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問與心理初探

2020-11-30 10:50顧安其
卷宗 2020年23期
關鍵詞:學習心理提問課堂教學

摘 要:近幾十年來,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社會變化瞬息萬變,帶來的信息大爆炸或多或少滋生了一些負面因素,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特別是職業類學校的學生,他們在這一方面尤其需要正確的引導。因此,課堂外的心理教育引導已經完全不能充分滿足學生所需的心理引導的一個迫切性了,在課堂中也可以適時地把握機會引導學生,而創設提問課堂是課堂教學的創新手段之一,所以說,把兩者結合起來會顯得相得益彰。

關鍵詞:課堂教學;提問;學習心理

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就好比在教學活動的一個海面上投去一塊石頭,好的提問往往就能在海面上“激起千層浪”,相反,則可能“淹沒在波濤之中”。所以,在課堂上的提問必須提問的確切明白通俗易懂,并且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水平,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而這些也是與學生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課堂提問時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認為具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創設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曾經學過這樣兩句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實一堂課開始創設情境的時候也像這首詩一樣,就要將學生原有的知識與將要學習的知識緊密結合起來,慢慢地把學生引入“疑無路”的境地,以此來刺激學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師又在恰當的時候給予學生點撥,從而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達到“又一村”的境地。

我們都知道,要闡述好一樣東西,都會經歷“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這三部曲。所以說我們的思維過程往往都是從問題開始,那問題的發生也就是學生對此產生了“疑”,這能是學生新舊知識產生矛盾并且發生沖突,從而讓學生自己不知不覺就進入了自我創造的一個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自發的思考。簡言之,創設問題情境也就是讓教師創設矛盾,然后引導學生自覺地去解決矛盾。首先,設計的問題要足夠有價值,能夠充分刺激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思考,如果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一來會破壞課堂的嚴肅性,二來不會讓學生有主動參與的熱情與興趣,長期看來,只會破壞提問課堂這一教學設計的意義。

其次,設計的問題也不應該過于困難,學生與老師之間畢竟存在著知識結構與知識含量的一定差異,過難的題目一來會使學生陷入思考的困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來會讓學生對老師產生逃避情緒,不利于師生間的和諧相處。因此,課堂設計的問題要難易恰當,既讓學生能夠充分思考,積極投入,又要讓學生能夠享受成功的喜悅,敦促他們不斷努力。

最后,設計的課堂問題應該緊緊圍繞章節知識的重難點,通過循循善誘的引導,一步步向學生拋出問題,問題的難易程度應該由淺入深,問題設計的角度應該覆蓋知識點的各個角度,同時應考慮到學生吸收水平的不同,設計多層級、廣內容的問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也可以使學生得以表達觀點,流露情感,鍛煉表達。

比如在中專英語第一冊中有一段描寫學校環境的一句長句,然后對此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描寫環境的那句長句分成三句單獨的句子,這樣放在文中的話你認為是長句比較好還是分別得短句比較好呢?這一問題就會引起學生的思考,他們會仔細地閱讀課文,尋找句子,體會文中長句的意義,從而感到文中用長句子來描寫環境更加好,因為可以顯得文章流暢,不那么墨守成規。適當的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問題情境的創設需要考慮教學目標的設定、學生的認知水平、情境的生動性等方面。與學生實際相背離的問題情境無法真正為學生服務,同時也發揮不了問題情境的積極作用,因此,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非常重要。

2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提問難度要適中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從低到高;先易后難;由淺入深,這些都是我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我們不能創造和改變一般的自然規律,要遵守。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也要遵循先易后難,由淺入深這些規律,提問的時候更是如此。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要適度,要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和認知水平來思考,不可太容易,學生一下子就能回答出來。簡單的問題可能學生會喜歡,表面上學生會很活躍,但是這些簡單的問題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是毫無用處的,時間久了,學生就會對老師你提出來的問題不感興趣,漸漸地就失去了求知欲望;但相反,如果一開始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百思不得其解,一開始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受挫,也不利于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因此,教師的提問難易要適度,要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相符合相適應,是學生產生求知欲。

