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急診護理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20-12-09 05:22卜菜英林小菊李春曉黃春燕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關鍵詞:急性腦卒中急診護理并發癥

卜菜英 林小菊 李春曉 黃春燕

【摘要】目的:分析急診護理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腦卒中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入組時根據不同護理措施分為對照組(n=50例)和研究組(n=50例)。對照組護理措施為常規護理,研究組護理措施為急診護理。比較兩組療效。結果:兩組并發癥率相比,對照組比研究組高,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腦卒中患者采取急診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并發癥,改善疾病預后。

【關鍵詞】急診護理;急性腦卒中;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1-0180-01

急性腦卒中多發于中老年群體,因急性腦循環障礙引起彌漫性、局限性腦功能缺損,受不量生活習慣、腦血管相關性病變等因素影響,易導致疾病誘發,損傷患者腦部[1]。因該疾病發病急,若病發后未及時治療,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本次研究將對急性腦卒中患者護理中采取急診護理干預,并對其效果進行分析,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2018年06月~2019年0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腦卒中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入組時根據不同護理措施分為對照組(n=50例)和研究組(n=50例)。對照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5:25例,年齡區間在52~76歲,平均年齡則為(58.69±3.12)歲;研究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4:26,年齡區間在51~75歲,平均年齡為(58.47±3.09)歲。比較兩組臨床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接到急救電話后,立即安排救護車,快速評估患者病情,確保呼吸通暢,建立靜脈通路,給予對癥處理。研究組則采取急診護理:(1)快速制定護理路徑,對循證資料進行分析,制定出診、病情評估、急救護理以及轉運路徑計劃表,要求患者在進入急診科后半小時內完成病情評估、診斷以及急診救治決定。(2)院前急診護理,接到急診電話后,確保在1~5分鐘內出車,并提前在救護車內備好監護以及搶救器械等相關物品,及時通過電話詢問患者家屬發病時間、用藥情況、病史以及當前意識狀態等,給予病情初步判斷,指導家屬采取基本救助措施,切忌隨意搬動或者提高患者頭部。(3)到達現場后,快速觀察患者瞳孔狀況,檢測各項生命體征,以GCS評估結果為依據,確定搶救方案,建立靜脈通路,并給予靜脈甘露醇,以有效減少患者顱內壓。若患者血壓水平較高,先降壓處理。如果患者病情逐漸穩定后,立即轉運入院。(4)轉運護理,轉運中,對于昏迷患者可將頭部偏向一側,采取平臥位姿勢,避免誤吸。若患者伴有腦出血癥狀,抬高頭部30°左右,避免窒息,同時,對患者頭部加以保護,防止頭部震蕩。盡量減少搬動,預防腦栓誘發情況。同時,與急診科取得聯系,告知急診科室患者情況,并要求急診科提前準備搶救儀器、藥物,相關科室待命,并安排接診人員等候。(5)開通綠色通道,在急診科辦入院,半小時內做好評估評估、手術準備,便于為手術爭取時間,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心率、血氧飽和度以及血壓等指標,調整生命體征,給予取栓準備,將血壓維持在110~120/60~70mmHg左右,防止血壓過高、過低,引起再灌注損傷、腦供血不足。完成術前準備后直接送到手術室,不經過病房做術前準備,大大縮短患者術前時間。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并發癥率進行比較,包括下肢靜脈血栓、應激性潰瘍和尿路感染。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檢驗標準p<0.05。

2?結果

2.1兩組并發癥率對比

對照組50例患者,4例(8%)尿路感染率為、3例(6%)下肢靜脈血栓、4例(8%)應激性潰瘍,并發癥率為22%(11例);研究組50例患者中,1例(2%)尿路感染、1例(2%)下肢靜脈血栓、1例(2%)應激性潰瘍,并發癥率為6%(3例)。兩組比較結果為(x2=10.631,p=0.001)、,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急性腦卒中具有病情急、病情發展快和病死率高等特點,需在發病3~6小時內立即搶救治療,以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改善疾病預后。以往,臨床上在治療急性腦卒中疾病時多采取常規急救護理,療效相對一般,急救速度較慢,易使患者耽誤最佳治療時間,不利于疾病預后,嚴重時還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急救護理相對于常規護理而言,護理流程具有規范性、針對性,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急救工作,從而為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時間,一定程度上減少疾病病死率和死亡率[2]。通過制定護理路徑和院前急救準備工作,抵達現場后正確評估患者病情,便于及時診斷和治療,為患者贏取急救時間。而現場有效的急救措施,能維持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減少并發癥。利用回程時間,再次對患者病情進行判斷,制定急救方案,確保接收、診斷以及急救工作之間連貫性。入院后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及時搶救,可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同時,入院后做好取栓手術準備,為手術爭取時間,控制血壓,避免血壓過高過低引起再灌注損傷,有助于減輕腦組織損害,避免病情惡化。。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并發癥比對照組低,數據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急性腦卒中患者采取急診護理,可有效縮短急救時間,減少并發癥,改善疾病預后。

參考文獻

[1]?唐莉, 馮健蘭, 楊雨竹,等. 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應用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9, 38(12):1830-1833.

[2]?孫晉生, 孟憲麗, 孫超, 等 急救護理在急性腦卒中患者院前搶救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 2019, 17(22):280-281.

猜你喜歡
急性腦卒中急診護理并發癥
早期康復訓練在急性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改善中的價值探討
肥胖的流行病學現狀及相關并發癥的綜述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可吸收螺釘治療34例老年脛骨平臺骨折并發骨質疏松的效果及其對疼痛和并發癥的影響
自我效能理論在急性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急性腦卒中合并醫院獲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淺談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主動脈夾層患者應用急診護理臨床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