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稻三蝦”綜合種養模式在贛中地區的應用

2020-11-30 08:43胡寶圣黃雅貞
江西水產科技 2020年5期
關鍵詞:生態

胡寶圣 黃雅貞

摘要:介紹了“一稻三蝦” 綜合種養模式田間工程、小龍蝦養殖、水稻栽培等關鍵技術,以及該模式在贛中地區的應用情況,對稻蝦綜合種養模式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一稻三蝦”;綜合種養;生態

中圖分類號:S966.12? ? ? ?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稻漁綜合種養已被農業農村部列為農業主推技術之一,尤其是稻蝦綜合種養技術已在湖北、安徽、江蘇、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等長江中下游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1]。江西屬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溫度在16℃~20℃之間,河網密集、降水充沛,生態環境良好,適宜小龍蝦生長繁殖,且江西是我國水稻播種大省,2018年水稻播種面積僅次于湖南和黑龍江,因此具有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的有利條件。為探索更多適合在江西推廣的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吉水縣水產站在吉水縣醪橋鎮元石村1080畝稻蝦基地開展了“一稻三蝦”綜合種養模式試驗示范,取得較好效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1? 田間工程

1.1? 稻田選擇

選擇集中連片、開闊平整、水電路三通、土質肥沃、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的田塊,稻田面積因地制宜,單塊田面積一般以10×666.7 m2~40×666.7 m2為宜,最大面積一般不超過50×666.7 m2。同時要求水源足、水質好。

1.2? 稻田改造

1.2.1? 挖溝

在稻田四周開挖蝦溝,田埂到蝦溝之間留有長0.5 m左右的小平臺,蝦溝的面積應嚴格控制在稻田總面積的10%以內。建議稻田面積在15×666.7 m2及以下挖“U”型,稻田面積15×666.7 m2以上挖環形溝,為便于使用機械,蝦溝需留有供插秧、收割等機器出入的機耕道。

1.2.2? 筑埂

為防止滲水和坍塌,需對田埂進行加固、加高和加寬處理,田埂高于田面1.0~1.2 m,頂部寬2.0~3.0 m,其中用于通行(車)的主干道寬4.0~5.0 m。

1.2.3? 防逃設施

在稻田外圍四周的田埂上以及進、排水口處設置防逃設施。防逃設施材料可選用防逃膜、廢瓷磚、彩鋼瓦等,以防逃膜較好,高度50~70 cm即可,進、排水口使用80目的長型網袋。

1.2.4? 進排水設施

進排水溝要分開設置,各自獨立。每塊稻田的進排水可用PVC管,分別設置于稻田相對的兩端,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進水管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排水管道則建在另一端環溝的底部,注意進水口要防止雜魚、螺螄等隨水流進入。定期檢查進、排水渠道通暢性。

2? “一稻三蝦”生長期及關鍵技術

2.1? “一稻三蝦”生長期

“一稻三蝦”綜合種養模式,即一年收獲一季水稻和三茬小龍蝦(稻前蝦、稻中蝦、稻后蝦苗)。水稻、小龍蝦生長期如圖1所示。

2.2? 小龍蝦養殖關鍵技術

2.2.1? 蝦苗放養前準備

2.2.1.1? ?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清除稻田中的野雜魚、螺螄及其他敵害,用量為每666.7 m2 50~100 kg,化漿后全田潑灑。

2.2.1.2? 施肥

1月前完成稻田施肥,施用生物肥和腐熟的有機肥為宜,用旋耕機將肥料旋至表層土中,埋入深度10~20 cm。

2.2.1.3? 注水、種草

稻田完成施肥后5~7 d后即可注水,前期注水20~30 cm,以利于水草種植和生長,后期隨著水草的生長及氣溫的變化逐漸加高至40~70 cm。水草種植的品種以伊樂藻為主,種植期為11月至第二年2月。

2.2.2? 稻前蝦的養成

投放前一星期肥水培養浮游生物。蝦苗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蝦苗投放的時間越早,養殖效果越好,贛中地區3月中旬即可開始投放蝦苗。小龍蝦苗種投放一般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陰天進行,避免陽光直射,投放前需試水和緩苗處理,緩苗處理的方法是將苗放在田水內加抗應激藥侵泡30~60 s,提起擱置2~3 min,再侵泡30~60 s,如此反復2~3次,讓苗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后再放養,以提高成活率。放養密度為4000~6000尾/666.7 m2,規格為5 g/尾左右。稻前蝦的捕撈時間為4月初至5月中旬(含部分稻后蝦)。

