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創思活動中STEAM教育理念要素探析

2020-12-07 06:16賴鈴娜
家庭·育兒 2020年5期
關鍵詞:核心要素STEAM教育誤區

賴鈴娜

【摘? 要】如何在幼兒階段有效引入STEAM理念已越來越引起學前教育工作者重視。針對國內一些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在STEAM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設置缺乏藝術性、開展過程缺乏探究性、容易忽略幼兒的自主性等誤區,結合大班創思綜合活動案例《海上歷險記》,得出在幼兒園引入STEAM教育理念過程中,要圍繞注重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注重培養幼兒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注重提升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性等三個核心要素開展,并對開展成效進行論證。

【關鍵詞】幼兒;STEAM教育;誤區;核心要素

“STEAM”教育來源于美國,是指多學科跨領域的綜合式教育,其每個字母的內涵為:S代表科學(Science),T代表技術(Technology),E代表工程(Engineering),A代表藝術(Art),M代表數學(Mathematics)。2015年以來我國教育部門開始在中小學階段探索推廣“STEAM”教育,但不包含幼兒階段。

一、開展STEAM教育過程中容易產生的誤區

參閱國內有關STEAM教育的研究,其大都指向中小學階段,對幼兒階段的研究較少。實踐中,一些已開展STEAM課程的機構和幼兒園等也容易忽視STEAM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等綜合能力目標,實施效果不如預期。

(一)問題設置缺乏藝術性,對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激發不夠

幼兒STEAM教育的目標在于發展幼兒科學的態度,如客觀性、獨立品質、批判精神、仔細觀察、審慎結論、謙遜等。筆者認為開展好STEAM教育,首先要設計好“問題”,因此教師做好對問題的引導十分重要。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先告訴或間接暗示實驗(或試驗)結果再通過實驗進行演示,給幼兒的“驚喜”不夠。

(二)開展過程缺乏探究性,對幼兒創新思維開發不夠

STEAM教育強調培養幼兒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但目前的教學方式更偏向于教師的講解,幼兒只是跟著教師進行模仿,思維遭受束縛。一些游戲活動也是知識取向、且高結構化,使科學教育活動顯得呆板,忽略了科學教育活動的實踐性和探究性。本該形式多樣化的科學教育活動變成單一講授,或以集體形式進行,而能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的小組活動和個體活動往往無法開展,使幼兒求知欲難以得到滿足。

(三)容易忽略幼兒的自主性,對幼兒獨立思維引導不夠

STEAM教育強調學習過程的體驗、思考和感悟。但部分教師在開展STEAM教育時,容易產生兩個極端,一方面部分幼兒教師不敢放手讓幼兒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更多采用演繹推理方法,而忽視幼兒歸納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培養。另一方面部分教師片面認為教師做的太多會干擾幼兒自主的自由探索,評價會使幼兒不敢探索,教師不評價,幼兒才可以自由探索,培養出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和習慣。

二、基于STEAM理念的創造性思維綜合課程活動的核心要素

因為幼兒思考問題認識問題缺乏辨識性,所以在幼兒園大班初期開展創造性思維綜合課程活動有一定的難度。在引入STEAM理念開展創造性思維綜合課程時,要做到注重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注重培養幼兒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注重提升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性等“三個注重”相結合,以大班綜合活動“海上歷險記”為例:

(一)注重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設計與幼兒生活相關問題時,需要將多學科知識融于有趣,使問題和活動的設計要能激發幼兒的主動學習動機,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問題的解決能讓幼兒獲得成就感。

活動實踐過程(片段記錄):

目標:培養幼兒綜合認知能力。教師出示制作好的PPT,介紹探險隊員并與幼兒共同猜測隊員將要進行的活動,發展幼兒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討論出海探險需要的必備物品,解釋說明物品的必要性,引發幼兒對活動的期待和興趣。教師提問:“我們要去海上歷險,需要準備哪些物品呢?為什么?”小朋友們興致勃勃爭先恐后地回答,游泳圈、面包、水、被子、衣服、帽子……在幼兒闡述之后教師再次出示PPT,驗證幼兒的答案,并且深入探討必備物品的特性,如“為什么要帶水”,有的小朋友生活經驗較少,覺得沒必要帶水,有的小朋友生活經驗豐富,知道海水無法直接飲用。通過個別闡述和教師總結,在故事過程中幼兒自然習得相應的知識經驗。

從上述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我們在對建構理論進行學習的時候,不僅要基于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還需要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幼兒的興趣點和自我需求,讓幼兒能通過自我探索、自我反思增加對創造性思維綜合實踐活動的有興趣。

(二)注重培養幼兒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加強自我反思,學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幼兒在遇到計劃中難以執行的項目時,教師要鼓勵幼兒發散思維,從更多途徑獲取解決方案。

活動實踐過程(片段記錄):

出示PPT,發現其中一名隊員被嚇哭,猜測原因,并協助解決問題。教師播放“哭泣”的聲音,引發幼兒思考:“誰哭了?你覺得是為什么?”幼兒開始發散思維思考隊員出海探險會遇到的問題。小朋友說,隊員們是遇到了海盜?超強風暴?撞到了冰山?還是可怕的水怪?大家都被各種各樣的猜測所吸引,覺得接下來肯定會發生“刺激有趣”的故事。這個環節,教師首先要一一給予幼兒肯定,同時可以請幼兒聲情并茂地表達自己的猜想,滿足幼兒語言表達的需求和愿望(此環節中,教師需要觀察幼兒表達的邏輯性和完整性)。最后小結公布答案,隊員遇到風暴和海盜,衍生出新的問題:應該如何幫助探險隊員及時發出求救信號?從而激發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幼兒提出問題時,不應該直接將答案解釋出來,而應該通過引導的方式引導幼兒對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從而探究出不同的解決方式,這樣就能通過不同的解決思路激發兒童的發散思維。

