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研究

2020-12-06 10:32方磊
大觀·東京文學 2020年10期
關鍵詞: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美麗鄉村

方磊

摘 要:改善鄉村人居公共空間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美麗鄉村的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和建設直接關乎了“鄉風文明”以及“村容整潔”。為了改善鄉村人居公共空間環境,為了建設美麗的宜居鄉村,為了提升鄉村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文章從公共空間概述引入,主要從公共空間中存在的問題、公共空間環境設計以及其應用等方面對鄉村公共空間環境設計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美麗鄉村;公共空間;環境設計

一、鄉村公共空間概述

(一)概念

公共空間作為人們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場所,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工作提供了物質的保障,也是人們文化生活和精神情感的寄托。從社會角度來看,鄉村公共空間即是鄉村社區,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群落,具體而言即是人們可以自由出入并且能夠進行生活、工作、學習的場所,例如,村頭的大樹下、老年活動中心、體育鍛煉中心、社區圖書館等等。人群的聚集性和活動的滯留性是鄉村公共空間的顯著特點。

(二)類別

首先,按照空間形態,鄉村公共空間可以分為點狀公共空間、線狀公共空間、面狀公共空間。點狀公共空間,顧名思義是形狀多為類似圓點狀或者團塊狀的公共空間,比如,村民每家每戶的院落、村頭大樹下的活動空間。線狀公共空間,顧名思義是呈帶狀的、長條狀的公共空間,比如說,小河沿岸、村鎮的街巷。此外,面狀的公共空間是相對于點狀的公共空間而言的,它比點狀的公共空間更大,比如體育場、寺廟、集市等。

其次,按照功能作用分類,其可以分為生活休閑空間、交通道路空間、商業貿易空間、生產勞動空間等。

最后,按照公共空間的性質,又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自然生態空間和人文社會空間。例如,鄉村原生態的河流、森林、田地是自然生態空間,在這些自然空間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區活動中心、圖書館、學校等等,可以視作人文社會空間。

二、公共空間中存在的問題

(一)建筑設計無規劃,擠占公共空間

鄉村民眾在自家經濟條件稍微好一些之后,就開始在自己的宅基地上修筑房產,這一直是農村的普遍傳統。但是村民很少有建新拆舊的習慣,導致了村落建筑整體雜亂無規劃,整體建筑風格不統一。這種以個人自建為主而又缺少整體的規劃的鄉村建設,不僅沒有改善鄉村的外部面貌,反而擠占了大量的可以有效利用的公共空間。

(二)公共空間設施缺失且不能因地制宜

與快速發展與繁榮的城市經濟相比,農村的經濟發展是相對遲緩的,這就導致很多的鄉村現代化公共空間設施建設嚴重欠缺。尤其是一些偏遠的山區,嚴重缺少幼兒教育機構、圖書閱覽館、居民健身活動中心、醫療社區、現代娛樂場所等公共空間設施。

另外,公共空間設施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政策的引導。近幾年,政府號召城鄉統籌一體化建設,部分鄉村公共空間設施規劃建設受到城鎮建設的影響,忽視了不同鄉村不同地域應該有不同的公共空間環境建設,只是單一地模仿城市的公共空間建設,未能做到因地制宜地結合當地的環境特色。

(三)缺少地域文化特色

公共空間所承載的是鄉村社會活動內容與方式。鄉村公共空間設施是鄉村社會文化的表現形式,也就是說,公共空間設施最能體現一個村落地域特點和文化習俗。

現階段,很多鄉村公共空間設計大都引進統一的造型和風格,用同一個標準對不同地方進行統一設計。比如說,陜西省禮泉縣袁家村為我國民俗文化旅游村打造了模板,火爆的客流量讓這里的每家每戶都享受到集體發展的紅利。因此,陜西周邊村鎮相繼模仿袁家村,不僅建筑特色一味復制其關中農村風格,設施功能和宣傳內容上也一味地照搬照抄,千篇一律以關中小吃為賣點,沒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靈魂,導致游客從一開始的新鮮到后來感到乏味,客觀上導致了“一錘子買賣”現象的發生。這種照搬照抄的做法,注定要在當今越來越重視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的時代被淘汰。特別是對于大多數以旅游業促進美麗鄉村經濟發展的地區來說,自身特色和因地制宜的設計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也是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三、鄉村公共空間環境設計

