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社區矯正

2020-12-01 11:53張紅燕
文存閱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社區矯正矯正

張紅燕

摘要:社區矯正具有刑罰執行和矯正雙重性質,單一的從刑罰執行或矯正的角度衡量社區矯正都是片面的,超越和整合社區矯正的雙重性,有利于社會穩定、公共安全。

關鍵詞:社區矯正;刑罰執行;矯正;回歸社會

一、社區矯正的概述

(一) 社區矯正的概念

社區矯正(Community correction)在我國是指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這四類犯罪行為較輕的對象所實施的非監禁性矯正刑罰或考驗(宣告緩刑)。

社區矯正是一種與傳統的監禁執行相對應的刑罰執行方式,其實施的最初原因是為緩解監獄罪犯過多而產生的壓力。目的是為通過政府、社會愛心人士以及親人的幫助下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并且回歸社會,實現再社會化的過程。

(三) 社區矯正的特征

第一,刑事制裁性。社區矯正在我國是作為刑罰執行方式存在的,而刑罰的執行以刑事制裁性為首要特征。被判處刑罰的犯罪分子,要受到執行機關的監督、管理和改造教育,公民權利受到限制,人身自由也受到限制,體現了制裁、刑罰的特點。

第二,非監禁性。這一特征主要是針對傳統的監禁刑而言的,也是區別于監禁刑的最根本的特征。社區矯正的執行,與在監獄執行刑罰不同,矯正對象不再是關押在高墻之內,而是將符合一定條件的罪犯放入社會,使其在一個正常社會環境中得到最有效的改過自新。

第三,專業性和群眾參與性并重。一方面,社區矯正改造罪犯,尤其是心理矯正工作,是非常專業化的工作,需要有各種知識背景的工作人員來承擔。另一方面,社區矯正也是一項需要社會群眾廣泛參與的復雜的社會工作。

第四,人文關懷的特點。這體現在我們對待曾經犯過罪行的罪犯的態度上,我們對待社區矯正對象,已不再是以前在報應刑觀念下那種視罪犯為異類的態度--懲罰其罪行是刑罰的目的。社區矯正關注更多的是改造、矯正,使那些誤入迷途的人盡快醒來,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在矯正過程中,應將他們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看待,多表現為對他們的幫助、教育、感化,而不是懲罰。

(四)社區矯正的價值

1. 有利于被矯正對象回歸社會

社區矯正是以被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為目的,被矯正對象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環境里,保持了與社會的聯系,排除了被矯正對象繼續工作的障礙,增強了其改過自新的信心。此外,在社區中進行矯正,受到的都是正面的教育,避免了與其他犯罪分子的正面接觸,更有利于被矯正對象回歸社會。

2. 有利于降低刑罰成本

近年來,我國監獄中在押犯的數量不斷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據資料顯示,我國每名服刑人員每年在監所所需要的成本費用不低于5000元人民幣,按照全國百萬罪犯的數字計算,我國每年在改造罪犯的投入就大約需要500億人民幣。社區矯正將一部分對社會危害不大的罪犯放到社區中進行矯正,不僅能夠緩解監獄工作人員的壓力,也能夠減少為監獄的運作而投入的資金。

3. 有利于預防犯罪

刑罰的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也就是通過對有罪的人處以刑罰來達到對民眾教育警示效果。社區矯正讓被矯正對象在社區中服刑,讓社區民眾與服刑人員近距離的接觸,參與到社區矯正中來,同樣也是一個普法過程。通過這種方式,教育人們要遵守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二、社區矯正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的社區矯正是從2003年開始實施的,從起初的試點到全國的實施,經歷了10多個年頭。在取得一些成績的時候,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 社區矯正的立法及執行方面存在缺陷

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和強制措施的保障。根據我國刑法和監獄法的相關規定,我國社區矯正針對的對象是被判處管制、緩刑、假釋以及暫予監外執行的服刑人員且明確規定行刑機關是公安機關。但沒有賦予現行矯正部門一定的執行力,這將制約著社區矯正工作的健康發展。

社區矯正作為一種刑事措施,2003年在我國開始試點,2009年已開始在全國全面展開實行,雖然我國現行刑法對社區矯正已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社區矯正立法中具體實施細則還比較匱乏,社區矯正所需要的教育改造與幫助服務等項目目前在現有法律中仍是空白。在社區矯正工作實踐中,各個地方雖成立了社區矯正領導小組,具體工作卻是由司法局及下屬的司法所集中負責。這些司法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的時候,既沒有法律的明文規定,也沒有政府的明確發文,更沒有可以為行使職權進行保障的強制措施。在具體實施中,由于缺乏統一的法律制度而帶來了諸多問題和困難。