一般來說,我們老師提一組問題,就要先提容易的,然后再提較難的,最后提最難的。這樣做的話,既符合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有使學生不至于因為問題過難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學生在做聽力的時候,聽第一遍的時候,一上來就問 ‘What do you think of Sandys new school?這樣的問題,學生會覺得非常突兀,也常常需要轉幾個彎才能知道問題本身的意思,接著在大腦中搜索相關的信息,最后才能回答出問題。就職校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有對知識的理解以及他們本身的一個學習基礎相較于一般的普通學校的學生還是略有差別的,所以在課堂中的提問的難易程度應該再增加幾個層次。問題的難易程度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差異,一般來說首先呈現較簡單的問題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增加其學習的成就感,當然,不同難度的問題還需考慮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盡量做到提問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讓提問在課堂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3 面向全體學生,評價以表揚鼓勵為主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谒慕逃砟钪?,教師的教學活動應當結合教育的內容的相關特點不斷加強學生對于學習的目的性與科學性的認識,教育的最終目標其實是鼓勵學生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而教育實踐證明,當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言不及就、欲言不能、欲罷不忍的情況時,教師如果能通過一些表情、動作等非語言性信號,輔助以一些鼓勵性的語言來鼓舞學生的話,將使他們獲得情感上的極大震蕩,從而點燃他們追求知識的欲望,甚至能啟發他們的思維。此外,培養學生的成功意識也是基本的教育方針,學生一旦享受過成功帶來的精神快感,就會有意識地去追求這種精神刺激,而這種刺激將會指引給他們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批評、自我改進。

所以,課堂提問應當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有勇氣、有能力、有信心、有積極性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作為教師,不應該經常提問成績相對來說較好的學生,也不能對相對較差的學生表示冷漠不聞不問。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那么會使學生對你這門課甚至是學習產生消極的心理。所以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不僅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要考慮到全體學生水平的不統一,給班級中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多一些提問的機會,使他們漸漸對學習產生興趣。

同時,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問題做出評價的時候,要注意多運用鼓勵性語言。這樣能使本來就優秀的學生更上一層樓,使差生減少或者完全消除自卑的一種心理。當然,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要認真傾聽,聽到錯誤答案也不可以是惱怒的。老師應該做的是在提問時和提問后與學生同思同樂,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的提問是否面向全體學生,評價是否以鼓勵為主,評價是否及時直接影響提問的質量和效果。首先,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需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其次,教師對于回答問題后的評價應當給予適當的鼓勵,最后教師的評價與反饋應當客觀及時,這樣才能發揮提問的最大作用與影響。

4 允許學生向老師提問

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應當是多向的,經常性的,前蘇聯的一位教師E·H·伊利英在其教學活動中竭力鼓勵學生提問題,他認為:“誰提問,誰就在思考,誰提問,誰就在形成個性”。學生在接受知識時不提出問題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學會自問自答,這種自問自答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通過回答來檢驗自己是否真的吸收了知識,同時這種自問自答的模式也可以以小組甚至是全班共同參與的方式進行,相互提問,共同思考,要使學生養成這樣的習慣:總想到要問些什么問題。偉大的物理學家、哲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钡拇_,提出一個問題,特別是一個好問題是難能可貴的,它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發現問題的敏銳直覺與洞察力,以及深入問題的發散性思維與求異性思維,更是在考察在課堂實踐中,學生有沒有在課堂上自我表現的意識與勇氣。提問的過程,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過程。然而現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進度、課堂容量、教材內容等因素,往往忽視了學生提問,甚至限制了學生提問。

課堂提問教師向學生提問外,更要重視學生提出疑問也是重要的一環,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老師應留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允許學生向老師提問。因此,須培養學生勇于質疑,敢于提問的學習精神。教學相長是一個互相學習成就的過程,學生應當學會向教師提問,同時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向自己提問,共同探討學習中的問題。同時學生通過提問學會分析、思考、表達,在師生討論的過程中,雙方通過研究、觀察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

總而言之,只有教師在教學工作上真正地潛心耕耘,以認真的態度與飽滿的精神進行備課,吃透課本上的知識點,對教學目標胸有成竹,并終身學習,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個人素養,才能在設計問題課堂時游刃有余,以自己的努力刺激學生參與課堂,愛上課堂,從而實現課堂結構優化,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因為好的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學會積極地面對問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教會他們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各個方面。

參考文獻

[1]牛堃.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教師話語”探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6).

[2]趙靜.支架式教學理論指導下的英語口語課堂模式[J].福建茶葉,2019(10).

[3]林惠華.核心素養視角下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19(06).

[4]黃世財.核心素養視角下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9(12).

作者簡介

顧安其(1991-),女,漢族,江蘇蘇州人,本科,助理講師,中職英語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學習心理提問課堂教學
職業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研究與對策
談談提問在高一年級數學課堂上的運用
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構筑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微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
公開課與常態課學生學習心理和行為的表現分析
關于職業院校技師層次學生學習心理狀態分析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