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

2020-12-09 05:42朱茜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課程教學

朱茜

摘 要:貴州紅色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融入貴州紅色文化,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對此,必須挖掘貴州紅色文化的內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紅色校園文化和網絡陣地建設。

關鍵詞:貴州紅色文化;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學

紅色文化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長期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它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以革命根據地、重大事件遺址、革命紀念館、英雄人物故居、革命物品等為主要代表的物質文化,一個是以各種革命歌謠、事跡、口號、偉大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等為主要代表的非物質文化。貴州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將這些鮮活素材融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提升大學生品格修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 貴州紅色文化概述

貴州是紅色文化資源大省,全省重要革命遺址有兩千多處,全省有35 個縣(市)屬于革命老區,占全省行政區域的39.4%。其中既有遵義會議會址、四渡赤水紀念館、遵義紅軍山烈士陵園、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王若飛故居、抗戰公路二十四道拐遺址等紅色物質文化資源;也有以周素園、鄧恩銘、冷少農等為代表的革命先驅文化,以林青為代表的地下黨斗爭文化,以遵義會議為代表的紅軍長征文化,貴州兒女抗日救亡所形成的抗戰文化等紅色非物質文化資源。這些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歷經磨難與考驗的見證,也是黨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偉大革命精神的彰顯。

新中國成立后,勤勞勇敢的貴州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又創造了新時期的貴州紅色文化,產生了“艱苦創業、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三線建設精神,“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三敢”精神和“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的新時代貴州精神,出現了一批踐行科學發展觀,走生態發展新路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如赫章縣海雀村、平壩縣塘約村、遵義市花茂村、思南縣青杠壩村等,涌現出文朝榮、黃大發、鄧迎香、余留芬等“敢于挑戰、不畏艱險、堅定不移、攻堅克難”的新時代愚公。這些既是貴州紅色革命歷史的積淀,也是貴州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和發展,是新時期貴州轉型發展、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二、貴州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意義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將貴州紅色文化有效地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使學生親身感受本土紅色基因,有利于豐富思政課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增強民族優越感和民族認同感,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

1.將貴州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利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辟F州紅色文化記錄了貴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艱苦卓絕的革命史和發展史,以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將貴州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使學生深切感受生動形象的紅色本土文化中所蘊含的信念與追求,特別是革命先烈在惡劣的環境里,為追求革命理想和信念,自覺維護人民利益不惜犧牲一切的事跡會深深震撼大學生心靈,加深高職學生對黨的初心使命的領悟,激發愛國熱情,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堅定理想信念,樹立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理想和抱負。

2.將貴州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西方各種思潮和多元價值觀通過各種途徑影響著大學生的心靈,特別是一些人歪曲歷史,顛倒黑白,抹黑英雄勞模,部分青年學生出現了迷茫。將貴州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借助身邊的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紅色遺址,傳頌的紅色故事、英雄人物的現身說法等將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先進模范的動人事跡直接呈現在大學生面前,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貴州英雄人物在各個時期,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解放而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激起大學生思想上的情感共鳴,幫助他們澄清思想上的迷惑,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端正人生態度,找準人生目標,實現思想境界的升華。

3.將貴州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厚植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純樸感情,是一個人對家庭、家鄉和人祖國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辟F州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貴州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和平建設時期的歷史印證,是生動的教材和鮮活的載體,有其獨特精神內涵。在高職思政治理論課中融入貴州紅色元素,通過對本土紅色文化的學習,對紅色精神的感悟,引發學生共鳴,讓學生熱愛腳下這片土地,進而形成對祖國、對家鄉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增強青年學生的家國情懷,激勵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奉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4.將貴州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利于激發高職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熱情,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根據“05方案”,高職院校思政課設置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三門課程,在內容上注重理論的邏輯性、條理性,忽視其生動性、趣味性。高職學生文化基礎知識普遍比較薄弱,如果單純進行枯燥乏味的理論學習,往往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職學生在外求學,往往比較思念家鄉,對家鄉的革命歷史、家鄉的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事跡比較感興趣。將貴州紅色本土文化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發動學生收集家鄉所在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料并在課堂上交流分享,引導他們參與到教學中來,變教師主動灌輸為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大幅度提升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更好地實現思政課的育人目標。

