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教學學生“求是”精神培養

2020-12-07 04:15齊永杰
魅力中國 2020年6期
關鍵詞:求是學科知識世界觀

齊永杰

(河北保定蠡縣第二中學,河北 保定 071400)

一、引導學生秉持“求是”精神,時刻存疑,明辨對錯

格羅夫說:“真正的科學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厭惡,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真理?!笨梢哉f,真正的科學更偏重于理性,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免感性泛濫而對自身明辨能力的削弱。列寧說“政治是一門科學”,因此政治必然會帶有科學的特點,以追求真理作為唯一的目的。政治課教師要以一種面對科學的嚴謹目光審視高中政治學科,秉持一種“求是”精神進行高中政治教學。要將這種“求是”精神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這種精神光芒的照耀下,時刻存疑,明辨對錯。尤其是在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知識信息日益復雜的今天,“求是”精神更顯得尤為重要,可以促使學生“大海淘金”,在茫茫的知識海洋汲取精華,去除迷惑人眼的沙礫。當然,“求是”是一種形而上的東西,無形又抽象,難以進行準確評估。而“時刻存疑,明辨對錯”也是教師寫在教學方案中的句子,很難有一個評估標準。要改變這種狀況,唯一的途徑就是將這些抽象的觀點“折現”,從一個界面上看到自己在為秉持“求是”精神而努力,而且時刻存疑,明辨對錯已經顯現成效。只有看到事物一刻不停地在發展,才有信心將一種教學思路堅持到底。教師可以在一節課結束之后,圍繞教學內容為學生擬出大量的判斷題。在完成判斷任務的同時,學生也會在無意識中形成一種時刻存疑,不輕易下定論的習慣,實現對自身思辨能力、求真去偽能力的培養。無論是知識學習還是日常生活,這都是非常有益的。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之后,教師可為學生匯編判斷題,讓學生通過存疑、思考,明辨對錯。其中有這樣一道題:“哲學源于人們的思想?!庇行W生覺得哲學是一種思想層面的東西,所以必定也產生于人們的思想。有些學生存有疑問,“不去行動,不經過求證,產生的思想會是被稱為‘現世的智慧’的哲學嗎”,這顯然是不對的。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只有上升到實踐,并通過實踐檢驗的思想才能被稱為哲學。

二、引導學生秉持“求是”精神,深入生活,驗證是非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币馑际钦f“誠信是自然的法則,追求誠信是做人的法則”。自然界存在著千古不變的法則,于是人們會見到黃昏鳥歇,人類的“稼穡”也遵循四時的變換法則。自然幾乎不會辜負人類,總以誠信的法則指引人的生活。而人類也秉持“求是”精神,對世界進行認真探索,層層“剝繭抽絲”,探求本質,驗證真相?!吧褶r嘗百草”“徐霞客游歷山川”等事例,都說明人類對“求是”精神的秉持,對自然規律的不斷探究。而人類自己也在持之以恒地追求自我的認識,對整個“生態圈”其他人的認識,并深入其里,出乎其外,進行是非的驗證。也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找到最佳的途徑,處理好與自我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囊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學生活等領域的內容,但無論哪幾種,統一歸類,都是在言說人類與世界萬物的關系。所以,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秉持“求是”精神,層層“剝繭抽絲”,探求知識的規律和本質,驗證生活現象的是非,獲得睿智的生活感悟,以期更好地應對生活。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三單元第一課中的“個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為例,這一知識不僅是以文字方式擺在書本上的經濟生活規律,也是活靈活現反映在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從大的方向來說,這種規律具有長期性,但從具體的方向來看,卻因地域差異而表現得大同小異。因此,教師不能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不顧地域特色及學生個體的生活特點,進行照本宣科。要引導學生秉持“求是”精神,圍繞真實的生活,進行個人收入多種分配方式的觀察、概括,通過“深入其里”,獲得本質上的認識,然后再“出乎其外”,使學生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收入差距,培養學生對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矛盾的辯證認識意識,提高學生全面綜合看問題的能力

三、引導學生秉持“求是”精神,追本溯源,探究真偽

朱熹有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思是說,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是因為源頭不斷有活水補充進來。池塘里的水清澈尚有原因,更不要說事物的因果循環??梢哉f,事物有事物的發生根源,要對其進行了解,就不得不追本溯源,找到其產生的源頭,并通過了解其根源,探究其真偽。關于高中政治學科知識,我們常常會看到其中閃現著其他學科知識的靈魂,而這些知識有時候便是政治學科知識的源頭。為了探求政治學科知識的真偽,我們要善于追本溯源,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材料來佐證政治教材中出現的知識。所以,教師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時,一定要引導學生秉持“求是”精神,追本溯源,探究真偽。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一單元第一課中的“關于世界觀的學說”為例,“世界觀”問題雖然被安排到政治教材中,成為政治學科的一個內容,但其實“世界觀”問題是一個哲學問題,屬于哲學學科內容。哲學解決的是如何思考問題,而世界觀,是對現實問題的觀點與看法。為了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每個人都有世界觀嗎?”“哲學就是世界觀嗎?”“具體科學之和等于哲學嗎?”學生說出答案之后,教師還要讓學生追本溯源,從哲學的視角進入知識的內部,探究真偽。如對于“每個人都有世界觀嗎”這個問題,有學生從世界觀的形成原因角度進行解釋,肯定“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并應用此觀點觀察現實世界,解決實際問題。陳平原教授說“開卷無益”,這是在對知識不進行分辨的語境下道出的觀點。但是,拓展眼界、認識社會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為了使“開卷”有益,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秉持“求是”精神,時刻存疑,辨別知識的對錯。要讓學生深入生活,驗證知識的是非,讓學生學會追本溯源,探究知識的真偽。

猜你喜歡
求是學科知識世界觀
通向學科育人的學科知識觀
品讀
世界觀(二)
學校德育要植根于學科知識的意蘊之中
重讀《夜讀偶記》
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小鎮“序曲”
“求是”薪火耀宜州
關于世界觀與方法論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