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之構建

2020-12-08 12:44劉艷杰
數碼設計 2020年16期
關鍵詞:課堂提問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劉艷杰

摘要:數學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極為普遍的一種現象,也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進行雙邊活動的重要形式。針對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一些問題,研究如何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6-0288-01

1 精心設計問題,保證提問的科學性

1.1根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設計問題。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規定了每一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尤其是教學重點。重點是每個學生都應當掌握的內容,因此要抓住重點內容、詞語設問,使學生明確重點、理解重點、掌握重點,從而保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連續性和穩定性,并為學生進而解答一些相關問題奠定基礎。

1.2遵循小學生認知規律,設計問題。

(l)結合循序漸進的規律設計問題?,F代信息學認為,教學是一種循序漸進地、有效地選取、組織、傳遞和運用知識信息,促進學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識的活動。從課堂教學整體上看,教師必須抓住教材、教學內容的整體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心理狀態,科學地設計一定梯度的問題。

(2)結合因材施教的原則設計問題。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注意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高深或靈活的問題問優生,優生經過思考回答出來,有助于啟發全體學生思維:基礎題、綜合題的提問是為了鞏固教學效果,問題的設計要考慮成績中等的學生,這樣可以吸引大多數學生的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成績差的學生,要適當設計一些難度不大,經過認真復習和思考能夠回答出來的問題,可以幫助這些學生恢復自信,提高學習興趣。

2 掌握多種方法,保證提問的可接受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好問題是有效地組織好課堂提問的前提。要使提問收到較好的效果,還必須講究提問的技法,掌握多種提問方法。

2.1采用遷移法,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數學知識結構產謹,系統性強,知識之間存在著許多共同的要素、相近的問題情境和相似的思維方式,只要找到具有溝通新舊知識的共同因素,就能有效地促進知識的遷移。這種由淺入深,以舊引新的提問方式,稱為遷移法,是數學教學常用的提問策略之一。在運用遷移法提問時,要注意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滲透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為遷移類推作好充分的鋪路搭橋的準備工作,溝通所搭的路與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路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學習數學的策略經驗。

2.2采用分合法,將問題分解組合,逐個突破。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把一個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小問題,然后再綜合解決大問題,這種提問方法稱為分合法,也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提問方法。提問設計的組合要注意,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實際生活經驗出發,使問題的范圍大小、難易繁簡情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提問的方法還有許多,一節數學課的提問,往往是多種方法的綜合反映。同時提問僅僅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形式與手段,它必須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基礎上實施,才能取得高效的教學結果。

3 捕捉發問時機,保證提問的有效性

在知識的關鍵和本質之處及時提問,可引導啟發學生正確掌握所學知識的實質,把學生帶入積極的學習情境之中,促使他們積極思考,順利掌握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數學教材的內容編排是以科學性和邏輯性為主的,很少考慮興趣和注意,而數學教師必須在不影響科學性和邏輯性的條件下,考慮如何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教師把握提問時機的立腳點,應主要放在理解教材內容的需要上,務必在下列情況下適時發問:

(1)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引起學生注意時;

(2)新知識引起學生好奇心時;

(3)學生認知產生沖突時;

(4)學生理解產生疑惑時;

(5)認知教材的關鍵時;

另外,教師還要注意,什么情境下問什么問題。在一節課的不同階段,學生思維的緊張程度是不同的,教師要隨著課堂教學的不斷推進,適時調整自己的提問。例如,在課的開始,學生的思維由平靜趨向活潑狀態,這時可采用激發式提問,多提一些低層次認知提問,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時,可采用高層次認知提問,有助于學生全面、深入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創造性。

4 展示結果和答案,保證提問的評價性

對學生的答問進行評價,有利于促進師生交流,形成良好的雙向反饋,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學生回答后急切想知道對錯,其余學生的心理狀態也一樣。因此,教師要及時準確地對答問進行評價。同時在評價中,鼓勵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4.1首先要明確學生回答的正確性。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與否是學生回答完畢問題以后在教師頭腦中必須要首先形成的。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師,更應該強化這種觀念,因為數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其問題的答案有很大的確定性,學生的答案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這一點教師是不容忽視的。一般情況下,教師的理答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診斷,二是鼓勵。教師只有先診斷學生的回答是否正確,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手段或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或者鼓勵。因此,這是教師首先要在心中明確的。

4.2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延時進行判斷性評價。教師在自己的心中確定了學生答案的正確性之后,先不要對其進行判斷性評價,而是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學生回答完畢問題以后,不管答案正確與否,教師都要對學生及時進行鼓勵,教師可以用“很好,非常感謝某某同學能夠勇敢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同學們要向他學習!”,或者說“某某同學回答問題的角度很新穎,這是老師沒有想到的!”等等之類的鼓勵用語,讓學生感覺即使回答錯了也能夠得到老師的鼓勵,這樣,既能很好的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還能不斷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華.《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優化策略探析》[J].讀寫算,2020.18

猜你喜歡
課堂提問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