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共湘西第一支部的幾個問題

2020-12-09 05:42陳江婷吳桂鴻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湘西中國共產黨

陳江婷 吳桂鴻

摘 要:中共湘西第一支部成立于大革命早期,它在領導麻陽人民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傳播馬克思主義、宣傳革命思想、喚醒民眾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第一支部遺址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為此,須加強遺址保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打造湘西黨建紅色陣地。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湘西;第一支部

20世紀20年代,國共兩黨合作,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大革命的浪潮波及到湖南西南邊陲的麻陽縣,為了更好推動麻陽大革命的發展,1924年,麻陽共產黨員孫家信組織成立中共湘西第一支部。中共湘西第一支部對麻陽和湘西的革命事業做出突出的歷史貢獻,同時,支部遺址紅色文化在當下具有重要價值。新時代下,要銘記中共湘西第一支部的歷史貢獻,充分認識到支部遺址紅色文化的價值,加大力度,傳承和保護好這一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

一、中共第一湘西支部的成立及其歷史作用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掀起了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麻陽的一大批仁人志士深受啟發,毅然決然地承擔起改造麻陽,啟民智,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積極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重任,1924年7月,麻陽進步青年孫家信在長沙經陳佑魁、夏曦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孫家信受湖南區委的派遣,回麻陽縣城(今麻陽縣錦和鎮)以麻陽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教員的身份從事共產黨組織創建活動。1924年12月,經中共湘西區委員會批準,正式成立了“中共麻陽特別支部”(簡稱“特支”),這是麻陽第一個基層黨組織,也是湘西第一個基層黨組織(湖南排第二,僅次于1923年冬成立的平江縣黨支部),孫家信擔任支部書記,特支所在地設在當時的縣城孫家弄孫家信家里,1925年春,遷至麻陽大橋江鄉盤田村高山寨,將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火種引到了麻陽西晃山,點燃了麻陽人民反抗壓迫、爭取自由、求得解放的星星之火。

在中共湘西第一支部的領導和影響下,滕代遠等麻陽共產黨人積極成立“麻陽新民社”,創辦社刊,發表進步文章,為馬克思主義在麻陽的傳播,建立黨的地下組織做了重要輿論準備。同時,支部書記孫家信組織農民運動,組建工會、學生自治會、婦女解放協會,積極創辦農民夜校等,開展減租減息、廢除屯田。大批麻陽進步青年宣揚革命道理,啟發工人組織,壯大麻陽農民運動力量,幫助婦女自立自強,擺脫封建家庭的束縛。轟轟烈烈的革命活動,縱橫湘西的進步激流沖擊著人們的內心,點燃了革命志士的理想信念之火。中共湘西第一支部領導的革命運動彰顯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麻陽廣大革命群眾對黨的政治追求和價值取向的不懈探求,傳遞著偉大的工農兵精神,成為了啟發當地人民群眾覺悟,凝聚廣泛社會力量的重要力量。

二、中共湘西第一支部遺址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

1、思想政治教育價值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實踐活動的歷史遺存,這種歷史遺存表現為一種物質和精神的資源。中共湘西第一支部遺址紅色文化資源不僅精神內涵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內在的統一性,而且具有形式多樣、分布廣泛、易于開發等特點,是培育合格可靠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同時,它不僅能為黨的建設提供思想政治意識的警醒和啟示,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而且對鼓舞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愛國主義情懷、集體主義觀念、吃苦耐勞的品質,以及增強平等意識、超越意識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經濟價值

這些形成于革命年代的紅色文化資源,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不斷豐富,具有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故以紅色文化為引,發展紅色文化旅游產業和組織紅色文化活動,具有其經濟價值和現實價值。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而麻陽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為一體的地方,麻陽英勇的共產黨人在這塊土地上為國民大革命浴血奮斗,留下了豐富多彩和獨具民族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積極開發,將其轉化旅游資源,將能很好地帶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據麻陽新聞網報道,2018年全縣實現旅游收入2.02億元,從1978年的零收入躍進到以每年10%的增長速度,這很大部分得益于該地存在的中共湘西第一支部、無產階級革命家滕代遠故居和紀念館等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以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或領略紅色文化,或進行專業性調查研究,有力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同時,旅游業的發展又為紅色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條件,兩者相互促進。此外,麻陽積極挖掘西晃山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價值,開發出西晃山泉,帶動飲用水產業發展,為當地人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3、文化價值

