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教學中有關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再探討

2020-12-09 05:42王堃宇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

王堃宇

摘 要:本文基于統編版教材與人教版教材關于明朝手工業發展情況表述的不同,探討中西方“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差異,進而說明該部分在歷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資本主義萌芽;江南道路;高中歷史教學;明清社會經濟

在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中,教材說我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是在明朝中葉以后出現的。原因是在明朝中葉之后,江南地區的紡織業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雇傭勞動關系。而在統編版教材中,教材沒有提到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問題,而是說明朝出現了大規模的自由雇傭勞動生產。所以,在講授新教材之前,有必要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標準等問題加以探討,從而保證對教材的正確解讀。李伯重認為一般的商品經濟和簡單的雇傭勞動關系不一定代表著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①所以統編版教材相關表述的改變是有深厚史學研究成果作為支撐的。

一、資本主義萌芽的內含

由于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所以在探討萌芽的內含時,需要具體分析英國的資本主義道路。英國經過圈地運動,農民流入城市,為工業提供了勞動力,使工業得到發展。由于英國在農村制定了適宜的土地政策,促使農業生產力得到一定解放,為工業發展打下基礎,并催生了新的生產關系。這里的生產關系主要是指雇傭勞動關系,但是在過去的歷史研究中很容易將英國的資本主義模式套用在其他的國家中。致使容易得出這樣的一種結論,英國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主要特征是商品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雇傭勞動,但是這并不代表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出現了雇傭勞動和商品經濟就等同于資本主義萌芽。比如,當一家小作坊雇傭了幾個工人,并不一定代表這個地區和國家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萌芽階段,資本主義萌芽不是指個別現象,應是指一種較為普遍的狀態。我們在對資本主義萌芽的含義進行界定的時候,需要得出一般的結論,而不能把英國的情況作為放之四海皆準的準則。因為每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勞動生產條件及其社會背景,是存在很大差異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在評判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標準時應該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來衡量。即使英國的發展和其他國家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存在著一種共性,也需要將其與不同地區資本主義發展的特殊性進行比較,這有助于完善資本主義萌芽的內含。

二、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

關于中國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有學者稱之為“江南道路”,其與英國相比是有巨大區別的。英國處于資本主義發展早期時,它的礦產十分豐富,所以重工業發展的十分迅速,而且重工業的比重也比較大,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英國工業革命最早出現的行業,同樣也是紡織業這一輕工業,但是在后期發展過程中,工業的發展十分迅猛,也可以說重工業的發展是推動著一個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推動其向資本主義國家邁進的重要動力因素。而在中國,中國最早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是在江南地區,并且集中在紡織業等輕工業上,并且商品經濟也十分發達。但是由于我國沿海地區的礦產資源并不是像英國那樣豐富,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動力主要是源于勞動的分工以及商品的專業化生產。并且,由于中國的內部市場十分龐大,導致很多商品可以自給自足,這也就限制了商品經濟進一步擴大發展。

三、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最后,我想探討一下制約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因素。第一,中國古代長期的重農抑商思想,許多的商人在獲得巨大的經濟財富之后選擇將他的資金轉移到購買土地上。也就是說中國古代商人在獲得資金之后很難再去選擇擴大生產和進行新一輪的大規模資金投入。這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我想這不僅跟商人的社會地位低下和重農抑商思想有關,更重要的是,受政府政策的限制。因為正統的儒家思想對于從商牟利是持批判和排斥態度的。第二,從中國近代的發展來看,我國經濟的發展受西方影響很大。以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為例,它們的出現和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方對中國的入侵和掠奪造成的。同時,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還受制于清政府,依賴于清政府,又要與洋人的工廠進行競爭,生存環境十分惡劣。最后一點,由于民族資產階級它自身的局限性。由于民族資產階級自身需要依附于清政府的支持,所以他帶有很深的封建性,但它們本身也代表了一種進步的力量,是一種很矛盾的存在。所以不可否認他們在近代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也要認識到民族資產階級的弱點與不足,還有在近代發展資本主義的艱難與不易。

四、結論

歷史學家們對西方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發展的研究,以及對中國明清時期江南經濟發展道路的研究,給歷史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考。統編版教材的編寫也吸納了大量的歷史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的引入完善了教材,提升了教材的理論性。具體到中國古代經濟史中的明清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史料讓學生對比中外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需要讓學生明白雇傭勞動關系是資本主義萌芽的表現形式,而并不是說資本主義萌芽就是雇傭勞動關系。教師只有在仔細閱讀教材,了解史學前沿的基礎上,才能夠有針對的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進行客觀、辯證的歷史解釋。

[注釋]

①李伯重:《英國模式、江南道路與資本主義萌芽》,《歷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122頁.

[參考文獻]

[1]曹守亮.再論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及其研究的史學意義——與楊師群先生再商榷[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8(03):42-49.

[2]吳承明.關于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幾個問題[J].文史哲,1981(05):3-12.

[3]仲偉民.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研究的學術史回顧與反思[J].學術界,2003(04).

[4]魏千志.關于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討論[J].史學月刊,1957(02):28-33.

(作者單位:北華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猜你喜歡
高中歷史教學
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寓教于樂
淺談高中《鴉片戰爭》教學中國際法意識的培養
活用思維導圖,突破歷史教學重難點
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實驗探索
高中歷史教學中對歷史圖片的開發及實際應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