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染”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2020-12-08 08:52劉潤周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關鍵詞:印染服裝設計應用

【摘 要】植物染是我國一種古老而傳統的染色藝術,近些年來人們更傾向于使用更加自然的服飾,植物染的市場前景非常值得肯定,同時植物染作為一種優秀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受到重視和創新,保護其價值并為現代設計和現代生活服務。本文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弘揚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為現代服飾設計帶來更多設計靈感,也希望通過理論和實踐研究讓更多人對植物染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關鍵詞】印染;服裝設計;應用;植染

在中國傳統植物染色中,植物染只能用于天然纖維的染色,源自于天然原料之間的親和性,使得植物染色彩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除了具有柔和溫潤的天然色澤之外,還蘊含著植物沉靜、安定的氣質和芳香。同時也正因為染色原料取自自然植物,即使在相同季節所萃取出的染液亦沒有絕對精準的重復,而且隨著浸染時間以及染色的方法不一,每分每秒也都呈現著不同的色澤變化,這正是天然植物染最大的特色。在設計強調個性的當代,天然植物染獨特的色彩屬性以及染色效果的可變性,無疑為服飾的個性化語言注入了新的力量。

一、植物染研究意義

中國的植物染色歷史溯源深遠,自周被記錄以來已有數千年歷史,在我國紡織文化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F今植物染不僅隨著云錦,藍印花布,廣州香云紗(即莨綢)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得到較好的恢復和發展,在2013年“傳統植物染料染色技藝”也正式入選第四批湖北省省級非遺名錄。然而恢復和保護傳統的同時還需要創新發展,就需要設計的力量。本選題在總結汲取傳統植物染技藝以及理念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們審美需求進行設計,為現代生活服務,從而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創新。另外,把優秀的民族傳統技藝應用在具有公開性和展示性的服飾產品中,消費者在流動的同時對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宣傳作用,進而產生一定的文化教育意義。

目前植物染服飾品牌的積極崛起證明了植物染服飾潛在的消費市場,可同時也面臨不少問題。視覺效果相對單一,設計水平還有待開發都是本文重點研究的內容。本選題立足于植物染的服飾設計研究應用,在以應用為最終目的研究成果對于現有植物染服飾產業的市場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給生產企業帶來經濟價值。另外,如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植物染能夠依托于云南白族、貴州苗族、湖南湘西等旅游地區的傳統手工染織技藝得到良好發展,無疑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這樣不僅能豐富當地的旅游資源,也間接的帶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

二、植物染服飾產品的設計定位

2.1產品風格定位

在整個服飾產業朝向個性化與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中式風格已經不是時尚T臺上新的面孔,各種品牌對于中式風格的闡述也不盡相同,隨著設計的滲透,中式風格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嘗試的對象。而當代,中式風格已經不同于歷史上曾經的演繹與形式,而是在新的時尚解讀下,演繹出新的風情,不再是中式元素的堆砌,而是追求傳統中式服飾的審美特點和著裝韻味,對今日人們的生活空間和著裝方式進行改良和創新。新中式風格旨在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服飾,表達對清雅含蓄、端莊豐華的東方精神境界的追求。本選題植物染服飾的產品風格定位在新中式風格,旨在為現代植物染服飾增添一抹溫婉細膩的東方情懷。

2.2產品款式定位

根據現有植物染服飾品牌的調研情況可以發現,現有植物染服飾款式多為寬松版的廓型,很少有非常合身的裁剪,這可能與大多數服飾品牌所強調的回歸自然,自由的設計理念有關。另外,從中西方服飾文化特點上看,傳統中式服飾注重平面裝飾之美,在前后對稱的平面的衣片上,運用印染織繡等手段進行圖案的裝飾,突顯了東方服飾所具有的人文特征和象征寓意,而且相對于西方服飾的展示角度,它的方式多以平面化的欣賞為主。而近代西方的服飾則更注重其結構、造型的變化之美,講究運用合理科學的剪裁塑形和美化人體曲線,所以,如何更加突出人體自身的結構曲線之美則成為了其服飾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點。

