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農業背景下機械化深松整地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2020-11-30 08:51張愛莉
農業工程技術·農業信息化 2020年9期
關鍵詞:農作物機械互聯網

張愛莉

摘要:該文簡要分析了在互聯網背景下機械自動化深松整地的技術要點:深松作業的時間、深度、方式等,重點研究了機械化深松整地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及相關收益:農業管理影響、農業收益與社會收益。其中農業影響有:改善周邊土壤環境、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深松的環境保護作用、增加農業收益。

關鍵詞:機械;深松;農作物;互聯網+農業

傳統常規整地形成的耕層較淺,對于農作物根系生長需求不能較好滿足。比如玉米的主根系不到40厘米,拔節期達100厘米;大豆根系的80%在20厘米左右土層中,其主根入土深達80厘米。傳統常規整地作業方法,通常會對高產農作物的生長有一定抑制作用。相比之下,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備受矚目。在互聯網背景下,應借助科學力量,發揮機械化生產的高效益,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1? ? 機械化深松整地的技術要點

第一,深松時間。機械化深松整地作業主要應用于旱田、旱地,用來改善農作物生長環境,提高種植面積,改善生態環境。秋季深松作業,有利于貯蓄秋冬雨雪等水資源,平均3年整地一次。

第二,深松深度。深度應因地制宜,一般為30厘米。對于土壤阻力較大、犁底層較厚的土壤環境,用普通整地機難以實現深松整地狀態,應改換淺松鏟與深松鏟結合的深松機,有效進行深松整地作業,保持耕層土壤水分。

第三,深松方式。全方位深松方式用于大面積松動土壤,深松深度達30厘米;間隔深松方式用于耕層構造。在深松過程中注意輪作制度,綜合確定深松的時間和位置。

第四,深松質量。深松作業要求深度,為了給植物根系更廣闊的生長空間。深松要求行距一致,深度誤差不高于30厘米。深松行距一般為60~70厘米,間隔深松為30厘米。

2? ? 機械化深松整地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及效益

2.1? ?農業影響

2.1.1? ?改善土壤環境

機械化深松整地有利于改善土壤環境,減少土壤被破壞的程度,加深土壤耕作層,促進深松地塊保持完整,有利于農作物根系生長;不易因雨水環境形成徑流,提高土壤對自然降雨的蓄水能力,有效增強農作物的水分;減少土層表面的雨水過多,防止植物水澇問題,避免因為局部水分過多造成農作物死亡問題,增強其生命力。充分補給土壤耕層的水量,深松地塊蓄水深度至少100厘米,有效防止水分蒸發造成的土壤干裂問題,為農作物生長提供豐富水資源[1]。

2.1.2? ?保護環境

機械化深松整地,可以減少深翻土壤防蟲的田間作業。翻土作業是為了增強農作物的生長環境,破壞害蟲的生長條件。深松整地,既可以保持地表植被的種植面積,又可以破壞害蟲的生長環境,有效防止土壤被風雨自然條件破壞,有利于水土保持,避免翻土造成揚沙與浮塵的空氣污染,改善生態環境。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有效改善土壤呼吸能力,提高水土保持比例,迅速增加綠化面積,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

2.1.3? ?增加產量

機械化深松整地,為農作物提供廣闊的根系生長空間,加之有效的蓄水能力,有力提高植物的活力,促進植物的根系健康生長,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營養支撐。試驗田與普通田對比,灌溉、施肥等田間管理均一致的情況下,機械化深松地域具有占領農時、蓄水充足、農作物抗寒抗旱能力強,土壤水土保持較好、抗澇耐寒,減少種子、化肥等農業成本,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特點。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實現降低農業成本,減少施肥使用率,增加農業收益,提高農作物食品安全性,有效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2.1.4? ?經濟效益

機械化深松整地實施后,農業收益翻倍,相比常規種植作業,平均每畝增產80公斤不止,對于旱地農作物的增產效果非常明顯。以玉米為例,每公斤1.6元,平均每畝凈收益120元。如果農田深松面積100畝,實際增收達1萬有余。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在實現增加收益同時,還實現了降低農業成本,減少灌溉、施肥等田間作業,具有較強的農業經濟性[2]。

2.2? ?社會效益

第一,深松整地技術的推廣與使用,促進耕作技術綠色環保發展。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逐漸發展綜合技術模式,實現從播種到收獲的機械化流程,相比傳統耕作方式,具有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田間作業穩定的特點。綠色環保耕作技術的發展,兼具省時、省力、節約成本的特點,將人力從田間作業中抽離出來,逐步投入到其他產業,實現優化社會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第二,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融合綠色環保思想,轉變傳統耕作習慣,有效促進農民科學種田,提高農村整體的環境保護意識,全面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

第三,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的有效推廣與使用,促進農業器具的與時俱進,先進技術在農村得到了廣泛應用與認可,全面提高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具備穩定生產、高效收益、綠色環保的綜合特質[3]。

第四,互聯網背景下,深松整地技術借助信息化技術的力量,實現了高效推廣,為其良好的應用在農業生產中,鋪設了科學技術的推廣條件,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科學輔助力量,有助于保障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為農業創造實質性經濟收益。例如,北斗導航系統,是一種具有通信功能的定位系統,有助于發展精細化農業生產。此外,地理信息系統、衛星遙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均獲得廣泛應用,以實現互聯網技術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

3? ? 結論

綜上所述,機械化深松整地作業方法的技術易于掌握,對于旱地、旱田均有較好的改善能力,有利于促進農業發展。機械化深松土壤,有利于增強土壤呼吸能力,促進水土保持,增強田地、林地的蓄水能力,有效防止洪澇來帶的農業經濟損失,增強農作物水分保持能力,促進農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德春.淺談機械化深松整地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及效益[J].新農業,2019(19):82-83.

[2]韓國憲.機械化深松整地關鍵技術及機具介紹[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131.

[3]蔣佩蓀.重慶市丘陵山區機械化深松整地應用實踐[J].農業工程,2017(9):131.

猜你喜歡
農作物機械互聯網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調試機械臂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按摩機械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