(一)空間構建整體和局部有機統一

鄉村公共空間的環境設計必須從區域城鄉一體化的角度來考慮。在一定區域內,鄉村公共空間環境建設應作為一個局部要素,歸納入城鄉整個空間布局的整體之中。村莊不是孤立的存在,村莊之間、村莊與城市之間存在著人與物的交流與互動,所以,在鄉村公共空間設計的規劃中要統籌兼顧,做到局部的設計和整體的設計統一、協調,以整體的設計帶動局部的設計,以局部的設計促進城鄉整體的發展。

(二)環境設計具有地域性

這種地域性分為自然地貌以及風土人情兩個方面。自然地貌決定著鄉村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形態和功用,風土人情決定著鄉村公共空間的文化和精神。

一個村落的整體形態和其地形地貌有很大的關聯,充分說明了設計要立足于環境。我們國家的地域廣闊,每個地域自身的風土面貌有著巨大的差異,這就不可能用一個標準對許多地方進行相同模式的復制,必須要因地制宜。比如:山村公共空間一般沿街道設計,線性的街道通過建筑的聚集,連接成不同大小和形狀各異的較小的場所;在有河道的村莊,公共空間主要設計在碼頭和線形街道上;地勢平坦的核心村落將商業、體育、圖書館等功能公共空間設置在村落中心街道的交叉口處。

(三)提高鄉村公共空間設計使用率,增強其功能性

空間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既滿足了文化精神的傳承,又滿足了功能的重構??臻g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可以給人帶來更多的活力。村民活動具有季節性和集中性特點,為適應村民活動的這一特點,鄉村公共空間環境設施就要具有一房多用或者便于靈活分隔的功能。比如,鄉村影劇院除了演出歌劇、放映電影之外還可兼作村民開會或集會的場所,用來進行宣傳、展覽展示等鄉村重大活動。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用房空間使用的靈活性。

(四)鄉村公共空間的建筑設計和生態環境的和諧

為了實現建筑設計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必須考慮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公共空間設計,讓自然景觀和人文建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自古以來的建筑形象的功能就是與符號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比如木蘭圍場建筑,其建造場地是一片廣大的綠草原,它從蒙古包中尋求靈感,將蒙古包造型作為一種獨特的建筑形式,以傳統的蒙古包為主題,從平面、立面到紋樣的裝飾均展現出民族的傳統精神文明,做到了建筑和自然景觀的和諧統一。

四、鄉村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應用

鄉村公共空間建設不僅要滿足鄰里鄉親日常的生活和休閑娛樂,也要體現出當地民俗和精神文化。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逐步完善,一些鄉村通過改造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獲得了村民的褒獎和贊賞。

例如,鄉村垃圾處理曾經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垃圾散發著惡臭,塞滿了大街小巷的各個角落,不僅影響鄉村環境景觀,而且惡臭也影響村民的身心健康。在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下,環境藝術設計師引導村民建立了垃圾分類池,將垃圾按照屬性分類堆放焚燒,將原來廢棄的垃圾場改造成人工湖,湖邊種植綠色植物,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公共居住環境。又如,村民新建住宅由原先的一層三間的平房設計,更新換代為當代時髦的小洋房式的高層樓房或小別墅般的前院種花后院喝茶的獨家獨院。這種鄉村住房建造的創意設計,提高了鄉民的生活居住水平和審美水平。

另外,多年來黑壓壓的架空電線電纜、復雜的通信桿及電線桿等影響著村居的美觀,還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安全隱患。在美麗鄉村建設的指引下,鄉村撤銷電線桿,將弱電強電線路埋于地下。類似的公共空間治理應用還有很多,如公共空間車輛亂停亂放的整頓、廁所革命等,都更新了鄉村公共環境的形象。

五、結語

基于當今時代背景與功能需求的鄉土文化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活力源泉,作為新時代的美麗鄉村建設者,我們應當充分把握鄉村振興的機遇,以鄉土文化為切入點,致力于營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間環境,為鄉村百姓提供具有精神歸屬感的宜居家園,凝聚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陳金泉,謝衍憶,蔣小剛.鄉村公共空間的社會學意義及規劃設計[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7(2):74-77.

[2]權小紅.開展“綜合性學習專題·民居文化”的實踐[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6(10):35-38.

[3]王曉宇,鄧若楠.美麗鄉村建設下的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研究[J].河北企業,2019(1):72-73.

[4]唐云松,朱誠.中國南方傳統聚落特點及其GIS系統的設計[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3(4):13-18.

作者單位: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猜你喜歡
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美麗鄉村
鄉村傳統民居環境設計改造與保護略談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美麗鄉村要靠富民產業支撐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廣西南寧市金湖廣場使用狀況評價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像素藝術探究
“物”化的空間
環境設計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設計
儒學轉型與民間社會的新維度
美麗鄉村建設中“三農”媒體的使命與擔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