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初中生地理學習的記憶能力

2020-12-08 08:22田琳娜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關鍵詞:分界線記憶法知識點

田琳娜

每一屆初一年級的新生都會在學到經緯網等知識開始,就頻繁的來找老師,地理課到底應該怎樣學,才能學好,地理知識是不是像家長或其他人說的一樣,只要老師把資料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把知識背會,就可以學好了,為什么新上初一的他們會覺得地理知識很難,自己也在努力背誦,卻在作業或者試題中總是做錯,問題到底在哪里呢?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會對學生解釋,地理課一定不是一門只靠背誦就能學好的功課,地理的理解比記憶更加重要,而對初中地理知識的記憶,也一定要用對方法,只有適合的方法,才能幫助學生高效的掌握地理知識,死記硬背對學習是很不利的。

記憶是重要的思維活動形式之一,也是學生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也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習技能。

通過幾年的教學積累和觀察,我發現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們,有相當數量對地理學科充滿了敬畏。有些學生認為:初中地理不好學,即使課堂上能夠聽懂理解,但掌握起來還是有一定困難,不好記。的確,地理知識頭緒繁多,課時有限,要想全記住,如果采用一般死記硬背等形式的簡單機械記憶,即使當時記住,過幾天又會模糊起來,總是不能清晰有效的記住所有知識點。因此,通過分析總結,我歸納了以下幾種培養學生記憶能理的方法,供大家分享:

一、利用地圖的記憶方法。

合理利用地圖教學和記憶,能夠培養學生的識圖技能,在教師的指導和形象的描繪中,讓學生記圖于心中,將地理知識變成圖片存儲于心,并做到以圖曉文。地圖記憶法是最有效的記憶法之一。

例如:講到俄羅斯的地形分布時,帶領同學們觀察地圖,將俄羅斯分成四塊區域記憶,歐洲部分和亞洲的的西、中、東三部分,學生一下就把圖記住了,而后接著描述,更有趣的是,這四部分的分界線也很有特點,亞洲、歐洲以“嗚(烏)嗚(烏)大哭(哭)”為界,而西、中、東分別以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為界。這樣同學們,就將一張俄羅斯地形圖放入腦中,為了加強記憶,我立刻讓孩子們和我一起畫起了俄羅斯地形圖,一年多過去了,當我復習時,大多數學生還清晰的記得這個知識點。再如:在學習中國的河流湖泊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掌握中國的兩個母親河,我們都是利用繪畫完成的課堂,首先,黃河像個大“幾”字,長江像英文字母“V”+“W”的組合。全班同學和老師一起先畫出雛形,然后逐一添加流經地形區、上中下游分界、支流等水文情況。同學們畫的格外認真,同時也把易錯易混的知識點分析的很明確,加深了記憶。

二、趣味記憶法: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初中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學科的興趣度,上課時,如果通過地理小故事和游戲的形式,激發起學生的課堂興趣,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在充滿情趣的教學狀態中記住零散、難記的地理知識,那么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學生對這堂生動的課仍會記憶猶新的。

例如,在學習《東南亞》時,因為東南亞的國家非常多,11個國家的記憶相當困難,在加上這些國家的首都,實在不好辦,于是,我在同學們找出全部國家的后,輕輕的念了一句“斯文的老萬,越河仰面撿金太慢,肥馬急了,印了他一個牙印?!本褪钦f“斯(斯里巴加灣)文(文萊)的老(老撾)萬(萬象),越(越南)河(河內)仰(仰光)面(緬甸)撿(柬埔寨)金(金邊)太(泰國)慢(國),肥(菲律賓)馬(馬尼拉)急了,?。ㄓ《饶嵛鱽啠┝怂粋€牙(雅加達)印?!蓖瑢W們聽完,都特別開心,你說一遍我說一遍,短短一分鐘就都記下了東南亞的國家。對于難記憶的地理知識利用諧音聯想記憶,便于想象,能極大地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興趣性,收到“記中樂,樂中記”的藝術效果。

