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音樂竹笛教學中微課的運用

2020-12-05 07:26馬彪河南警察學院
黃河之聲 2020年16期
關鍵詞:竹笛課外教學活動

◎ 馬彪 (河南警察學院)

竹笛,是一種傳統漢族樂器,發音具有婉轉、動情的特點。竹笛的歷史悠久,《史記》記載黃帝時期便斬竹做笛,吹作鳳鳴。進入21世紀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歐美文化隨之入侵,越來越多的人對傳統音樂逐漸忽視,曾經廣為流傳的竹笛,發展逐漸式微。在這樣的情況,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學府,理應承擔起傳承弘揚傳統音樂文化的重任,在音樂教學中做好竹笛教學,盡可能讓學生形成高水平的竹笛演奏技巧和音樂文化素養。

一、當前高校音樂課程竹笛教學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實際來講,在竹笛教學中,一些問題尚需引起關注。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限制了教學效果的取得,達不到理想中的目標。具體來講,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竹笛教學的趣味性不高

保持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這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從學生學習行為來講,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高低,和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密切關系。除去少部分非常自律的學生以外,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受到自身興趣的影響,在學習竹笛的過程中也是如此。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學生往往就能展現出積極的學習行為,在課堂上比較主動。相反,如果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在課堂上就會表現得比較敷衍,學習不認真,在課外也缺乏動力。而目前高校音樂課程的竹笛教學,就缺少趣味性,局限于專業化的知識當中,沒有構建起趣味性的內容或是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學習參與。

(二)教學同質化忽視個體差異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這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已經提出因材施教的理念,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對應的教育活動。然而在現代教育中,卻局限于同質化教學模式下。一個班級的全部學生,存在客觀的個體差異,卻接受相同的教育,這顯然會導致部分學生的發展受到影響。在高校竹笛教學中,這樣的問題也存在,困擾著教學活動的發展。從一個班級的實際來講,有的學生樂感好、有的學生樂感差;有的學生以前學習過竹笛,有的學生則完全是新手。這些差異的存在,就使得同質化教學不能符合學生實際。然而當前竹笛教學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依舊處在“大鍋飯”式的教學模式中。

(三)理論講解多學生實踐少

竹笛作為一種傳統樂器,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生能夠熟練演奏竹笛,對相關的技巧靈活運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實踐,將理論講解和學生實踐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不過,就目前竹笛教學的實際情況看,在課堂上往往是教師理論講解比較多,而學生實踐練習比較少,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不足。

(四)教學局限課內缺少拓展

高等教育相對于其他低層次的教學活動來講,更加重視課外的學習。因為在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在課外擁有很多自主學習的時間,日常教學課程的安排相對比較輕松。如果不能把課外時間利用起來,那么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竹笛教學,也需要向課外拓展,利用這部分實踐強化學生對竹笛的掌握。然而,在當前的竹笛課程教學中,很多時候教學活動局限于課內,并未向課外實現拓展,教師對于學生課外的學習行為缺少關注和把控,這樣影響到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

二、微課的內涵及其對高校竹笛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微課

微課,全稱是微型視頻課程,是一種以視頻為載體的課程形式,將相關知識通過文字、圖片、模型等形式,集中融入到一個視頻當中,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學習相關的課程知識。微課視頻一般時長在10分鐘以內,而且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目的,在時長和內容形式上實現多樣化的構建。比如從教學流程來講,可以分為教學導入、知識講解、學生練習等等不同的環節。這些不同的教學環節,就可以分別設計不同的微課,來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根據一些教育工作者對微課的運用實踐來看,其具有多方面的不同特點。第一,時長短。微課的運用,大部分時長都控制在5-10分鐘,相對于一堂課來講,微課的時長比較短,這樣正好符合了學生的注意力特征,可以確保學生在有效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內容,對微課完成觀看學習,把握到其中的知識重點。第二,可視化。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構建的,在課堂上通過微課引導學生學習,就是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和以往的口述或是板書相比,微課顯然更加直觀立體,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感受。第三,內容精。傳統模式下的教學活動,是以教材為藍本開展的。在教材中,既有重點知識,也有非重點知識,內容繁雜。而微課,就著重提煉了知識重點,省略了一些可有可無的內容,讓知識點更加集中,對于學生學習來講,內容更加精煉,容易抓住重點。第四,便捷性。微課還具有便捷性的特點,不論是教學適用還是其他環節的運用,都只需要通過U盤或者是手機,就能儲存這些微課素材。而且在微課的傳播上,也可以通過網絡途徑實現,非常方便。