2.2.3? 稻中蝦的養成

7月上旬秧苗返青后投放第二批蝦苗,投放方法與第一批蝦苗相同。放養密度為5000尾/666.7 m2,規格為8~10 g/尾。氣溫過高易發藍藻,可潑灑乳酸菌與芽孢桿菌來調節水質。7~9氣溫升高容易缺氧,多巡察,常換水。稻中蝦一般養殖40~45 d,捕撈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下旬。

2.2.4? 稻后蝦的繁育

稻后蝦的繁育以捕剩的稻中蝦作為親蝦。水稻收割后,曬田一星期,每666.7 m2撒生石灰30 kg,然后進行旋田、注水和稻稈淹青。稻稈淹青可將稻稈轉換為餌料(浮游生物、碎屑等),為秋冬季小龍蝦繁育提供生態餌料。一般11月下旬部分蝦苗已孵化,可用菜餅加豆粕或花生粕發酵后(發酵飼料粉料)投喂。冬季氣溫若偏高可適量肥水預防青苔。第二年的3月下旬,為防止培育的蝦苗密度過高,要及時捕撈出售或轉塘。

2.2.5? 餌料投喂

蝦苗投放1天后開始適量投喂,根據小龍蝦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的要求,合理搭配餌料,可采用人工配合飼料+農副飼料進行投喂。前期應注重肥水培養天然餌料,同時輔以投喂人工配合飼料(蛋白含量26%~30%)。日投喂量為小龍蝦體重的3%~10%,具體投餌量根據天氣、水溫、水質、餌料種類及小龍蝦吃食情況而定,當水溫低于12℃時,可不投喂。一般每天投喂兩次,上午8:00左右,投喂量為日投餌量的30%;下午17:00左右,投喂量為日投餌量的70%。脫殼后應及時添加優質飼料,定期補充離子鈣有利于小龍蝦脫殼。

2.2.6? 水位調控與水質管理

小龍蝦養殖過程中,通過控制水位來調節水溫。3月份,為使水溫更適合小龍蝦的生長,睛天水位可低些,陰雨天或氣溫較低時,水位需提高一些。4月中下旬以后,水位應逐漸提高至50 cm左右,7~9月氣溫高時水位70~80 cm,將水溫控制在30℃以下。

保持水體溶氧量5 mg/L以上,pH值7~8.5,透明度30 cm左右,有條件可鋪設微孔增氧設備;每20 d左右潑灑生石灰水一次,生石灰用量為5~10 kg/666.7 m2;水質不好時,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體中的藻類組成,培養有利小龍蝦生長的水環境。

2.2.7? 小龍蝦病害防治

稻蝦共作敵害防控措施為“徹底除野,加水過濾,驅趕水鳥”,即小龍蝦苗種放養前用生石灰或茶粕徹底除野,養殖時進水口要用80目以上網袋過濾進水,平時要注意清除田內敵害生物,特別是驅趕水鳥。

4~5 月是小龍蝦最易發病的季節,此時做好小龍蝦的防病工作是成功養殖的關鍵[2],此階段應適當投喂加有殼寡糖、酵母多糖或中草藥(如三黃粉)的配合飼料,以提高小龍蝦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平時通過定期換水、種好水草、適當使用微生物制劑等方式來改善水質,達到防病的目的。

2.3? 水稻栽培主要技術

2.3.1? 水稻品種選擇

選擇經過國審或省審定的水稻品種,要求抗倒能力強,抗病性好,全生育期140天左右的雜交水稻品種。贛中地區可選用甬優12號、黃花粘、井岡軟粘等品種。

2.3.2? 補基肥

對于養蝦一年以上的稻田,一般不需施肥。對于首次養蝦的稻田,除了大田中剩余水草翻耕后作為綠肥外,可以在插秧前7天,每666.7 m2補施優質商品有機肥300 kg,均勻撒在田面并用機器旋耕耙勻。

