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氣提法尿素合成工藝的安全因素研究

2020-12-08 03:52陳慶鶴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陳慶鶴

【摘 要】尿素生產包括多種工藝,常見的有氨氣提法及二氧化碳氣提法等,二氧化碳氣提法在尿素生產中的適用范圍廣泛,產量較高。但二氧化碳氣提法在使用過程中,也會面對一些安全因素,主要是使用的氣體一般是可燃性或者毒性氣體,在二氧化碳氣提法合成尿素中,應當注意安全防護,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中的風險性因素,保證尿素合成質量。本文分析二氧化碳氣提法基本原理,提出二氧化碳氣提法尿素合成工藝的安全因素及處理措施,為尿素安全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二氧化碳氣提法;尿素合成工藝;安全因素

尿素也叫做碳酰胺,其中包括碳、氮、氧、氫,屬于有機化合物白色晶體。尿素在生活中較為常見,主要是應用于農業生產,也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尿素能制作成膠合劑,也能作為利尿劑及止痛劑。臨床使用30%的高滲尿素溶液作為脫水劑。經過腎小球過濾后,自腎小管吸收,50%殘留在腎小管中。給予足夠劑量的尿素后,有利于降低腎小管壓力,從而改善患者水腫的癥狀[1]。尿素脫水速度較快,在15-30min作用明顯,作用時間可保持在3-6h。但尿素能穿透腦屏障,進入腦卒中,容易發生顱內壓增高的問題。尿素在生產過程中,常見的工藝是二氧化碳氣提法,該工藝將液氨及二氧化碳作為原料,在高溫狀態下合成,融入甲醛后,使用造粒塔可以形成尿素顆粒。中國作為世界上較大的化肥生產大國。消費高峰期是一個月生產量達到200萬噸,尿素作為有毒性的微生物,對眼睛及皮膚會產生刺激作用,對環境也會產生影響,甚至發生水體污染[2]。尿素在生產過程中,應當關注生產中的安全因素,從而把握其中的風險性,采取安全應對措施,保證尿素生產的安全性。

1.二氧化碳氣提法基本原理

在二氧化碳氣提法生產尿素過程中,合成塔中的合成液自塔底進入管路,進入汽提塔,在融合過程中,控制氨分增長量,使甲銨不斷分解,達到尿素生產的目的。在操作過程中,為提升生產效率,應當關注加熱蒸汽量、氣液比、汽提塔液[3]。在蒸汽加壓過程中,可保證熱量增高。在實際測算中,一旦蒸汽壓力高,容易對汽提塔產生腐蝕作用,對生產安全性產生影響。蒸汽溫度低也會導致系統操作難度增加,對此,蒸汽壓力及溫度應當根據實際生產情況進行調節。汽提塔液在一定區間中增加或者縮減,不會對生產效率產生影響。汽提塔氣液分布不均勻主要是分布孔發生腐蝕及阻塞,導致汽提管氣液發生不良反應,無法保證設備穩定運行。

2.二氧化碳氣提法尿素合成工藝的安全因素及處理措施

2.1原料二氧化碳安全風險及處理措施

尿素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的碳原子及氧原子以1:2的比例合成,化學符號是二氧化碳,在常溫常壓情況下,屬于無色無味氣體,是空氣質量的1.5倍。二氧化碳氣體作為一種能讓人窒息的氣體,在氧氣濃度處于正常的狀態下,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也會導致呼吸系統喪失效果,濃度達到10%的情況下,容易讓人喪失知覺,也可能讓人死亡。對此,面對此類安全因素,在管理過程中,應當關注通風質量,通過通風的方式降低二氧化碳濃度,降低二氧化碳危害。加強生產現場管理,對管道壓力進行控制,及時發現二氧化碳泄露,一旦發生泄露及時處理。根據二氧化碳安全技術標準,應當注意二氧化碳預防的措施,比如,注意回避熱源,避免二氧化碳靠近火源,將二氧化碳儲存在密封容器中,放在陰涼處,或者在運輸過程中,注意加裝安全帽及防震橡皮圈,加工人員注意穿戴防護手套。一旦發生二氧化碳吸入性事故,應當將患者轉移到新鮮空氣處,若發生呼吸暫停,及時對患者進行人工呼吸,將患者送往醫院。

2.2尿素生產中的易燃易爆炸因素及處理措施

在尿素生產過程中,尿素本身不具備燃燒性,在常溫條件下屬于可燃氣體,點燃較為困難。爆炸極限在16%-25%,發生爆炸的極限是17%,發生爆炸壓力濃度在22.6%[4]。氨基甲酸銨作為化學生產的產物,加熱后形成尿素。氨基甲酸銨屬于有毒物質,毒性分為不同的等級,氨基甲酸具有可燃性,燃燒后可以釋放有毒氣體及氨氣。氨氣、氫氣及氧氣在混合后容易爆炸,這也是其中的不安全要素,在生產過程中關注防腐措施,注意混合后的氣體發生爆炸,降低其中的氫氣量,避免其中產生大量的氫氣。