(二)教學作用

對于高校音樂竹笛教學,微課的使用,成為了當前教育改革新時期的重頭戲,通過微課創新教學,是推動竹笛教學發展進步的關鍵手段。微課的使用,可以給竹笛教學帶來多方面的積極作用。首先,微課可以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在竹笛教學中,運用微課的主要模式就是組織學生觀看微課展開自學,這樣的一個過程,實際上就是驅動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微課對竹笛演奏或是欣賞的相關理論知識展開學習,對其中的相關知識點形成掌握。其次,微課有助于拓展課堂。微課具有便捷性,可以通過互聯網渠道實現傳播。鑒于這一特點,也讓微課成為了拓展課堂的重要手段。根據實際來講,可以將微課引入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分別設計對應的微課,在課前與課后分發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微課實現預習或是復習,這樣就可以讓教學活動向課外有效延伸。最后,微課的運用實現了教學模式的重構,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活動按部就班的模式,已經讓不少學生失去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熱情。而將微課運用到竹笛教學當中,能夠讓多個教學環節實現創新,整體教學模式得到重構,從而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產生積極的學習動能。

三、微課在竹笛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當前高校音樂課程竹笛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而微課對于竹笛教學,又具備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就需要著眼當前問題,對微課進行合理運用,切實推動竹笛教學的創新,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設計趣味微課導入課堂教學

對于竹笛教學趣味性不足的問題,需要把握教學導入這個關鍵環節,要在課堂一開始,就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這樣就能讓學生對后續的教學活動充滿興趣。因此,便可以設計趣味化的微課,構建竹笛教學導入活動,在開啟課堂教學的同時激發學生興趣。比如對于竹笛的演奏技巧,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南派關注顫抖、疊、振、打;北派關注吐、滑、剁、花。在課堂導入時,就可以基于目前常見的一些音樂電子游戲,引入竹笛曲目,來構建游戲,在通過微課的形式導入到課堂中。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就可以讓學生觀看微課,分析其中的音樂游戲素材,對素材中的竹笛曲目進行分析,辨別出其中的一些演奏技巧特點,分析其屬于南派曲目還是北派曲目。像這樣基于微課,將游戲和竹笛結合起來,便可以讓課堂導入充滿趣味,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關注學生差異實施層次化教學

一個班級的學生,竹笛基礎素養和自身學習能力存在差別,在教學中不能吃大鍋飯,必須要關注到學生差異,以微課為載體,實施層次化教學,這樣才能確保竹笛教學活動更加高效。首先,要對班級學生的竹笛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調研,將學生分為基礎好、有一定基礎和零基礎三個層次。針對這三個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微課。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在微課中就不必過多關注基礎理論知識,簡單帶過即可,要將重點放在竹笛演奏、欣賞等方面。而對于零基礎的學生,在微課設計上就需要從基礎理論知識講起,重點放在基礎知識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微課,在課堂上將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分成小組,基于電子設備,組織各個小組觀看對應的微課展開學習。如此就確保竹笛教學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體現出了學生的客觀差異。

(三)基于微課創設課堂實踐活動

在竹笛教學中,還需要關注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實踐練習。從教學實施的角度講,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集體進行演奏,這個不太好執行。一方面可能聲音過大影響其他班級教學,另一方面班內學生也會相互干擾。因此,課堂上的實踐練習,可以通過其他形式呈現。比如,可以基于微課,創設具體的竹笛演奏情境,以具體的演奏要求為導向,引導學生融入情境思考應該如何演奏,才能達到要求,其中具體會涉及到哪些演奏技巧。實踐練習的創設,也可以從竹笛曲目的欣賞切入,通過微課構建起音畫結合的環境,讓學生在音樂和畫面的雙重感染下,對相關的竹笛曲目展開欣賞,領略其中的音樂美與藝術美。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通過微課進行實踐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發揮出自身的作用。一方面,教師要做好引導,在學生和微課之間構建起通道,幫助學生有效融入微課情境。另一方面,要針對學生的實踐行為進行規范和評價,明確學生實踐練習的效果,并指出尚且存在的問題。

(四)通過微課拓展竹笛課堂教學

對于微課的運用,不必僅僅局限于課內,還可以通過微課拓展教學,使其在課外發揮出教學作用。首先,可以針對課前預習環節,設計預習型微課,指導學生在課前自主展開預習。比如對于竹笛演奏的指法練習,就可以拍攝一個簡單的指法示范視頻,將其編制為微課,在課前發送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模仿練習,掌握基本的演奏指法。其次,可以針對課后復習環節,設計復習型微課,對課堂上講解的竹笛相關知識歸納總結起來,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這些知識點羅列出來,構建為一個知識體系,讓學生可以在課后通過微課復習這些知識,形成整體把握。同時,也可以對一些演奏技巧設計微課,用于學生在課后的自主練習,讓學生對照微課糾正自身的指法、吹法等技巧。

結 語

竹笛作為高校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項目,在目前教學活動中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導致學生對于竹笛的學習效果不佳。鑒于這樣的情況,就可以將微課利用起來,通過微課創新竹笛教學的方法模式,增強實踐,做好拓展,推動竹笛教學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竹笛課外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有效性探究
關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思考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My Mother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我的堅守
竹笛
取經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