(二) 社區矯正經費不足、隊伍人員缺乏、專業素質不高

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中規定了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門應切實加強對社區矯正工作的組織領導,配備工作人員,落實工作經費,保障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可見保障社區矯正的執行國家機關必不可少。實踐中社區矯正的執行及順利開展不僅需要國家機關的大力支持,還要依靠社會的力量,即社會志愿者和社會工作者。但是在司法實踐中,要想建立起整合二者力量的一支隊伍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

(三) 社區矯正工作的專屬經費不足

社區矯正的順利開展是要以經費的充足為保障的。但目前我國社區矯正還不成熟,必須要有國家投入大量經費來支持。我國的社區矯正人員正越來越多,但很多地方的社區矯正經費不能落實或給之甚少,司法工作人員和社工每次進行審前人格調查,走訪都需要耗費時間、物力和人力,由于經費不足,他們很難得到補貼,這樣極大的降低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對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極為不利。另外,有些地方為了提高社區矯正的效率,充分利用有效地社會資源,成立了陽光矯正服務之家來幫助矯正對象獲得技能培訓和心理輔導,如果沒有充足的經費保障,這些陽光矯正之家不免流于形式,很難開展更多的社區矯正項目,我們的社區矯正工作也只能對矯正對象進行簡單的監督和管理,勢必會影響我國社區矯正工作的執行效果。

(四)矯正教育方式單一,矯正勞動基地缺乏,禁止令的執行成為空白

按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于8小時,第十六條規定,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于8小時。實踐中,由于基層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少、場地缺,有的司法所組織集中教育只是教條式的學習,有的根本沒有落實教育時間,矯正勞動基地大都是養老院,社區服刑人員去無非是搞衛生,使得學習矯正變成形式化,起不到實質的教育和社區效應作用,尤其是禁止令的執行更是無從談起,由誰監管、如何監管都成問題。

三、社區矯正的對策與建議

社區矯正作為一種新的制度發展到今天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針對如何完善我國的社區矯正制度,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立法,完善制度。為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管理,確保社區矯正的有序進行,提高社區矯正的高質高效,必須加強立法、完善社區矯正制度,為社區矯正提供完備的法律依據,為實現社區矯正各個工作環節的規范化、法制化提供技術支撐。

(二)明確責任,強化管理。社區矯正工作是刑罰執行工作,要保證正確執行刑法,沒有專門機關肯定不行。完善行政機構設置,進一步明確司法行政機關作為刑罰執行主體的資格,賦予其全面行使刑罰執行權的職責和權力。

(三)增加投入,優化保障。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到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社區矯正工作納入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議事日程,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切實加強領導,并在經費人員裝備上給予保障,確保這項工作順利開展。

(四)加強宣傳,提高認識。要深入村居、企事業單位進行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利用電視、報刊等加大宣傳力度,使全社會認識到社區矯正是國家刑罰執行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刑方式文明化、人性化的重要表現。通過有效的宣傳,社區矯正工作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理解、關心、支持,從而積極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為建設平安中國、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社會治安秩序的良性循環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賈宇.社區矯正導論[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27.

[2]張學超.社區矯正理論與實務教程[M].北京:對外貿易經濟大學出版社,2012:30.

[3](意)貝卡里亞著,黃風譯.論犯罪與刑罰[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59.

[4]郭建安,鄭霞澤.社區矯正通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57.

[5]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8-316.

[6]王莉.社區矯正的性質之反思與合理定位[J].蘭州學刊:2012,01:15.

[7]陳曉明.西方國家社區處遇及對我們的借鑒意義[J].犯罪與改造研究:2002,10:36.

[8]吳宗憲.論社區矯正立法與刑法修正案[J].中國司法:2009,3:39.

猜你喜歡
社區矯正矯正
論行為主義視野下幼兒學習行為的矯正
牙齒矯正這些誤區你知道嗎?
我國社區矯正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社區矯正制度的現狀與完善
監獄管理創新視角下的循證矯正研究
循證矯正視角下我國未成年犯社區矯正問題研究
淺析青少年社區矯正的社會工作介入方式
西北地區社區矯正現狀調查與模式研究
罪犯社會適應性心理輔導之展望
論社區矯正的檢察監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