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米歇爾斯“寡頭統治鐵律”的邏輯

2020-12-01 13:19李鑫
文存閱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政黨

摘要:米歇爾斯1911年提出了“寡頭統治鐵律”論斷,該論斷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其對社會主義政黨的建設和發展確實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本文從分析政黨“目的與手段”的悖論、政黨內部分化過程以及寡頭統治最終形成三個方面入手,梳理了米歇爾斯“寡頭統治鐵律”的邏輯。。

關鍵詞:米歇爾斯;寡頭統治鐵律;政黨

米歇爾斯在1911年出版的《現代民主制度中的政黨社會學》一書中概括了“寡頭統治鐵律”的要旨,即“正是組織使當選者獲得了對于選民、被委托者對于委托者、代表對于被代表者的統治地位。組織處處意味著寡頭?!睆脑撘贾形覀兛梢蕴綄と齻€問題:一是為什么會存在組織;二是組織內部為什么會分化為兩個群體以及兩個群體之間的關系;三是為什么組織處處意味著寡頭。米歇爾斯從民主社會各黨派特別是社會主義政黨和革命勞工黨的內部組織結構角度出發,對社會主義政黨組織寡頭化趨向的內在機理作出了極富洞見地分析。

一、政黨:目的與手段的悖論

組織是形成集體意志的唯一途徑。對于工人階級來說,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去對抗在經濟上占有絕對優勢的資產階級,以獲得政治上的抵抗力。于是就建立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黨,并讓盡可能多的工人階級加入進來,進行政治斗爭。各個政黨在階級斗爭中常常披上道德的外衣——米歇爾斯指出,在舊體制下統治階級的成員以及渴望成為統治階級的人總是將謀求個人權力掛在嘴邊,而在現代民主制下,各階級的政黨總是以人民或共同體的名義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政治主張。除了強調普遍的道德,各政黨還強調普遍的利益,“不管政黨所代表的階級利益如何狹隘,與多數人的利益如何違背,它們都喜歡將自己視為人們普遍利益的代表,或至少認為自己能夠得到全體公民的一致支持,并宣布自己以所有人的名義和福利開展斗爭?!鄙鐣髁x政黨采用的是同樣的策略,即便它們代表的只是特定階級的利益,也一定會宣稱,它們的利益是與全體人民的利益相一致的。在這里,米歇爾斯承認社會主義的政黨代表的大多數人的利益肯定多余資產階級代表的少數人的利益,但他仍指出社會主義者們所說的與事實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因為人類和政黨這兩個概念在外延上就有著相當大的差異。社會主義政黨也不例外,隨著政黨組織的發展,在社會主義政黨領袖眼中,政黨組織的存繼要比他們的信條重要的多。

為達到特定的目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政黨是特定階級為了實現自身訴求而采取的特定手段。政黨的存在在于將分散的階級成員聯合起來,為了共同的目的而采取統一行動。但在政黨的存續過程中,政黨由達成目的的手段變成了目的本身。為了維持政黨的存繼,政黨必然由采取革命性的策略轉變為妥協性的策略,越來越成為僅代表少數人利益的日趨官僚化和等級化的組織,于是其自身便產生了作為手段還是目的的悖論。以北歐國家社會民主主義政黨為例,在實行代議制民主制度的背景下,社會民主黨的存在依賴于選民的選票,各政黨為獲取選民的選票采取的策略是實行福利國家政策,“這些帶有明顯社會主義傾向的政策目標無疑是社會民主黨實現有效政治動員的基礎?!备@麌艺咴谝欢ǔ潭壬鲜钦h競爭中各政黨為維持本身的存在而采取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該手段使全體國民從中受益。米歇爾斯的基本判斷是當政黨本身的存在成為目的時,政黨作為組織必然走向寡頭。這一基本判斷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二、過程:政黨內部的分化

隨著政黨的發展,政黨內部成員會日益分化為領袖與普通黨員兩個群體。米歇爾斯從組織機制與技術、領袖、大眾三個方面分析了政黨內部分化的必然性。首先從組織機制和技術上來看,隨著政黨組織的發展,它將面臨更為復雜、難度更大、專業化程度更高、數量更多的行政管理上的事物,處理這些事物所需要的更加專業化的技能,最終促使組織功能不斷走向分化。由此說明大眾直接民主在機制和技術上的不可能性。

