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大學生賭博的自我防控措施探究*

2020-12-02 05:19熊詩麗曹玉敏
法制博覽 2020年17期
關鍵詞:賭局林某人生觀

熊詩麗 曹玉敏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當代大學生由于涉世未深、自控力低下等特點,非常容易受到賭博的吸引直至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尤其是互聯網賭博,例如網絡游戲、網絡牌局、賭球等等。因其上手容易、賭注起點低等特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接觸過或者正深陷網絡賭博中。防止大學生參與賭博的措施可能有千千萬,但從以下兩個對比案例可以看出,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大學生能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主動抵制和脫離賭博。

本文基于大學生賭博的真實案例,提出4點建議,幫助大學生正確規避賭博漩渦。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大學生王某,男,20歲,大二。家境困難,主要靠獎學金上大學。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看到室友在上網玩橋牌,并聽其介紹說短短幾天就賺了幾百塊。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王某也慢慢開始接觸橋牌和其它網絡賭博游戲。一開始確實贏了好幾千,但慢慢的就開始輸了,越輸越多,甚至向同學借錢來賭。最后欠款越來越多,實在沒辦法就參與了民間借貸。短短一年的時間,王某共計欠款30萬元。直至發稿,王某已經輟學,處于失聯狀態。

案例二:大學生林某,男,19歲,大一。家境良好,家里人經常進行賭博這種“娛樂活動”,對各式常見賭博都不陌生。為了額外賺點零花錢,又不想打工,只想賺“快錢”,就參與了網絡賭博游戲—斗牛。林某對賭博這種行為不以為然,在“斗?!崩镔嵙它c小錢之后,還經常向同學或者好友炫耀自己的小聰明??墒呛镁安婚L,林某發現自己輸的概率越來越大。后來,在輸光了所有的生活費之后,林某痛定思痛,決心研究賭博背后的“秘密”,這才發現賭局背后的機制其實最終只有一種結局,那就是“十賭十輸”。林某最終金盤洗手脫離了賭局,回歸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

二、案例體會

從以上兩個真實案例包括其它類似案例可以看出,大學生參與網絡賭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網絡賭博的危害一無所知。就像案例一中的王某,大學生大都單純,如果從小沒有接觸過網絡賭博,也未進行過相關的預防教育,那么,網絡賭博就會像毒品一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劇。

(二)身處賭博環境。在案例二中,由于林某的家人經常參與賭博,林某從小耳濡目染。所以對林某來說,賭博可能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模仿大人進行網絡賭博也是水到渠成。當然,林某也是未意識到賭博的不良后果,才會這樣貿然的淌進賭博的漩渦中。在實際案例中,本文發現其實很多大學生參與網絡賭博都是被騙的,尤其是被好朋友或者同學騙進賭局。因為這些自稱已經在某賭局中賺了很多錢的同學,實質是某賭局的二級代理。

(三)自控力不強。無論是案例一中的王某還是案例二中的林某,都是因為沒有抵住“網絡賭博能賺錢”這種謬論的誘惑。另一方面,參與賭博之后,面對輸贏,又沒有“及時止損”的良好心態,才會導致輸了之后還想回本??赡鼙緛碇皇禽斄藥装?,但為了贏回來,不惜借錢、貸款,如此往復進行惡性循環。

三、大學生自我防控建議

互聯網,給當代大學生提供學習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網絡游戲和網絡賭博,相輔相成,正在侵蝕著當代大學生群體。因為在互聯網的世界里,繽紛絢爛,連成年人都容易深陷其中,自制力不足的大學生更容易沉迷于網絡中無法自拔。學校采取各種措施預防大學生參與網絡賭博只是一個方面,還是存在局限性。本文以高職大學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江西省選取了8所高職院校共計3000名在校大學生就賭博意向、行為和動機開展了抽樣調查研究。本文認為,最有效的方式還是增強大學生自身對網絡賭博的抵制力,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每一位大學生都耳熟能詳的宣言和口號,大學生也經常打趣地說道:“真是毀三觀……”。然而,如果問他們,什么是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呢?幾乎都答不上來。事實上,不同的人對“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有不同的見解,答案也沒有唯一。正是因為這樣,大學生自以為了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是模糊的,也就是沒有“標尺”。

