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凍自密實混凝土的設計與應用

2020-12-08 03:25李旭輝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李旭輝

【摘 要】自密實混凝土和抗凍混凝土在實際使用C40F150自密實混凝土設計與應用的全過程,包括:工程概況、原材料的選擇和配合比設計、試驗驗證及試驗結果分析、混凝土生產施工過程控制等,總結抗凍自密實混凝土設計及生產施工經驗,望為日后相關工程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自密實混凝土,抗凍混凝土,空隙率

一、工程概況

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改造建設一座露天小型冰場面積約為1200平米,表面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面層,內配Φ8@150mm鋼筋,內埋冷排管,冷卻排管及支架均在鋼筋混凝土層內,冷排管中心間距為95mm,凈間距約為60mm。設計要求使用C40自密實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面層??紤]冰場的多功能使用,混凝土設計抗凍融指數為F150,混凝土澆筑厚度為20mm,實際混凝土用量170m3。

二、原材料和配合比設計

1、原材料選用及相關技術指標

(1)水泥:唐山冀東水泥廠P.O42.5水泥。

水泥的技術指標:比表面積(m2/kg):328、標準稠度用水量(%):28.6、初凝(min)148、終凝(min)255、抗折強度(MPa)3d:5.9、28d:8.8、抗壓強度(MPa)3d:30.8、28d:52.2、安定性(煮沸法):合格

(2)砂:河北淶水生產的天然Ⅱ區中砂。

砂的技術指標:細度模數:2.5、含泥量(%):2.6、泥塊含量(%):0.4、表觀密度(kg/m3):2690

(3)粗骨料:河北淶水及河北灤平生產的5~16mm連續級配碎石進行對比試驗。

粗骨料的技術指標:

1淶水:含泥量(%):0.2、泥塊含量(%):0.1、針片狀顆粒含量(%):4、壓碎指標值(%):4.7、表觀密度(kg/m3):2750、空隙率:44

2灤平:含泥量(%):0.3、泥塊含量(%):0.1、針片狀顆粒含量(%):7、壓碎指標值(%):5.5、表觀密度(kg/m3):2745、空隙率:47

(4)粉煤灰:張家口生產F類Ⅰ級粉煤灰。

粉煤灰技術指標:細度(45μm方孔篩篩余)(%):8.5、需水量比(%):92、燒失量(%):3.2、表觀密度(kg/m3):2240

(5)礦粉:唐山產S95級高爐礦渣粉。

高爐礦渣粉技術指標:比表面積(m2/kg):427、流動度比(%):99、活性指數(%)7d:83、28d:102

(6)高性能減水劑:引氣型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炷量箖龅燃墳镕150,需要摻加引氣劑,因此選用引氣劑型聚羧酸減水劑,保證混凝土的含氣量。

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技術指標:減水率(%):27、含固量(%):13.05、密度(g/mL):1.043、pH值:5.95、含氣量(%):4.6、坍落度1h經時損失(mm):10

2、配合比設計

根據施工工藝、施工條件及相關經驗,初步選定粗骨料的體積為0.30m3,0.32 m3,0.34 m3進行對比試驗。同時為了觀察不同品質粗骨料對自密實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選取另種5-16mm連續級配的碎石針對2號配比進行對比試驗。天然砂為Ⅱ區中砂,顆粒級配及顆粒形態較好,選定砂漿中砂的體積分數為0.43。為保證混凝土拌合物有足夠含氣量以滿足設計抗凍融指標,經試驗最終確定引氣型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的摻量為2%。

混凝土需要在滿足自密實性能的基礎上滿足抗凍指標,需保證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強度和密實度??紤]引氣型的自密實混凝土,選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引入空氣的體積為40L。理論配合比見表7:

三、試驗驗證及試驗結果分析

1、試驗方法

自密實混凝土拌合物自密實性能按《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CES 03-2006、混凝土抗壓強度按《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1-2002、混凝土抗凍試驗按《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2-2009進行測試。

2、試驗結果

(1)自密實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見表8

通過觀察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試驗結果,發現各配合比混凝土均流動性能良好,坍落度及坍落擴展度經時損失控制較好,表明其均具有較好的填充性。通過對比配合比2-1具有較好的混凝土密實度。各配合比混凝土含氣量在4.2%-4.5%之間,滿足設計要求。

(2)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結果

1:抗壓強度(MPa)3d:30.1、7d:41.4、28d:59.9

2-1:抗壓強度(MPa)3d:28.1、7d:41.0、28d:59.0

2-2:抗壓強度(MPa)3d:27.3、7d:39.8、28d:59.2

3:抗壓強度(MPa)3d:27.0、7d:39.3、28d:58.8

各配合比28天混凝土抗壓強度均大于48.2MPa,滿足C40混凝土強度要求。

通過觀察混凝土自密實性能及抗壓強度,選取配合比1、2-1、3進行混凝土抗凍試驗.

