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

2020-12-08 03:44唐婭莎
數碼設計 2020年16期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紅色文化符號

唐婭莎

摘要:在生活中,政治色彩濃郁的紅色文化符號作為視覺設計元素是經常出現。本文以國內設計市場為研究背景,從視覺傳達設計的角度出發研究20世紀80年代之后這些紅色文化符號的取材領域、適用范圍、表現手法、藝術風格以及創作動機等方面內容。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這一現象產生與流行的根源,總結其應用的現實意義,并對其中產生的不良現象與趨勢進行客觀反思。

關鍵詞:紅色文化;符號;視覺傳達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6-0166-02

1 紅色文化概述

關于紅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紅色同樣寓意豐富,如喜慶吉祥、驅邪祛病、威嚴尊貴、勝利陽剛等等,大多為積極有益的含義。由此可見,中國人對于紅色的偏好自古有之。中國古代義旗多為紅色,這也許是人們將紅色與革命相聯系的最初詮釋。而真正以紅色象征無產階級革命的傳統則是從國外引入國內的。法國1871年的巴黎公社運動是一個開始。在當時,人們都知道,黑旗是無政府主義者的象征,紅色象征工人革命,白色屬于波旁王朝……。俄國的“十月革命”使紅色的“革命”內涵得到了最全面的拓展,當時不光在旗幟和袖標上充滿了視覺的紅色,革命軍隊亦被稱為“紅軍”,革命政權被稱為“紅色蘇維?!?。之后,“紅色”的這一概念逐步進入我國。1919年,中國第一代馬列主義先驅李大釗在《赤色的世界》一文里首次把俄國革命成功的訊息帶入。1928年,毛澤東所著《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確立了“紅色”的“無產階級革命”含義在我國語言系統之中的牢固地位。20世紀60年代中期起的十年間,“紅色”的政治性在我國被進一步演繹。

所謂紅色文化就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精神文化;是在革命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是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是民族凝聚和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力量之源。弘揚和傳播紅色文化,是我國文化事業中一項長期堅持不懈的任務。20世紀上半葉起國內對紅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現狀來看,基本上是通過對歷史的挖掘,而對紅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僅限于形式上宣傳,因而可以說缺少現實意義上的開發及利用,更沒有形象化的設計語言。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之后,由于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形式面貌與精神品格;它在90年代逐步盛行;并于21世紀初形成一股頗具規模的潮流。

2 紅色文化符號的應用特征

對于中國而言,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具有轉折性意義的歷史階段,時代的啤酒瓶被沖開了,壓抑的氣體和液體骨碌碌翻騰著喧囂著溢出瓶口,泡沫著芳香著陶醉著憤怒著……”這段時期甚至被有的學者認為是中國又一個啟蒙時代。與此同時,與人民日常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視覺傳達設計”也展開了一段全新的“征程”一方面,秉持著“拿來主義”的豪情如饑似渴地學習外來文明;另一方面,對于自身原有的作品和經驗亦以更加客觀和開放的態度加以思考與取舍。本文所說的“當代”即特指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歷史階段。

2.1取材領域的廣泛性。就表現層面而言,當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紅色文化”符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將屬于“紅色文化”內容的真實存在物通過當代藝術手法表現出來;二是從政治性設計作品中直接提取已成形的圖形符號或視覺風格,根據需要加以不同程度的修飾改造。在后種情況中,20世紀80年代之前,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初期、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等階段中政治性或主要服務于政治的各種藝術創作,主要指雕塑、繪畫、書法、攝影、影視、連環畫、漫畫、宣傳畫、像章、徽章、印模、織物、唱片、書籍報刊、文件證書、煙標、火花、郵票、標志、包裝、瓷器、服裝以及日用品等視覺載體是孕育這些“符號”的主要“溫床”。除此之外,國外相關設計和我國20世紀80年代之后的政治類作品同樣為此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2不同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適用性。當代商業性視覺傳達設計對于“紅色文化”符號的運用涉及商業海報、標志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服飾圖案、手機壁紙以及文具、日用品外觀裝飾等各個領域。這種適用性的擴大是伴隨著改革開放之后國民經濟的逐步活躍、商品種類的逐步增加、藝術創作氛圍的逐步寬松以及市場對于設計原創性的逐步重視而日漸形成的。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前后,大量設計精美的外國商品及其鮮明的品牌形象進入國內。品牌形象設計理念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與熟知,商家越來越注重商品的外觀形象和品牌宣傳的力量。