2.3設備防腐及高壓操作

設備合成壓力保持在14.0Mpa,屬于典型的高壓容器,自管理角度上看,容器具有壓力要求,內容物具有毒性及腐蝕性。在設備制造及操作中應當關注設備是否具有許可證,在壓力設備管理過程中,應當關注氣體是否發生泄漏。在生產過程中應當關注設備運行,在設備防腐蝕過程中,采取有效的防腐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尿素合成生產中的腐蝕因素,在防護過程中,應當關注氧化膜的保護性,在工藝過程中可積極使用氧氣、過氧化氫等,保持氧化膜的完整性。在生產開始后續展開鈍化處理,保證設備氧化膜完整性。在鈍化設備管理過程中,應當讓設備在常溫條件下形成氧化膜,也要注意設備的致密性。在一般工藝中,在125℃溫度環境下完成鈍化,從而滿足工藝要求。在設備溫度達到170℃時,可在條件差的環境下試驗,應當關注鈍化膜致密性,縮減設備維護的繁瑣程序。

2.4含水量問題

在尿素生產過程中,一旦成品中的水分較大,會對尿素成品質量產生影響,導致產品發生泄露。在實際生產加工過程中,尿素中的水含量及溶液水分具有緊密的關系。面對此類安全性問題,應當在生產過程中引起足夠的重視,降低尿素溶液在管路及設備中的停留時間,提升合成系統的反應功能,從而提升整體汽提率,在此過程中也要合理規劃氨碳比。最后對壓力進行調整,降低夏季溫度帶來的影響,從而降低尿素中的成品含水量,使尿素成品質量得以有效控制。

2.5汽提塔出液超溫問題

二氧化碳氣提法在生產尿素過程中,液氣比是汽提塔熱烈管合成與加熱管二氧化碳的比例,二氧化碳氣提法在使用過程中,生產負荷對應合成塔出液量及原料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情況下液氣比無需調節。在汽提塔運行過程中,加熱管進入合成液及二氧化碳氣量均勻,汽提塔中的每根加熱列管進入的液體及二氧化碳不均勻,容易導致汽提塔工作效率降低,出現液溫升高或者超高的情況,可能產生危險因素,導致汽提塔爆炸或者無法運行。為滿足汽提塔的進料要求,保證汽提塔進液上形成合理的液位,在控制過程中,負壓保持在70%-110%,尿素裝置出液量過低的情況下,合成塔出液量縮減,無法在汽提塔上花板上形成淹沒液位,導致汽提塔進液偏流,一旦尿素裝置負荷超標,合成塔中的出液量過多,會導致液膜中心二氧化碳孔徑縮減,加熱管中的內鉀銨無法充分分解,產生大量的熱量,對汽提塔運行產生影響。對此,在生產過程中,應當對低壓汽包壓力進行控制,合理把握高壓系統中的水分量及二氧化碳量,合理控制氮氣及二氧化碳量,對進水量及溫度進行控制,高調水的功能在于將高壓洗滌器樂觀中的內鉀銨反應消除,通過冷水系統控制,可以將高調水分控制在110-130℃,保持水溫平衡及參數比例平衡,有利于保持汽提塔穩定運行,降低超溫率。

2.6調節閥失靈問題

液位調節閥故障會導致汽提塔液位降低,液位極限一般在二氧化碳串氣后,發生液位調節失靈,二氧化碳進入系統,導致汽提塔系統壓力增高,安全閥起跳,若無法控制容易發生封塔。汽提塔加熱蒸汽后會產生劇烈波動,汽提塔是降膜式結構,液體自汽提管分布孔中上升,降低氨分壓,使甲銨快速分解,但甲銨需求量的熱,導致蒸汽量降低,也容易導致蒸汽管網發生異常。高壓系統調節閥發生故障對生產產生重大的安全威脅,在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作出準確的判斷,降低封塔停車及系統波動率。一旦發生洗滌器放空調節閥失靈問題,可以反復開啟調節閥,觀察調節閥是否發生卡澀,通過高壓沖水泵及時沖洗,若調節閥是結晶卡澀,通過該方法處理效果較好。在生產過程中,也要對元件進行檢查,通過千斤頂進行泄壓。在正常生產過程中,應當觀察故障情況,分析是否發生調節障礙,及時處理系統負荷,控制氨碳比、水碳比等,使各項參數處于正常范圍。汽提塔液位調節閥故障容易控制,工作人員應當對工藝參數進行關注,結合過往的操作經驗,可以降低系統運行安全因素,保持系統穩定運行。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尿素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具有易燃易爆炸的特點,在生產過程中應當規避明火或者電火花,避免發生靜電。氨、氨基甲酸銨對人體產生毒性作用,兩種物料及產品尿素儀器對皮膚黏膜產生刺激。在生產過程中,任何階段都應當禁止不佩戴防護工具操作,防護措施是保證安全生產的基礎。在安全因素管理過程中,應當關注設備制造商及操作人員的高壓特種設備許可資質,滿足相關的管理要求。

參考文獻:

[1]趙旭升. 二氧化碳氣提工藝生產尿素的節能降耗分析[J]. 云南化工,2020,47(11):143-145.

[2]周程,蘇禮勇. 合成氨高溫變換催化劑制備廢液生產尿素硝酸銨液體肥[J]. 中氮肥,2020,(06):38-41.

[3]石正國,王濤玉. 二氧化碳氣提法尿素合成工藝的安全因素剖析[J]. 山東化工,2020,49(20):121-122.

[4]張鵬偉. CO_2汽提法尿素的工藝技術及提高CO_2轉化率的措施[J]. 化工設計通訊,2020,46(02):5+8.

[5]吾買爾江·卡瓦,姚剛,張騰飛,曹廣法. CO_2氣提法尿素裝置兩段蒸發換熱器改造前后對比[J]. 石化技術,2019,26(06):13-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