首先,按時按量地完成課程學習,尤其是盡全力甚至超額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次任務,逐漸重塑自信心。

其次,積極參加校內學生會活動,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己的軟技能能力,例如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等等。

建立正確的消費觀。正確的消費觀,是消費去向的指南針,也會是決定人生方向的舵手。消費觀一旦錯誤,比如很多大學生信奉“享樂主義”,吃喝玩樂優于一切。而享樂主義又對應著自己無法承受的消費水平,只能額外想辦法“賺錢”。打工賺錢覺得太苦太慢,自然打起了“賺快錢”的主意,最終容易就走進賭局。

最后,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大學這所象牙塔的三年旅途中,慢慢地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堅持下去。一旦形成了自己認可并終身受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然不懼怕受到任何誘惑。即使身處誘惑之中,最終也能迷途知返。

(二)大學生應增強法律意識

根據調查研究結果顯示,90%的被調查大學生并不清楚參與賭博的直接和間接法律后果。其實不光是賭博行為,包括很多其它問題,大學生都無法分辨何種行為違法,基本屬于“法盲”。問題的關鍵在于,高校包括整個社會對于普法教育還是沒有重視。

本文認為,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應加大法律課程的比重,把基礎法律涵蓋到各個專業的基礎課程中。讓所有的在校大學生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能夠清楚的知道“賭博”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起到一個預防的作用。

與此同時,大學生們也不能完全依賴學校的普法工作,自己應該有針對性的多閱讀法律相關書籍來增強法律意識,進行自我保護。

(三)大學生應重視自己的心理需求

根據2017年石永東和蒲小紅關于《大學生負性情緒與賭博認知偏差和賭博成癮的關系》的研究結果顯示,負性情緒不僅對賭博成癮有直接作用,而且還通過賭博認知偏差對賭博成癮有間接作用。本文通過調查亦發現,大學生在受到挫折、心情郁悶時,賭博頻率更加頻繁,賭注下的也更大,賭博成了大學生在消極時進行自我麻痹的一種方式。

大學生比較容易出現消極心態,其產生主要源自于3個方面:1)對專業或者學校不滿意,感到有落差。尤其是當父母替孩子選擇了學校和專業時,大學生出現消極心態的可能性更大;2)無法適應大學生活,不能做到脫離父母,從思想上、行動上獨立起來。無論是學習還是為人處世,事事碰壁不順心;3)對自己的認識有偏差。以前在家里總是被大人夸,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到了人才濟濟的大學,才發現自己可能一無所長,感到強烈的對比和落差。

其實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中心,但是卻冷冷清清無人問津,究其原因,大概有2方面:1)學生對心理問題重視程度不夠。就算意識到自己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消極情緒、抑郁反應,認為可能是階段性的,過一陣子自己就會好;2)學生對“心理健康中心”的認識有偏差,總認為是“有病”的學生才去心理健康部門咨詢。其實心理醫生就像貼心的朋友,會認真傾聽我們的煩惱,從專業的角度幫助我們調整好情緒,以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建議大學生們能及時調整好步入大學校園的前后落差,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于消極狀態中。如果確實無法自我調節好,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請及時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嘗試去預約一個心理咨詢。往大了說,病情一直拖著不去治療,輕傷可能會演變成重傷,甚至影響生命。閑暇之余,若對心理學有興趣,也可以嘗試接觸心理學類的課程,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建立也是十分有益的。

(四)大學生應盡量遠離賭博環境

悉心勸說有賭博行為的家人,主動遠離有賭博行為的朋友或者同學,總而言之,不要讓自己的身邊出現有賭博行為的人。

平時在學習生活中,除非特別有學習任務需要,盡量不要上網,充分減少上網娛樂的機會。每逢周末,多給自己安排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動,把自己的周末安排的充實且快樂,就不會因為周末有空而去網吧或者上網沖浪。

猜你喜歡
賭局林某人生觀
制作視頻網上傳播 侵犯隱私被判賠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觀
奇怪的賭局
蘇軾所寫墓志銘與祭文里的人生觀
一個必輸的賭局
為躲避兇犯追趕跳窗自保,卻無意誤傷幼女
為躲避兇犯追趕跳窗自保,卻無意誤傷幼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