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本土文化課程開發的思考

2020-12-07 06:16張雅紅
家庭·育兒 2020年5期
關鍵詞:顧炎武親子幼兒

張雅紅

【摘? 要】千燈中心幼兒園坐落在一座擁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小鎮,本土教育資源是非常廣闊、非常豐富的。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了開發本土文化課程,培養幼兒家國情懷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土文化課程;學前教育

我們千燈中心幼兒園坐落在一座擁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小鎮,這里是愛國思想家顧炎武(號亭林)的故鄉;這里是戲曲鼻祖——昆曲的發源地,素有“金千燈”的美譽。我們不斷在傳承地方文化方面加以研究,確立了“亭林故里千娃有戲”教育文化品牌。亭林故里指的是顧炎武思想在千燈的傳承,千娃有戲指的是千燈的孩子在誠信、禮儀、孝道、健康、智慧、審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我園積極開發本土文化課程,將“亭林故里千娃有戲”的教育品牌做細做實。

一、提煉地方課程資源

區域人文資源主要指特定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本地文化特征,如文物古跡、風俗習慣、自然景觀等。千燈有歷史悠久的古跡遺址顧炎武故居、少卿山遺址、秦峰塔、千燈三橋、石板街等;有遠近聞名的特產:襪底酥、一只頂粽子、海棠糕、青團子;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瑰寶——昆曲等。對于區域人文資源的開發,我們主要采用發散的方式。如在大班主題活動“幸福千燈”中,在內容方面做了這樣的擴展:美工區——利用各種美工材料表現千燈的風景、制作千燈明信片;語言區——投放景點、特產圖片,讓幼兒創編“夸千燈”的兒歌,或做小導游介紹景點;音樂區——讓幼兒創編歌曲“千燈美”;建構區——用各種積木和廢舊材料建造千燈古鎮、千燈新區,建造秦峰塔、少卿公園等景點的造型。

在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面對收集到的豐富素材,教師充分考慮到素材蘊含的教育價值,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預期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課程資源開發落實到教育活動中。對于一些內容豐富、信息量大的主題,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整個主題全部展現給孩子,我們就抓住主題中的要點,通過要點的突破,讓幼兒“窺一斑以觀全貌”,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關注師生文化素養

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民族在中國的地域內世世代代所繼承和發展的,反映華夏民族特質和精神風貌的民族文化,內容博大精深,它是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的結晶,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方文明的重要標志。千燈地方文化源遠流長,這里有偉大的思想家顧炎武,有昆曲創始人顧堅,為千燈人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幼兒階段是吸納外界知識最快的階段,良好的學前教育為孩子一生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全民素質提高、民族強大的根基。我們把中國傳統文化顧炎武著作當中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忠孝仁義、禮儀廉恥、博愛包容、和諧共存、律己修身、自強不息等傳統觀念告訴孩子,在孩子幼小的生命中注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內容。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的內涵和無窮的魅力。

在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無疑擔負著最為重要的責任,有的教師對中國傳統文化缺乏了解和認識,對傳統文化的價值也沒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對中國文化態度冷漠,對西方文化的興趣十足,“去中國化”傾向明顯。我們推薦顧炎武著作讓教師學習,帶領幼兒參觀顧炎武故居,學習顧炎武小時候的故事,引導師生參與一些有意義的傳統文化活動,如禮儀知識競賽活動,顧炎武名言誦讀比賽活動,讀書心得活動、書寫顧炎武名句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師生包括家長感受到千燈文化的魅力的同時,又激發起了對家鄉的熱愛與自豪。讓我們的教師有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靜下心、沉住氣、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潛心研究、積極探討努力去傳承地方傳統文化,弘揚地方傳統文化。

三、凸顯特色千娃有戲

我園在不斷探索、總結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千娃有戲”特色,讓教師、家長與孩子都一起參與到幼兒園的特色活動中來。教師類的“千燈特色課堂”活動,我們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家長類的“文化合作”活動我們結合家長開放日活動,開展親子共讀時光活動、親子書簽制作、親子閱讀海報制作、親子圖書制作、閱讀小達人評選活動等。我園繼續將活動中的一些親子閱讀痕跡融入幼兒園書香長廊環境中,比如親子自制圖書展、親子自制書簽展、親子閱讀照片展等,這條閱讀長廊成了孩子晨間來園、餐后散步、課間活動時流連忘返的好去處。大型集體活動有國旗下講話、千娃有戲運動節、千娃過中秋、親子昆曲才藝大比拼等活動。

通過與家長一同調查,收集資料,我們開展了昆曲悠悠、魅力秦峰塔、美麗新千燈,古老的千燈橋、多樣的風俗、好玩的擔擔舞等課程,我們還將千燈民間游戲進行再設計,衍生出民謠唱起來、毽子飛起來、鐵環滾起來、空竹抖起來等活動,其中多是風俗、人文等內容,我們發動家長帶孩子參觀、游玩、一同收集資料、孩子在通過學習后親自觀看,加深了對于千燈的了解,更加充分地認識自己的家鄉,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加強了,動手操作,觀察實踐的機會多了,孩子的綜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本土教育資源是非常廣闊、非常豐富的;是一片豐沃的田野,也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礦,其教育價值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大膽去嘗試、探索,就能尋找出一個本土化“活”教育模式,讓孩子從小領略認識本土資源,通過實施本土資源課程讓家鄉這片本土資源的沃土浸潤并深深地融進他們心靈的深處,綻放朵朵鮮花。

參考文獻:

[1]葉妙云.淺析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發展價值[J].新課程(下),2013(09).

[2]李姍澤,宋武,劉璐.傳統文化精神關照下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與思考[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9(03).

[3]歐惠中.對幼兒園課程中融入本土民族文化的思考——以廣西為例[J].赤子,2015(10).

猜你喜歡
顧炎武親子幼兒
顧炎武謝鼠
顧炎武謝鼠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顧炎武“拜師”
顧炎武與讀書
幼兒畫刊
親子臉
親子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