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和思政課教師親和力的關系

2020-12-09 05:42賈婷婷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思政課教師親和力思想政治理論課

賈婷婷

摘 要:要想將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做到實處,就必須搞清楚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和思政課教師親和力的關系。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和思政課教師親和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兩者之間又存在密切聯系、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將兩者等同起來就會進入誤區,就不能準確提升思政理論課親和力。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政課教師;親和力

自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來,學者、專家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從政策、理論和實踐等各方面展開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研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提升以及實踐和運用的研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適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要求。從眾多的理論研究文章中發現,大部分學者在研究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時把筆墨重點放在如何提升思政課教師的親和力方面,甚至有些文章將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簡單等同于提升思政課教師親和力,認為只要提升了思政課教師的親和力,就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筆者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和思政課教師親和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兩者之間又存在密切聯系、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將兩者等同起來就會進入誤區,就不能準確提升思政理論課親和力。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思政課教師親和力之間存在異同

1.兩者的基本內涵不同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是指這門課本身對學生具有的吸引力,學生認同感強,愿意親近課程。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的過程中,被課程說服、感召和吸引,自覺自愿地親近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親和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和參與度,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并在學習、生活以及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始終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真正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重點在于這門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

思政課教師的親和力,更多地是指思政課教師本人的人格魅力。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六要”囑托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的囑托。做到“六要”的思政課教師必然有他獨特的人格魅力。這樣的人格魅力會吸引學生,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得學生愿意親近教師,認同教師,信任教師,從而在性格、情感、道德品質等各方面得到熏陶。思政課教師的親和力,重點在教師本人對學生的感染力。

2.兩者的存在問題不同

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親和力主要體現在教材、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等幾個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課教材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和革新,具有權威性、準確性和科學性。但教材本身缺乏可讀性、生動性,難以吸引學生主動閱讀。有些教師因為理論功底不扎實,又疏于學習,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的容易偏離教學重難點,所用案例脫離社會現實,遠離學生,不了解學生生活實際,不能解決學生實際需求。此外,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存在問題還有教學內容上缺乏實踐性和針對性,教學方法上缺乏多樣性和靈活性,考核方式過于單一等。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各個方面協調解決。

思政課教師缺乏親和力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學熱情不高,學習動能不足,理論功底不扎實,師生交流不到位。教師教學熱情不高,就使得相對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變的更加沉悶無趣。學習動能不足,教師的課堂教學會因為沒有最新的典型案例和信息網絡技術變得一成不變,難以吸引學生。理論功底不扎實,把握不住教學內容重難點,不符合學生期盼,不能解決學生實際問題,與學生漸行漸遠。師生交流不到位,無法及時了解學生所思所想,不能依據學生個性特點展開針對性教學。思政課教師親和力的提升還是在于教師本人職業素養的提高。

3.兩者的提升路徑不同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提升還是要從教材、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等多個方面入手。教材內容應每年更新,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及時回應社會熱點,指導學生生活和學習。及時地對教師進行理論功底和信息技術的培訓和考核,定期有效地開展集體備課活動,讓教師有能力勝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學內容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充分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根據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教學內容接受度,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勇于創新,拓寬使用試卷或論文考核的傳統單一的方式,在考核上更應體現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達成。

思政課教師的親和力提升要從理想信念、理論學習、實踐修行、溝通學生等方面入手。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到,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思政課教師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熱情投入到思政課教學中去,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思政課教師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和研究,讀經典、悟原理,抓住思想政治課的重難點,完成各項教學目標和任務。思政課教師要主動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心中有人民,心中有學生。思政課教師要關心學生,走近學生,經常與學生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交流和溝通。思政課教師要用自己的觀察所得和實踐成果,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及時了解學生所求,解決學生困惑,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思政課教師親和力的相互關系

1.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提升是思政課教師親和力提升的動力源泉。

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不僅是針對學生而言的,同樣也是針對教師而言的。學生愿學,教師愿教,才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提升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如果缺乏親和力,即使思政課教師的親和力再強,教學效果也難以持久,而且容易影響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相反,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強,學生容易對課程親近和認同,也容易激發教師的教學活力,積極組織課堂教學,提升自己的親和力,獲得較大的成就感。所以說,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提升是思政課教師親和力提升的動力源泉。

2.思政課教師親和力的提升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提升的關鍵所在。

上好思政課關鍵在于教師。思政課教師是思政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和課堂的組織管理者。思政課教師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熱愛教學,熱愛學生,嚴于自律,這是思政課親和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教材的優化,教學內容的完善,教學方法的運用,考核標準的制定都離不開教師的努力。教師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讓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產生認同感和親近感。提升思政課教師親和力對于提升思政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至關重要。

3、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和思政課教師親和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密切聯系,相輔相成的關系。

有的學者將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簡單等同于提升思政課教師親和力就是沒有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以提升思政課教師親和力代替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提升。實際上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提升中的教師層面,更多地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與技巧上的提升。而思政課教師親和力的提升,更加強調個人素養的加強。當然,有時兩者的界限有重合的部分,也可以理解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提升包含思政課教師親和力的提升,但是,決不能將兩者簡單的等同。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再強,如果老師不提升專業水平和個人修養,會逐漸削弱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同理教師的親和力再強,如果不從教材、教學方法、考核標準等方面協同提升思政課的親和性,那么,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是難以持久的。

終上所述,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之前,務必搞清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和思政課教師親和力之間的關系。在搞清兩者關系后,就能準確掌握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路徑和方法,就不會陷入單純從思政課教師親和力方面著手,避免出現以偏概全的局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01).

[3]王雪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遼寧大學,2019.

[4]白顯良.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的邏輯生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4).

[5]曹靚.教師在思政課親和力提升中的作用[J].國際公關,2020(03).

[6]黃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怎樣提升[J].文教資料,2018(07).

(作者單位: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猜你喜歡
思政課教師親和力思想政治理論課
高端訪談節目如何提升親和力
高端訪談節目如何提升親和力探索
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課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研究
新形勢下高校青年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必備素質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對高校思政課教師暑期社會實踐的探索與思考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親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將親和力應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