當地紅色革命精神蓬勃發展,革命烈士精神始終影響著當地百姓的行事作風,當地百姓培養孩子會向其講述當地革命英雄的精神及其光輝事跡,并帶其參觀革命烈士故居、博物館、革命地遺址,使其從小受到紅色革命精神的熏陶。麻陽的紅色文化為培養社會主義可靠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三、中共湘西第一支部遺址紅色文化傳承和保護的對策措施

1、加強遺址維護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經過實地考察發現,中共湘西第一支部遺址依山而建,山坡斜度較陡,發生滑坡可能性較大。但當地并未進行防滑坡加固作業,建議在坡度大的山區修建防護墻抑或增加植被覆蓋率,涵養水分,保護山體。此外,在遺址附近路面寬度較窄,當對向的兩車交會時稍顯勉強,同時附近并未設置空間充足的停車場所。目前來參觀遺址的游客較多時容易造成擁堵,建議適當選址,增加停車位,這樣能為游客及前來調研人員提供更好的參觀體驗,以促進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2、創新方式,加大宣傳力度

在宣傳創新方式上須加大力度:一是積極創建“互聯網+旅游”新平臺,將博物館、紀念館等引入互聯網、VR、全息投影等新技術,在技術的輔助下更直觀生動地呈現歷史事件和場景,讓紅色歷史“活”起來,豐富旅游新業態;二是加強對紅色旅游產品的設計。如修建以紅色主題為主的餐飲和娛樂設施,留住游客的腳步、為游客提供湘西本土紅色文化紀念品、在湘西當地建立旅游產品展覽館。三是完善旅游路線的設計。發揮紅色資源的區域優勢,將周邊、省內或者是與此相關的景點或古村鎮聯合起來,將湘西第一黨支部列入全省紅色旅游經典線路中。四是健全完善紅色文化機制體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利用市場經濟與紅色文化相結合,發揮其經濟作用;完善管理機制相關法律法規,為發展和保護紅色文化保駕護航,使那些零星散布在不同地方,未能進行整合、缺乏完整性、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整體價值的紅色文化能夠發揮其作用。

3、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

紅色文化蘊涵著馬克思主義信仰、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理想信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息息相關。讓紅色文化進入校園,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革命時期,支部領導麻陽人民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打土豪分田地,爭取和捍衛民生和民主權利。這些有利于凈化大學生心靈,樹立奉獻精神。同時,懷化及附近高??梢越⒊B化的學生外出學習機制,推動學生分批到中共湘西第一支部遺址參觀學習,接受紅色文化教育,并將紅色文化培育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推動學校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自覺,夯實教育陣地,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

4、努力打造新時代湘西黨建的紅色陣地

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中共湘西第一支部是麻陽第一個基層黨組織,也是湖南第二個、湘西地區第一個區域性黨組織,是黨員學習教育的和群眾精神洗禮的基地。大革命時期,當地黨員深受其影響,嚴格要求自身,為國民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共湘西第一支部在黨建方面的可以為新時代下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借鑒。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使之成為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中共湘西第一支部是湖南麻陽的共產黨人在大革命中建立的,它的成立和發展對推動湘西地區的革命事業做出重要歷史性貢獻。新時代下,作為一種重要的紅色文化資源,支部遺址具有教育、經濟、文化等重要價值。為此,政府相關部門須提高認識,加大傳承和保護力度,充分提煉和挖掘支部遺址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大力推動湘西地區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九大文件匯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7.11.

[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4.

[3]吳瑤.紅色文化在高校價值觀教育中的重要性[J].智庫時代,2019(41):21-26.

[4]鄒益勝,孫忠良.利用湘西紅色文化資源推進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實效性[J].傳承,2013(09):32-34.

(作者單位:懷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8)

猜你喜歡
湘西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歷史風云
歡樂湘西
湘西 國畫
湘西芷江洽降實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