在講解中國的14個領國時,我交給同學們一首打油詩,效果同樣很好,“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有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錫)丹,南面還有甸老越?!蓖瑢W聽后覺得特別有意思,全班齊聲朗讀了幾遍之后,紛紛背出了這14個領國的名稱,效果顯著。

三、用事例形象去記憶

教學中對于內容比較抽象,而無掛圖、插圖表示的內容,利用生動的語言、傳情的教態和板圖結合,會引起學生的興趣,達到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講解世界氣候類型時,如果一下子把所有氣候類型給學生統統倒出,讓他們背會,理解。學生一定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不但枯燥而且能記下的不多時間也不長,課堂上,我們首先根據溫度帶的不同逐一研究,重點放在學生的理解上,比如熱帶雨林氣候,首先在圖中找到赤道總結赤道地區很炎熱,并且多穿過海洋,于是炎熱的地方蒸發強烈,降水充足,植被就有喝不完的水供應其生長,于是這里到處都是參天大樹,并且因為天天降水,樹葉上始終掛著水珠,還不時從葉片上掉落下來,就形成了雨林,同學們聽的津津有味,也深刻的記住了這個氣候的形象以及分布地區。

同樣,在介紹中國的省級行政區時,34個不好記,我們鼓勵學生,分散記憶,一部分用方位來記憶,如:東三省,西北五省等;一部分用輪廓圖記憶,兔子(青海),面向大海的海龜(山東),兄妹兩人(福建、江蘇)等;記簡稱時,我把華北平原的四省用了“魯豫寂靜”(著名主持人陳魯豫),于是同學們記住了魯(山東)豫(河南)寂(冀,河北)靜(晉,山西)。一堂課,同學們很忙碌,但同時收獲很多,他們很多人都自豪的回家考父母,這樣的記憶很難磨滅。

四、歸納記憶法

就是對某些知識總結分類,串成一條線。幫助學生記住復雜抽象的規律,經過教師的引導,加深記憶。

例如:總結有關赤道的知識時,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最低的緯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南北緯度劃分的起始線;全年晝夜平分的緯線;地理自轉線速度最大的緯線;

又如我國有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歸納后可知

①它是我國一月份0℃ 等溫線通過的地方。②是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

③是800MM等降水量通過的地方。④是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⑤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性氣候的分解線。

⑥是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⑦是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

⑧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

這么多的界線,在每接觸一個新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應該強化一次,順序不可變,因為引導方法是從氣溫到降水到氣候到區域劃分。

五、對比記憶法

是指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具有明顯對立性特點加以聯想的記憶方法。通過對比聯想,有助于我們比較地理事物的差異性,掌握各自的特性,增強記憶。它能夠由一個知識點聯想到其他的幾個相對立或相似的知識點上,記憶起來,費時少,收益大,能夠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香港、臺灣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時,我們可以利用前面學過的日本的經濟和他們進行比較,得出出口導向型經濟、貿易加工型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的差異性。講中國的位置優越性時,也是利用比較法,與日本島國和蒙古內陸國相比較,輕松的得出海陸兼備國家的優勢。與巴西熱帶為主和俄羅斯大部分寒帶比較,得出溫帶為主的優越性。這種方法在實際學習中用到的范圍很廣,只要比較得當,就能起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這幾種記憶方法,是平時課堂上應用比較廣泛的方法,效果比價明顯,當然除以上幾種方法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優質可行的記憶方法,我們應該明白,對不同知識點的記憶要學會采用不同方法,無論哪種方法,它的最終目的就是理解知識、記住知識,并且學會應用知識。只要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努力,不但的探索,總結。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僅僅會喜歡地理,而是了解地理,掌握地理,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用地理的頭腦思考問題。

猜你喜歡
分界線記憶法知識點
關于口罩 這10大知識點你必須知道
“笨蘋果”的單詞記憶法
神回復
余有畫說
余有畫說
知識點自測
“西方”為何方?
“二次根式”復習精講
科學分析,高效決策
超級記憶法 等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