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MRI、CT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

2020-11-30 08:52王開樂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2期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臨床應用準確率

王開樂

【摘 要】 目的:探究采用MRI、CT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本文選擇了68例患者開展研究,所有患者均在2018年3月~2020年4月期間來我院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核磁共振成像)診斷,將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并分析兩種檢查方式的漏診和誤診率。結果:將CT和MRI的結果與手術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MRI的診斷準確率較高,P<0.05;并且對比兩種方法的漏診率和誤診率,MRI診斷的漏診和誤診率都明顯低于CT檢查,P<0.05。結論:MRI、CT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應用都有一定的價值,但MRI的診斷準確率更高,漏診和誤診率更低,因此值得將MRI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MRI;CT;臨床應用;手術病理結果;準確率

【中圖分類號】R6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250-02

腰椎間盤突出在臨床上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發生率高,發病原因復雜,患者在臨床上通常會出現腰部疼痛、活動受限的情況,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甚至無法下床,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2]。在本次研究中,選擇了68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開展,經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診斷,探究診斷該病的最佳方法。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納入病例是在我院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共有68例,確診時間為2018年3月~2020年4月。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腿后疼痛、腰痛、臀部疼痛等癥狀,部分患者軀體向前受限,腰椎側凸。研究排除了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意識障礙、對研究參與意愿度較低、臨床資料保存不完整的患者。在68例患者中,最大年齡為78歲,最小年齡為24歲,年齡均值為(51.63±7.22)歲,38例男性,30例女性,32例高中學歷及以上,36例高中學歷以下。

1.2 診斷方法

1.2.1 CT檢查

檢查機器為多層螺旋CT掃描設備,參數設置:間距1.0mm、層厚3mm、矩陣256×512、傾斜角±300度。參數設置好之后,診斷人員協助患者取仰臥位,掃描患者的L3、L4、L5、S1等間隙,并充電掃描患者的骨窗以及軟組織窗,經過掃描之后,選取其中清晰成像進行打印。

1.2.2 MRI檢查

檢查機器為高場超導磁共振掃描設備,參數設置:間距1.00mm、層厚5.0mm;T1WI序列:激發間隔300ms,回波時間20ms;STIR序列:回波時間90ms,激發間隔350ms;T2WI序列:回波時間50ms,激發間隔300ms。參數設置好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叮囑患者在檢查過程中,避免腰部發生位移,因此要盡量保持深呼吸,在掃描之后,將成像結果傳輸到工作站。

1.3 觀察指標

(1)根據手術病理檢查結果,觀察兩種檢查方式的準確率。(2)根據兩種檢查方法的誤診率和漏診率。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選擇了SPSS 20.0 作為本次統計學軟件,準確率、誤診率和漏診率均用[n(%)]表示,X2檢驗,P<0.05。

2 結果

2.1 對比準確度

將MRI、CT兩種檢查方法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比,MRI的準確率明顯高于CT檢查,P<0.05。

2.2 對比漏診率和誤診率 兩種檢查方法的漏診率和誤診率進行對比,MRI均低于CT,P<0.05。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目前在臨床上屬于發病率較高的疾病,由于椎間盤纖維環遭到破壞,因此導致患者髓核突出,從而壓迫了周圍神經根,患者在臨床上通常會出現下肢麻木、腰痛等情況[3]。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檢查方法是MRI和CT,尤其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而言,不僅能夠了解患者髓核以及腰椎情況,還能夠全面觀察到患者的纖維環,但是兩種方式檢查準確度存在一定差異[4]。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MRI檢查,誤診率和漏診率分別為(1.47%)、(2.94%),而CT檢查的誤診率和漏診率為(13.24%)、(14.71%),CT漏診率和誤診率均明顯較高,P<0.05;將兩種檢查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進行比較,MRI的準確度也明顯高于CT檢查結果,P<0.05。提示通過MRI和CT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進行檢查,MRI的準確度更高,漏診率和誤診率也更低,應用價值高。主要因為MRI的成像清晰度相比于CT,更加清晰,并且不會對患者造成放射性損傷,能夠躲避重復診斷,全面地顯示患者腰椎間盤各個層面的圖像,為閱片醫師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也更能夠準確反應患者腰椎間盤的具體情況;除此之外,MRI還能夠精準地表現椎間盤、神經根、硬膜囊等位置,有利于主治醫師及時了解患者的情況,盡早對患者進行診斷[5]。

綜上所述,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接受MRI和CT檢查后,兩種檢查方式相比,MRI的準確度較高,誤診情況和漏診情況少,因此臨床上更加建議通過MRI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

參考文獻

[1] 陳玉芳,陳曉君,黃略.用核磁共振成像檢查和CT檢查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8):155-156.

[2] 亓雪芹.CT和MRI在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診斷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8):226-227.

[3] 孫鳳龍,梁慶晨,王宏慶,等.脊柱內鏡下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伴腰椎不穩的早期臨床研究[J].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2019,12(10):754-760.

[4] 段亮,范亞一,徐洪海,等.癥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腰椎過伸過屈位MRI的診斷價值及手術治療效果[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9,33(9):911-914.

[5] 陳國亨,明小春,劉培鈞,等.MRI與CT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價值及準確率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16):64-65.

猜你喜歡
腰椎間盤突出臨床應用準確率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診斷脊柱損傷的臨床準確率比較探討
高速公路車牌識別標識站準確率驗證法
X線、CT和MRI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的價值對比分析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舒適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體會
普拉提斯運動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開窗微創術聯合腰椎內固定植骨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合并腰椎不穩的臨床應用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