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新使命

2020-12-08 03:52蔡成巨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關鍵詞:新時代

蔡成巨

【摘 要】新時代的今天,各行各業的發展都肩負著新的使命。證券交易所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在用自己的改革創新方式,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以北京證券交易所為例,先分析了新時代的內涵,之后分析了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背景和定位,最后說明了新時代背景下,背景證券交易所肩負的新使命。

【關鍵詞】新時代;北京證券交易所;新使命

前言:

在黨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證券交易所,作為國家發展的先驅,正在不斷汲取經驗,在新時期通過革新,以求承擔新的使命。北京證券交易所就是這一新時代潮流下的典型產物。它改變了傳統的“會員制”治理模式,轉而以“公司制“的治理模式登上新舞臺,這在最近一段時期內,一度成為了大眾關注的重點。

一、新時代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本質內涵作了高度概括:“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努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p>

這一高度概括,從幾個維度上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本質內涵:“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講的是新時代的歷史脈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講的是新時代的實踐主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講的是新時代的人民性;“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講的是新時代的民族性;“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講的是新時代的世界性。

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其實就是中華民族實現強起來的時代。

二、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定位和設立背景

1.背景: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內容,對于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定位:

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尊重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準性。

三、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使命

北京證券交易所是經國家批準建立的,我國現今為止第一個公司制管理體系的證券交易所。其使命共有三個,分別是1.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構建大中小企業良性互動、協同發展新格局,需要建設一個“面向中小企業的證券交易所”。[1]

近年來,我國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個強烈共識: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利于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有利于推動創業創新和就業擴大。目前我國已有眾多個市場主體,中小企業比重很大。所以要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支持中小企業前進,而達到這一目標,就要一視同仁,讓各類市場主體切實依法依規、公平競爭。但從現實看,中小企業在發展標準、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方面都還欠缺活力,需要通過制度改革來激發活力,促進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包括銀行信貸、債券融資、股票融資、信用支持工具等方面,都針對中小企業需求出臺了一些有效措施。2013年,新三板市場運營以來,逐步成為中小企業市場化融資的重要平臺。但相對于大型企業、成熟企業而言,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實現仍是薄弱環節。新設一家為廣大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的證券交易所,不僅可以承載更大的融資規模,暢通資本流通機制,還可以為這類中小企業構建更為有力的信用增長通道。因此,立足服務實體經濟、優化全國資本市場布局,提升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支撐能力,在北京設立一家規范的證券交易所,是必要且可行的。

第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拓展資本市場的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服務不同層次、不同發展階段企業融資需求的市場基礎設施。證券交易所是金融供給的基礎設施和機制載體。根據國外發達證券市場和我國證券市場的運行經驗,大中小企業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證券交易場所和對應機制,否則,難以實現有效適配。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的層次布局,可謂一直在路上。

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之后,將形成京、滬、深三地交易所功能互補、各具特色、各顯優勢的證券市場新格局。北京證券交易所定位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滬深市場的主板將繼續為成熟的大中型企業服務,科創板為硬科技產業板塊的企業服務,創業板為高新技術企業、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和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服務。

在新的格局下,要進一步深化以注冊制改革為核心和引領的全面市場化改革,增強市場的活力、包容性、適應性,更好為各類企業競爭發展服務。

第三,建設高標準的市場體系,需要在要素市場化配置、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等方面推出更大力度的舉措。新設證券交易所有助于推動這一進程。[2]“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建設高標準的市場體系。建立這樣一個市場體系,既需要政策引導,也需要硬舉措。在產權界定、保護、流轉層面,在資本等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層面,在鼓勵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層面,在信用采集、約束、懲戒、激勵層面,都需要資本市場發揮其獨特作用。如果資本市場缺少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這一環節,中小企業參與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機制就會受到制約。

同時,從證券交易所的全國布局來說,在確保穩定的前提下鼓勵適度競爭,通過交易所之間的有序適度競爭提高交易所市場化服務的水平,是符合高標準市場體系要求的。交易所作為交易平臺,承擔著塑造市場規則和生態、促進市場化向深度演進的重要使命,因此,證券交易所要以競爭的姿態、市場化的理念,做高質量市場體系的重要推動者。

總結:

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推動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歷程,也猶如一面旗幟,為其他證券所的發展指明前進道路。北京證券交易所是我國首個公司化管理體系,它的經營發展自然對我國經濟市場有重要的影響。本文就在新時代背景下,分析了北京證券交易所肩負的新使命,希望能為證券交易所整體革新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鹿璐.近代中國證券交易的發展與首家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J]. 北京檔案,2019,No.348(12):56-58.

[2]田書華.北京證券交易所新使命[J]. 證券市場周刊,2012,000(044):26-27.

猜你喜歡
新時代
新時代網絡新聞采訪特點研究
新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方向及思路創新
基于人才成長的鄉鎮成人教育研究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管理研究
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出鏡記者如何做好新聞報道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