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校外國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0-12-01 11:53王書艷張爽
文存閱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分析

王書艷 張爽

摘要:隨著經濟建設的蓬勃發展,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更多的國外留學生進入我國高校深造,但是由于生活環境、民族文化以及地域差異的影響,很多留學生會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對其深造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高校要重視對外國留學生開展心理教育,促使其以端正的態度面對求學生活。

關鍵詞:高校;外國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當前,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實現一體化,更多的外國學生選擇來我國深造,國際學術交流對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文方面都有深遠影響,同時也可以實現民族文化的對外輸出。但是由于生活習慣、社會文化、地理環境以及民族語言等因素的影響,留學生需要面對學習、人際、環境以及語言的壓力,如果不能快速適應校園生活,其容易出現煩躁、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高校要重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將其作為學生管理的主要內容,幫助留學生快速適應我國生活。

一、外國留學生誘發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

(一)語言因素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主要方式,利用語言可以提升交流效率,但是由于漢語文化博大精深,并且學習存在較大難度,很多留學生在進入校園生活中,都面臨著語言不通的問題,并且在社交、學習、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不便,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其難以與同學高效交流,會產生一定的孤單感和寂寞感,思念親人和家鄉,而這種負面的情緒如果不能及時緩解,學生則會逐漸自我封閉,不愿意與外界交流,對其學業造成巨大影響。

(二)文化因素

民族文化是經過數代傳承、不斷積累中而形成的文化體系,其中蘊含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以及價值取向,每個國家的發展進程、宗教信仰以及社會制度存在差異,導致文化也各不相同,很多留學生在進入校園后,由于文化差異而容易產生生活不適或者心理沖擊,進而誘發各種心理問題。

(三)環境因素

留學生在進入校園生活后,由于國內城市的公共設施、生活習慣、居住環境以及氣候環境存在差異,進而因為身體的不適而誘發叛逆、煩躁等心理,不僅對其學業帶來直接影響,甚至還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和負面情緒。

二、高校外國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一)加強朋輩關懷

通過相關研究調查,很多留學生剛剛進入校園后都會出現一定的迷茫心理,更加傾向尋求朋友或者同伴的關懷,并且通過朋輩的疏導和幫助,能夠有效緩解其負面情緒。因此,高校在開展心理輔導中,要注重加強朋輩關懷,從留學生群體中選擇組織能力強、溝通能力強、性格開朗、心理健康、團結互愛的留學生承擔心理輔導工作,定期組織其與新來留學生進行交流和咨詢,幫助新生快速適應陌生環境,并且融入到中國的學習生活中。同時,管理還要積極與留學生輔導員進行溝通,掌握新生面臨的生活問題、學習問題以及心理問題,盡量滿足其學習需求。

(二)注重面談咨詢

在心理教育中,面對面交流是一種重要的形式,通過面對面交流可以消除身份的隔膜,從對方的情緒起伏、語言表達以及面部表情中獲得有用的信息,促使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高校在開展心理教育咨詢中,要注重發揮面談咨詢的作用,輔導人員要定期與外國新生開展面對面交流,給予其情感慰藉、心理疏導以及人文關懷。同時,留學生屬于大學校園中的特殊群體,輔導人員在面談中還要結合其民族特定、國家文化以及風俗習慣,注意以及把握面談細節,心理咨詢的過程要整理為文檔做好保存歸檔,對其心理活動和情感變化進行動態關注。

(三)建設輔導隊伍

由于外國留學生這一群體較為特殊,尤其在語言溝通方面存在障礙,高校在構建輔導隊伍中,要結合心理教育的需求以及學生群體特點,建設一支能力強、素質高、懂業務的輔導隊伍,將心理教育落到實處。首先,高校要從教師群體中吸納具有一定語言溝通能力、英語表達能力以及心理學背景的教師兼職擔任心理輔導員,并且做好培訓工作,促使其了解各個國家的風俗習慣、社會文化等,提升其溝通技巧和教育能力;其次,從高年級的留學生群體中吸納具有一定能力的人員組建臨時輔導隊伍,發揮其朋輩關懷的作用;最后,面向社會公開聘任心理學方面的專業人員,通過兼職的方式擔任留學生心理教育工作,促使心理教育更具實效性和專業性。

(四)建設教育網絡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已經深入到人們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的諸多方面,高校在開展心理教育中,要注重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教育網絡平臺,形成立體式、全方位的教育網絡。首先,高校要利用現代信息軟件加強網絡建設,例如通過微信群組、微信公眾賬號以及專題網站等方式,傳遞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識;其次,輔導人員可利用網絡與留學生進行定期互動,在虛擬環境下, 學生更加容易打開自己的心扉,將自己的苦惱和困惑向輔導人員訴說,尋求其幫助和指導;最后,高??赏ㄟ^網絡教育平臺,定期開展心理教育網絡直播,并且在直播中與留學生積極互動,發現其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而開展針對性教育。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更多的留學生選擇來華深造,其數量持續增加,擴大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留校生屬于大學校園中的特殊群體,其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融入到校園生活中,容易滋生各種負面情緒和心理問題,因此,高校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其快速適應中國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到學業中。

參考文獻:

[1]蔣佳欣,王艷華.長沙高校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13-17.

[2]劉英芝.跨文化交際能力培訓對高校來華留學生國際流動的良性影響研究[J].數碼設計(上),2018,(6):261-262.

[3]王超,劉愛君,鄭培國.跨文化交際能力培訓對高校來華留學生國際流動的良性影響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4):143-144.

[4]KOUETCHIDE Charlotte(夏洛特).非洲留學生赴渝修學旅游的影響因素及行為特征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8.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