2.3圖式語言的豐富新潮。在早期運用中,視覺傳達設計對紅色文化符號的挪用或再創作是嚴肅正統的,藝術語言多為偏向寫實意味的裝飾表現,有其自身的藝術特色。而當代商業性視覺傳達設計對“紅色文化”符號的使用手段則更為自由多元——豐富新潮的藝術表現手法是其最大的特色。

(1)對原有元素的直接挪用。對原有元素的直接挪用主要是指對于“紅色文化”中人事物的相對寫實性描繪;同時也包括從政治性的(主要是從20世紀80年代之前)相關影像、圖文資料和美術作品中直接拷貝視覺素材。

(2)圖形創意手法的運用。直接挪用原有的圖形素材,無法滿足當代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的需求,更為豐富新奇的表現手法被運用在我們熟悉的“紅色文化”符號之上。出于各種各樣有趣的目的,伴隨著圖形創意理論的逐步成熟,奇特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層出不窮。

(3)對其它視覺傳達藝術形式的借鑒。對于原本所熟知的一些“紅色文化”符號,套用上其它較為新穎的視覺藝術的表現手法,例如綜合材料藝術、卡通、時尚矢量插畫等。等,從色彩、線條性格、肌理等多方面顛覆這些“紅色文化”符號的傳統形象,傳達特定的商業信息,也是一種設計創新的形式。嚴格說來,這一類表現也運用到諸多上文提及的圖形創意手法。所不同的是,對其它視覺藝術形式的借鑒往往是在同一個畫面中,對多個符號進行同樣的圖形創意,它更注重畫面整體效果的表達和營造。

(4)相關文字的使用。文字類“紅色文化”符號的當代商用具有典型性。20世紀80年代之前,這樣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如上文提及的“解放”、“紅旗”、“紅星”、“長征”、“井岡山”、“光榮”等品牌名稱及相關商標設計就是體現。在當代,這種視覺傳達設計又包括:1、領袖題字和特定字體的直接使用;2、常用短語的再創作兩種方式。

3 “紅色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運用的現實意義

3.1從客觀上體現了“紅色文化”內容,滿足消費者一定的精神需求。綜合上文的分析,目前市場對于“紅色文化”符號的商業運用,可以簡單分為主流與非主流兩種。前者是商家抓住消費者對于“紅色文化”相關信息的喜愛、崇拜甚至敬畏的正面心理予以應用。在這些商品中,偉岸的人物形象、激昂的字句口號、熟悉的情景再現……可以滿足消費者直接的感官需求,使其通過此消費達到一種積極的精神表達,進而影響自身與周遭的心理氛圍。而后者非主流的商用,則主要是將“紅色文化”符號作為一種嚴肅的正統文化的代表予以解構、重組或變形,以此滿足消費者調侃、叛逆甚至瀆神的快感。

3.2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當代視覺傳達設計語言,為其提供極具表現力的視覺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的圖形線條、色彩組合與風格情調,使這些運用了“紅色文化”符號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能夠引發特定的視覺聯想,從而成為某個年代的歷史圖式。而從國際環境著眼,這些視覺傳達設計又具有濃烈的共產主義氣息,可以成為相關國家,主要是我國的藝術圖標。這些取材于政治,借鑒了歷史的設計語言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3.3體現原創精神,為產品增加高經濟附加值。盡管此類設計的許多視覺表達借鑒與模仿了原有的政治性設計作品,但這種超越邊界的大膽想象力,設計語言適用范疇的無限可能性嘗試則是此類設計所體現的另一種意義上的原創精神。創造性思維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21世紀最為珍貴的。

4 總結

在當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藝術探索之路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美學一直受到推崇?!凹t色文化”符號參與的設計作品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與嘗試,在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希望本論文的完成能為今后此類設計的發展提供一定尺度上的規范借鑒和思維上的創新啟迪;也期待我國當代商業性視覺傳達設計在探尋自身特色的基礎上找到更加暢達的國際化道路。

參考文獻:

[1]王煥杰.傳統元素在現在紡織品設計的表現語言研究[J].科協論壇,2008(11).

[2]劉怡.傳統元素在現代紡織品設計中的運用[J].(201110).

[3]皮平凡.體驗經濟時代的旅游產品開發探索[J].學術交流,2005(2).

猜你喜歡
視覺傳達設計紅色文化符號
讓閱讀更方便的小符號
加減運算符號的由來
數字化境遇中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新探索
基于大類招生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多媒體技術與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創新性分析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草繩和奇怪的符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