政黨中一個固定的領袖群體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政黨組織發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領袖自身的特質強化了領袖在組織中的地位。最初,領袖只是大眾的公仆,組織也是建立在所有成員完全平等的基礎之上的。組織中的干部處理組織中的事務性工作并從組織中領取薪水,但這并不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隨著政黨組織的發展,這一部分職能被由通過代表制度選取產生的職業化的領袖所代替,并成為代表大眾處理事物的永久性代表。在米歇爾斯看來,社會主義的政黨和勞工組織培訓官員的教育機構為工人階級人為地制造了一個精英群體,使得領導者和大眾之間的鴻溝被拉大,政黨組織中領袖的存在成為必然。長期擔任領導職務會使領袖心理上發生畸變——一旦人們擁有權力就渴望永久地占有它,這對領導者的道德品質帶來負面影響,開始還是大眾一份子的領袖不久便會不知不覺地脫離大眾。

普通成員的特質與心理特征也作用于政黨內部的分化。從智識層面來看,領導者的受教育程度要遠遠高于普通成員,這導致了領導者與普通成員間文化上的鴻溝。普通成員往往不具備特殊的才能,他們只能聽任在智識上占優勢的領導者的指揮。領導者們所具有的優越感可能會使他們與自身所處的階級失去任何意義上的認同感,“進而產生了一種新的階級分化,即出身無產階級的‘指揮官與普通的無產階級‘士兵之間的分化?!睆男睦韺用嫔蟻砜?,那些享有公民權利的人對公共事務具有濃厚興趣的寥寥可數。所以大眾需要引導——若沒有來自外部的并凌駕于他們之上的權威的指點,他們便失去了行動的能力。不論政黨組織內部的普通成員還是整個國家內的普通大眾,都有對權威的依賴心理,這使政黨內部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分野更加明顯。

三、結果:寡頭統治的形成

政黨本身作為目的與手段的悖論以及政黨內部分化的諸因素使得政黨組織朝著寡頭統治發展,并且這種寡頭化發展的結果是民主的喪失與個體權利受到侵犯。當社會主義的政黨組織成為官僚機構,并且這個官僚機構本身變成了目的,社會主義信念的兩大核心支柱必然會被削弱。

寡頭統治的重要特點是權力的集中。職業領袖的出現使得作出決策的權力被認為是只有領導者才具備的技能,這一權力被從普通黨員的手中奪走集中于領導者手中。這樣,原先作為集體意志執行者的領袖成為了集體意志的制定者,擺脫了全體成員的控制,成為了可以獨立行動的個體。當權力被操縱在少數人手里時,必然會導致權力的濫用。以自己的不可或缺而自居的領袖們,從人民的公仆很快變成了人民的主人。這對我們黨的啟示便是限制權力的濫用。

米歇爾斯認為職業化領袖的出現即意味著民主走向末路的開端,這也就是說寡頭統治必然意味著民主制度的衰落。組織內部成員的技能分化形成的一套刻板而又嚴格的等級體系是政黨順利運行的必備條件,但這也是大眾充分享有權利和民主的制度性障礙。米歇爾斯引用巴克斯的觀點認為,社會主義民主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民主,而是某一政黨努力爭取民主的過程,也就是說,民主是目的而非手段。米歇爾斯認為在寡頭化、官僚化的組織結構中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是民主的?,F代被認為是民主政體的代議制政府形式所宣稱的大眾意志的體現,實際上只是統治階級不斷擷取大眾權力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羅伯特·米歇爾斯.寡頭統治鐵律——現代民主制度中的政黨社會學[M].任軍鋒等,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李茂月.解讀“寡頭統治鐵律”[J].現代商貿工業,2009(9).

[3]任軍鋒.超越左與右?北歐五國政黨政治比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

作者簡介:

李鑫(1994年—),男,漢族,河南鶴壁人,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猜你喜歡
政黨
德國《政黨法》的精神內核和制度構造
史上最長
法國政黨公共資助制度及其對政黨行為的影響
國內外關于政黨類型學的研究評述
三大特別政黨
歐洲新左翼與極右翼的政黨政治
臺關注國臺辦新設政黨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