2.3.3? 秧苗移栽

秧苗一般在5月中下旬開始移栽,插秧為插8 m空4 m間距,環溝內種植江西苦草或輪葉黑藻,隔5~10 m一株。確保小龍蝦生活環境通風透氣性能好,蝦稻共生的稻田宜曬一下田,3天爆曬,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時間要短,發現小龍蝦有異常反應時,則要立即注水。

2.3.4? 稻田水位控制

稻插秧水位為2~3 cm;插秧后立即注水保返青,水位控制在4~6 cm,秧苗返青后讓稻田水位自然落干至3 cm促分蘗;當總莖蘗數達到預期穗數80%時自然斷水曬田,保持溝中水位低于田面15 cm以上。水稻長到40 cm左右曬平臺至開裂再上水,隨著水稻生長再不斷加水。

2.3.5? 水稻病蟲害防治

“稻蝦共作”用藥范圍相對較窄,盡可能集成使用生態防控技術、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如安裝殺蟲燈誘殺成蟲、藥劑拌種、性信息素誘殺等,避免毒傷小龍蝦。

3? 蝦稻收獲

3.1? 成蝦捕撈

成蝦捕撈應遵循適時捕撈的原則。捕撈工具宜選用網眼規格為4.2 cm的地籠,捕大放小。捕撈時要防止蝦多造成局部缺氧、死蝦。地籠隔5~7天移動一下位置或停止一兩天,可增強捕撈效果。

3.2? 水稻收割

10月中下旬進行收割。水稻收割前10天將大田中積水徹底排盡,注意排水時應將稻田的水位快速的下降到田面5~10 cm,然后緩慢排水,促使小龍蝦在田埂、蝦溝中打洞。最后蝦溝保持10~15 cm的水位,即可收割水稻。以機械高留茬收割,留茬30~40 cm,將秸稈粉碎后還田漚肥。

4? 效益分析

本效益分析以“一稻三蝦”綜合種養模式在江西吉水縣醪橋鎮元石村稻蝦基地試驗示范基地為例。

4.1? 產出

每666.7 m2總收入11278元。其中

水稻:按666.7 m2產512 kg,單價4元/kg計算,共2048元;

成蝦(稻前蝦、稻中蝦):按666.7 m2產205 kg,單價30元/kg計算,共6150元;

蝦苗(稻后蝦):按666.7 m2產110 kg,單價28元/kg計算,共3080元。

4.2? 生產成本

每666.7 m2總生產成本5293元。其中

蝦種費:按每666.7 m2投放蝦苗50 kg,單價45元/kg計算,共2250元;

飼料費(配合飼料):按平均飼料系數0.75,單價4.5 元/kg計算,共1063元;

肥料:100元/666.7 m2;

藥物費:30元/666.7 m2;

水草種植:60元/666.7 m2;

人工費:按50×666.7 m2需1個工人,每人每月3500元,種養周期12個月計算,每666.7 m2人工費為840元;

租金:600元/666.7 m2;

設施折舊費:300元/666.7 m2;

其他費用(水電等):50元/666.7 m2。

4.3? 利潤

利潤=產出-生產成本=5985元,即每666.7 m2利潤為5985元。

5? 小結

“一稻三蝦”綜合種養模式,對傳統的稻蝦共作和稻蝦連作進行了創新,具有易管理、效益好等優點,一方面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江南地區四季更迭的有利條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較大幅度增加了小龍蝦的產量;另一方面摒棄了輪捕輪放的養殖模式,避免了小龍蝦近親繁殖種質退化、疾病傳播蔓延、養殖塘產量不可估測、無法精準投餌以及存塘蝦大小不一等突出問題。因此,“一稻三蝦”模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家宏,葉浩,朱凌宇,茆法勇.江淮地區“一稻三蝦”綜合種養綠色生產技術[J]. 湖北農業科學,2019,58(08):110-113.

[2] 徐金根,王建民,曹烈,陳穎,方磊,李海峰. 蝦稻共作健康高效養殖技術[J].水產養殖,2019,40(03):22-24.

猜你喜歡
生態
2020年生態主題影賽
2020年生態主題影賽
2020年生態主題影賽
2020年生態主題影賽
母親河生態大走廊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