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殘志堅,編出脫貧致富夢

2020-12-06 09:05周永珩
民族大家庭 2020年3期
關鍵詞:草編殘聯北川

文/周永珩

2018 年10 月11 日,四川省社會扶貧工作推進暨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在四川遂寧舉行,會議表彰了2018 年四川省脫貧攻堅獎的80 位獲獎者以及50 位四川脫貧攻堅榜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的殘疾羌族婦女王興碧獲得了全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王興碧身殘志堅,通過手工編織成功脫貧致富,還拉扯著鄉親們一起脫貧,她的故事激勵著一大批人在脫貧致富之路上奮勇前行。

殘疾貧困戶懷揣夢想踏上學徒路

王興碧今年44 歲,家住北川羌族自治縣禹里鎮大灣村,從小腿部殘疾,行動不便,成年后和同樣帶有殘疾的老公一起,和正常人一樣,埋頭田間,艱苦勞作。由于王興碧夫妻兩人都是殘疾人,又要養育兩個孩子,家里的生活日漸走起了下坡路。后由于生活異常貧困,2014 年王興碧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殘疾人家庭怎樣才能脫貧呢?王興碧苦苦思索著。這也是各級殘聯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俗話說:“一技在身,吃喝不愁”。對殘疾人來講能學到一門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能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2014 年精準脫貧開始,北川羌族自治縣殘聯就開始針對下肢缺陷的殘疾人朋友,培訓他們從事簡單手工制作加工,比如編織、刺繡等工作。當縣殘聯和北川和諧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聯辦的技能培訓班在王興碧的家鄉禹里鎮開辦時,王興碧興致勃勃參加了培訓,當她看到編織既不經受風吹雨打,又不用肩挑背扛,王興碧暗暗下定決心自己要學好編織技能,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上培訓班時,王興碧雖然學得很認真,但由于沒有手工基礎,沒有美術和藝術基礎,始終連最基本的手法都掌握不了。培訓班結束時,王興碧還是未能掌握編織技巧。

當了解到王興碧的具體情況后,培訓老師也希望能幫助她擺脫繁重的農活兒,學好編織技術,通過做手工,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于是,老師就單獨給她進行了技術指導,在王興碧培訓結束返回大山之前,送給她了幾個做好的樣品,老師又希望她能回家自己練習,并教會了她使用手機,可以進行視頻指導她學習。

懷揣著夢想,王興碧回到了大山里。她的老公也非常支持她,帶上砍刀,在山林里為她砍了幾背筐練習用的棕葉。就這樣,王興碧開始了她的草編學習之路。

由于農村農活兒忙,因此根本就沒有多少空余時間來練習,不得已,王興碧只好在晚上做完農活兒后,坐在床上,在燈下慢慢地琢磨。不懂的地方,通過手機請老師進行視頻指導。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兩個月的刻苦練習,王興碧終于獨立做出了20 多個產品。帶上自己編織的草編,她爬了3 個多小時的山路,又坐了兩個多小時的客車,來到了位于北川新縣城的草編公司,將自己辛勤勞動做成的產品送到了老師面前。

看到這些草編作品,再對比樣品,大家都笑了,她做出的產品簡直就是些次品,但為了安慰和鼓勵王興碧,公司還是把她做的產品回收了,并決定讓她跟公司的師傅一起去其他鄉鎮培訓班繼續參加培訓。

培訓班上,王興碧不僅認真學習草編老師教的編織技術,還用心學習他們的管理方法。為了在短時間內多學技術,王興碧白天起了好幾件編織小動物的頭,只編一半,晚上熬夜編完,這樣就能每天比其她學員多學幾個花樣,同伴們看了她十多天熬夜做的活大吃一驚,問道:“你哪有時間做這么多活兒?還自創了那么多東西?”王興碧笑而不答,因為她知道要想早點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必須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增收致富念念不忘家鄉人

看王興碧這么肯下功夫,公司決定讓她在公司一邊學習,一邊上班。就這樣,王興碧的編織事業開始了,起早貪黑,忙忙碌碌,手指磨破了也咬緊牙關堅持著。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實現了從學徒到師傅的角色轉換。