混凝土150次凍融循環試驗結果:

1:質量損失率(%):1.96、強度損失率(%):18.2;

2-1:質量損失率(%):1.75、強度損失率(%):15.5;

3:質量損失率(%):1.67、強度損失率(%):14.1;

試驗結果表明各混凝土配合比在經歷150次快速凍融循環后,混凝土試件的質量損失率均≤5%,抗壓強度損失率均≤25%,均能滿足F150的抗凍技術指標。

3、試驗結果分析

(1)通過表8得知,在水膠比一定的情況下,不同的參數選擇,使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有一定變化。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粗骨料的體積越大,膠凝材料用量越少,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越差。優選原材料,根據工程需要的填充效果,選擇粗骨料體積、砂的體積分數、水膠比、膠凝材料的品種及用量,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對混凝土進行設計及計算,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較好的流動性、穩定性和填充性,以保證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滿足工程施工要求。

(2)通過不同產地碎石的技術指標的對比,可以發現粗骨料的顆粒級配越合理,顆粒形態越好,其空隙率越小。觀察表8,可以發現在配合比相同的情況下,石子的空隙率越小,混凝土的表觀密度越高,其密實度越好,同時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也更好。

(3)試驗結果表明,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前提下,使用引氣型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含氣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能。

綜上所述,考慮施工部位制冷管最小凈間距約為60mm,施工現場施工條件較好,可以簡單人工修平,經與施工單位協商,從適用性和經濟性考慮,優選2-1號配合比(即粗骨料體積為0.32,砂漿中砂的體積分數為0.43,使用河北淶水5-16mm碎石)作為生產配合比,作為C40F150自密實混凝土生產配合比。

四、混凝土生產施工過程控制

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嚴格按照規范標準要求對進場原材料進行檢測,保證原材料符合抗凍自密實混凝土質量要求。

2、混凝土生產過程控制

在抗凍自密實混凝土生產前,對原材料稱量設備進行計量偏差校準,以保證原材料的計量允許偏差滿足規范中的要求。嚴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生產,攪拌時間控制在60s,保證混凝土攪拌均勻。

3、混凝土運輸過程控制

合理調配運輸車輛,保證混凝土連續供應。施工現場與攪拌站之間的運輸距離較近,要求運輸車輛從開始接料到卸料完成的時間不超過120min。施工現場配備專職技術服務人員,保證到場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在混凝土運輸及澆筑過程中向拌合物中加水。

4、混凝土澆筑過程控制

澆筑前,對到場混凝土進行了現場檢測,坍落擴展度為690mm、含氣量4.5%,均能滿足施工和設計要求?;炷敛捎密嚤眠M行澆筑,由北向南依次推進,一次澆筑完成。

5、混凝土養護措施

澆筑完成后,對混凝土采取薄膜覆蓋的方法進行保濕養護,養護時間14天。要求施工單位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 Mpa前,不得在混凝土表面進行其他作業。

6、混凝土澆筑效果

抗凍自密實混凝土澆筑順利,性能滿足施工及設計要求,C40F150自密實混凝土達到了設計的澆筑效果。施工單位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凍性能進行了第三方檢測試驗,混凝土28天抗壓強度平均值為47.3MPa,150次凍融循環后的強度和質量損失率分別為1.95%和16.2%。測試結果表明,實際生產和施工的混凝土滿足設計對抗壓強度和抗凍性能的要求。

五、結論

工程實踐表明,有關C40F150自密實混凝土的原材料選擇、配合比設計、配合比試驗驗證、施工配合比選定和混凝土生產施工過程控制等措施,達到了施工設計的要求,總結結論如下:

1、優選原材料,根據工程需要的填充效果,合理選擇粗骨料體積、砂的體積分數、水膠比、膠凝材料的品種及用量,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對混凝土進行設計及計算,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較好的流動性、穩定性和填充性,以保證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滿足工程施工要求。

2、粗骨料的質量對自密實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有直接影響,其空隙率越小,混凝土自密實性能越好。

3、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前提下,引氣型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的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含氣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能。

4、對C40F150自密實混凝土生產、運輸、施工、養護和混凝土檢驗等過程的控制,保證了工程的順利施工,確保結構實體技術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JGJ/T283-2012 《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P2、2012

[2]JG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P2、2011

[3]宋少民 王林主編 《混凝土學》、P84、20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