三、貴州紅色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路徑

貴州紅色文化資源如此豐富,如何有效地將它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使之在學生成長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

1. 挖掘貴州紅色文化資源的內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貴州紅色文化資源雖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但這些素材往往比較零散,不成系統。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紅色文化素養,增強將貴州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職思政課的把控能力。紅軍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是貴州紅色文化的精髓。教師可以重走長征路,親自實地考察紅軍長征在貴州的歷程,聆聽、收集動人的長征故事,親身感受紅色文化的力量,并對形式多樣的貴州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整合,找到貴州紅色文化與教材的結合點,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當代價值,編寫貴州紅色文化校本輔助教材,并在課程上融入紅色案例。比如講理想信念時,可結合林青烈士以24歲的青春實現“愿將滿腔熱血,換來幸福人間”的英雄事跡進行講述,講中國精神時融入黃大發、鄧迎香等當代愚公的先進事跡,講革命道德時,可以講述“紅軍菩薩”龍思泉和賀龍在大定、黔西、畢節用銀元兌換蘇區票券等故事。通過鮮活具體的素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貴州紅色文化資源“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提高思政課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2. 更新思政課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教師授課時照本宣科,毫無新意,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必須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熱情。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貴州本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提前布置學生搜集自己家鄉的紅色經典故事,編排紅色劇目,課前進行十分鐘的紅色故事分享或紅色劇目演出。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對家鄉開展紅色資源社會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在課堂上和同學們進行分享??梢越M織學生以導游身份,帶領同學們來一場課堂紅色之旅??梢云刚堎F州革命老同志及其后代、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等作為客座教授,定期邀請他們到學校作紅色講座。還可以利用周末、節假日組織大學生參觀貴州紅色教育基地,祭掃烈士陵園,參與紅色體驗,實施紅色情景教育。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紅色精神的認可,使紅色精神入腦入心。

3.推進紅色校園文化建設,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

人是環境的產物,一個人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往往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發揮貴州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作用,一方面努力推進校園文化陣地建設,打造良好的紅色文化環境??梢岳眯@各種景觀作為傳播貴州紅色文化的優良載體,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如建設紅色文化廣場,將紅軍長征在貴州歷程中召開的重要會議、參加的重大戰役進行“復制”展示;在教學樓、圖書館等地懸掛貴州革命先驅、貴州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先進人物畫像并介紹其事跡,校園廣播站定時播放紅色經典歌曲和紅色文章,林蔭小道樹立宣傳欄,張貼宣傳標語,使大學生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都能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紅色文化活動,如組織開展紅色征文比賽、毛澤東詩詞吟誦、主題演講、紅歌傳唱比賽、馬列經典原著誦讀等活動,編排富有地方特色的紅色舞蹈,唱響校園紅色文化主旋律,讓學生在活動參與中接受紅色文化資源的情感熏陶,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

4.構建紅色文化資源網絡平臺,拓展傳播載體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網。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空間,開展“互聯網+思政”,努力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網絡思政教學互動空間。教師可以錄制貴州紅色文化與教材知識點結合的微課視頻載入網站,建設紅色網絡精品課程??梢酝ㄟ^校園網站、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等,設置貴州紅色文化等相關專題欄目,將收集的反映貴州革命和建設過程的紅色經典影視、英雄人物事跡、革命歌曲、革命故事等向學生推送,使學生在日常使用校園網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紅色基因的熏陶,進一步提高認識,自覺傳承紅色文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2]吳云霞,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福建茶葉,2019(07).

[3]李艷瓊,貴州紅色文化傳播研究,[J]理論與當代,2018(09).

[4]李丹,張在金,論貴州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必要性及實踐路徑,[J]新西部(下旬刊),2019(08).

[5]黃少花,余思家,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意義及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2) .

(作者單位:貴州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3)

猜你喜歡
課程教學
美學概論課程教學中的“三創”教育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方式初探
淺析舞蹈表演專業課程教學的探索和創新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課堂中如何培養學困生溝通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