣泛的專家洞察力,進而快速地提供關鍵的信息需求。虛擬智庫方法優點十分突出。

一是反應速度快。該方法通過征詢主題專家來獲取其口頭或書面的意見,受訪專家基本上是依據既有的學識儲備來回復,一般不會為之進行專門的深入研究,“有多少說多少”,所以實施起來進度很快。

二是征詢范圍廣。在國家分布上,本報告受訪專家除了多數為美國人之外,還有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專家。在職業領域上,包括了民用航天、商業航天、法律界、智庫、學術機構等不同部門。

三是結論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廣泛征詢主題專家意見基礎上,NSI公司課題組會對收集的這些素材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究。該公司也自稱擅長于數據驅動的多學科分析,宣稱多樣性是公司的基本信條,多樣性研究能夠比同質性研究生成更好的結果。從本報告的情況來看,NSI公司很好地堅持了其多樣性信條。

虛擬智庫的缺點也十分明顯。這些缺點實際上與其優點是事物的一體兩面。

一是該方法存在一定的被動性。NSI公司為該課題征詢了超過111位專家,但在本報告中僅羅列了27份“有洞察力的”回復,很可能是因為NSI公司并不能十分有力地約束主題專家,導致有效回復的比例并不高。

二是主題專家良莠不齊。有的專家在態度上就十分敷衍,如富康勒咨詢集團由4人署名的回復意見全文僅兩行字。部分專家對太空威懾的理解十分膚淺。有的把太空威懾直接等同于太空作戰,而不懂得太空作戰實際上是太空威懾失敗之后的后續行動;有的把太空威懾降低至太空系統彈性的層次,而不懂得發展太空系統彈性只是提高太空威懾能力的諸多手段之一。

三是很難出現創新性理論觀點。綜觀該報告,對于太空威懾有深刻理解、獨到見解的回復并不多,這一方面與征詢方式的快速有關,另一方面或許與NSI公司對主題專家的弱約束有關??勺鲗Ρ鹊氖?,美國空軍學院的達蒙·科內塔博士與艾森豪威爾中心的德隆·杰克遜二人在完備的理論研究基礎上,于2009年共同提出了“多層威懾方法”。該理論后來進入2011年《國家安全航天戰略》。兩廂對照可以看出,虛擬智庫的征詢與常規智庫和學術機構的專門研究這兩種研究路徑,各有優長,相互補充。

虛擬智庫或許更適合調查性、摸底性地快速掌握總體情況,如果需要更有深度的咨詢建議,由常規智庫或其他學術機構來進行專門的深入研究無疑更為合適。

猜你喜歡
威懾智庫航天
我的航天夢
航天夢,我的夢
民居智庫
民居智庫
逐夢航天日
中政智庫“五朵云”
中政智庫“五朵云”
美麗與威懾
“我心中的航天夢”畫作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