這年春節,學到手藝的王興碧同家人商量,決定將田地轉給鄰居栽種,賣掉家里的幾頭老牛,孩子轉學到城里念書,一家人離開大山,到城里去創業。

雖然自己離開了農村,但是她還是還惦記著家鄉的父老鄉親和姊妹,始終心系著困難群眾,“她們大多是家庭貧困的留守婦女,還有一些殘疾婦女,希望通過培訓,能夠讓這些家庭困難的姐妹們都能掌握一門實用技能,在閑余時靠做編織活,足不出戶就能增加收入?!彼龑P者說道。她希望帶領鄉親們一起走出大山,過上新的生活。

當王興碧把這個想法告訴公司時,公司也支持她的想法,決定在她的家鄉開設培訓班,教授草編技術。通過兩個多月的學習,當地留守在家的婦女和殘疾人在王興碧的帶動下,都掌握了草編的基本方法。

在王興碧的帶動下,又有5 位鄉親走出大山,和她一樣居住在新縣城,從事草編的加工,其他的姐妹們也在家里利用空閑時間加工草編產品,每月由公司統一回收。當她們賣草編的收入比她們種糧食的收入還高時,都感謝王興碧讓她們多了一條增收致富的道路,從而改變了她們的生活。

勤學創新成為脫貧典型和非遺傳承人

學有所成的王興碧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編織工藝品也不斷推陳出新,王興碧邊學習邊創新,努力創作各種花樣的編織工藝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通過不斷的努力,王興碧現在已經成了公司的技術骨干、草編培訓老師,還于2017 年成功申報為羌族草編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經常到各地去講學。

為了讓王興碧得到更多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綿陽市殘聯和北川縣殘聯經常帶領她參加各地的展會活動,開闊她的眼界,讓她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她參加了四川省第二屆殘疾人藝術展,綿陽市殘疾人藝術大賽,她創作的作品獲得了兩項優秀獎,和團隊一起獲得了“第四屆科技城博覽會突出貢獻獎”。同時參與公司新產品的開發,一起申報作品版權專利100 多項。

到2016 年時,王興碧每個月做草編有2500 多元的收入,她家成功脫貧了。2017 年,為了鼓勵王興碧和公司擴大規模經營,帶動更多的殘疾人脫貧致富,北川縣殘聯為王興碧申報了“殘疾人扶貧基地”項目,獲得了3 萬元的資金支持。

在殘聯的支持下,北川成立了北川羌族草編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加大了為北川貧困殘疾人提供就業平臺、技術培訓、市場信息服務,形成了從產品研發到生產、加工、銷售一站式服務,先后在北川多個鄉鎮對農村貧困戶進行培訓,總人數超過6000 人。貧困戶和殘疾人學成后,與草編公司簽訂協議,利用自家田里的稻草秸稈等材料加上公司提供的輔助材料按訂單編制草編初級產品,由公司回收后加工成成品。這樣,當地村民不但可以在家里照顧老人孩子、干農活,還可利用農閑編制草編掙錢,每月在家里就可收入1000 元左右。

2019 年3 月,中國殘聯組織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對全國34個?。ㄗ灾螀^、直轄市)殘聯報送的各類殘疾人文化創意創業就業機構,按照地域民族特色鮮明、吸納殘疾人就業多、發展潛力大等標準進行了評選,最終選出70 家機構為首批“十三五”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北川羌族草編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成功入選,成為全國首批、綿陽市唯一獲得授牌的全國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如今,王興碧已經在草編公司工作5 年了,她對自己的事業和人生也有了全新的理解與收獲。她從一個殘疾貧困戶到四川省“脫貧榜樣”,再到草編老師、羌族草編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四川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四川好人”的獲得者,還成為“海峽兩岸中華非遺交流使者”,她的人生道路上不僅僅收獲了榮譽,更成就了自我。

猜你喜歡
草編殘聯北川
臨汾草編吉祥物入駐北京冬奧村
葉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編勞育對話教學創新實踐
大名草編的工藝風格及出路探索
草編技藝傳承人楊振國 割舍不掉的老手藝
烏魯木齊市殘聯“十三五”事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殘聯在兒童自閉癥康復服務中的職責研究
淺議殘聯業務檔案的規范化管理
北川的味道(四題)
資格證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