(三)注重提升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性

不鼓勵以教師直接教授的方式讓幼兒獲得抽象知識,更加強調幼兒動手、動腦,參與學習過程。

活動過程(片段記錄):

1.我們需要幫助隊員制作信號燈進行求救。要制作信號燈,需要哪些材料呢?(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教具:電池、電線、開關等)。

2.要怎樣才能做出信號燈呢?探險隊隊長告訴我們,需要學會三個本領:一是認知電池的正負極,以及如何正確安裝電池。二是學會如何讓小燈泡發光。三是燈泡一直亮著很浪費電,如何節約用電(學會用開關控制燈泡)。在與幼兒共同學習基本電路知識后,由幼兒參與動手制作信號燈,并思考如何讓小燈泡照的范圍更廣。通過安裝信號燈,幼兒基本掌握了初步的電路知識,但在如何讓小燈泡的光能照得范圍更廣更遠時,陷入了“瓶頸”,覺得小燈泡的光亮就只有這么“大”無法照得更遠更亮,當程程(化名)問道:“老師,我可以再加一個小燈泡嗎?這樣光亮就更大了?!眴l了更多的孩子,又有孩子開始發表想法“老師,我覺得可以把燈泡搭在一個架子上加高,這樣光亮就照的遠了,救援隊也可以很快找到探險隊員?!薄袄蠋?,可以把多個燈泡進行串聯,變成一整串就像舞會時候的閃光燈一樣”……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根據幼兒活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剖析和引導問題解決,如果沒有個別幼兒“出謀劃策”那么教師可以進行角色融入,化身探險隊隊長來開展嘗試性引導,同時還要將幼兒的想法進行驗證。

在上述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使用啟發性思維引導幼兒通過學習基本的電路知識,自己動手制作信號燈,并分析如何讓小燈泡照的范圍更廣,這讓孩子在掌握基本的電路知識的同時,更能啟發自己思維的思考。

三、基于STEAM理念的創造性思維綜合課程活動成效

通過圍繞上述“三個注重”在大班幼兒開展“海上歷險記”創思活動,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的主要目標,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創新創造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一)有效激發實操積極性,增強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由于活動過程就是幼兒動手體驗的過程,所以活動的“實證性”很強,幼兒能以更積極態度對問題的答案進行證實。這個過程是幼兒動手體驗的過程,幼兒在此過程中需要運用所學的數學和科學知識應對現實問題,創造、設計、構建、發現、合作并且解決問題。這種參與、體驗性的學習,讓幼兒對知識點的記憶以及運用更加深刻。

(二)有效激發探究自主性,增強了幼兒的解決問題能力

活動過程中通過借助情景性功能的運用,強調將知識還原豐富的生活狀態,結合生活中有趣、挑戰的問題,既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自主性,又增強了科學思維能力。例如在活動過程中,小隊員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成功地讓信號燈亮起來,發送求救信號,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信號燈的電線突然被強大的風暴吹斷,我們應該怎么辦?運用情景性調動幼兒思考,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幼兒的立體思維能力。

(三)有效激發團隊協作性,增強了幼兒的主動交往能力

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主動與他人合作,發揮交往的主動性,引導幼兒學會理解別人,學會分工合作。例如在活動接近尾聲階段,請每組幼兒對作品進行闡述,從名稱、功能、使用方法等介紹團隊的作品。這個環節重在強調幼兒在集體中互相幫助、相互啟發,進行群體性知識建構。過程中不僅讓幼兒在各自小組中受到他人想法的啟發,同時也讓幼兒學會與他人溝通和討論,學會更好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結語

總之,STEAM教育強調的是知識整合能力,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在設計創思綜合活動時應該更注重活動的多元化,注重課程的適宜性。通過這個案例,我們不僅在活動過程中能有效地觀察幼兒,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指導,又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較好地發揮了創思活動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屈寶峰.建設創新、創意、創造的STEM教育研究型學校[J].吉林教育,2018(12).

[2]任秋燕.基于STEAM理念的大班兒童工程教育研究—以幼兒園“木工坊”為例[D].南京師范大學,2018.

[3]闕巧霞.STEAM教育理念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模式探究[J].教師,2019(34).

[4]彭杜宏.學前STEAM教育的核心目標與高質量模式探析[J].蘇州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5).

[5]吳彥彰.STEM教育理念下幼兒科學素養的培育路徑[J].教育觀察,2019(38).

[6]徐帆.STEAM課程理念在中班區角活動中的應用探究[J].好家長,2019(59).

[7]胡德生.基于STEAM教育理念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的現實困境與應對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9(09).

[8]陳昊婷.奧爾夫音樂教學進入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堂的必要性——以新聯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0).

猜你喜歡
核心要素STEAM教育誤區
過敏誤區,你中了幾招
圓錐曲線學習中的六種誤區
關于野生動物行為的5個誤區
建構主義視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STEAM教育在科學課堂中實踐與思考
基于大數據對STEAM教育進行師生互動研究
解析幾何常見誤區
創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開展
責任教育下數學課堂核心素養的培養
特色彰顯 品在其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