三、植物染料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3.1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傳統的植物染色有4種方法,染色流程分別是:

(1)預媒染法:干燥→水洗、皂洗、媒染→水洗→染色;

(2)后媒染法:干燥→水洗、皂洗、干燥→水洗→染色、水洗→配制染液→染色;

(3)直接染法:干燥→水洗、皂洗、水洗→制備染液→染色;

(4)同浴媒染法:水洗→配制染液→染色、干燥→水洗、皂洗。

以先染色后媒染為例,后媒染法主要分3個步驟:

(1)制備染液:將植物弄碎后水煮約30min,取出熬汁。重復多次,制得染液。

(2)煮染:將織物或紗線置于加熱的染液中浸泡煮染。

(3)媒染:將煮染后的織物或紗線置于有媒染劑的溶液中,浸泡約30min后用水沖洗。

其他染色工藝與后媒染法相似,僅染色和媒染的順序不同。由于大多數植物染料的染色色度較差,所以要用媒染劑加深色澤。

古今媒染劑有很大差別,古代選用的媒染劑一般為灰汁、石灰、麥鼓、綠礬、泥等?,F代所選取的媒染劑為明礬、醋酸鐵、清石灰、氯化錫、錫酸鈉、硫酸銅等化學媒染劑。植物與不同的媒染劑結合使用,會呈現出不同的染色效果。

3.2植物印染工藝設計中的要求。

3.2.1色彩要求

色彩是服裝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元素,它要帶給人們良好的視覺享受。所以,設計師在設計服裝時,首先考慮的就是色彩,要合理地運用色彩,兼顧色彩的多樣性和重要性。在服裝設計中,要合理使用染料才能體現最佳設計效果。同時,盡量使用環保的染料。

3.2.2材料要求

目前,大豆纖維、竹纖維、菠蘿纖維等新型植物纖維不斷涌現,并逐漸受到大眾的關注。服裝設計中,植物染料選擇要點如下:首先,應選擇沒有受過任何污染的植物材料。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可在自然環境下降解。其次,以使用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植物材料為最佳。為了符合穿著者的環保要求,面料生產企業越來越重視運用環保面料,以滿足市場需求。服裝業內行家認為,環保面料雖然比普通面料的成本高,但植物纖維面料的推廣對服裝行業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天然植物染色服飾產品以其無公害、綠色環保的生產過程,以及自然健康的原料屬性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其溫潤柔和的色彩屬性以及富于變化的藝術美感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研究分析得出了植物染服飾品牌正朝向專業化、個性化、精品化的方向發展,而目前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多樣性卻為在植物染服飾在藝術設計方面提供了寬廣的開發空間。從當代植物染服飾設計的角度來看,如何拓寬植物染服飾圖案裝飾空間,并結合時代背景,綜合材料、綜合技術的運用都成為了植物染服飾多樣化、個性化發展的趨勢。在植物染色和當代印花技術綜合表現的過程中,令傳統植物染色的情感韻味以及色彩美感與現代科技材料之間和諧共存,相互作用,從而創造出一種新的審美體驗。這不僅是后現代主義設計背景下,也是當代設計強調學科跨界、資源整合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手描友禪染藝術創作特征及其拓展研究》,優先出版,張虹,選自《絲綢》2013-05-27

[2]《同工而異曲:中國藍印花布與日本紅型比較研究》,楊玉清,賈京生,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6-15

[3]《中國藍染與日本型染工藝文化的差異研究》羅曼,王志惠;2012,碩士論文

作者簡介:

劉潤周,遼寧大連人,沈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傳統服飾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印染服裝設計應用
打造“一企一精品”,柯橋區印染 品牌全媒體推廣活動啟動
苗繡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價值探析
高原之歌服裝設計
工信部批復組建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
印染書香
高溫作業專用服裝設計
高溫作業專用服裝設計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